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0100000036

第36章 家大如天

王贵和刘芬是不怎么般配的夫妻。首先是他们的外形不对称,王贵一米八几的个头,五大三粗,眼大、嘴大,手大、脚大,皮肤黝黑;老婆刘芬呢,娇小玲珑,眼睛小,鼻子小,樱桃小口,一米五的身高,身材矮小,五官尽管小但摆放周正,加上脸色白净,她和王贵并排一站,落差一尺多高,给人一种“一树梨花压海棠”之感。

王贵是汉口人,都说汉口人嘴皮子利索、会侃,可王贵是个特例,就是言辞短少,不会说,但有两句口头禅,几十年不变,一是“斑马的”,再一就是“卵子”。“斑马的”是汉口人的国骂,仿佛不骂“斑马的”就不是汉口人一样,王贵为了证明自己是汉口人所以常骂“斑马的”。他说的“卵子”也不是指动物类某一器官,而是说某件事不可能做到、做成,或者是根本没有此事,当然他说“卵子”时,肯定是对某人某事带有看不起,不相信,鄙视的感情色彩。刘芬是本乡本土的,他们的结合是典型的“本地小姐外地郎”,他们一起进厂当工人,刘芬能说会道,进厂不久,就借调进了厂团委,后来提干,当了厂团委副书记,后调任厂党办主任,职务虽说不高但工作条件和环境在一步步变好,可王贵基本原地不动,进厂时分在金工车间当学徒,三年期满后当车工,一直到厂改制,下岗都没有挪窝。下岗后年龄已过不惑,再就业各方面的条件有所欠缺,就凑足两千块钱买了部二手摩托车跑客,赚点小钱,收入不稳定。刘芬自从厂改制后,继续留在原厂留守处清算组,协助处理原单位相关事务,工资保留原来的不变,两人收入不多,但支出花销不少。

王贵在婚后已形成看刘芬眼色行事的习惯,刘芬不同意的事他决不会去做,刘芬说干的活,他会一马当先,在他理解为这叫“互相尊重”,意见相同时尊重自己的,意见不相同时就尊重刘芬的。

王贵一辈子没有什么嗜好,唯独喜欢喝点小酒、抽点烟,自从下岗跑客后,刘芬就不让他喝酒了,王贵嘟噜着嘴巴,轻轻地说了声“卵子”表示抗议,刘芬听后说:“你还别不服气,不让你喝酒,理由有二:一是骑摩托,就如驾驶机动车,喝酒不安全;二是现在家庭经济不宽裕,除了生活外,每月还得存500元,为儿子预备着,将来读大学什么的。”王贵听刘芬说了之后,只是瞪瞪大眼睛,再不敢说什么了。其实“家”是个避风的港湾,是个释放自己任何情感的地方,是个说理的地方,也是一个说不清理的地方。其实王贵很恋家,对家是很忠诚的,他每天跑车,收入是不固定的,刘芬也无从知道,按说他每天留下三块五块作为“私房钱”,不让刘芬知道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王贵有时下决心这样,有时甚至把私留的钱藏在了另一个口袋,但一见到刘芬,他掏完了一个口袋,紧接又掏另一个口袋,直至分文不留全部上交。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很莫名其妙,很难以解释为什么瞬间就能改变先前所有的预想。王贵最后得到的只是从刘芬那里“反哺”回来的零用钱。他也乐得这样,人总是要被人管受制约的,单位已经破产,无事可做,也无人管他了。政府的事他无从知道,他就本着:“犯法的事不做,闹人的药不吃”的原则过日子;社会上的事他管不了,剩下来的只有“家”了。若家乱了,那后果不堪想象,因而他对家中的大事小事都特别上心。“家”是宗族生命的延长线;“家”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场所;“家”是中国文化的根基。

刘芬对“家”也忠于职守,她上班的留守处,工作相对轻松,因而家务事就干得多些,每天早晨家里一般不外出买早点,总是刘芬早早起床将早点做好,孩子吃完上学,王贵吃完出车,自己收拾完毕再上班。

他们都是平常人,日子在平常人那里就顺着季节往下走,不疾不徐,不知不觉。立冬已过,冬天是跑摩托的淡季,白昼变短气温变低,加上那天又是初冬的第一场雨,还不到五点,夜幕就开始降临,王贵候在菜市场门前候客,想接今天最后一单再回家。街上的路灯亮了,他看着路灯光柱下,很细的雨丝,斜斜地飘着,拎着菜袋的人群一拨又一拨从他的摩托前匆匆走过,就是没有人来雇他的车。细细的雨丝粘在他密密的头发上,粘在他的脸上有些许寒意。淋湿了的衣服黏在身上很是有些不舒服。他的“小灵通”响了,是刘芬打来的:“天黑了,下雨了,你是个苕,还不回家。”王贵预定的目标没有达到,心情有些灰有些暗,只有骑着摩托回家了。

回到家里,菜已上桌,有一条清蒸武昌鱼,还有几样其他小菜,儿子已经放学回家,正坐在桌边等饭,刘芬在厨房忙碌。看着暖洋洋的家,王贵刚才所有的灰暗心情烟消云散,王贵进厨房洗手时看见刘芬的紫菜蛋汤已盛进碗里,他迅速接过汤碗登上餐桌。他正准备和儿子拿碗盛饭,只听刘芬说:“么办呢,反正晚上不跑车,你又淋了雨,让你喝点马尿,但只准二两,不能得寸进尺。”说完刘芬从碗柜里拿出一瓶“纯谷酒”递给王贵。王贵接过酒瓶,心里特别温暖,他打开瓶盖,给自己倒了满满一杯,他有一种久违的感觉。这时电视里正在播放姜昆和唐杰忠合说的相声,全家人随着相声不断发出笑声。

同类推荐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 今日出门昨夜归

    今日出门昨夜归

    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赵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但在厂窟周围却生活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一个名叫路云天的奇人在这里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座初级中学。路云天突然被害而且遗体不翼而飞。同学们在追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扑朔为离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大家的探秘过程,变成了对宇宙、对人性、对生命的寻觅和领悟……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竹林曾以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轰动全国,并得到了茅盾、冰心、萧乾等前辈的激赏;二十多年后,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以优雅的、意气风发的姿态行走在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之间,为当代中学生讲述了一个奇妙诡异、大气磅礴而又充满了诗怀画意的故事。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 生命在纸上行走

    生命在纸上行走

    瘫痪病榻,才感悟到散步阳光下的幸福;饥困荒漠,才渴望得到一滴水的幸福;身陷囹圄,才领会到获取自由的幸福。缺陷像一把钥匙,打开幸福之门,幸福在缺陷中找到答案。
  • 宋词三百首(上)

    宋词三百首(上)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热门推荐
  • exo之深海的回忆

    exo之深海的回忆

    “我望眼欲穿,看我看不到的你,我侧耳倾听,听我听不到的你。”熟悉的旋律响起,熟悉的声音,辰曦的脸上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原来你们一直都在。”
  • 宠婚为爱:鲜嫩甜妻送入怀

    宠婚为爱:鲜嫩甜妻送入怀

    明明是来‘捉奸’的,但是却遇到了一个超级大色狼,李慕晴,你还真是点儿背。“女人,破坏了我美好的一夜,要如何补偿?”欧阳君墨脸上挂着邪魅的笑容,深邃的黑瞳里,闪烁着一抹算计的光芒。补偿?哼,姑奶奶要你这样的花心大少?“抱歉先生,你……不是本大小姐的菜。”冷漠夹杂着嘲讽的回答,让欧阳君墨挑起了英挺的剑眉。“你……本大少要了。”
  • 我们不曾被遗弃

    我们不曾被遗弃

    女扮男装进入贵族学校,身边美男多的数都数不过来,更没有所谓的情敌,甚至校花都跟她表白过……
  • 邪妃太嚣张

    邪妃太嚣张

    在现代混的风生水起的魂师墨北,怎么一穿越就沦为连阴阳眼都没有的废柴沈墨北了?!可笑,区区灵师你们就敢当宝贝的捧在手里,她这个魂师是不是该让你们知道打脸是什么感觉。小剧场一:“墨儿,你不是喜欢朕吗,我们忘记过去,重新生活不好吗?”墨北一声冷笑“你当初一口一个贱人,叫的可还爽?”小剧场二:某男子低声一笑“北北,跑那么快做什么,我又不吃你。”墨北:“这块鲜肉,我和你不熟,你放过我吧。”男子不怒反笑:“穿上衣服就不认识我了?那我把衣服脱了,北北,这下你总该认得了……”
  • 重生奋斗录

    重生奋斗录

    内容简介大学毕业,工作不顺的小怡,意外回到了她十岁的时候。一切突然可以重头再来,她能不能藉此改变自己平凡的一生,抓住时代发展的先机,掌握自己命运,帮助大多数还在奋斗着的80后们完成“如果回到小时候的话…”这个梦想呢?小怡的穿越生活肯定精彩。
  •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基础读本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基础读本

    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定义、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实务、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未来。
  • 把难事办简单

    把难事办简单

    本书交给人们把难事办简单的六个途径:把人情世故看简单、把做人办事的道理想简单、把不好说的话说简单、把僵死的规则用简单、把成事的谋略简单化、让棘手的事情变简单。
  • 痴情特工大小姐
  • 保幼新编

    保幼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医路漫漫

    学医路漫漫

    这是一本学医的漫漫征途中的个人感想,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就当是一种折腾了。还有,这个分类实在是太粗犷了,我就默认了。记于2016.2.1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