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0800000039

第39章 山青水秀朱文台

【汉星】

初夏时节,麦穗飘香。微微的夏风吹在人的脸上,感觉柔软而舒适。四周高高低低的树林,若隐若现的黄瓦白墙的农舍,远远望去,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好一幅新农村的美丽图景——这就是朱文台村,天门市渔薪镇西北角一个宁静秀丽的小村落。

这几年,朱文台村在安全饮水的问题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联村安全饮水工程共投资473。63万元,解决了杨港、罗亭、涂台、杨场、青山六村,2750户11147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立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第一家联村合办水厂。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筹集资金,解决这个关系到农民健康、农村环保的问题的呢?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一行人决定实地探访朱文台村,开始一次愉快的“郊游”。

渔薪镇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渔薪商业发达,早在明代就已成为天京潜三县的物流中心;渔薪物产丰富,盛产鱼虾和柴草,因“渔”“薪”之利而得名;渔薪区位优势突出,东距市区17。5公里,北有青山巍然屹立,内有天门河蜿蜒流淌,随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商机无限。全镇国土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338亩,辖34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6013人。渔薪的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任务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特别是最近这几年,渔薪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初步形成了以泵阀产业为主体,以酱制品业和棉纺织业为两翼,其它产业同步发展的工业经济新格局。渔薪泵业公司生产的渣浆泵、锅炉水泵、石油化工泵已达7大系列220多个品种,获得多个国家发明专利,产品远销欧美。渔薪的豆豉以其独特的乡土风味名扬四方。

我们沿荷沙省道向西而行。两旁的白杨树笔直挺拔,郁郁葱葱,揉碎的太阳光从树的缝隙间射出来,让人眼花缭乱。田野里,麦子已经开始焦黄。出渔薪镇不远,一道美丽的青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同行的政府办主任周家华给我们讲起了青山的来历。

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南巡路过此地,见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隆起几座小山,有碍观瞻,于是手执神鞭,欲赶山填南海。秦始皇每抽一鞭,就分出一个山头,抽了三鞭就把青山分出了三个山头。又传,秦王李世民“梦游”到此,见这里前湖后山,山青水秀,他想,如果不做皇帝就在此出家。后来李世民做了太宗皇帝后,遂下令建庙。贞观十七年(公元647年),胡公敬德在青山的南坡监造寺庙,占地10余亩,建成普济寺。寺庙由西而东计五大间。一曰大雄宝殿,前层五百罗汉,中层三尊佛祖,释迦牟尼居中,左侧普贤菩萨,右侧文殊菩萨,后层大铁钟、碑林;二曰玉音堂,内供观世音菩萨,设百子堂;三曰关帝庙,供武圣像;四曰文昌殿;五曰地藏府,内供地藏菩萨。贞观后期,又在青云山顶建青云观,占地5亩,供奉祖师神像。青山观内三层外三层共48间,观宇内雕龙画凤,金碧辉煌。泥塑、木雕神像栩栩如生,俱为艺术珍品。山上“青山八景”,即百泉环绕、寺宇轩昂、汉代古木、瓢井奇香、猪尾夕照、鹰嘴风光、窑嘴晓烟、渔舟晚唱,成为江汉平原的一大景观,历代文人骚客多会于此,或登高远望,或拜山许愿,或吟诗作赋。明、清诗人姜绾、王鸣琦等赞誉青山诗文流传至今。每逢正月初十、二月十九、三月初三等重大节日,来自湖南、湖北、河南三省的香客接踵而至,游人如织。

青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朝松藩总兵双保、太平天国西府将军涂景先后驻军于此。上世纪三十年代红三军在襄北战斗期间,军部就设在青山脚下的徐家嘴,贺龙、关向应、段德昌等首长驻此指挥战斗。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许多中华优秀儿女在此为国捐躯,长眠于青山这片红色的热土。1964年,天门县人民政府在青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下404位先烈的英名和光辉事迹,昭示后人不忘过去,勇于开拓未来。

小车拐上乡村公路,公路的两旁栽了几排白杨树,像一道绿色的长篷。小车擦着颤抖的树枝向前行驶。公路伸向远方,公路右边就是天门河,两岸石头护坡,整齐而规则,河水清波荡漾。蓝天白云、两岸青翠的树木倒映水中,小鸟在灌木丛中啁啾,鱼儿在水底游弋,牛羊在宽阔的草场上漫步,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连呼吸一口这里的空气,你都会觉得是清新透明的。

公路经过了好几个村庄。在每个村的路口,或是拐弯处都会放着一个垃圾桶,每隔几百米远,都会有一个清理垃圾的老农,穿着红色的背心,手里拿着清扫工具在不停地忙碌。在这荒郊野外,在无人监督的环境下,看到这样的身影,你会感受到渔薪人那种对优美环境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深深向往。

我们来到朱文台村,便急不可耐地参观了联村合办的水站。在这里,北面是一望无际的湖水,红的花,绿的树,衬托在蓝天白云之下,倒映在碧波万顷的湖水中,随意张扬着诗一样的风韵。南面是一百亩枝繁叶茂的山林,远远望去,一股蓝色的湿雾像幽灵一样在林间飘荡。东面青山就像一位中年汉子俯瞰着这片湖水、山林和土地。这美丽的景色仿佛是一幅画,一首诗,一篇大自然的杰作,宁静、幽雅、淳朴,饱含着一种自然野性之美。

联办水厂依湖而建,雕龙画凤,古色古香,既有古典韵味,又有现代风格。水厂占地十几亩,规划合理,修饰得当,仿佛就是坐落在自然大花园中的一处亭榭。大楼的一边是机房、配电设备等,另外还有两口井。两口井深100多米,抽出来的水通过石英沙过滤,清甜可口。另一边是一个宣传栏,张贴着关于环保的知识和村里镇里对环保的要求和规定。

我沿着院子转了一圈,没有看到水塔,好奇地问村支书老邓,没有水塔怎么供水?邓书记中等个儿,脸膛黑红,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告诉我:“村里现在的建设,一切以环保为中心,以健康为理念,就是投资多一点,也值。水塔供水,容易长青苔,抽上来的水在塔里会变质,我们采取的是无塔供水,用电压出去,虽然成本高点,但对健康有利。”

谈到健康和环保,邓书记又给我讲了一件事。去年朱文台村一个村民投资十万元养鳝鱼,由于经验不足,进鳝鱼的那天,突然下雨,气温下降,鳝鱼死了很多。有人告诉他一个土办法,给鳝鱼喂激素药就不容易死,也容易长肥。但这个村民宁可鳝鱼损失,也没喂那种药。他考虑到鳝鱼是给人食用的,如果喂这种药,对人的身体有妨害。特别是少男少女,吃了这种鱼对健康产生影响,怎么能保障少生优生、提高国民素质?那一次他损失了二三万元。邓书记讲到自己的村民,眼睛已经湿润了,他感慨地说:“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许多人是挖空心思地骗钱,能有这样的村民,我感到很骄傲。”

正说着话,不经意间,我把一只烟头丢在地上,马上走过来一位穿红马夹的老年妇人,撕下一张票,“罚款10元。”我还在犹豫间,同行的周主任递给她一张票子,对我说:“这是我们规定的,任何人都得执行。”看到那个妇人心安理得地接过钱,我心里不服气,开玩笑说:“这里根本就没有禁止丢烟头和纸屑的警示语。”那妇人很从容地说:“在这个整洁优美的环境中,根本不需要警示语,我们朱文台人把环保意识植根在心底。”说完,她弯腰把那个烟头捡起丢进垃圾桶。望着她那佝偻的背影,我为刚才的行为感到不安,心中的不快荡然无存,留下的是一种深深的敬意。

我们走进农家,那一排整整齐齐、鳞次栉比的楼房,像一道靓丽的风景。来到水池边,扭开水龙头,一股清水喷射而出,掬一捧水送到唇边,才啜饮一口就甜到了心里。邓书记还告诉我,以前这里全部是手压井,井打得不深,要“咔嚓咔嚓”抽半天才出得来水,抽得手都起了老茧。抽出来的水也是浑浊而苦涩的。喝这样的水,村子里好些人年纪轻轻的就得了肾结石、胆结石、动脉硬化。那种水没化验,没过滤,根本就不知道哪种元素超标,怎能不得病呢?现在好了,村里人都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再也不会有人得那些怪病了。

村头是一家孵房,生意红火,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小鸡成活率很高,少有寡蛋。周家华主任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1931年春襄北战斗期间,红三军军部驻扎在渔薪的徐家嘴,战斗间隙,贺龙军长来到王家湾指导春耕,见孵房的师傅将未成活的鸡胚扫除泼掉,通晓烹调和药理的贺军长变废为宝,用王湾的鸡胚、杨场的豆豉、灰市的腊肉制作成色香味俱全的一盘菜。这道菜经过演变,最后定名叫“小天鹅”,具有补血益脾之功效,成为渔薪的招牌菜。

走出孵房,周主任递给我一份《渔薪镇连片村庄环境整治实施方案》。他说:“治理环境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难啦!每天生活垃圾多,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各种废物、废气加剧环境的污染,要改变这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从他的目光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他进行环境治理的坚定决心和充足信心。

在打道回府的路上,我们遇上了渔薪镇委书记徐耀武,他陪同我们绕道来到天门河与北港河交汇处。这里由于地理的原因,形成一个天然的小型水库。水库在青山脚下,占地百亩左右。四周用石头护坡,堤岸绿树成荫,水面碧波荡漾,青山绿水,一片幽静,好似一幅惟妙惟肖的山水图画。水库的一面修建了一台机电闸,干旱时储水,山洪时排涝。上游有几个村庄沿河而建,徐书记一行人来此就是为了落实连片村庄环境整治的第二阶段的工作的。

徐书记站在高高的堤坝上,激情飞扬地讲述了他的宏伟规划。在杨港、朱文台区域,将建雨污分流沟16000米;LM湿地化处理池,日处理污水300吨×6座;购置挂桶密封清运车2台,垃圾挂桶120个,垃圾桶320个,人力垃圾清运车25辆;建垃圾池520个;与县河相通的北港河清淤及水体保护,总投资583万元。看着徐耀武镇长那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神情,我来时的疑问迎刃而解,有这样胸怀大志的领路人,有这样一群奋发向上的民众,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出来?

一行人依依惜别。我遥望青山,斜阳映山口,晚霞生烟树,更觉苍翠欲滴,水秀山青。

同类推荐
  • 昆虫记

    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一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读者首次领略昆虫的真实面目,让我们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感受人类生命之外的生命。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充满人性的昆虫,在这里,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
  • 科技万事通(时尚生活指南)

    科技万事通(时尚生活指南)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动植物奇闻之谜

    动植物奇闻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我国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3年)的代表作,初版于崇祯十年(1637年),是作者任江西分宜教谕时(1634—1638年)撰写成的,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工农业生产技术百科全书。
  • 植物园的大影展

    植物园的大影展

    在人类进化的漫漫长河中,人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植物界。开天辟地时至今,人体一直在不断接受各种植物的“馈赠”。如果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处于同植物的绝对隔离状态,那么人体,首先是大脑就会生出麻烦:无缘无由的坏心情相随而至。每个人都懂得,多一些郊游、多一些林中散步对身体和美好心情大有裨益。让我们投身可爱的大自然,尽情享受植物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吧!
热门推荐
  • 庸碌人

    庸碌人

    行侠仗义,不干惩奸除恶,不为斩妖除魔,爱谁谁破衣烂衫,随意灰头垢面,管你平生最爱,酒一杯无有红袖,何处添香,浪荡慵且懒,无药可救莫云子曰,不谈佛说,我辈自庸人,已入膏肓管他天高与地厚,不如爷的酒葫芦随你前世或今朝,爷自乐得醉逍遥发上枯木簪,拘不住三千青白丝花间一点香,难敌过汗衫酸酒臭七尺自在,八斗惬意,九两桀骜庸人却自扰
  • 行骸

    行骸

    一场突然的生化灾难使这个世界一瞬间变了样。为了求生,人类的自私性格赤裸裸表现出来。
  • 无剑无法

    无剑无法

    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一个少年无意中淘到了一把青铜古剑,接着,他开始了一条飘渺仙路......
  • 冰火两重天:妖王的狂萌邪妃

    冰火两重天:妖王的狂萌邪妃

    “寒夜哥哥,你能陪我生生世世么?”寒夜刚刚兴奋点头,便被花媚儿一个暴力,将他的脑袋按在她的波涛汹涌之中。白雪满脸黑线,扭头对君曦道:“我们一起闯天下!”君曦立刻幸福荡漾,拉上白雪的小手。不想沐钰钰后面一脚,直接将他扑倒。小黑蛋暗喜之下,奋力一跃揽着白雪的脖子,美滋滋挂在她的胸前。惜柔勃然大怒,抓住小黑蛋远远扔出,然后一个香吻印上白雪的红唇。寒夜与君曦大惊失色,奋力挣脱魔爪迅猛扑来。靠在寒夜温暖的怀中,看着熊抱惜柔的君曦、咬牙切齿的花媚儿、泪眼萌萌的沐钰钰、委屈哭泣的小黑蛋,白雪长叹一声:“这个乱,何时能了?!”
  • tfboys不要走

    tfboys不要走

    三个美到不能再美的世界前三富女孩遇上当红小鲜肉,会怎么样呢,一起期待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文中子中说

    文中子中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生感悟365

    人生感悟365

    鉴真和尚刚刚剃度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见他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心里对他十分赞许,但却让他做了寺里谁都不愿作的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吃苦受累不说,化缘时还常常吃白眼,遭人讥讽挖苦。鉴真对此忿忿不平。
  • 荒古绝域

    荒古绝域

    多年以后,再次踏上荒古之城陆北辰将会回想起年少时的奇遇与改变。或许无忧时的样子,是彼时哪位少年的最大庆幸……一个天资平凡的少年,肩负着儿时好友的期盼和人族复兴的夙愿开始了他的武者之路。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危难与阴谋、爱恨与情仇的纠缠之中不断变强,从年少的懵懂无知成长到沉稳坚定的峥嵘岁月......
  • 我与仲夏有个约定

    我与仲夏有个约定

    他们在天使屋孤儿院过得并不平静,被打骂,被嘲笑,受尽苦头。被分别领养的那天,南一取下脖子上的玉佩对她说,“小沫,有了它,我们长大后就不怕找不到对方了。”小沫有些不相信,“真的吗?”“当然是真的,不过在我找到你之前,小沫不可以喜欢上别的男生哦。”“嗯,我答应你南一哥哥。”两颗脆弱的心灵当年许下的十年之约,在十年后的今天都一一印证,可是残酷的命运只是让他们相遇并没有让他们相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