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0100000010

第10章 欠父亲的梨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是病怏怏的,从未见他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总说心下痛,不能吃杂粮,特别是不能吃红苕,一吃红苕痛得更利害,那时红苕又是家乡人的主食,最少也要顶上半年粮,有的人家:“早餐是整个的,中餐半锉的,晚餐是乱剁的。”就是说早餐是焖的小个红苕,中餐是半大的从中间切为两截的红苕,晚餐是大个红苕,将皮一削剁成小块煮汤。由于父亲的病,我家的一日三餐难坏了母亲。家里只有三口人吃饭,父母亲和我,母亲经常在头天晚上多做点晚饭,留点剩粥剩饭或是剩面条,那便是父亲第二天的早餐。头天晚上实在没有剩东西的时候,母亲便在早晨焖苕的锅里蒸一碗饭给父亲。尽管母亲悉心照料,父亲的病还是不见好。有时痛得厉害的时候,父亲便用苏打粉化水喝,止痛。

用苏打止痛那是饮鸠止渴,父亲的病不见好,好像还在一天天加重,脸色蜡黄,人在不断消瘦,大便带血,有一天还吐血了。吐血的那天,我和母亲送他到保安医院,医生检查后,说需透视检查,那时的保安医院还没有这类的医疗设备,医生建议去县城大冶或黄石检查。

母亲只有一个理念,那就是要查清父亲的病根,看是否能治。若能治,就是拆屋卖瓦也要为父亲治病,若得绝症那只有等死,以免人财两空,因家里实在困难,不但没有余钱,还拉拉扯扯欠了一些外债。

第二天,我和姐夫带着父亲到黄石为父亲查病,我们三人都是第一次来黄石,人生地不熟,经打听我们去了黄石港的二医院。挂号、排队、检查,最后医生在病历建议栏里写了这样一句话:“需贝餐检查,目前我科贝餐已完。”

我问医生:“黄石还有哪几家医院有贝餐?”

医生告诉我还有三医院和一医院。我问清了去三医院和一医院的方向,医生告诉了去三医院和一医院所乘的车次后说:“现阶段贝餐是很紧张的,你若在这两家医院没有人脉关系的话,去了也没有用。”

我们三人坐在医院的候诊室里一筹莫展。

父亲说:“不看了,回去。”父亲的话肯定言不由衷。

姐夫也不好做主地望着我。

记得那时我还在读中学,也是六神无主,不知该怎么办。还是姐夫说,他有一个远房表哥在武汉紫阳路医院当医生,不知他那里是否有贝餐。姐夫又说:“紫阳路医院,属武汉第一医院,那里肯定有贝餐。”

于是我们决定去武汉。父亲拖着病体和我们一起辗转武汉,那时的交通很不发达,到达武汉时天已黑,武汉的街灯亮了,武汉我是第一次来,父亲虽说早年到过武汉,但他只记得大东门,其他就一概不知,姐夫虽说几年前来过他的表哥家,也是表哥带的,门牌号码他也一概不知。无奈,我们只有找到紫阳路医院,门卫告诉我们早已经下班了。我们只好在医院附近找了家小旅馆住下。

第二天,姐夫顺利地找到了他的表哥,我们才被带进医院的“放射科”。所谓的贝餐,就是一种雪白的贝粉,加糖加水调成糊状,让父亲吃下去,让食道和胃在X光的照射下显示白色,让病灶显示出来,拍出光片后,经医生会诊,再定病情。

我们和父亲都在候诊室等待诊断消息的时候,姐夫的表哥将我和姐夫喊进医生的会诊室,姐夫的表哥告诉我们,父亲患的是“胃癌”,而且晚期。我听到这消息之后,大脑一片空白。“胃癌”是个什么东西?那时我才模模糊糊感觉到“胃癌”是个结束生命的东西,是个不治之症。因为姐夫的表哥告诉我们:鉴于父亲的年龄和体质,以及病情的发展阶段,若要治疗,医药费用也是很高的,像我家这种经济状况,根本无法承担这笔昂贵的医药费用。再说目前医学界对“胃癌”的医治处理,基本采用切除法,父亲患胃癌已是晚期,是否扩散还无法确定,父亲的体质无法承受切除手术,根据病理分析,这样的手术还有可能提前结束父亲的生命,他建议我们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治疗了,回去后他想吃什么就给他准备点什么。姐夫表哥的话无异于父亲的死刑判决书。

我六神无主,姐夫也一筹莫展,我们坐在小旅馆的房间里,父亲躺在床上,谁也无话可说,可谁都知道唯一的办法只有让父亲抱病而归,等待时日。姐夫去了趟车站,当天已没有返乡车票了,只购得第二天上午九点路过铁山的车票。

父亲的病给小旅馆的房间带来忧闷,下午显得特别漫长,时值仲春,应该是草长莺飞,春光明媚,可我们的心里只有黯淡,没有春天的光明。姐夫把我拉出房外提议,父亲已经这样了,以后怕是不可能再来武汉了。趁此机会,加上天气晴和不如带他上街逛逛,乡下人难得到趟武汉,也能让父亲最后看看武汉的繁华。我觉得姐夫的提议很好,于是我们陪着父亲走出了小旅馆。

我们寄住的小旅馆所在地叫“长湖南村”,紧邻紫阳路。穿紫阳路右拐不远就是武汉的“大东门”,顾名思义“大东门”就是武汉的东边大门,那时的武汉确实是这样,城市没有怎么扩张,穿过大街可以看见武汉城郊的菜地,大东门当时是武汉市的城郊埠头,商业很发达,沿街各种摊点紧连相依,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我们漫无目的地转悠闲逛,根本没有购物的打算,再说几经折腾,口袋里的钱已经不多了。

当我们走到一处杂货店前,门前两条长凳托起一个大簸箕,簸箕上散乱地堆放着鸭梨,父亲走近簸箕,伸出他那干枯的双手挑选着鸭梨,那些鸭梨皮色麻乌,毫无鲜亮,而且每个只有半边,店主将烂的半边削掉,留下未烂的放在门前出卖。这时节梨树才开花不会有新梨上市,这里出卖的烂梨肯定是旧年过冬的梨,冬藏技术又不过关,所以没有一个完整的梨。

我对正在挑选烂梨的父亲说:“这梨都烂了,不买了,前面肯定有好的,我们再买。”

父亲听我说后,慢慢地有点不舍地放下了正在挑选的梨,随着我和姐夫蔫蔫地向前走。走过几条街,穿过几条巷,不说好梨,就是烂梨也没见着了,时过境迁,我并没有把那烂梨的事放在心上,更没有回身去那杂货店买梨,黄昏时回了那小旅馆。这事对于我来说没有留下任何遗憾地过去了。

父亲从武汉回家后,病情在一天天地加重,不久卧床了。母亲流着眼泪在为父亲准备后事,订购棺材,缝制寿衣,还擦干眼泪经常问父亲想吃点什么,父亲总用痴呆的眼神望着母亲不说什么,许久后才缓慢地摇头,表示不想吃什么,父亲骨瘦如柴,还用病残的躯体抵抗着病痛的侵袭,父亲苟延残喘了。

有一天,母亲要我去保安,看街上有没有鸭梨卖,若有一定要买些回来。母亲说起这事,才使我想起在武汉大东门父亲想买梨的那一幕。那件事,父亲回来后肯定与母亲讲过,不然母亲会怎么知道的?既然念念不忘,说明父亲很在乎那梨,这么件微不足道的要求又是我阻止的。父亲的内心一定有许多委屈,只是当时没有说出来而已。我的心隐隐作痛,我去了保安,去了长岭,去了太和,跑遍周边所有的集镇,问遍了所有卖瓜果的摊点,就是没有鸭梨,因为梨不是这个季节上市。我的心永远地后悔,我当时应该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父亲挑选的梨买下,前面有好梨时再买好梨。二是前面不见好梨的时候应该及时返回杂货店买梨。可我都没做,我真的很无知,完全无视父亲的欲望与追求,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孝道。现在买不着新鲜的鸭梨,只能买回瓶装的糖水鸭梨代替,此一时彼一时,这时的父亲绝对比不了在武汉大东门时的父亲,加上糖水鸭梨与新鲜鸭梨的味道可能有本质的区别,父亲不吃糖水鸭梨,只喝了两口那玻璃瓶内的糖水。

父亲终于艰难地度过了那一年的端午节,记得那天姐和姐夫都来看望父亲,父亲一反常态要我们用棉被枕着他的后背,躺了起来;脸色也有了些许红润,还破例吃了几匙掺着韭菜蒸的松花蛋。一家人都觉得父亲的病有了起色,有了好转。尤其是我更希望父亲一天天好起来,最少也要活过新的鸭梨上市。也许我有点自私,我希望父亲活过新的鸭梨上市,是为了了结我的一个心愿,等到新的鸭梨上市,我会买上好的鸭梨,削皮、切片,一片一片地喂父亲来医治我的心病。

其实这个端午节是父亲生命中最后一个端午节,这天的下半夜父亲不行了,他开始挣扎,一阵一阵的痛,他一声一声地呻吟,还伴一阵一阵的抽搐,抽搐的间隙他气若游丝,第二天太阳出山的时候,他落气谢世了。

父亲的辞世,让我留下永远的遗憾,让我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过失,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这块心病永远不没!我现在只能在心里祈祷父亲,谅解儿子,原谅我那时年轻,不懂世事,把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微不足道的要求,武断地打断了,我愧对父亲!欠下了永远无法偿还的梨。

同类推荐
  • 诗经里的植物

    诗经里的植物

    认识《诗经》里的植物,能够让人不经意间想象出中华文明曾经生成的场所:心里的一爱一恨、容颜里的一擦一笑、山风里的一呼一吸、雪雨中的一飘一落,虽然已 经相隔两千多年,伴随这样的心路历程,让我对生活于其中的家乡土地、山、河流,比所看的,要更为厚重,更为缥缈,更为神秘。因此,在这种亲切感里,爱的心也更真实一些。
  • 雪原之狼

    雪原之狼

    石砚的散文从不回避呛人的甚至令人窒息的东西,也不回避坚硬得让人头破血流甚至丧命的东西。他不回避这些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更强有力地显示出人固然是生只能带来死,但绝不是可以打败的英雄气概。善于以虚为实,化实为虚,营造“空白”的艺术空间,也是石砚散文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 十年救赎 生命如花

    十年救赎 生命如花

    14岁时,她不幸患上一种被称作“不死的癌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被迫辍学,瘫痪在床。18岁时,为了不连累家人,她选择割腕自杀,但死神没有收留她。经历了死亡之后,面对年轻又黑暗的人生,她暗暗发誓要打破重重枷锁,要用自己残疾的身躯寻找一片自由的天空。他通过网络求职就业,自食其力,帮家里还债,供妹妹上学,筹集医疗费,还帮助病友,和他们亲如一家……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本书讲述了一个重残女孩自我救赎的心灵历程,她用十年的时间使自己的生命达到了另一个高度。
  • 时代之问:当代文化名人的思考与呼唤

    时代之问:当代文化名人的思考与呼唤

    本书是新华社知名记者对王蒙、冯骥才、余秋雨、陈忠实、王安忆、贾平凹、李敬泽、韩三平、李连杰、郭敬明等不同年龄段的数十位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大型文化访谈实录,全面反映和剖析了我国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外国文学名著选读

    本书精选40余部外国文学名著,以作家简介、作品节选和作品赏析相结合的方式加以介绍。在重温古典的基础上,更偏重20世纪的作品。注重名家精译及经典篇章,以助于学生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了解西方文化精神和东方文化神韵,汲取人类文化的精华,感情人生,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进而重塑一种强健的精神人格。作品赏析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教师、学者、博士生和硕士生执笔。赏析的宗旨在于,在抓住作品精髓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理解作品、分析作品的思路,不求面面俱到,只要有所启示。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夺宝笔记

    穿越之夺宝笔记

    两个都市屌丝,一对倒斗的师徒,一位能打擅斗的美女,为了完成一个神秘的任务,而进行的一次穿越冒险之旅,惊险、悬疑、魔幻、诙谐、幽默。
  • tfboys之我不曾放手
  • 做事别缺好心志

    做事别缺好心志

    成功的“馅饼”往往不是伸手就能得来的。大多数人失败并非由于才智平庸,也不是因为时运不济,而是由于在事业长跑中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心志,使得自己最终无法触摸到成功的终点线。
  • 某鬼魂的萝莉养成计划

    某鬼魂的萝莉养成计划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成人,他成鬼魂。这是一个穿越失败融合了这个名为阿尔法星球第一强者灵魂的守护灵的故事……当某一天你醒过来,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奴隶小丫头的守护灵,是选择养成呢还是养成呢还是要养成呢?方子凡在养成萝莉的同时,一步步的走出自己的道路,穿越的真相,方少云的谋划,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妖魔鬼怪,一切的一切,随着少年踏上这一片土地,如同画卷,缓缓展开——
  • 陨仙录

    陨仙录

    一拳惊天地,一去留残影。持剑舞长空,怒吼震百里。昔日压群雄,今求傲穹苍。杀杀杀!昔日的仙人不复存在,只留下无尽的战意。一个全新的天地——没有修仙之道,只有不断的战斗。光芒能够再现?热血是否依旧沸腾?他,从零开始……
  • 苦菜花,甘蔗芽

    苦菜花,甘蔗芽

    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出来以后,在北京开了个读者见面会。有个女孩想问俺啥,她叫了声奶奶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说的啥俺没听清。她这么难过,俺觉得对不起她,就说:“孩子,看俺的书不要哭,不要流泪,事都过去了。要是没有这么多苦难,俺也写不出这本书来。”俺这辈子跟弹花锤子似的,两头粗,中间细,经历的事太多了。
  • 临风九诀

    临风九诀

    落魄少年黎风,在一次救人中被一老道传授法门,本着学些健体之术,不曾想却搅起九天云动!
  • CIA读心术

    CIA读心术

    CIA特工能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各个方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解读、分析、研究,从而达到洞悉嫌疑人心理变化的目的,并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本书即针对这些方面展开论述。作者在论述过程中还穿插了大量生动的侦破案件实例,读者能从中轻松掌握一些读心术的方法和技巧,在社交中游刃有余。
  • 天师纵横在都市

    天师纵横在都市

    主角一手背后一手伸出成指点江山状“本帅是发誓要成为天师的男人,本帅的眼睛可以炼化鬼魂。”某花痴满眼红心“¥%*¥……&¥#@&”主角震惊“什么,你说你是天师,你要我当你男人,NONONO,女施主请把手拿开,我不是随便的人。”某逗比满脸傲慢“*&¥&……%#@%(”主角不屑“什么,你说你不是鬼你不怕我,没事等本帅把你打死了你就成鬼了,来吃我一记霹雳无敌五光十色掌心雷,再吃我一记毁天灭地神仙怕怕大灭世符箓。啊呀,不小心下手重了,对不起你连鬼都做不成了。”
  • 痞子勾魂曲

    痞子勾魂曲

    没人愿意做贱人,所以贱人的世界没人懂。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颗痞子心,俗话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就怕有贼心没贼胆。等到那一天贼心有了,贼胆也有了,可是贼没了,找谁说理去?把自己变成一个痞子,跟我一起遨游痞子的世界,见证一颗冉冉升起的痞子是如何横行都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