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一年前,可可在德维尔的这处海岸天堂开设了服装店,店面朝南,向着太阳的方向,白色的遮阳篷上面写着黑黑的字母“CHANAL”。她用自己的名字做了店铺的招牌。】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在塞尔维亚的萨拉热窝遇刺。谁也没有料到这个恐怖事件的严重性和毁灭性,连欧洲之外也会感到它的震颤。
费迪南大公是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奥匈帝国和德国是伙伴关系。正准备寻衅滋事的德国趁机煽风点火,教唆奥地利报复。几天之后,奥地利向塞尔维亚宣战,塞尔维亚则向庞大的俄国求助。
法国被搅和进来了。到了8月份,强悍的德国正式向法国宣战。紧接着,作为法国盟友的英国被牵扯了进来,并向德国宣战。欧洲战火熊熊,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当时,可可和卡佩尔正在距离巴黎200公里开外的南部海滨小城德维尔。这年夏天,一轮轮的热浪侵袭欧洲,有钱人纷纷选择到海边避暑,德维尔称得上休闲天堂。有一天,欧洲开战的消息传到了海边玩耍的游客耳边。
如同一声惊雷,人们惊呆了。没想到一个孤立的恐怖事件,竟然牵扯出一场漫天席卷的血雨腥风。
战争不会影响到我们这边吧?战争不会真正打起来吧。政府会妥善处理这件事吧。可可和很多游客一样,对各国的政要们心怀幻想。以前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规模的战争。
一年前,可可在德维尔的这处海岸天堂开设了服装店,店面朝南,向着太阳的方向,白色的遮阳篷上面写着黑黑的字母“CHANAL”。她用自己的姓氏做了店铺的招牌。这是她自己的主意。
别人总以为香奈儿是一只穷苦的小麻雀。从这个时候开始,她已经变成了一只凤凰。她再也不为自己姓香奈儿而感到羞耻了。
看看当时店面的旧照片,人们会惊讶地发现:那个时候“香奈儿”的写法,就已经和现在香水瓶和珠宝上面那个代表全世界顶级品的字样接近了。可以说,从那个时候开始,香奈儿就开始注重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品牌。
当时,德维尔的贵妇们以服饰的铺张来炫耀丈夫的地位或者自己的美艳。但是,女子们的胸部被衬裙紧紧束缚着,腿部也被捆绑起来。繁饰扼杀了线条,额外的负载压制着女人凸凹有致的身体,让她们在这些华美的艺术品之间遭遇窒息。
女人们既想穿得更美丽些,又抱怨被缚在美丽的枷锁里,行动不便。一个女人甚至亲口向可可抱怨,穿着这些繁琐的衣服,连约会都不方便,除了装成贵夫人的模样坐在那喝喝茶,其他的什么都干不成。
在德维尔,男人们穿着短装在海滩上嬉戏。如果一个女人一身贵妇人打扮,会让自己失去很多参与户外活动的机会。
为什么女人不能和男人一样穿得自由自在?在香奈儿看来,这种过度打扮,绝不会带来过度优雅,在某些场合甚至影响到社交。女人只有告别富丽、花边、貂皮、毛丝鼠皮这些代名词,才有可能拥有身体上的自由。
那个时候还没出现运动裙。凭借自己的敏感,可可推出自己的第一种运动款女装:针织羊毛运动装,作为妇女户外活动的休闲装。这种运动装造型简朴,宽松贴身,又能展示女人的曲线美。可可常穿着这样的羊毛衫,配上简单的褶裙,招摇过市。
可可个头不算高,但身材很匀称,她就是自己的服装模特。有人对她穿的这件衣服很惊奇,她说:“我为自己而着装,如果我不会穿的衣服,我也不会去制作它。”
这款衣服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偶然。有一次天气突变,可可来不及添加衣服,就借了卡佩尔的马球套衫穿在身上,束了腰,卷起袖,显得别有韵味。后来,可可灵机一动把这种男式的运动衫改成女性服装,下摆松垂,还有同色系的腰带,都是用针织布料做的。香奈儿又用同色系的针织直筒裙搭配她的毛线衫,这种运动型的休闲服就这样诞生了。在此之前,大家嫌针织布料不够高雅,只配用来做小孩的内衣裤。
当时,大胆的设计不止是前卫那么简单,在保守人士看来,还简直就是伤风败俗。
面对外界的质疑,可可说:“女性的身体在礼服、花边、胸衣、内衣和衬料下面汗流不已,我这是解放她们的身体,让妇女从头到脚摆脱各种矫饰”。
尽管这款解放了腰身的服饰颇遭时装界的非议,但还是被人竞相模仿,成为时髦一时的“香奈儿装”,从德维尔到巴黎流行开来。
对可可来说,这种好日子很快就被战争的车轮碾碎。
战争愈演愈烈,从一个国家波及到另一个国家,也从法国的边境向法国纵深推进。战火无情地催毁了人们的侥幸。
很多男人像卡佩尔一样,相继离开了德维尔。停留在德维尔的女人们失去了主心骨,无聊、苦闷、担心、凄惶,三五成群地逃回巴黎。在她们看来,巴黎会是法国最安全的地方,法国会集全国的力量来保卫巴黎,即使整个法国沦陷,巴黎也会坚持到最后。
商店关门,餐馆停业,德维尔海滩上风光依旧,但海滩上已少有足印,遮阳伞倒在地上也无人收拾。昔日的海滨旅游胜地成为被人抛弃的小城,寂寞和担心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活下来已经不容易了,人们很难顾及自己穿什么样的衣服。可可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继续开店营业,苦苦支撑下去,等待战局好转;还是关门歇业,避避风头?巴黎及其周边的服装店纷纷关门歇业,留在德维尔的女人更少,可可的生意急骤下降。
正当可可困惑之际,卡佩尔给发来了一封电报,让她留在德维尔静观事态发展,不要轻举妄动。随后,卡佩尔的那些赛马也转移到了德维尔,他在那儿租了一栋别墅作马厩。当时,空旷的多维尔到处是空房子,房租便宜得让人不忍再讨价还价。
卡佩尔去了哪儿呢?他没有扛上枪炮,而是和盟军做起了秘密的煤炭生意,利润丰厚,大发起战争之财。因为战争需要运输,没有能源支撑,部队和重兵器无法大规模机动,只能被动挨打。卡佩尔和克里孟梭有着莫逆之交,经常出入克里孟梭的府上,因此在能源生意中,卡佩尔得到了克里孟梭的照顾。
卡佩尔是一个生意人,他对战争的信息格外关注。况且,他在军界、政界高层都有自己的朋友,战争进展的信息十分灵通。对可可来说,卡佩尔的建议十分及时。于是,尽管来德维尔的服装店的客人门可罗雀,但可可依然坚持天天开门。战争是政治家们的事情,只要利益到了手,就不会一直打下去,人们回到德维尔只是迟早的事,漂亮衣服不愁出路,女人们总是要穿得漂漂亮亮的。
没有想到,女人们很快就回来了,比预计的还要快得多。她们像被撞昏了头的苍蝇,被战争赶回到了德维尔。
8月下旬,德国人逼近巴黎市郊,西部战火燃烧到马恩河畔。巴黎告急,那里不再是法国人的避风港湾。法国一再发出征兵令,男人们扛着枪走上了战场。战争似一台上足了发条的机器,张开血盆大口不断地吞噬着被绑上战场的人们,大半个欧洲几乎很难有人在享受宁静的生活。可可的两个弟弟,也先后被征入伍。
巴黎的女人们,特别是有钱人家的女人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暂时相对平静的德维尔,又成了女人们的投奔之地。一度被抛弃的德维尔,人气开始恢复。
在德维尔,女人们挤牛奶,送邮件,在野战医院做看护,安慰战争寡妇,在工厂制造压缩饼干……这一方面是受爱国热情的激发,一方面又是受生活所迫。少了男人的呵护,她们不得不放弃昔日尊贵的生活方式,凭自己的劳动来谋生。
在匆忙出逃之中,女人们带不了衣柜,那些漂亮的衣服只能在巴黎束之高阁。当成堆的女人扎在一起,只要没有枪林弹雨所逼,她们就会关注起所穿的衣服来。在哪能买到穿得好看而价格又不高的衣服呢?战争一打响,物价飞涨,货币一贬再贬,她们随身携带的钱难以支撑奢侈品的开销。
可可的服装店是当时在德维尔唯一正常开业的时尚女装屋。她将库存的针织外套、毛织裙子、能卷起袖口的套头汗衫和各种小帽子,都搬了出来。
可可的生意又回来了。但女人们对这些服装似乎还嫌不足,不断有人问香奈儿:还有没其它式样的?战前的那个夏天,她推出的那些系列衣物,与以前的服装款式确实不一样,但还谈不上有多少时尚技巧可言。
有一天,可可到野战医院帮忙,听到一大帮女人抱怨以前那些专为社交设计的服装——绸缎质地的女裙、细细的滚边、紧身胸衣、高耸的臀部设计……已经不适合目前的需要。她们希望能有更简单,穿起来更舒适,看起来比较适合当时氛围的服装。另外,就是不能太贵,她们的钱包已经很干瘪,不能像在巴黎时那样大把的花钱。
在那一刻,可可敏锐地发现了艰难时世下的永恒商机:女人只要没有被刀架在脖子上,就阻挡不了她们对于美丽的追求。何况这还是一群本身就很优雅的女人。
可可回去后,将一件旧毛衣从中间剪开,在剪开处缝上了饰带。这样就不用套在头上往里钻了。然后,她又加了个领子和蝴蝶结。这件衣服一摆出来,就让很多女人陶醉了。
“您是从哪买到这件衣服的?”有人打听。
“你想买,我得问下价格。”可可说。
就这样,可可改造了自己的10件旧衣服,在几天之内全部卖了出去。
这给了可可新的启发。她当即决定,设计一些简洁实用的服饰,如宽松的针织外套、对襟衬衫、麻布直裙和不用装饰的帽子,肯定大有销路。
她请来了小姑阿德里安娜和妹妹安托瓦内特,帮助扩大生产,原来的制帽工都变成了裁缝。这样,可可的服装店成为德维尔唯一一家坚持开业的服装店,来买衣服的女人络绎不绝,这里一时竟成为人们的社交场所。
大家在这里谈论着战争,谈论着着装,也谈论着对上了战场的男人的思念。说着说着,他们就会抱怨起德国人发动这场战争,战争抢走了她们漂亮的衣服,抢走了她们的男人。
可可服装店的生意比战前还兴隆,她决定在比亚利茨开设了新的分店。这个分店开在一座别墅里,因为是战争时期,租金很便宜。当时,很多母亲不愿让自己的女儿出来工作,可可就上门做工作,毕竟在战时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也很难得。很快,她那里的缝纫女工就达到了数十人,基本上可以维持巴黎、德维尔和比亚利茨等3个分店的供货要求。
战时,绸缎、蕾丝花边和呢料十分稀缺。再说,若用这些昂贵的布料,客户也买不起,可可就将布料换成了原色的粗布,这就不需要精细地打理。当时有一个叫罗迪尔的布商手中有一大批原色粗布,正愁不易出手,可可在卡佩尔的支持,以优惠的价格将其全部买了过来。这些布料足足让可可制作了上千件女装。
在可可看来,一件好看的衣服,并不完全在于布料,更在于设计,特别是战争的特殊时期,原色的粗布更耐脏,也容易清洗,与战争中的环境也很适宜。
战争给德维尔带来更多的阔佬,这里成为阔佬们的避风港。一个阔佬背后往往尾随着多个女人。为了满足这些爱面子的人的需要,可可收购了一些兔皮,取代以前从南美订购的南丝鼠皮,从沙俄进货的紫貂皮。看起来都还是皮毛,但服装成本已经减去大半。
可可为战争时期妇女专门设计的简式服装,一时炙手可热。这引来了别人的嫉妒。一位叫罗迪耶的人邀请可可上门,参观他在战前就收藏的那些布料,仅灰色就有二十五种不同。
“我只用一个简单的调色板,最多只给她们几种选择。”看着罗迪耶得意的眼神,可可说,“你这样做,会让她们挑花了眼,不仅浪费我们的时间和口舌,还可能让到手的生意飞走了。”
罗迪耶有这么多丰富的布料,并没有引起可可的羡慕,反而让她觉得这是给自己添麻烦。不能让顾客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选择会惯坏顾客的胃口。可可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意经。
战争中的第一个夏天,很多人倾家荡产,而可可却用自己的智慧和果敢赚得两千个金法郎。那可是一切从简的时代,连赛马都取消了最佳观察区,想从别人口袋里赚回一点钱是多么地难。
如果当初的帽店还是一个手工作坊,那么现在她的时装店扩展成了一家从事时尚服装生产的大公司。1916年春天,可可的员工总数超过了300人。
1916年出版的一期《时尚芭莎》独家刊出了可可的一款样衣——迷人的香奈儿衬衣外套。
可可只受过短期的裁缝训练。绘图设计、做玩偶模型,这些都不是她的特长。比如在绘图设计上,可可的数学知识太有限了,要说个分之几,她得转几道弯才能弄个明白。
后来的时装杂志专门描述了可可发明的一套独特的工作方法:直接在模特儿身上开工。不画设计图、不画图样,她照样可以将平坦的布匹变成风情种种的晚礼服。她将衣料放在模特儿身上比来比去,想好了就一刀剪下去。从简单的套裙到盛装的礼服,都是如此。模特儿连站7个小时司空见惯,有时候,模特穿穿脱脱30次,才能让她满意。
可可曾经说过,她对这些模特身材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对自己的。她这样做,就是为了这件裙子适合更多的人穿。
后来,可可在回忆德维尔的这段时光时说:“我的顾客的体重当时都在下降,除了战争造成的供给不足外,也与她们想穿得更好看一些有关,因为当时的服装是以我自己的身材来设计的,如果她们长得太胖,就穿不上那些衣服。当时在她们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流行语——像可可一样瘦。”
“可可式的身材”一时风行,以香奈儿为旗帜的时尚帝国初现雏形。
可可留下了一张1917年拍摄的照片,身材苗条而不丰满。那是可可与好友达维丽在海滩上晒太阳的照片,两人的腿上都搭着丝绸浴巾。达维丽是巴黎喜剧歌剧院的一位美女歌手,两人的长相有几分想像。
可可后来在说起香奈儿时尚帝国崛起时说,“真正的成功是命中注定的,这场战争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也给了我机会。”
其实,可可的这次成功,是因为一个机遇出现了,而可可正好在那里,她又抓住了这个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