登陆注册
5242900000016

第16章 芳林撷趣(1)

文华楼听虫

【杨昌庆】

从春到秋,从早到晚,在文华楼院内都有虫鸣,随你爱听不听。那鸣声在破损的墙根,带露的草丛,在树枝上面,井台底下。鸣声丰富而多彩:蟋蟀的轻柔,油葫芦的婉转,纺织娘的清脆,而青蛙叫起来节奏总是那么鲜明,伴你晨读、散步,陪你熬过夏日酷暑的难眠之夜。

虫鸣听多了,同学们自然增了几分对虫的喜爱和关心。春天的某日,有同学早起时宣布:“我昨晚听到了蛙鸣”;秋日的某天,又有同学突然问起:“怎么没听到知了叫”。

说到知了,它太吵闹、惹人烦。但有一次却是例外。夏天的午后,总是让人昏昏欲睡,上课时精神涣散,但老师却十分认真,每讲完一个问题都要问“懂不懂?”、“知道不知道?”此时,课堂上格外安静,老师望着学生,等候回答;同学瞧着老师,不知如何说好。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尴尬的局面谁来打破?凑巧窗外传来“知了、知了”的蝉鸣,特别清晰。同学们一听,乐了;教师也心领神会,笑道:“知了,知了,好!我们接着往下讲。”笑声驱走了我的睡意,课堂气氛一下子轻松、活跃起来。原来讨厌的蝉鸣,也有给人带来快乐的时候。

有人喜欢玩虫,挑动蟋蟀搏斗厮打;有人爱好观虫,欣赏蝴蝶翩翩飞舞。我偏好听虫,晚上睡着在枕上静静地听,课余倚着窗沿悠闲地听,泡一杯浓茶,坐在院子里专心地听。但听虫最好的去处则是文华楼旁那一片土坡下。这里树高林密,草鲜花香,没有市井的喧嚣,车辆的轰鸣。微风中虫儿在枝叶上轻轻摇荡,快乐地放开歌喉,或高唱,或低吟,不在乎谁在听,也不在乎会得到怎样的评论。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虫儿,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释放着自己的激情,唱着自已最美的歌。

此刻,这片山坡不是独唱的舞台,不是明星的歌会,而是属于所有的虫的,满坡回荡着种种鸣声的美妙交响和不整齐但悦耳的合唱。它们到底唱的是什么?是田园曲?欢乐颂?还是爱情之歌?只要你静心听一听,一定会有自己的定义。在这里听虫,你是被热情、欢乐包围着的,好心情如同花朵般怒放。在这里听虫,你才会明白听虫与看花是多么的不同:花是冷静地等你去看,虫是热情地叫你去听。看花一定要热闹,边观看边赞美,不然就缺少了情趣;听虫却必须安静,谈笑惊扰虫鸣,歌声便会失去了欢畅。

酷暑早去,秋色正浓,文华楼前枫叶火红,桂花金黄,樟树还是那样苍翠葱郁。几位原本相约去看花赏景的同学,刚出大楼就被扑面而来的虫鸣声吸引住了。

那是纯熟的声调。响亮、高亢、雄壮、激越,绝对不是痛苦的呻吟、绝望的叹息、悲凄的哀号。每只秋虫都尽情尽力、不知疲倦地狂歌、猛唱,甚至是嘶吼、呐喊,掀起一阵阵热烈、雄劲的声浪。

这些被视为渺小卑微的小虫,在花瘦草衰,自己也将辞别世间之时,却发出如此强音,这样轰轰烈烈地面对死亡,是要表示对生活的热爱?还是想体现生命的价值?没人知道。但那鸣声确实是震撼人心的。

文华楼的桂花,让我看到了美。文华楼的虫鸣,让我听到了美。

初吃稿费

【黎笙】(李富生)

我的第一笔稿费才区区五块钱。但在1963年“困难时期”却不能叹其少,何况发表在武汉晚报的那首小诗《老报务员》,仅有豆腐干那么一丁点大呢。能有多高的奢望!

我决定出去豪吃一顿。捱过三年饥饿的日子,能够有填饱肚子的一顿饭确乎成为全国6亿人民的最高理想,我一个大一的穷学生焉能例外?

寻寻觅觅在胭脂路、粮道街、积玉桥和青龙巷一带,为的是找一家经济实惠的小餐馆。几经踌躇、掐算,最终选定在胭脂路往右拐进粮道街的那家小饭铺,壁上的小黑板用粉笔写着白菜、豆腐之类的家常小菜,嗬,还有烧蹄花!就蹄花了,他娘的,再来二两白酒一碗米饭。

冒着热腾腾香气的烧蹄花上来了,一个小小的盘子里零丁几块骨头——少是够少、瘦是够瘦、零丁是够零丁,然而解馋哪!还有——解气!

在昙华林食堂老是窝气啊!每餐一个黑不溜秋的大麦粑,既吃厌又吃不够,让人既恨又爱。偶有荤腥,也教人心悬半空,眼见菜上那片薄如刀片的肉要舀进你碗里了,却是饭勺一哆嗦,眨眼间那肉不见了。最擅长饭勺一哆嗦的,要数脸上一大块青痕的中年女炊事员,人称“青面兽杨志”,同学们避之唯恐不及,于是她的窗口总是显得寥寥,不像别的窗口人挤人排长队。不幸遇到她时不管你如何讨好、巴结,脸上拧出波斯菊一般的笑纹都无济于事,她眼皮都不抬一往无前地“哆嗦”,让你绝望到底。

今朝独享一盘蹄花,用不着讨好谁,那滋味就格外地好!狼吞虎咽往嘴里塞,吐出的骨头噼里啪啦好像一堆麻将牌。吃罢,将碗碟一推起身便走,那才叫爽咧——用不着找碗、洗碗。

找碗?这可是我和二、三学友不时要面对的一个饭后的程序。平时,我和蒙万恬、沈振煜(此公后来任过华中师大教务处处长)有时端着碗边吃边聊,从食堂出来踱上图书馆附近的草坡,吃罢便用匙将搪瓷碗刮得精光,把颗粒不剩的空碗往草丛里一扔去散步,回来时往往在盈尺的草丛里寻碗。那是一种乐趣兼极不情愿的负担——还得洗碗呀!

小餐馆的二两浊酒将我灌得熏熏然,胃里燎起一片壮烈的火焰。“仰天大笑出门去”,那是李白,而我只是一脸傻笑,路人避让,瞧这小子喝醉了。醉?明明是沉醉:狻猊衔环的庄严的文学之门为我缓缓开启……五元稿费买得一醉,还有,买了一本贺敬之的长诗《雷锋之歌》,硬封面的精装本。至于我是如何踉跄到横街口、民主路那个新华书店,早不记得。好像腾云驾雾眨眼便至。

舌尖上的昙华林

【李航】

随着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钟声响起,昙华林广播喇叭又唱起“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的歌,于是,从教室、从寝室、从阅览室、从操场,学子们纷纷涌进学生食堂:开饭啦!顿时,食堂里排起十几列长长的队伍。有位脸上长着黑痣的女师傅,手脚特别麻利,打的菜也比别的师傅多那么一点点,因此,她所在的窗口排的队显得更长。有的同学硬是找也要找到她那条队后面跟着。

我们刚进校的时候,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尚未消除。大伙同样定量的那份饭菜,当然杂粮占有相当比重,忽啦啦一下子就进了肚皮,果腹第一,哪顾味道,而且普遍都还有意犹未尽之感。于是,在饭缽中倒进点开水,依稀还能见到几星油花,又咕咚咕咚穿过了五脏庙。

有时,只是有时,食堂里还供应一些大麦面馍馍,黑黑的,数量有限,去晚了就没了。我们寝室的窗户对着食堂,一有动静便连忙冲下楼去,也算近水楼台先得月吧。一份机动券换得一个黑面馍馍,悻悻地慰藉那像永远也填不满的皮囊。一位酷爱俄苏文学的同学,端详着手中的黑馍馍说:“我们这长江边边的黑馍馍,比起伏尔加河边边的黑面包来呀,嗯,没有那么黑,却比那个香呀!”惹起大家一阵哄笑。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食堂的供应也日见起色,越来越好。厨房边上有块“一周早知道”的大黑板,上面预报了本周的食谱,真称得上丰富多采。早餐除稀饭外,带馅的、油炸的、煎炒的、汤煮的,花样迭出,应有尽有;中晚餐一荤一素,有时还是三个菜,硬是没有重样的。

似乎记得当时一天的菜式(可能不完全准确,但总的感觉不会错):早餐是油饼、稀饭配雪里蕻醃菜;中餐是炒三丁加菜梗肉片;晚餐是红烧鱼块并清炒土豆丝。用鸡蛋、青菜、紫菜等做成的“神仙汤”,一大桶一大桶摆在那里,里面有长柄舀瓢,随意取用。曾有位学子总结了舀汤秘诀——轻下瓢,切莫搅,直到底,慢慢起——嗬嗬,那可不是清汤寡水,而是“内容丰富”哦!

要问什么菜最好吃,可能大多数同学都会说是“麻婆豆腐嘛”。麻麻的辣辣的、软软的嫩嫩的、鲜鲜的滑滑的,在舌尖上泛起一阵紧一阵温柔的刺激,真是味道好极了,而且满口留下的余香久久不会散去。

回民同学就餐,小锅小炒,单锅单做,确保道地清真风味。我曾有严重的胃病,还可享用病号伙食。一大碗热腾腾的面条,上盖精心制作的厚厚的一层臊子,味道格外鲜美,营养格外丰富。至今也让人难以忘怀。日前,花二三十块钱去吃了一碗味拉面,偏偏吃不出当年的那滋那味。

其时,我们的伙食标准是每月十三元五角,平均每天四角五分。我们师范生享受全免费,学杂费、住宿费、水电费、医药费等等,都是全免。家境特别困难的,还可申领助学金。我们班有位来自鄂西山区的同学,在昙华林三年多没有回过一趟家。问他:“想家么?”“当然想!”“舍得父母么?”“当然舍不得!”“干嘛不……”他立马打断我们的问话,歪歪地抬着头,风趣地说:“我更舍不得昙华林这天堂哦!”

年级辅导员在组织政治学习时,曾经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说:必须要有多少个(具体数字恕我忘记了,反正是挺多挺多的)中国农民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才能养活一个大学生。听后,震动!震惊!震撼!

当时我在昙华林广播站服务过。轮到我值班,循例提前几分钟作好准备:接通电源,装好唱片,换罢唱针,一听到下课钟响第一声,立即启动唱机,于是,雄浑的钟声和激越的歌声交响在昙华林的校园中——当!当!当!社会主义好!当!当!当!社会主义好……(李航,1962年入中文系。编审。曾任湖北省新华书店党委书记)

课外三味

【刘正国】

练胆

大二上学期,中文系领导为了安全,要学生晚上轮流值班,每班三人,两小时换一次岗。记得我值班时是一个夏天炎热的夜晚,大约是零点到两点。我们三个同学,一人守前门(靠近胭脂路的门),一个守后门(靠近花园山的门),我就在校园巡逻,奔走于前后门之间。从前门到后门是一条蜿蜒的小路,略有坡度。路旁树木高大茂密,昏黄的灯光透过树林,在地上画出斑驳陆离的影子,像一幅泼墨山水画。微风吹拂,树枝摇曳,发出沙沙声响,韵味十足。我慢悠悠地踱步,欣赏校园的夜色,体育馆、文华楼、图书馆、自习室……在朦胧的夜的海洋中,仿佛停泊于港湾的航船。

快到中文系办公楼的路上,灯光被葱郁的树木遮挡着,周围模糊不清,忽然看见两个黑影立在前面。我打了一个冷颤,定了定神,装腔作势地咳嗽了一声。再仔细观看,哦,一场虚惊,原来是两株小树。经过这次考验,我的胆子大了一点。在这条小路上我走了两个来回,故意练胆。

更有趣的是,当我在后门与值班同学聊天的时候,突然一中年男子打着赤膊,推门而入。“干什么的?”我和同学异口同声地问。那人好像没睡醒的样子,吞吞吐吐地说:“不干什么……看钟。”“钟有什么好看的!这么晚了,还……”我们吼叫着,话未说完,那人转身就跑。我立即追了出去。门外黑黢黢的,追了几步,不见人影。第二天,我们洋洋得意地将“贼”情作了汇报,自然是受到口头表扬。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巡夜练胆,鲁莽追“贼”,着实有趣。

考僻

有人说中文系的学生喜欢咬文嚼字,此言不差。一天吃中饭的时候,有菜薹炒腊肉。某同学故作高深地问:“这腊肉的‘腊’字是什么意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大伙考证的兴趣。有的说腊是风干的意思,因为腊肉腌后要晾晒。有的说腊肉腌制的时间是在腊月,所以称之为腊肉。有位同学摇头晃脑、拉腔拉调地吟诵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句子:“然得而腊(xī)之以为饵……”正念得洋洋得意时,有位仁兄高声发问:“那为什么不称为xī肉而叫là肉呢?”有的同学干脆把饭钵放在一边,搬出工具书查找“腊”字的义项。众说纷纭,各持己见,争得不亦乐乎,那种学术气氛真耐人回味。

后来宋士威同学将大家的意思收集起来,写信向商务印书馆的编辑请教。过了些天,果然收到回信。宋士威同学打开信,眉飞色舞地念给大家听:“农历十二月腊祭百神,故谓之腊月,这时腌制的肉就称之为腊肉。……”信中还写了很多鼓励的话,对同学们的“考僻”大加赞赏。

此事已历半个世纪,至今还历历在目。想不到就在这群有“考僻”的学子中,几十年后,冒出了三位语言学教授:一位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周光庆(博士生导师),一位是十堰大学的王一军,一位是襄樊学院的舒邦新。

疯狂的臭虫

同类推荐
  • 珠江,东方的觉醒

    珠江,东方的觉醒

    以珠江三角洲作为艺术焦点,按照历史时序,全景式地追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作品所叙写的,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直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对这样富于历史意蕴的大题材,要求作者有开阔的视野和历史眼光,要求作品配以大的结构框架来容纳和消化极其丰富的内容。而这一方面,正是作者所长。面对“百年鸟瞰,卅载观照”,作者以时间流程为经线,以人物活动为纬线,勾勒、交织出一幅中华民族舍死忘生、百折不挠地求生存求发展的百年历史画卷。
  • 2009年中国故事精选

    2009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精选集结2009年度最有代表性的故事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望雁行

    望雁行

    本书为一部杂文集。汇集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各类散文、杂文、工作论文等数十篇,这些文章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对事业、对亲情友情等的感悟和思索。《望雁行》文字流畅,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出版价值。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爱已凉

    爱已凉

    《爱已凉》雪小禅这套十年典藏系列,是在不断推出雪小禅近期新写作的小说和散文外,还收录了雪小禅多年来的精华畅销之作,集合成一个精品书系。分别有小说集《爱一个人趁天黑》《病毒》《不过是场情色的游戏》《长恨歌》等。
热门推荐
  • 爆笑医后:萌萌鬼皇请赐教

    爆笑医后:萌萌鬼皇请赐教

    简介:身为医者救了无数人,最后还是惨死,还好老天恋眷自己,让自己在异世重生。明明知道医术高超,被人利用,自己还萌萌哒的医者父母心去帮他们,真是人生无奈。不过还好有个养眼王爷让自己调调情。“爹!我要嫁给二皇子!”“胡闹!”从那天开始,传出了贤才两得,医术非凡的丞相府大千金请旨皇上赐婚与她和二皇子两人,在世人眼里,正所谓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谭馨却一语惊人!驳回了这个说法。“难道你们都不懂,只有牛粪才能更好的滋润鲜花吗?!”重人无语。“谭馨儿,你是我见过最善良的女孩。”“哎。“我默默悲哀,我也想狠毒啊。“谭馨儿,你知道吗?你是我最重要的人。”“哎。”谁叫自己是他的续命稻草呢。“谭馨儿,你能不能不要总是,哎哎哎哎!““哎。”对于王爷的撒娇耍赖,自己真的是很无奈啊。“谭馨儿,你爱我吗?““…”“快点说'哎''啊!”又要拯救世界,又要拜师学艺,还要伺候自家这位爷开心!谭馨儿表示已哭晕在厕所。
  • 迁命锁

    迁命锁

    左林。身有缺陷的他面临着家族产业要被卖掉的命运,对世界一无所知,且一无所有的他必须要掌握属于自己的力量才能够重新竖起左家的旗帜。燕雀岂知雕鹗志,豺狼难懂狮虎心!“我继承着左家的荣誉,揣怀着爷爷的教诲,即使此刻端坐在你们面前有些狼狈,可总有一天我会告诉所有人,不是你们健全人才有资格成王,也有可能败寇。”
  • 天使禁药之折翼

    天使禁药之折翼

    象征黑暗的暗域王子和象征光明的圣域王子以为将双手握在一起,便可以得到化解敌对的能力。却忘了光芒与黑暗是永远对立的。当爱化作漫天飞舞的樱花,当握不紧手中滑下的泪,他们错过了最后一次扭转命运的机会。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恩仇剑录

    恩仇剑录

    一个千古家族的长子被不知的力量屠杀家族,经过五年以后终于找到了地图上的位置,可惜他气脉已经被废,看他如何再次修炼,找到幕后黑手,并且报仇。最终娶了他的心上人!
  • 一世倾:邪王纯妃

    一世倾:邪王纯妃

    一个至高无上的王一个思想纯洁如白纸的女孩那晚她救了他,至此他缠上她所谓报恩某天晚上某男忽然抱住某女,某女一愣,心里暗想:原来这样叫报恩吗?又是一个某天晚上,某男忽然看着某女一张一合的小嘴就吻了上去,某女脑子一热:原来还可以这样报恩再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男邪笑:“夫人,今晚是不是可以给我侍一下寝。”某女好像终于知道了些什么顿时暴走:“!!!”
  • 成唯识论演秘

    成唯识论演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鼎震九州

    鼎震九州

    九州大陆,实力为尊。神秘小子身怀异宝,横空出世。只为心中诺言勇往直前。
  • 展翼之日

    展翼之日

    平凡少年林斐在即将成年的时候莫名来了两个男子,一个碧眼金发,另一个有着深渊般黑色的眼睛,他们两个将会指引男主去往不同的道路,林斐究竟该如何选择,是爱还是亲情,是忠诚还是背叛,是继续平凡还是命悬一线,都在转瞬之间......展翼之日,真相终将浮出水面
  • 黑袍神主

    黑袍神主

    木已腐朽,不可雕琢,黑袍神主,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