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对夫妇双双下岗在家,每月仅靠低保费生活。邻居最初听到他们下岗的消息时都以为他们会受不了打击,甚至寻短见。但每次见到他们的时候,却发现他们不是愁眉苦脸,反而很快乐。有一天中午,一位邻居问下岗的那个男人:“你们都下岗了,怎么还这么高兴?”他笑着说:“愁有什么用,还不如顺其自然。再说我们有手有脚,饿不着。”他还说,昨天晚上对老婆说他想吃炸豆腐,没想到今天中午就如愿以偿了。邻居听了这番话,终于明白他们为什么如此高兴了。
幸福的感觉有时候既奇怪又微妙:拥有金钱的人不容易得到幸福,贫穷的人却很容易得到幸福。其实贫穷不可怕,关键在于心态。如果人们在贫穷时能坦然面对,从中找到快乐,就会感到幸福。人不应该太贪心,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在诗中写的那样:“翅膀绑着黄金的鸟儿飞不起来。”人应该自信和满足,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你幸福吗?我很幸福。你快乐吗?我很快乐。”世人都在不停地寻找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
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和地位,回头看看自己身边吧。平淡的幸福,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只要你具备一颗感恩的心,不被外界种种迷惑心神,懂得珍惜就会获得幸福。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放眼当今社会,成功往往眷顾拥有实力的人。因为实力是成功的根本,没有实力为基础,一切成功都不会保持长久。
人之所以会痛苦,就是不现实的追求太多,明知道有些成功永远无法实现,有些失败永远无法避免,可还是会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等待着,幻想着,特别是许多人易患急躁病,过早耗尽实力造成硬伤而亡。
国内紫檀大王陈丽华女士曾经幽默地说道:“有钱不等于有智慧,我遇到的挫折少,那是因为我胆量小,只有看别人成功了,我才加入。”她这样定位自己的投资标准,即“有100万,我就只投50万,这样万一亏了,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曾经看过这样一份新闻报道:兄弟俩自小聪明,上学、读书对于他们是很简单的事。后来双双考上大学,在邻里眼中也是顺理成章的。大学毕业那年夏天,兄弟俩常常在楼下小花园里眉飞色舞地谈论赚钱之道。因为两人都是学建筑出身,而这一行也算热门,当然要紧紧抓住。他们临行前相约:3年后比一比,看谁先赚到100万元!
3年后,他们谁也没赚到100万元。但是,他们并不沮丧,倒是更有信心和勇气。他们在楼下小花园里说:我们赚到了比100万元更有意义的能力和经历!以后的3年里,兄弟俩依然在竞赛。目标已不是当年的100万元,而是300万元。但是,这3年里,兄弟俩产生了质的分化:同样的事业,在哥哥眼中是件艺术品,可供精雕细琢,值得欣赏、玩味;而在弟弟眼中,只是一种可供利用的手段、资源。因此,3年后,兄弟俩虽然都挣到了300万元,但是,结局却迥然不同:哥哥因为对城市建筑业有杰出贡献,获得多种奖项和荣誉;而弟弟因为造出些投机取巧的劣质建筑,甚至造成重大事故,而锒铛入狱。
哥哥在探监时泪流满面,他握着弟弟的手说:当年,只怪我没有下狠心来劝导你。
由此可见,在人生的长河中,诱惑人的东西太多!大概我们都知道走进森林的猴子,捡起西瓜又想拾起所有的芝麻,最后,什么也得不到,你只有战胜外界环境的诸多诱惑,才能更快地抵达成功。
其实,上天赋予每一个人的社会背景、才智资本、机遇是不平等的,人生成功不可能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成功不过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超越,从人生阶段看,一个人只要尽心尽力、严肃认真地朝前走,每一步都是成功的脚步。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到处求职无果,十分沮丧,感到怀才不遇。苦闷之中,他走进一座大山,山中溪水在哗哗地流淌,那溪水全是从高向低处流去。
看到溪水,他顿时开悟:高职不好求,不妨放下架子,求些低职。
于是,他来到一家饭店去洗盘子。
洗了几天,老板见他谈吐不凡,便让他在大堂里当领班。
当了半年领班,老板见他素质很高,便让他当经理助理。
当了一年经理助理,老板见他才华出众,比自己还强,不仅仅是当助理的料,便又让他当了经理,自己愿意屈尊在大学生麾下当副经理。
这时候,他将大学文凭拿出来,老板才得知:原来,他是一个学企业管理专业的某名牌大学的高材生!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成败取决于两种能力,一是认识问题的能力,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者都不能离开思考的能力。因此,成功往往并非因为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左右你一生的往往是你的思想和随之而来的行动。
有一个年轻人,手拿竹竿进城门,横着、竖着、斜着在城门口比试着,却怎么也进不去,一位老人在旁边说:“退一步,把竹竿平行拿,就可以啦。”
年轻人听了后,恍然大悟,把竹竿由垂直到平行顺过来,轻松地通过了城门。
对于一个人来说,成功和失败总是在变化,有人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率先抢占了先机谋得了成功,也有人却因种种失误经受着失败的痛苦,但是,没有人没有出路,你面对的究竟是失败还是成功,就看你是如何把握自己的。
一个急需工作的年轻人去一家杂货店应聘。老板问他:“假如我雇用了你,你能保证完全听从我的吩咐吗?当然,我是指在做生意方面。”
年轻人回答:“我非常乐意听从你的吩咐,老板!我保证我会是一个好店员。”
老板又问:“如果我告诉你白糖的质量上乘,而它实际上却含有杂质,你会怎样对顾客说?”
“我会告诉顾客白糖质量上乘,并劝他们放心购买。”
“很好!如果我告诉你咖啡是纯净的,而里面却掺了大豆,你又怎样向顾客推销呢?”
“很简单,”年轻人微笑着说,“我会告诉他们,本店一向重誉守信,绝对不可能卖掺了大豆的咖啡。”
“好极了!如果我告诉你黄油是新鲜的,而它们事实上已经存放了一个月之久,你又怎样把它们推销出去呢?”
“我会说这批黄油是昨天刚进的货,可以放心食用。”
老板满意地点点头,拍拍年轻人的肩,笑容满面地说:“你真是个聪明的小伙子,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店员。说吧,你希望得到多少薪水?”
年轻人对老板说:“我不是一个很贪心的人。你只要每周付给我一万美元,我就感到相当满意了。”
“什么?每周?一万美元?”老板大吃一惊,“你没说错吧?难道你认为我会付给你这么高的薪水吗?”
年轻人冷冷地说:“一流的骗子就要有一流的待遇。假如你是想雇我在这里当骗子,你就得付每周一万美元。否则,我只要每周一百美元就够了。”
在这个正直的年轻人面前,老板顿时感到十分惭愧。他说:“小伙子,我不想改变你的思考方式。你就在这里干吧!每周给你一百美元。真见鬼,因为你这个坏蛋,我也许得改变做生意的方式。”
这个故事中的年轻人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是一个能够自觉抵御诱惑的人。正因为他坚持了自己的主见,才让贪婪的老板改变了经营方式,并且自己也得到了一份工作,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人生仿佛一场搏斗,我们不仅需要与外部环境有斗争有联合,还要与自身情感、精神乃至意识有斗争有联合,而且“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容不得自己有半点马虎,更容不得自己有半点松懈,错一步,往往就会错了一生。
给予永远比付出愉快
如果人人都变成彻头彻尾的自私者,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诚如吕坤所说:“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人人都利己,人人都自私。那么,人与人之间不是相爱,不是互助,而是充满了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充满了相互损害,充满了猜疑、怨恨。人与人之间必将矛盾激化,社会与社会之间必将冲突扩张,国家与国家之间必将是战争、饥饿,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人类自身的毁灭。
那么,自私的心理究竟源于何处呢?
自私的人只关心眼前的利益。因而当他们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永远是斤斤计较的,永远是争先恐后的,总是担心自己吃亏。而且还有这样一种奇怪的变态心理:若是争不上利益,那么就等于自己利益的失去,其内心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难以平衡。正因为有这样一种心态,所以自己无法享受的事,也要阻止他人享受。所以自私自利的人永远处理不好与他人的关系,永远将责任归之于他人,而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
自私的人将自己的东西看得很重。你要是让这些人捐献一点东西去帮助他人,就像挖他心头之肉那样痛苦,而且,即便是做出了一些“义举”,也会赤裸裸地提出要他人回报的要求。他们希望自己“得到的”要大大多于自己“失去的”,人们经常将这些人称为“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自私的人缺乏利他心。他们是“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永远只知道爱己,不知道爱人,不热衷于公益活动,路遇不平,虽然自己长得膀大腰圆,也不会拔刀相助。他人受难,这种人会变成铁石心肠,躲得远远的,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所以自私自利者并没有真正的精神生活,有的自私自利者,尽管财产很富有,却是一名精神的贫困儿。
自私的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总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想要摆脱自私,首先要放弃事事为自己着想的心理,多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为别人着想,自然就没有自私心理了。当然,有时候为自己着想也是对的,但前提是你的思考方式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要放弃事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思维,原则是趋利避害。
树林中有一棵小树,那可不是一棵非同寻常的小树。它整天发着牢骚,因为它恨那些高大的树,说它们遮住了阳光,使自己只好整天待在黑暗里;它恨那些粗壮的树,说它们挡住了风,使自己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它更恨那些结果子的树,说它们抢走了营养,才会使自己那么细、那么小;它甚至还恨地上的草丛,说它们盖住了土壤,还喜欢给虫和蛇做窝,既讨厌又可怕!一天,小树终于忍不住求樵夫,把它周围的一切全都给砍光、割平了。小树欢呼起来!可是,没过多久,太阳出来了,晒得它浑身焦枯;雨雪冰雹打来了,折断了它的树枝;等狂风吹来时,小树终于挺不住而一命呜呼了。
自私毁灭的不光是别人,也包括自己。
付出和给予是我们立身成人之本。我们懂得付出,就永远可以有付出的资本;我们贪图索取,就永远有必须索取的企求。付出越多收获越大,索取越多收获越小。任何事都是有一定的收支。你付出多少才会收获多少。付出时不一定痛苦,收获时却一定快乐。其实,懂得随时给予人帮助的人,不但能够方便别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自己创造了机会,尽管你在帮助别人时并不是这么想。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下午,英国一个乡村的田野,一位贫困的乡下人在田里耕作,听见一阵救命的呼喊声,一个少年落水了。在这危险时刻,乡下人奋不顾身,把孩子救了上来。事后知道这个孩子是贵族世家的儿子。贵族亲自登门致谢,乡下人却拒绝了贵族,用他的淳朴诠释了一件感天动地的壮举。贵族接受了这份无偿的珍贵赠与,这无私的挽救孩子生命的给予!我想贵族是快乐的,乡下人的给予让他捡回了儿子的生命!乡下人同样是快乐的,他为一个家庭找回了儿子!
故事并没有结束。那位贵族因为敬佩乡下人的高尚,感恩他的无私给予,他也决定回赠。他决定把乡下人的儿子送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来回报这世间珍贵的情操。乡下人接受了这份给予。乡下人是快乐的,他的儿子圆了自己的梦想;贵族也是快乐的,他给予恩人一个梦想。乡下人的儿子后来从伦敦圣玛丽医学院毕业了,他后来被英国皇家授勋封爵、荣获诺贝尔1945年医学奖。他就是著名的亚历山大·弗莱明,青霉素的发明者。那贵族的儿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伦敦患了严重的肺炎,他也得益于青霉素的发明,从而治愈。他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高尔基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语:“要是你随时随地,在你整个的一生中,给人们留下的全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和对你的亲切回忆,那么你的生活就会变得轻松愉快。”高尔基还在信的最后写道:“给,永远比拿愉快。”应该说作家通过儿子在岛上栽种时留下的鲜花对“给予”做了最美好的诠释,并说明给予是一种值得礼赞的美好行为。
当然,一个人给予他人时,也许对自身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亏空和缺失,但对他人却是圆满和丰富,甚至是拯救,这样就使给予本身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崇高的境界。
在平淡的日子里,不要吝啬我们的给予之举,我们要多多地给他人雪中送炭,正如古语所说:“好事多做,莫问前程。”只要我们真心付出,也许我们的一句话、一件衣服便会使他人温暖一辈子。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产业的发达,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和疏离。其实,只要世间能有真情涌动,只要人们能多多地对他人给予和奉献,就会有感动存在,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和温暖。
脚踏实地,把握分寸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但如果不脚踏实地,认清自己,把握分寸和尺度,迟早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像一只饥饿的小老鼠,它遇到了一只盛满大米的米缸,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兴奋不已,每天跳进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缸里的米一天天地减少,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一天天地拉大。当小老鼠能力所及的跳高高度低于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时,小老鼠并没有摆脱米的诱惑,仍与往常一样跳入缸中享受米的滋味,但就是这一跳,从此小老鼠再也跳不到缸外了。当缸中的米吃完后不久,老鼠便困死在缸中。
怎样才能做到适可而止呢?适可而止,关键在于把握一个度,让一切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
就拿“洁癖”来说,就是讲卫生过了头。讲卫生是生活中良好的卫生习惯,只是有的人不知道适可而止,比如每天下班回家都要把里里外外的衣服换下来,还要放在消毒液中浸泡清洗;担心放在办公室的杯子会成为传染源,于是就频繁更换杯子;即使只有自己或家人乘坐的私家车,每天也要用消毒液擦个遍……医学专家认为,过分的消毒卫生措施是没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给人们在时间、精力上带来很大负担。
在对待财富上,也应该持有适可而止的态度。俗话说,贪心图发财,短命多祸灾。不懂得适可而止,终究是要吃大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