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2000000009

第9章 佛学大师教你享受生活(3)

苦行,尤其是甘心乐意过清苦的生活,那是功德无量。功德从哪里来?为一切众生做榜样,这个功德就大。你看哪个众生愿意吃苦?没有!人为什么会造罪业?就是怕苦,他想离苦得乐,他不懂得道理 ,也不懂得方法。正如同这个社会有些青少年,我们在旁边看,苦中作乐。什么叫苦中作乐?找刺激,吸毒、打吗啡。他为什么以为这是乐,那个乐只是非常短暂,得那一点短暂之乐,你要付出多少痛 苦的代价。这是非常明显的,一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大家不知道的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念念还不是希求离苦得乐吗?想尽方法去获得名闻利养,去获得五欲六尘,不就是贪图这个享受吗?实在讲, 跟那个无知的年轻人吸毒没有两样。

你的心不善,行为不善,手段方法不善,尽干些损人利己的事,眼前纵然得到一点小利,就算你在世间夺得王位,也是你命里的,你命里没有,你夺不到!命里的,何必要去夺?命里的,决定丢不掉, 那是你过去修积的善根福德,你这一生必定得到的果报。你无知,不晓得事实真相,拼命用你的计谋、用不正常的手段获得。获得怎么样?还是命里有的,命里有的打了折扣,亏折了。中国人讲得多! 你命里头有十世帝王的福报,你家里一定出十个皇帝,代代承传。你家里面有一百个帝王的福报,那是祖宗自己积的福大,必定有一百个子孙承传,你得相信。可是你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王位,用不正 当的手段剥削人民,你那一百世的福报,可能只剩下十世,亏折掉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或者有,这也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这个福报的现前不在这一世,而在来生后世,但是你在这一生当中,是用不正常的手段夺取,也都来了。本来是来生后世大福报,现在得来的,变成一个小福报,就 是你把你的福报提前了,还是自己福报,提前享受掉了。因果律里面讲“禄尽人亡”,你有几百年之福,你提前的时候,一生就享完了。享完了,你还造作很多罪业,你害的那些人,人家要报复,你夺 取的这些财物,时间到了他要来讨债,你说你的麻烦大不大!所以看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所以我们对于一切经论展开还有疑惑,还不能通达明了,没有悟!一般讲悟,小悟,不是大彻大悟。小悟、大悟都不管用,为什么?不能了生死,不能脱离六道轮回。大彻大悟的人能脱离六道轮回,到 哪里去?到四圣法界,不是到极乐世界,这个要晓得。我们今天讲天天有悟处,小悟,古德常说积小悟成大悟,我们现在做的是这个功夫;积大悟成彻悟,这就不是容易事情,一万人当中大概一个都找 不到。必须要做。能不能悟的关键,跟诸位说,苦行是很重要的因素,为什么?人甘心情愿过清苦的生活,欲望没有了。烦恼里面最严重的是爱欲,这个东西难断;甘心情愿过清苦的生活,爱欲的习气 就淡薄,这是好事情。

——净空法师开示《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五五二卷)》

9.“忙”没关系,不“烦”就好

“习”是练习,“劳”是劳动。现在讲讲习劳的事情:

诸位请看看自己的身体,上有两手,下有两脚,这原为劳动而生的。若不将它运用习劳,不但有负两手两脚,就是对于身体也一定有害无益的。换句话说: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康剑而且我们要晓得: 劳动原是人类本分上的事,不唯我们寻常出家人要练习劳动,即使到了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劳动才行。

——弘一法师《青年佛教徒应注意的四项》

忙而不乱,累而不疲。

忙得快乐,累得欢喜。

“忙”没关系,不“烦”就好。

工作要赶不要急,身心要松不要紧。

应该忙中有序地赶工作,不要紧张兮兮地抢时间。

不要以富贵贫贱论得失,只要能尽心尽力来自利利人。

任劳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评。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评之中藏金玉。

随遇而安,随缘奉献。

成功的三步曲是:随顺因缘,把握机缘,创造因缘。

见有机缘宜把握,没有机缘要营造,机缘未熟不强求。

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是成长的经验。

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关怀人。

以智慧时时修正偏差,以慈悲处处给人方便。

慈悲心愈重,智慧愈高,烦恼就愈少。

面对许多的情况,只管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对待人,而不担心自己的利害得失,就不会有烦恼了。

大鸭游出大路,小鸭游出小路,不游就没有路。

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

“精进”不等于拼命,而是努力不懈。

船过于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

甘愿吃明亏,是仁者;受辱吃暗亏,是愚蠢。

压力通常来自对身外事物过于在意,同时也过于在意他人的评断。

用感恩的心用报恩的心,来做服务工作,便不会感到倦怠与疲劳。

随时随地心存感激,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奉献。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禅宗非常地重视劳动。因此在禅寺中,扫地或是作务等等劳动,也就成为每天的例行工作。

把每天的生活,当做为了生存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或是把它当做一种求取幸福的手段,这样的人似乎不少,但是,这并不是正确的态度。把理想寄托于未来,而能忍受目前生活的困苦,这样的人或许是 为了某种意义,而把目前每一天的生活视为手段及权宜之计,即使如此,也不能漠视眼前的每一天。

人们对于每一天的生活态度,应可视为自己人格的缩影,或者说是自己人格的证明。正因为生活就是人格的表现,所以人类生活才有意义。在禅宗里,尤其重视一天的生活。以举止、行动为首,以身作 则地从事打扫或作务等等实际劳动,在这里,就可看出自己人格的表现,也可以看到人格的缩影。劳动本身所呈现的痕迹及结果,既然是人格的证明,当然能够有诚挚的生活态度。

在修行道场(禅堂)的寺庙中,所做的打扫或作务等等劳动便是一种修行。藉着劳动,可以形成肉眼看不到的人格内涵;自己的心也能成为劳动的一部分,可以看到劳动的痕迹,不断地培养自己的内涵。 藉着修行、证明,靠自己不断地活出自己。说到人类生存、存在的问题时,我认为劳动是项不可或缺的条件。

所谓劳动,并不是人格或存在的问题,而是以对等的社会价值加以看待。因此,所谓劳动或是劳动的价值,都是以金钱加以评价,劳动的代价就是接受金钱。用劳动来换取金钱,人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 生活下去。因此,劳动是从经济性的角度出发,因此劳动价值的判断就带有经济价值。这便是社会的原则,也就成为一种常识。这并不是人格的问题,而是劳动力的问题。

“社会和寺庙,因为拥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所以不会有问题。”如果一定要这么说,我也无话可说;但是,人类的劳动不应该仅仅只有劳动力的价值。在世间这个相对社会上,把劳动当成手段,当成方 便,在相对关系上说得过去,但是如果从劳动者本身的立场来看,这是作为人的劳动。因此,只将它评价为经济性、生产性,并不足以说明其真义。以前所歌颂的高度经济成长,是因为每年的收益增加 、收入增加,所以,劳动也渐渐从具有经济性、生产性的劳动力方面来加以评价,一味的改善生活,此一时期人们于对于劳动的意义,从未有深切的体会。自从美元危机、石油危机以来的经济低成长、 零成长发生后,劳工们已渐渐对劳动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在精神层面上开始产生觉醒。

——梅原谛愚著,圆明译《心的方向——活出真实人生(第四部分)》

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等于行尸走肉,没有精神,没有灵魂;一旦有了工作,才能发挥生命的潜力,表现出生命的价值,所以说工作才有生命。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演讲集(第一集)》

10.责任是菩萨的本分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坛经》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语,翻译为“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发菩提心就是发起成佛的心。发起菩提心之后才是真正的佛子,才是合格的大乘行者。为什么要成佛呢?为利益一切众生。须如何修持 才能成佛呢?须广修一切善行。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如何才能够彻底呢?须不著我相。发菩提心,应发以下三种心:

一、大智心:不著我相,此心虽非凡夫所能发,亦应随分观察。

二、大愿心:广修善行。

三、大悲心:救众生苦。

——弘一法师《弘一大师讲演录》

我们佛教青年经常会说要“发心”,但是很少听说要担当“责任”,更不知道责任的重要。因此,“发心”往往只有五分钟的热度,而不能坚持自己的发心,贯彻自己的发心;我们应该把发心所做的一 切,看做是自己理所当然、必需担当的一种责任。

同类推荐
  • 人生最神奇的24堂课(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人生最神奇的24堂课(励志大师传世经典)

    在万物发展的漫长历史之中,人类在不断地进行着思考和求索。而那些诞生于人类思考的产物不可不谓丰硕,包罗万象。而就在这些成果之中,存在着一种终极法则,它并非是那些浅薄的用来叙述事物表象的信息,而是一些来自事物深部的规律,这些真理能够通过对人类的潜能的激发而达到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完善,这一终极法则,便来自于“人生最神奇的24堂课”体系。
  • 情感底蕴

    情感底蕴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舍得

    舍得

    我们需要诗和远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和机遇可以获得。人世间的事情,总是没有绝对完美的,该舍弃的时候应该果断舍弃。每个人生来只有两只手,而时间万物何其众多,就算我们竭尽所能,能够抓到手里的又能有多少呢?很多东西就像握在手里的沙,往往抓得越紧,失去的也就越快。学会舍是一种大智慧,聪明的人,往往懂得舍得之道。舍不是损失,而是一种曲折前进的策略,是大步跃进的序曲,这样的舍比执着更为明智。不管我们是谁,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心中藏着什么样的欲望,都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与其害怕失去而握紧双手,时刻处在禅精竭虑之中,反倒不如坦然地张开双手,平静地舍弃。
  • 拯救工作

    拯救工作

    本书以幸福为切入点,从如何得到幸福的各个方面展开叙述,从直面的询问:你工作幸福么,到深入的剖析为什么不幸福,怎么才幸福。从当今职场打工者的心理出发,针对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建议和启发,帮助人们走出迷茫和困境。旨在打开职场人士的思维陷阱——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的苦役;工作不是放置抱怨和烦恼的垃圾堆,工作才是人生幸福所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塑造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才获得,当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热情、专注、勇敢、并有了管理自己的理想以及时间的能力的时候,幸福自然会飘然而至!
  • 开拓潜力(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开拓潜力(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热门推荐
  • 星光下的沉默

    星光下的沉默

    16岁时的第一次心动,默默许他一生一世,没有奢求,这约定,只想自己知道。藏得不够好,被人发现,狼狈离开,为此,如果仅是自己受罚该多好。多可笑,连累无辜家人背负自己的过错,多可怕。哭过,闹过,怨过,却只是对自己!再相遇,是兑现少时的承诺,还是守护爱妻子多于自己的丈夫?选择,有多难……
  • 汉末新政

    汉末新政

    穿越者一定要做皇位?收悍将揽精兵?要谋定天下?网罗天下美女?汉灵帝赞道:一片赤胆平北地,手中铜棍定江山。”陈战手握血铜平天棍,身佩邪剑胜邪,征北地,合董战草原。
  • 皇上的弃妃

    皇上的弃妃

    她,穿越而来,成为了将军府倾国倾城的二小姐,从此,爹宠,娘爱,还外加一个阳光少年哥哥。一次意外爬墙,遇见了邪魅霸气的他,一切就像是水到渠成般沦陷,本以为这是一场久违的幸福,却没想到最后都是一个谎言。,,,,,,黑夜,冷宫中。一个女子浑身是血的躺在地上,娇躯轻颤着,鞭子在背上挥舞,血溅了一地。女子没闪没躲,承受着全部力量。手握成拳,因为疼痛而捏的骨节发白,女子咬唇,眼中划过滔天的恨意,楚凌霄,我一定会杀了你。
  • 农村鬼故事

    农村鬼故事

    讲诉农村民间鬼故事科学无法解释的以及各类灵异事件
  • 撸铁大师

    撸铁大师

    没钱回家过年的姚小白,本来想去做鸭,路上顺便去碰个瓷,结果碰来一健身房,开始朝着撸铁大师这个目标努力。“神奇东方城中村,世界第一撸铁馆。”“又破又烂还很小,老板脾气更是屌。“年卡月卡全没有,入内一次888。”“什么,你要上私教?一节至少四个8,还得看老板心情。”“想要买个护膝,不早说,最后一个被我家狗子咬去做窝了。”肤色各异的奥运冠军、各路影视明星、富商巨贾在门口排着长队,最挡光线的就是那一堆世界健美先生了。撸铁大师讨论群571457390
  • 最好的爱情:致时光

    最好的爱情:致时光

    每个人都相信爱情,但是每个人未必能够遇到最好的爱情。那么,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感受最好的爱情。
  • 劫中寻

    劫中寻

    佛魔喋血!巫妖怒号!仙神殇泣!邪鬼悲鸣!他,口含灰珠,在一只幼候石屋内苏醒。一名外表冷漠,内心仁善的少年。一只顽皮任性,聪慧神秘的幼候。一个来历不明,功能逆天的灰珠。一则可歌可泣,主宰天地的神话传说。
  • 识破厚黑术

    识破厚黑术

    厚黑术无疑就是巧于辞令、善于献媚、心黑手辣、蛇蝎心肠、陷害忠良、排挤人才等等,这些都是厚黑者的共同特点,本书就这些现代厚黑术,教你如何洞悉人性、察言观色,用最好的办法去做有意义的事,识破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黑洞和陷阱,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得心应手。
  • 爱有百万年

    爱有百万年

    不悲不伤,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下,两个懵懂的少男少女纯纯的爱恋故事
  • 未央漪歌

    未央漪歌

    人生若是都如初见那该多好。一个本是倾心相恋,到头来却只是一场利用与背叛的假象,害我姊妹反目,害我弟兄失散,害我远走他国,但愿从此陌路,相见不相识。一个温文尔雅,一见钟情,却是外热内冷,不择手段,江山美人他都要从对方手中悄无声息一一夺走,紧紧握住。夜,如何其?夜未央。离歌也罢,挽歌也好,都抵不过一曲漪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