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8600000024

第24章 时间与历法(1)

时间总论

宇宙由物质构成,而物质又与运动密不可分。可以说,宇宙的两大要素--时间和空间,正是建立在物质和运动的基础上。相对空间来说,时间这个概念要抽象得多。但无论任何时候,只要提到“时间”一词,几乎无人不晓它的含义。

人们研究“时间”概念,是为了解决两类问题:两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或某一具体事件经历了多长时间;某一事件具体在什么时间发生。严格地说,第一个问题属于“时间”概念,第二个问题属于“时刻”概念。

事实上,人类正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才通过数千年的观测、实践,逐步确立了“年”、“月”、“日”、“时”、“分”、“秒”等长短不一的计时单位。现在世界各国通行的“世界时”计时系统,是人类长久努力的结果。

历法总论

时间长河无限,只有确定每一日在其中的确切位置,人们才能记录历史、安排生活。人们日常使用的日历,对每一天的“日期”都有极为详尽规定,这实际上就是历法在生活中最直观的表达形式。

年、月、日是历法的三大要素。历法中的年、月、日,在理论上近似于天然的时间单位--回归年、朔望月、真太阳日,称为历日、历月、历年。为什么只能是“近似于”呢?很简单,朔望月和回归年都不是日的整倍数,一个回归年也不是朔望月的整倍数。但如果把完整的一日分属在相连的两个月或相连的两年里,人们又会觉得别扭,所以历法中的一年、一个月都必须包含整数的“日”。为了生活便利,学术、理论只能靠边站,因此只能近似了!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历法还将继续改革。而如何在精确、方便两者间找到更好的结合点,一直是历法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理想的历法应使用方便,易于记忆,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历月的平均长度等于朔望月。实际上这些要求根本无法同时达到,在一定长时间内,平均历年或平均历月都不可能与回归年或朔望月完全相等,总会有些零数。所以,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几种历法,实际上都算不上最完美。

任何一种具体的历法,首先得明确规定起始点,也就是开始计算的年代,称“纪元”;以及规定一年的开端,称“岁首”。此外,还要规定每年包含的日数,怎样划分月份,每月含多少天等。因为日、月、年之间并无最大公约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复杂,不仅需要长期连续的天文观测作为知识基础,还需要非常的智慧。

人们想尽办法来安排日月年的关系。历史上,世界各地的历法千差万别,但就其基本原理来讲,基本有三种,即太阴历(阴历)、太阳历(阳历)和阴阳历。三种历法各自有优缺点。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公历”,实际上是一种太阳历。

太阳历

太阳历又称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与朔望月无关。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日期,在一年中可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400年再闰。也就是说,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差26秒,累积3300年后,会差一日。

小知识

公历平年的2月只有28天

人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从儒略历演变而来。在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是儒略·恺撒,据说他的生日在7月。为表示他的伟大,他决定将7月称“儒略月”,并将所有单月都定为31天,双日定为30天,只有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为2月是行刑月份,所以减少一天。

恺撒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其生日在8月。伟人生日的那个月只有30天可不行,于是他决定将8月叫“奥古斯都月”,并将8、10、12月都改为31天,9、11月都改为30天。这样的话,就少了一天,于是又从2月里拿出一天。从此2月平年就只有28天了。

原来,公历2月的天数少和公历月份的不规则都是由古罗马2个皇帝造成的。

太阴历

太阴历又称阴历,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世界上现存阴历的典型代表是伊斯兰教阴历,它的每一个历月都近似等于朔望月,每个月的任何日期都含有月相意义。历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每30年中有11年是闰年,其余19年是平年。纯粹的阴历,可较为精确地反映月相变化,但难以根据其月份和日期判断季节,因为它的历年与回归年没有关系。

从世界范围看,人们最早都采用阴历,因为朔望月的周期,比回归年的周期易于确定。后来,人们知道了回归年,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多改用阳历或阴阳历。现在,只有伊斯兰教国家在宗教事务上还使用纯阴历。

小知识

伊斯兰教阴历

“希吉来历”是伊斯兰国家和世界穆斯林通用的宗教历法,也叫“伊斯兰教历”。中国旧称“回回历”,简称“回历”。“希吉来”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迁徙”。

公元639年,为纪念穆罕默德于622年率穆斯林由麦加迁徙到麦地的重要历史事件,伊斯兰教第二任里发欧麦尔决定把该年定为伊斯兰教历纪元,以阿拉伯太阳年岁首(即儒略历公元622年7月16日)为希吉来历元年元旦。

希吉来历每年9月是伊斯兰教斋戒之月,对这个月的起始除了通过计算之外,还要由观察新月是否出现来决定。

希吉来历自创制至今14个世纪,一直被阿拉伯国家纪年和世界穆斯林作为宗教历法所通用。该历在公元1267年正式传入中国,后并编撰该历颁行全国,供穆斯林使用。元朝政府颁行的郭守敬“授时历”和明代在全国实行的“大统历”,都参照该历而制定。回历对中国历法的影响,长达400年之久。

阴阳历

阴阳历是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阴阳历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是一种“阴月阳年”式的历法。它既能使每个年份基本符合季节变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与月相对应。其缺点是历年长度相差过大,制历复杂,不便于记忆。中国的农历就是一种典型的阴阳历。

中国历法在几千年来经过不断改进完善,逐渐演变为现在所用的农历。农历实质上就是一种阴阳历,以月亮运动周期为主,并兼顾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

24节气:节气属于阳历范畴,从天文学意义来讲,24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以春分点为0点,分为24等分点,两等分点相隔15°。每个等分点又设有专名,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顺属,逢单的均为“节气”,通常简称为“节”,逢双的为“中气”,简称为“气”,合称为“节气”。现在一般统称为24节气。

中国民间有一首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该歌诀是人们为记忆24节气的顺序,各取一字缀联而成。

农历中的候应:候是在24节气之后,中国古人将节气细化为候,是中国农历中的更小的阳历单位。最早,从立春开始以5天为1候,一年有73候(最后一候为6或7天)是一种简单的平候(类似平气);后来它和24节气相结合,去掉1候成为从立春开始的72候,即“一(节)气管三候”,成为节气的细化单位,这样平气对应平候;以定气对应的平候为半定候。

候是节气的必要补充,它和24节气一起构成了中国农历中阳历成分,是中国农历中的特殊太阳历系统。

中国农历:农历的历月长度以朔望月为准,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互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时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时刻,即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的相同瞬间。

农历日历中月份名称的根据,则由“中气”决定:以含“雨水”的月份为1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2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3月,以含“小满”的月份为4月,以含“夏至”的月份为5月,以含“大暑”的月份为6月,以含“处暑”的月份为7月,以含“秋分”的月份为8月,以含“霜降”的月份为9月,以含“小雪”的月份为10月,以含“冬至”的月份为11月,以含“大雪”的月份为12月。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上月的闰月。

农历的历年长度以回归年为准,但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比13个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意义,即初一夜无月,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19年7闰的方法:在农历19年中,有12个平年,每一平年12个月;有7个闰年,每一闰年13个月。

19年7闰:一个朔望月平均为29.5306日,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0.368小数部分的渐进分数是1/2、1/3、3/8、4/11、7/19、46/125……就是说,每两年增加一个闰月,或每三年增加一个闰月,或每八年增加三个闰月……以此类推,19年间会加7个闰月。因为19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19个农历年(加7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这样两者就差不多了。

7个闰月安插到19年当中,其安插方法大有讲究。农历闰月的安插,自古都是人为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完全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闰月放在一年末尾,称“十三月”。汉初把闰月放在9月之后,称“后九月”。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又将闰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后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直到现在,该规定仍被沿用。

有的月份会没有中气:节气与节气或中气与中气相隔时间平均为30.4368日(即一回归年排65.2422日平分12等分),而一个朔望月平均为29.5306日,所以节气或中气在农历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移迟到一定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个中气移到另一个月的月初。这样,中间这个月就没有中气,而仅剩一个节气了。

古人在编制农历时,以12个中气作为12个月的标志:雨水为正月标志,春分为2月标志,谷雨为3月标志……把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就使历月名称与中气一一对应,从而保持了原有中气的标志。

从19年7闰来说,在19个回归年中有228个节气和228个中气,而农历19年有235个朔望月,明显有7个月没有节气和7个月没有中气,这样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也就很自然了。

农历月的大小并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三、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且有很大差距。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日期变动的范围也很大。如此看来,农历就显得十分复杂。但农历还是存在某种循环规律的:由于19个回归年的日数与19个农历年的日数几乎相等,就使农历每隔19年几乎相同。每隔19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相差1~2天。每隔19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出现重复,个别相差1~2天。相隔19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相差一个月。

干支纪法:中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称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10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12个,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一定的顺序、不重复地搭配,从甲子到癸亥共60对,称为六十甲子。

中国古人用这60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往复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早在殷代已经使用干支纪法了。

黄历·皇历:西汉前,中国使用6种古历法: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传说以黄帝时创造的历法最古。黄历,就是黄帝历的简称,因此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为黄历。后来的黄历,往往掺杂了许多宣扬吉凶忌讳的内容,迷信色彩极浓,黄历于是成了旧历书的代名。

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9世纪初,唐皇朝曾下令:历书须经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颁布,并规定只许官方印历书。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

“皇历”一词,据说与宋太宗有关。宋太宗每年到了岁晚都会给文武百官送历书一本,历书里刻有农历日期节令,以及在耕作种植方面的通常知识。因为历书是皇帝送的,故叫它“皇历”。

“皇历”中所记历法,一般以一年为限,第二年变更,如拿起去年的皇历来查看今年的历法,就一定会产生错误,因此“老皇历”之说,意指因循守旧、不思变革。

花信风:24候花信风──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自小寒至谷雨共8气,120日,每5日为一候,计24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如: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花,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蘼,三候楝花。

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

花朝节:中国以有花朝节的节日,民俗史上有花朝节之说,也称花日,是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各地花朝节的定日虽各不相同,但均在农历2月中的某日。如洛阳风俗,以2月初二为花朝节;苏吴之地以2月12日为花日;而浙越民间风俗多以“仲春十五”(农历二月十五)为花朝节。

小知识

斗柄回寅

中国古代以地平坐标系中的正北顺时针偏60?的地方为寅,比农历立春节气(从正北起顺时针东偏45°)还多偏15°。斗柄回寅的意思是说,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寅方,即在时间上到达了农历正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大地回春,代表一年之端。

回归年

四季更替谓之“年”。每年1月正值北半球寒冬,此时的地球过近日点,7月北半球盛夏时节地球正过远日点。

日地距离的变化使整个地球从太阳接受的总热量产生一些微小差异,其并不足以造成地球上一年的季节变化。真正原因是地球在轨道上歪着身子走路,从而导致太阳赤纬随时变化,即说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每年3月21日左右,阳光直射赤道,这时太阳在春分点,太阳赤纬等于0°。此后,太阳赤纬开始加大,太阳光直射点逐渐向赤道以北移动,北半球所得热量逐渐增多。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科技成就(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分为天文历法、地理探索、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农学农具、数学成就、物理化学、医学药物、手工制造等多个板块。
  • 物理中的奥秘

    物理中的奥秘

    《物理中的奥秘》是一本专门为青少年编写的物理科普读物,它以一个个新鲜生动、引人入胜的物理故事,如冰箱为何会爆炸、他能推动地球吗、他抓住了飞行的子弹、金属也有记忆力、水能削铁如泥吗……在讲故事的同时,讲述一些物理原理和物理知识,寓教于乐,读起来津津有味,从而提高青少年读者对物理科学的兴趣,为青少年打开一扇扇科学的窗口,在阅读故事中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本书可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少年读者阅读使用,也可供一般读者使用。
  • 宁波盐业史研究

    宁波盐业史研究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这应该算是一本迟到的小书。记得20世纪80年代跨入高校大门不久,我就在瞢瞢懂懂中对盐业历史产生了某种说不清又道不明的兴趣,开始有意识、无意识地搜集与其相关的文字资料,截至毕业离校,不经意间手抄笔录外加剪贴的成果累加起来竟然已盈尺余。但说实在的,当初压根儿没想过会就其写出一本小书来。高校毕业后,厕身一所乡村中学数年,教学之余,虽不时将其翻出来看看,梳理一番相关的史实,但那时更多的还只能算是以其来消磨时光。
  • 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沉寂消亡后的悄然复苏:神秘的火星文明

    本书分上篇昔日火星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下篇征服火星开辟人类第三故乡,几百年来,天文学家一直把火星视为地球的“姊妹星”,因为它在许多特点方面跟地球很相似。天文学家还观测到许多条纹布满火星表面,便据此推断那是火星上水量充沛的河流水系,抑或是火星人修建的人工灌渠……是否存在过火星文明?大家莫衷一是。然此书记录了世界科学家近年来对火星上发生的怪异现象和宇宙灾变研究中的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新发现,以助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火星文明以及人类将如何征服遥远而艰辛的火星之旅,如何开发火星并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定居点的雄伟壮举。
热门推荐
  • 蛮月传说

    蛮月传说

    蛮荒乱世,孤身一人,为爱争渡。古城夕阳,八方来犯,铁戟横空。看来自蛮荒的小小部落的少年如何搅动风云!
  • 终续

    终续

    仆が爱しているのは,君の体ではない,君の声でもない,そして,君と一绪に过ごした、あの幸せな日々でもない…`ヒトではないでも、ヒトにはなれないでも、灭びを齎す存在だとしても、その魂はいつも、仆を求めているのね。`ならばそれでいいんだ。君のぬくもりも、君のささやきも、君と仆が共に过ごしたすべての日々も、みんな、この日のためにあったからだ…``仆が本当に爱しているのは,そう,君の心,君の魂そのものですから。この美しい世界に、祝福とともの明日を。この世が终わるまで、ずっと、一绪にいるよ…
  • 易烊千玺,忘记你太难

    易烊千玺,忘记你太难

    “如若修的三生苦,才能换来一世福。那么我这一世,就要有无数个三生。邂逅你,就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易烊千玺,我爱你......”百里千易烊玺
  • 七星魔珠

    七星魔珠

    少年风扬,自幼经脉尽废,受人冷落。面对困境,他直面面对,自强不息,立志成为绝世强者,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儿时他捡来的一串珠子上竟然暗藏玄机……之后,风扬的修炼之途一帆风顺,远超同龄人,但是伴随他而来的挑战也是应接不暇……全文以风扬立志奋斗成长为线索,展开一段一个废柴的逆袭之路……
  • 统御普天

    统御普天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今日起在我视线所及之处,皆为诸夏之地在我铁甲踏过之土,亦为中华之土从今日起我必将统御这普天之地,再造华夏
  • 斩婚:总裁,离婚请签字!

    斩婚:总裁,离婚请签字!

    为了心爱的人,她选择嫁给他。他和别的女人调.情,她微笑以对;他和别的女人接吻,她体贴地关上门;他搞外遇,她热心地帮他挡记者……还有比她更“完美”的老婆吗?他本该高兴,心情却越来越郁结,该死的,他是她老公,看见他和别的女人搞暧昧,看见他搞外遇,她应该吃醋,应该生气,应该哭闹!
  • 冷酷邪神:天才儿子黑道妈咪

    冷酷邪神:天才儿子黑道妈咪

    她是21世纪在黑道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一场执行任务中不幸落入异世,成了宰相府众人不屑一顾的大小姐,受尽了后母与同父异母的妹妹是欺辱,只有哥哥慕洛晨心疼她。他冷酷,嗜血,无情集于一身,一场偶遇,让他和她纠缠不清
  • 听说相思总如故

    听说相思总如故

    茶叶世家的小姐乔伊人,豪门公子苏恪,偶然相遇,初见不合,日久倾心。再次相见却成了“血缘”表哥,深深的爱恋如何割舍,乔伊人无法入眠,夜凉月明,她该何去何从?
  • 林七

    林七

    关于成长,源于疼痛,来自叛逆,生于夏花,林七是开在初冬不合时宜的桃花,潋滟的,娇美的,精致的和粗糙的。无关于放弃,取决于能否爱和是否爱。远行路上,有没有跌倒了又继续闯荡?请你成长,因为太多东西容易破碎。
  • 弦音阁

    弦音阁

    五年前,她与他一见倾心许誓要携手白头。三年后,她与他再见却无法相拥。他贵为青兰帝国的兵马总元帅,而她只是弦音阁中的书寓。绝代容颜,可倾覆万千男儿,却无法笑卧君怀。绝世剑法,只为他一人舞,愿为他斩尽沿途艰辛,只为成就他的霸业。若再世为人,她可还愿许他一袭红衫出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