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2100000030

第30章 全面的人生(3)

说到苦痛,有身苦,有心苦。如无衣,无食,风吹,日晒,冰冻,鞭打,火灼,刀疮,蜂螫,蛇伤,这种种身苦,是一切人所同感的。这可从增加生产,劳资合作,医药进步等去补救。虽不能彻底,却 可以相对的救济。心苦可就不同,如失望,怨恨,忧愁,恐怖,愤结,悲哀,热恼等等,是人人不同的。如同样的观月,引起的心情,各各不同:有的欣悦,有的悲伤,有的怖畏,有的感到孤独凄凉, 有的觉得清凉优美。又如病苦,有的小病而心里悲伤恐怖到极点,有的虽是重病,也能不引起心苦。所以,从过去业报,或现生违缘所招来的身苦,我们固然要谋求相对的救治;而从现缘或宿习而来的 心苦,我们在佛法的修持中,更应充分地控制他,解除他,做到“无有恐怖”,“忧悲苦恼灭”。如诸位既经染上重病,无论是过去生的业报,或是这一生的横缘,在现代的医药上,还不能作彻底的根 治,那唯有安命,切勿愚痴而增重心苦。反之,心苦的解除,却是自己作得主的。我告诉大家:有些了生脱死的阿罗汉,还免不了身体的病苦,但却能没有心苦。佛曾经说:你们要“身苦心不苦”。我 觉得,“身苦心不苦”,是佛陀最慈悲,最方便的教授!在座诸位,应特别的顶戴奉行!

身与心——精神与物质,本是互相影响的,所以身苦会引起心苦,心苦也会引发身苦。然而身体苦痛的减少,不一定是精神上苦痛的减少。如近代的物质文明,非常进步,论理应该精神更愉快,而事实 却不然,患神经衰弱,精神失常的人,反而多起来。斗争恐怖的政策,使人更陷于惊惶失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苦海中。比诸位身体的苦痛,实在还要难受。可是心苦的消失,虽不一定没有身体的 苦痛;而修持有力的,确能做到身苦的解除。从心不苦而做到身不苦,这才是佛陀最彻底的救济!可作为我们的理想而努力去实现。

不知佛法,不依佛法而行的愚人,身苦会引起心苦,心苦会引起身苦,小苦会演变成大苦。如小病而恐怖忧郁,或思亲单恋而卧食不安,久之身体是更坏更苦了!这在我国的现社会中,到处都是,用不 着举例。了解佛法,依佛法而行的智者,身苦不会引起心苦,决不因心苦而引起身苦,小苦不会变成大苦,反而大苦化小苦,小苦成无苦。

我想:大家平常大概是念佛的。念佛,是求得身心清净而往生净土的法门。这必须厌离此世间,彻底地看为丑恶不净,这才有可能。古人说:娑婆的厌心不切,难于舍娑婆而生净土。娑婆是五浊恶世, 色身是五蕴毒聚,如彻底的观为不净,自有从不净而转为清净的可能。诸位!佛是人间导师,是大医王!信佛,学佛,可说已踏上正道,走向光明的前途!不要太看重现在,还有无限的未来,不要太执 着色身,还有自在的精神!在三宝的恩德与威德中,为诸位祝愿:从身苦而心不苦,走向心净而身净的前途!

──印顺法师《印顺法师开示》

唐朝的南岳怀让见马祖道一打坐不息而不得力,便告诉他:“有没有见过牛拉车?”马祖回答说:“当然看见过。”南岳问他:“如果牛车不走时,是打车还是打牛?是赶车子还是赶牛?”马祖想当然 说应该赶牛,要是牛不走,纵然把车子打坏了,还是不会走的。

因此,佛教的修行,即从“心”开始,修行首在炼心。修行时候就像牛拉车子走,身体像车子,心像牛。先把牛调养好,使牛感觉舒服有精神、很愉快,自然会拉车。如果不管牛,只赶车,便是本末倒 置。佛法的修行重于心,而身体次之,只要调心得力,身体自然就调和了。所以任何人因打坐而身体发生问题时,如果基本的坐姿及所用的方法无问题,我都教他们不要管它。很多人所谓因打坐参禅而 走火入魔,实际上是身体的问题。有身体就有感觉,所以有舒服、不舒服,有疲倦、不疲倦。身体如机器,如车子,要养护,要加油,否则就会发生问题。所以,修行初入门,先要调身,其次才是调心 ;若不先调身,难免会出纰漏,当身体疲倦时,有病时,是不能打坐的。而调心是最重要的,心若不稳定,身体再好,也坐不久的。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开示》

一般人所追求的仅是行动的自由,以及现实生活痛苦的解脱。殊不知真正的自由、绝对的解脱,是基于人心而非人身。因为心,是人生命的主体,行动的统帅。人生正报的美丑,智商高低,依报的贫富 ,环境苦乐,皆由人心创造。所以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识宗亦说“万法唯识”。由于人识心的真妄与善恶有别,所创造的十法界众生生命亦苦乐悬殊 。六道众生,上升人天,下堕三涂,固决定于人心的善恶,而圣人的品位高低,甚至觉悟成佛,亦基于人心的真妄。

凡夫迷失真心,用诸妄想,不知佛性本具,原可作佛,反被贪嗔等六根本烦恼所感,身则杀盗淫,口则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心则贪嗔痴,形成引生未来或苦或乐的果报体的业力,因业感果,故有四大 组合的色身。人因有身,需要生存,不得不努力奋斗,初则但求温饱,进而讲究享受;初则只为个人着想,次则为家庭打算;不得不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身为形役,心为境转;既牵挂个人事业的 成败得失,更牵挂家人的健康、前途与幸福。总之人生于世,太多希望,诸多牵挂,更多负累,心中懊恼不安,直接导致心理忧悲苦恼,间接影响生理建康,由心苦而导致身苦,再因身苦增加心苦,结 果身心都苦,陷于苦境,无法自拔。唯一自救的方法,是学佛修行,寡欲知足,实行布施,心离悭贪;勤劳忍苦,不为顺逆境所动,而停止嗔恨;恒抱惭愧之心,策励自己,不生骄慢;常以觉悟心,自 觉觉他,远离愚痴;以正信心,深信因果,开导众生,断诸疑惑;以智慧心,灭诸邪见,正己正人;使自己由修心养性,进而明心见性,断惑证真,在无贪、无嗔、无痴,无我慢、嫉妒,无疑惑邪见种 种心苦,导致身体健康,从心不苦做到身不苦,从心灵的自由,做到身体的自由,身心都净化,身心都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与解脱。

──文殊法师《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在工作中获得充实

把工作当成是一种奉献的机会

是一种艺术的把玩

是一种生命的欣赏

就能在轻松的身心状态下把工作做好

──圣严法师《人间世》

一个没有工作的人是世间上最苦的人,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寂寞无聊。有些年轻人成天闲荡,无所事事,像孤魂一样,不知道在哪里安定身心;像浮萍一样,不知道将漂向何方?那是何等的不幸!可知 工作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工作的益处很多,我只简单地举出三点告诉各位:

(一)工作中才有生命

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等于行尸走肉,没有精神,没有灵魂;一旦有了工作,才能发挥生命的潜力,表现出生命的价值,所以说工作才有生命。

(二)工作中才有人缘

在一个团体中,最不得人缘的人,就是最懒惰、最不发心、最不肯工作的人。在许多小动物中,大家常常赞美蚂蚁,因为蚂蚁工作勤奋,储蓄粮食;大家也赞美蜜蜂,因为蜜蜂勤劳操作,采花酿蜜,它 们都活得很有意义。因此,一个人要发心工作,从工作中获得人缘;要勤奋工作,群众才能接受你。所以,我常常勉励大家:“工作无贵贱,服务最神圣。”因为在神圣的工作里面,我们才能广结人缘 。国父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可见有工作的人生才有意义。

(三)工作中才有财富

世间上有很多人都想拥有万贯家财,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呢?致富之道是什么呢?就是工作再工作。世界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财富,即使有一笔横财到了你的手边,如果你没有继续努力工作,坐吃山空 ,再多的横财也不长久;再说,不劳而获的财物,是不可贵的。唯有掺和自己的汗,发挥精神、用尽力气去赚取的财富,那才是最可贵。俗语说:金砂随潮水流来,也要你动手去淘洗,才能得到黄金。 这说明一切的收获都要靠自己去从事工作。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讲演录》

什么是现代人应该有的正确、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念呢?时下有些年轻人,只把职业当成谋生的饭碗,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每当有额外工作时,有些人可能会这么想:“反正我现在饭也够吃了,衣服也够 穿了,房子也有得住,大不了比别人吃差一点、穿差一点、住差一点,而我也不指望这一辈子能发什么大财,干脆休息算了。”因此要他加班,他不愿意;能够少做一点工作,他就尽量少做;逮到休息 的机会,他绝不放弃。

另外,有些人则是从十几、二十岁开始工作,工作二十到二十五年之后,不过四十来岁就退休了。拿了退休金以后,过起退休生活,开始养老。因为他已经心满意足,觉得钱已经赚得够多,生活还过得 去,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工作对他而言,只是为了谋生,既然发不了大财,想升迁也升不上去,就干脆提早退休好了。这种心态,也不是健康的工作观念。

对一个学佛的人而言,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取生活费用,也不是为了追求名利,或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赞叹、嘉奖。工作就是工作,工作本身就是自我生命的责任及权利,也正是生命的意义、价值所在。 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工作一天,否则,这个人活在世界上就跟毛毛虫一样,不像个人了。

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特殊意义,那就是一种努力奉献他人的精神。我常常鼓励许多年届中年的在家居士,如果物质生活已经没有困难,应该利用多余的时间,投身各种公益慈善、社会福利事业的义务工 作。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所得到的是身体及心理的健康;因为在做义工时,我们不忮不求,不为了得到什么,只是单纯地奉献自己。想想看,有那么多人因为你做义工而得到好处、得到帮助,这是 多么有价值而令人欢喜的事!

正在工作岗位上努力的人,也应该建立这种观念,不管有没有升迁机会,不管薪水有没有增加、调整,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以及为了服务社会,我们都应该奉献一己之力,尽心工作。奉献不能以薪水 多寡来衡量,这一份薪水只是工作所得到的一部分回馈,代表的是人家对我们的感谢,工作的代价绝不能以一小时几块钱来计算的。

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奉献、为了服务,如果能以这种心态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一定可以全心投入、全力以赴,会很欢喜乐意地把每一件来到手上的工作都做得很好!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文集》

转烦恼成菩提

若境遇不佳者,当做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若疾病缠绵者, 当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为药,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 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沈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 祗承天者宜顺受也。然孟子所谓大任,乃世间之爵位,尚须如此忧劳,方可不负天心。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觉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于贫病,则凡惑日炽,净业难成。迷昧本 心,永沦恶道。尽未来际,求出无期矣。古德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者,正此之谓也。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谓因果虚幻,佛法不灵。

──印光法师《印光大师开示》

什么是烦恼?能扰乱众生身心,令使心烦意乱的见思或叫做烦恼,他是障道的因缘、修道的绊脚石。觉悟佛道的正智叫菩提。

烦恼与菩提非一而一。非一:烦恼是苦,菩提是乐,苦非乐故;烦恼是暗,菩提是明,暗非明故;菩提是清净真心,烦恼是业识妄心,所以不可轻将烦恼菩提一语,当做烦恼即菩提解。这样容易产生贡 高我慢的心,不屑事修。是一:烦恼与菩提其实不出一心。会用,烦恼转为菩提,若不会用,菩提变成烦恼。以冰水为喻,烦恼是冰,菩提是水,冰水不二,本来是一体的,遇冷则水成冰,遇热则冰化 水。换句话说,就是有烦恼,菩提水成烦恼冰──无明;无烦恼,烦恼冰化菩提水──智慧。所以说烦恼菩提全操持在自心。如果这一点不明确,则终日被烦恼所转,而忘却了自己的真如本性,良可悲 矣!

为什么有烦恼?这是由无明、妄想、执着所产生的,只要我们贪嗔痴三毒的业识心没有除尽,它就会产生烦恼。如贪财、贪色、贪名、贪利,一旦没有达到目的,便火冒三丈,嗔恨心来了,身心也就不 自在了,这就是烦恼。烦恼有多少?八万四千,这个数字是形容多的意思,其实烦恼何止是八万四千,可以说时时有烦恼,事事有烦恼,不顺心的都叫烦恼。“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见烦恼是伴 随人的一生的,人就是在这长夜漫漫中被烦恼煎熬和压迫着。佛为了慈悯众生,使众生转识成智、离苦得乐,而施与种种除烦恼的方法,所谓“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病,佛有八万四千种方药”。每一种 方药是对治一种烦恼病的,众生有贪嗔痴,佛法有戒定慧,它是医治贪嗔痴的特效药,因为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慧起即心止念绝,私欲断荆到了这种境界,就没有烦恼了,所谓“心清水现月,意定天 无云”。

烦恼虽然是苦、是暗、是识,但无有烦恼不成菩提,何以故?菩提是觉心,烦恼是启发觉心的善知识。有苦才思离苦;处暗方求光明。唯有烦恼,故生厌离烦恼之心。剑不磨,则不利;玉不琢,不成器 。人无艰苦卓绝之逆行,何能创济世利人之功业,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因此,说烦恼即菩提,倒不如说转烦恼为菩提更为妥切。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要把逆境界尽情看做真实受益之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只有这样,才能转烦恼为菩提,转识成智,离苦得乐。

──传开法师《传开大师开示》

同类推荐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本书为族群伦理探讨,此单元有八篇精彩论述,大师提出对族群、宗教之间、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对杀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热门推荐
  • EXO致美丽的你第二部

    EXO致美丽的你第二部

    《致美丽的你》的第二部,请没看第一部的移步看第一部,《致美丽的你》第一部网址:http://www.*****.com/?partlist/327643.html『注:此文转载文,原作者夕槿,已经过夕槿欧尼的同意。』
  • 段柒

    段柒

    在很多方面如同白纸的他,却有着同龄人乃至前辈常人所没有的东西。命里的羁绊,渺小的他面对的是怎样的未来,要走什么样的路?在这里无论你善于刀剑,还是精于暗杀诡术,亦或者是其他什么,功力是衡量一个人强弱的最基本依据,功力分几大境界,十年境、百年境、千年境........
  • 火影之重生佐井

    火影之重生佐井

    主角重生成为佐井,因此会有一个全新的佐井跟木叶小强接触。
  • 落魄嫡女:王爷别过来

    落魄嫡女:王爷别过来

    绪元101年本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悲剧却降临张侯府,张家接连几个铺子被砸,被迫关门修整,在朝堂上,张侯爷被太子党紧紧逼迫,无奈之下辞官回了家,同一天,与张侯府有婚约的刘国公府却派人来退婚,当场撕毁了婚书。气的侯爷当场昏倒。这一天的起落太大,京城没脸待下去,侯爷便让所有人收拾行李,举家搬离京城,张家变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料。几年之后,当张家出现在京城,又有谁敢嘲笑。
  • EXO照亮你的美

    EXO照亮你的美

    女主:Emily男主:边伯贤EXO的成员:金俊勉,吴亦凡,吴世勋,金钟大,金钟仁,金珉锡,张艺兴,黄子韬,鹿晗,边伯贤,都暻秀,
  • 无上至尊录

    无上至尊录

    重生于异世,为兄弟,为家人,为自己,打下一片天地。我心所向,无人可挡我锋芒。
  • 十二池

    十二池

    十二池是什么呢?千万个人心目中有千万个答案,只是谁都知道,只要谁能够得到十二池,就能够得到这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十二池定乾坤落花现葆容颜江湖上一直流传着这十二个字的传说,江湖上听过就忘了,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某个地方,传出十二池现世。这场十二池之争,开启了一场场的爱恨纠葛。
  • EXO之我的唯一

    EXO之我的唯一

    EXO的,就是讲前世今生的爱恨情仇,后面可能会虐
  • 穿越之农女变王妃

    穿越之农女变王妃

    欧阳家世代为医,若瑾在一次外出采集药草时,意外失足落下悬崖,一觉醒来,回到清朝,得到了一个奇异的空间,生活在一个名叫陈家村的地方。村里人个个踩低捧高,面对极品亲戚的算计,她一次又一次完美的反击。看她陈若瑾如何将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 我的姐姐不一样

    我的姐姐不一样

    她的声音清亮而动人,她总是喜欢在午后唱着他最喜欢的歌。“我喜欢上了一个人。”我眯起眼,明明有了喜欢的人是值得开心的,可我却不知道,我会这么难过。心脏有一种压迫感,酸酸的,涩涩的。我喜欢上了喜欢我姐姐的人。我的竹马哥哥。我的姐姐是个白化病患者。活不到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