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像一条河,不可能波澜不惊,而是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和欲望诱惑。在前进的过程中总有高潮低潮,总会遇到出乎你意料之外的事情。这种时候,在高低起伏的人生状态面前,只有坚守自己的内心,不管外面是狂风暴雨还是春暖花开,都不为所动,而应该“以不变应万变”,见招拆招,跨过诱惑和危机,坚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和道路,并为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泰然面对一生中的欲望
据说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的时候,鞭子是派不上用场的,他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的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至于什么时候可以吃到这串胡萝卜,那得看驴夫的心情。为此,驴子便有了“笨驴”这个绰号。
驴夫的聪明自不用说,而驴子负重赶路,饥肠辘辘,对挂在眼前、嘴边的胡萝卜,哪有不垂涎欲滴之理?说句公道话,驴子的欲望不算贪婪,仅仅是一串胡萝卜而已。尽管它急于想吃到那串胡萝卜却欲速不达,但无论如何,等到完成驴夫的任务之后,它的欲望是可以得到满足的。鉴于此,驴子即使是笨也笨得心安理得。
人类在讥笑驴子笨的同时,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到底比驴子聪明多少呢?
茫茫人海,各种各样的人其实也都在追逐着各自的“胡萝卜”,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他们肩负着那不知底细的使命,满怀念头,一生为了那串“胡萝卜”,颠沛在世间沉浮无常的宠辱之中。于是,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天都要发生许许多多的故事。有人为吃到了那串“胡萝卜”而欢呼狂喜;有人为那串尚未到嘴的“胡萝卜”而凄凄迷迷、费力伤神。
有人走运了,有人倒霉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同时历史也在成全或抛弃人。这边万里晴空,阳光灿烂;那边却可能是风云骤起,地陷天崩。世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人们围绕着一串串“胡萝卜”旋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胡萝卜”成了大千世界中芸芸众生奋争不懈的目标,似乎再没有比这更为本质和重要的了。
不过,却有另一部分人,在他们的眼睛之前、唇吻之上,从来还未出现过“胡萝卜”,因而,他们的生活似乎是平静的,变化也是缓慢的。今天和昨天好像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你吃不到“胡萝卜”,但要活下去,就得为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拼搏。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他们的世界里,也没有一个是平静的。现实中的人都不会像那绝圣弃智、混沌无知、物我齐一的老庄那样,时常把自己看做一粒尘埃。
是的,人与驴,各有各的精明与愚蠢。但是,二者都很真实。
绚烂是我,平淡也是我。绚烂与平淡都是外界的一种评判,而做人的意义与乐趣并不全因外界的评判而变质。人若能更多地想一想,一切浓艳都会腐朽,一切鼎盛都会衰残,那么就会少了许多烦恼,添了几许泰然。倘若能这样,至于是否吃到了那串“胡萝卜”,也就没什么要紧了。
有欲有求,本无可厚非,每个人在经历奋斗之后总会有属于自己生命的最高点。但必须明白,每个人都注定要从这一点降落。盛衰转换本是自然的更替。
生活是一个承受的过程
他戴黑色礼帽,穿白色西装,双手拿着一大把钱,展开成扇形,正向摄像机微笑。
你一定以为他是炫富的纨绔子弟。不,他是一位59岁的英国男人,乔恩·马修斯,出生普通,从事销售工作,手中拿到的,是他刚刚赢来的赌金,足足一万英镑。
2007年至今,乔恩·马修斯与英国著名的博彩公司威廉希尔下了三次赌,已经赢了两次,第三次输赢未定,而威廉希尔的发言人夏普向媒体表示:“在我从业的30年里,还从来没有因为哪个客户赢了一万英镑而如此高兴。我宁愿再输几次。”
你自然以为乔恩是个幸运的赌徒。
2006年,当乔恩被医生宣布,自己已经身患绝症、生命行将结束时,他自认为是天下最倒霉的人。那时,他因肺部感染动了一次手术,结果令他大吃一惊:间皮瘤。
尽管医疗科技飞速进步,这种肺部的恶性肿瘤却无法根治,只能尽量压制。医生遗憾地预言:估计您看不到新年的太阳,如果上帝眷顾,或许还能撑过圣诞节。
一个转瞬,世界就变得灰扑扑,湿淋淋。乔恩躲到自己的家,擦干眼泪,抖抖索索地拿出纸笔,一字一顿地写遗书。
死亡仿佛隔墙而立,随时可能穿墙而入。
忧惧地过了几天,乔恩发现自己总能在次日清晨睁开眼睛。从前的每一天,他认为活着是理所当然,而现在,每一个小时都是恩赐。他不再恐惧愤怒,变得感恩知足,泰然处世。
渐渐地,乔恩放弃了医药治疗。那些抗生素总是败坏胃口,弄掉头发。他不想瘦骨嶙峋地死去,决心享受生命的最后这段旅程。
圣诞节前夜,乔恩精神矍铄地在圣诞树上挂好为自己准备的礼物。
过完圣诞节,乔恩精神抖擞地开始慢跑、散步,欣赏天空最早的一抹朝霞。
他居然活到了2007年年初!为了庆祝新生,他突发奇想,决定和命运打个赌。
乔恩来到著名的博彩公司威廉希尔,下注100英镑,赌自己能活到2008年6月1日。这几乎是他生平第一次赌博,奇怪的赌注惊动了公司的上层。这有点天方夜谭,他解释说:“钱不是我的目的。如果我赢了,就能给和我同样的绝症患者更多信心。因为我知道信心意味着什么了!”
博彩公司最终被他说服,接受这份赌注。此前被确诊为间皮瘤的患者最长存活纪录为25个月,博彩公司在核实了马修斯的情况后,给出了50∶1的赔率。
乔恩兴致勃勃地开始另一种生活。他不再是一个卑微顺从的销售员,而是跟命运赛跑的运动员。他不去医院,采取自然疗法,锻炼身体,渴饮困睡,一切服从身体调配。他不再为每天的销售量锱铢必较,不再为客户的脸色担忧发愁,在阳台上养盆花,闲暇时钓钓鱼,只关注单纯的生活本身,倾听心灵的声音。
这样,乔恩感觉越活越年轻,连心理都变得很儿童,顺利度过2008年的儿童节,赢得5000英镑。他第二次下注100英镑,赌自己能活到2009年6月1日,再次取胜。
当记者追问乔恩如何花掉这笔钱时,他笑了:“我大概是世上第一个以生命为赌注的人,这比1万英镑更有价值。我知道自己难逃一死,这些钱会拿出一部分捐给癌症慈善机构,另一半则用来完成我梦寐以求的蹦极。”
英国癌症研究专家对乔恩现象无法给出科学解释。科技只能探测循规蹈矩的平常生命,哪能解剖奇迹?
如今乔恩已经下了第三次赌注,赔率高达100∶1。
结果重要吗?犹如《老人与海》里的主人公,纵使拖着一副残损的恶鲨骨架回家,他已然是英雄。而他抗击的方式,不是鱼叉和船桨,恰恰是顺应自然,听从本心。
谷川俊太郎写过一首诗《活着》:“所谓现在活着,那就是超短裙,是天文馆,是约翰·施特劳斯,是毕加索,是阿尔卑斯山,是遇到一切美好的事物;所谓现在活着,是鸟儿展翅,是海涛汹涌,是蜗牛爬行,是人在相爱,是你的手温……”
低伏到深谷的生命,看到了生命原本的美好。
就在乔恩被世界媒体作为抗癌奇迹报道时,7月6日,中国上投摩根基金投资总监孙延群在上海因病辞世,这是公募基金行业第一位在任上病逝的基金经理,其病逝时年仅41岁。
活着,就是一场赌注,你用生命赌来的,是貌似平凡的幸福?还是头戴荣耀的厄运?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
如果把生命视为一场赌注,幸福与否的机会各占一半。人生旅途中,很多事情都像在押宝,不知自己是赔是赚。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的过程,关键不是结果的好坏或输赢,而在于人们要有承受的勇气和能力。
秉持自我,找准重心
儒家一位学者说:“不论水流如何急湍,只要心情宁静,就听不到水声;花瓣虽然纷纷谢落,只要心情悠闲就不会受到干扰。”如能抱这种态度待人接物,那么身心该有多么自由自在。
有一句俗话叫“心静自然凉”,说明人在平静的时候,感觉应该是凉爽的。夏天人心里为什么会感觉烦闷?因为燥热,越热心越不能平静,虽然人的体温基本保持在37度左右,但由于心不静,外在给人的影响就占了上风。真正平静下来,外在的影响消失了,才能找回真实的自我。
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事让我们静不下心来走好自己的路。对金钱、地位的追逐,工作上的不如意,心理的不平衡,别人的闲言碎语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左右着我们的行动。
还有一些人在社会交往中为了博得他人的欢心,将自己变成了一条“变色龙”,有时他们还不惜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甚至牺牲自己的人格,这实在是一种不可取的处世态度。同自我否定心理一样,寻求赞许心理会导致各种自我挫败行为,从而会使自己丧失生活的热情。
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有一首诗:“人是人,我是我,然而我有我要走的道路。”是啊,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自己不能选择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走自己想走的路,而是处处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这无疑是在为别人而活,这样的活法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人处世,凡事总想讨到别人的欢心,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乞丐。
改变这种状况的条件,不仅包括了头脑聪明,亦须具有“不在乎别人”的那种定力。这种定力,并非人人都能够做得到。有这么一个故事:
白云守端禅师有一次和他的师父杨岐方会禅师对坐,杨岐问:“听说你从前的师父茶陵郁和尚大悟时说了一首偈,你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白云答道,“那首偈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星朵。’”语气中免不了有几分得意。
杨岐一听,大笑数声,一言不发地走了。白云怔在当场,不知道师父为什么笑,心里很愁烦,整天都在思索师父的笑,可怎么也找不出他大笑的原因。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实在忍不住了,大清早去问师父为什么笑。杨岐禅师笑得更开心了,对着因失眠而眼眶发黑的弟子说:“原来你还比不上一个小丑,小丑不怕人笑,你却怕人笑。”
白云听了豁然开朗。是啊,只要自己没有错误,笑又何妨呢?也许你还有这样的感受,做人做事,哪怕是穿一件新衣服,说一句什么话,都会不自觉地考虑到别人会怎样看,会不会不高兴,总想办法,尽量按照别人的期望去做,担心顺了姑心失了嫂意,怕别人失望,被别人笑话,甚至责骂。对于偶尔未能尽如人意,或听到背后有人非议自己,就耿耿于怀而惶惶不可终日。
人最要紧的不是在争取别人怎么看你,而是要考虑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怎么走才能走得更好。千万不要按别人的思维来对待自己,对待社会,什么鸣冤叫屈、埋怨自己、怨天尤人、敌对别人、仇视社会,只能上了别人的当,中了别人的圈套,那些存心搬弄是非的人,其目的就是要让你没有好日子过。
环顾我们的周围,会十分明显地感到一点,要想使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十分困难而且不大可能的。实际上,如果有50%的人对你感到满意,这就算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了。要知道,在你周围,至少有一半人会对你说的一半以上的话提出不同意见。只要看看西方的政治竞选就够了:即使获胜者的选票压倒多数,但也还有40%之多的人投了反对票。因此,对一般的常人来讲,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意见,有50%的人可能提出反对意见,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他人的反对意见了。当别人对你的话提出异议时,你也不会再因此而感到情绪消沉、苛责别人或者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许而即刻改变自己的观点。相反,你会意识到自己刚巧碰到了属于与你意见不一致的50%中的一个人。只要认识到你的每一种情感、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或每一件事都总会遇到反对意见,那么你就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了。
某些政客之所以不被人们信任,是因为他们只是留声机和传声筒,而没有自己的灵魂。这种人往往是“轴承脑袋弹簧腰,头上插着风向标”。
他的自我价值完全取决于头上的乌纱帽,一旦失去职位,他就一文不值了。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要知道,丢失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平等自由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
一个人将生活的焦点和生命的重心放在看别人的眼光、脸色和喜恶上,千方百计去克忍自己,迎合别人,是非常愚蠢的,且不说千人千性,众口难调,你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即使能,也只能扭曲自己,最终失去自己,失去自己的生活乐趣和生命的价值。
坚守内心,成就自我
要想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就,都必须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有可能最终有所成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计代价地去做事。而名利之心却让我们总是把自己的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进行对比,追求付出与回报的对等,甚至是回报大于付出。所以,一旦我们怀着名利之心去做某一件事情,必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当然也就很难取得成就了。
钱学森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他的名字的背后有着无数的荣誉:“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些荣誉的获得,全部都是钱学森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最有力的证明。一个人的一生能够获得这么多的荣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在很多人看来,一个人即使一生都做一项事业,也无法做到如此成功。但是钱学森做到了,他之所以能够获得那么大的成就,正是因为他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从未存过求名利之心。
钱学森1929年9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4年6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并没有被美国的优厚待遇所吸引,他心里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当时还贫穷落后的中国。他想要做的不是在美国拥有奢华的生活,而是要回到中国,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所以,1950年的时候,钱学森就提出要回归中国,但是当时的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为此,钱学森遭到了软禁,失去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