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7900000016

第16章 情系事业写春秋(1)

——记武汉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振

有一家企业,扎根在安防行业,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有一位企业家,立志于物联网产业,数载犹瞬间,坚持不懈;有一种梦想,在这位企业家的心中、在这家公司的战略版图中日渐清晰,这一梦想将在不远的未来改变人们的生活。

这家企业就是位于美丽的东湖之滨的武汉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位企业家就是爱迪的创始人——为人低调处事严谨的张振先生。爱迪公司目前是武汉市知名重点科技企业,年产值数千万元,客户上千家,几乎覆盖了各个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爱迪在市场开拓、企业管理、团队建设、产品研发、企业文化培养等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信誉,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了解爱迪,笔者采访了张振先生。

张振用一句话概况了爱迪的使命:那就是通过技术创新去改造人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是人类未来的环境。在这一使命的指引下,爱迪人共同努力,为爱迪制定了清晰的战略目标、具体的计划措施,打造出了一支优异的团队,使得爱迪的制度、理念、文化紧跟时代的步伐。经过十余年艰苦创业,爱迪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张振说:“现在是科技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会带领团队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客户,回报社会……爱迪未来一定会是一家优秀的企业,爱迪立志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

这番话铿锵有力、充满信心,令我丝毫没有怀疑它的余地。笔者睁大了眼睛,抬头看了看这位企业老总,他架着一副银色眼镜,宽厚的笑容、深邃的目光、随和的语调、过人的见识,儒雅而睿智。在他儒雅的外表之下,他的人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他的睿智,又有着怎样的格局和气度?他的自信,来源于何处又将给他和他的企业带来怎样的未来?

诚信

诚信,是立业之本。办企业,要以诚待人,以诚立业。——张振从古至今,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道德文化的核心。“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张振娓娓道来。诚信既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评价人的基本尺度,更是一个企业存活的黄金准则。张振深谙这个道理,所以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充满了自豪,他酷爱它、学习它,对它更是深信不疑。以至他一直将诚信作为其做人的行为准则,并将其作为爱迪的一项公司守则。

进入张振的办公室,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他对于诚信的理解与坚持,在他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幅著名书法家滕墨之先生书写的作品“诚”。这个遒劲有力的“诚”字,不仅养眼还很入心,它更深的用意在于勉励张振用诚信经营他的公司与他的人生,并以此影响员工及身边的人。

这份至诚品性的获得最早得益于家庭的熏陶。张振说是父亲广阔的胸怀,诚信为人的秉性,吃苦耐劳的精神,豁达的人生态度给了他生命的支点和信念,给了他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

张振出生在孝昌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姊妹六人,他排行第五。在他出生的时候,父亲已过不惑之年。为了承担家庭重担,改善家庭生活,在劳动之余父亲还得捣腾各种小生意:窑货、烟叶、木料……只要能赚钱养家的生意父亲都想办法做。在张振的印象中,不管经历多少艰难困苦,父亲从未叫过一声苦,说过一声累,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他豪迈爽朗的笑声。

学习之余,偶尔与父亲同行,张振发现,父亲不管去哪里,都会以诚待人,有时甚至将自己卖的东西的缺点也主动示人,而且还主动帮助别人,所以父亲一直很受人敬重。父亲的高大形象和人格魅力一直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从小到大,张振一直以父亲作为学习的榜样,形成了诚信、务实、坚韧、执着的性格。现在,已经小有成就的他时常感叹:“我父亲真有点生不逢时,如果他生于现在这个重视经济建设的时代,他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企业家。”在他看来,自己现在仍没达到父亲的高度。

因此,用诚信树立起企业形象,从一开始就是爱迪的不二法则。也是爱迪培养客户忠诚度和美誉度的法宝。

创业之初,爱迪没有名气,在与上游供应商的谈判中,对方常有不信任的态度。对此,张振作了许多努力,用实际行动打动供应商,哪怕是供应商的产品有些瑕疵,也是先付款再共同解决产品的问题。几年的坚持终于赢得了巨大的回报。现在,多家国际知名供应商都给予了爱迪企业授信额度。供应商的信任,是对爱迪守信的肯定与回报。

诚信在爱迪的市场开拓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张振时常说:“如果公司不能做的事情,赚再多的钱我们也不会做。绝不会拿公司的诚信去卖钱,那样是不会长久的。”不论是做工程、研发还是开拓市场,爱迪始终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因此得到众多客户的认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目前,爱迪相当一部分客户都是由老客户介绍而来。

坦荡

踏踏实实做事,光明磊落做人。一个人能够坦荡地面对自己、面对家庭和社会,必须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张振张振认为踏踏实实的做事,很多人能做得到;而光明磊落的做人,则不是很多人能做得到的。“踏踏实实做事、光明磊落做人”便是他自己不断实践的座右铭。

“创办爱迪,我从来没有把它当生意做,而是一直当作事业在追求。如果说只是赚钱,我没必要做得这么辛苦。”张振说,“一个公司存在的价值在于能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能为社会服务,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有存在的必要。否则,办企业便没有意义。”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他的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事业,每年一定会自掏腰包去福利院看望老人;去儿童福利院看望需要关爱的儿童;修路捐赠更是家常便饭。

爱迪的人才战略也反映了他踏实和坦荡的秉性。他认为未来的时代,是一个知本时代;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以人为本是爱迪的人才价值观。爱迪的人才战略,就是用自己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去吸引人才、使用人才,让各路英才汇集爱迪,大家一起拼搏,一起成长,一起分享。公司早期的创业者,大都以激励的方式成为公司的股东。在公司即将进行的股份制改造中,公司的核心人员也会得到相应的股份激励。

同时对公司新加盟的生力军,公司采取“学习、培养、实践、提高”的八字方针,协助其尽快成长,让他们提升自身的素质,逐步成为公司的核心。

多年的经营,让爱迪管理层远景规划一致、目标统一、精通专业、市场意识好、责任心强、有极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同时公司有一批理念、价值观相同,执行力强的核心团队。谈起公司团队,张振充满了自豪。

在公司引进人才与面试的时候,张振时常会说下面两句标志性的话语:

“所有加盟爱迪的人才的价值观必须与公司的价值观比较接近,一致更好!一致不强求,但至少要比较接近,不然,大家迟早要分道扬镳。”

“来爱迪必须有较长期的打算,否则就没必要进爱迪。”

曾经有一次,有一个小伙子到爱迪来应聘,面对张振眉飞色舞的说:“我手上有某公司的客户资源,如果我进了爱迪公司,我可以把手上掌握的客户资源全部拉过来。”

张振听后马上义正词严地对他说:“你今天能把那个公司的客户资源拉到我公司,过两年你同样会把爱迪的客户资源拉到另一公司去,你这种职业素养不配就业。爱迪需要的是有高尚职业素养的员工,是从别的公司光明磊落走出来的员工,我们不欢迎搞旁门左道有投机心理的人。你也许不知道,爱迪的发展靠的是自己的价值观、行之有效的制度和企业文化。”当然,这个自以为是的小伙子被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

张振呕心沥血的身体力行,使企业员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凝聚力鼓舞员工自觉、忘我的去工作、去奋斗、去竞争。不管是白天黑夜,员工都会自觉地坚守自己的岗位,有时连节假日也不例外。

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使用人,把每个人才用在适当的位置,充分授权、各负其责,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使整个团队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这就是爱迪的人才观。

这便是企业家的胸怀,坦荡荡,光明磊落,正是这种博大的胸怀,给爱迪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开拓

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不过是庸人的处世哲学;因畏惧困难而瞻前顾后的人,永远都会是一事无成的。——张振1999年,武汉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几乎和所有创业公司所面临的困难一样,爱迪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然而,在张振的带领下,爱迪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同类推荐
  • 千古留名:王昭君

    千古留名:王昭君

    王昭君如花似玉,勇敢善良,虽生就了落雁之容,却因画师作祟,在入宫后三年未得见龙颜。她毅然出塞和番,惊艳汉宫,元帝懊恼,单于欢欣,从此,汉匈和如一家,人民安居乐业,再不见那烽烟呼号,美丽的“宁胡阏氏”成为草原的和平使者,在塞外广阔的苍穹中,开始享受她带来的幸福与和谐。
  • 爱迪生

    爱迪生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家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其工业研究实验室来生产发明物的人。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大明名相杨士奇

    大明名相杨士奇

    在明朝历史上曾有“朝士半江西”之说。据《明英宗实录》卷二六八载,明代状元、内阁首辅泰和人陈循不无自豪地对英宗说过:“江西及浙江、褔建等处,自昔四民之中,其为士者有人,而臣江西颇多,江西诸府,而臣吉安府又犹盛。”作为吉安府重要组成部分的泰和县,也是人才济济,文风鼎盛,历史上孕育出了众多人物,杨士奇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热门推荐
  • 一换情深:陆先生,求放过

    一换情深:陆先生,求放过

    如果有来生你要做什么?苏情坚定的回答:如果有来生,她一定要做带把的男人!没有大姨妈、没有生理痛。可苏情没有等到来生,她就成了男人!然后……她后悔了!有人不平:苏情凭什么会嫁给陆景深!苏情想:可能是因为,她“上”了陆景深!有人不忿:大名鼎鼎的陆景深怎么会看上苏情。陆景深也想:大概,他“上”了苏情,就得负责到底吧!
  • 天道独行

    天道独行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今御风将以凡人之资挑战天道,以《九宫显圣》成就真正的圣位天尊,且看御风如何突破天道,傲视寰宇!
  • 月神魅世

    月神魅世

    他,是黑暗月神,神界的第一强者,他,是黑白两道的霸主,他,是无数少男少女的偶像乃至世界的神话,他,杀人不眨眼。冷酷得如同天神,却不知道他最痛恨的就是神……他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将满门。”他说:“从今枉后,他们,我保了!!!谁想伤害半分,都要做生不如死的准备!”他勾起妖孽般的嘴角,笑看乱世繁华……版本二:“但,规矩……”“以后我的回答就是答案,还有,我的规矩就是今后的规矩”齐老还没有说完,冷月夕面无表情冷冷说。向学校走去...谁又知道,这个纵横世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竟然会是……她?回眸一笑,世间男子谁能抵挡?
  • 郑州,别离开我中不中

    郑州,别离开我中不中

    中原核心,四通八达,这是郑州;屌丝之城,修路挖沟,这也是郑州。越来越多的人抱着梦想离开,但总有人坚守留下来。懦弱或坚强,这都是我们流泪和奋斗的地方。站在大玉米棒下,我咬着牙说,实在不行,我们就离开郑州回家吧。叶晓纯捶打着我的后背哭喊道,你休想,这儿是郑州,不是你的郑州,是我们的郑州。
  • 乱世红琰:蔡文姬

    乱世红琰:蔡文姬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描绘了汉末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声,从少年才子到婚配丧夫,之后父母双亡,悲惨中又被抢到匈奴被迫嫁给匈奴左贤王,最终被曹操赎回大汉,又不得不于儿子分别,最终嫁于幼时同学董祀方才转危为安,共度余生。
  • 浅蓝色的名字

    浅蓝色的名字

    没有逃学,没有打胎,没有出国,这是一篇我们的故事,最简单的青春
  • 诸神法则

    诸神法则

    神的世界自有神的法则。世人愚昧,只知逆天修真,一旦得道,便与天地共存,便可长生不死。古往今来,一代代神魔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天地尚且毁灭,世人谁能不死!踏遍万千世界,穿越无数位面,任你风华绝世,到头来也不过是南柯一梦。世上真有长生而言吗?真有复活一说。一旦斗破虚空,真能跳出那冥冥之中的平衡吗?
  • 遇上了我的爱

    遇上了我的爱

    她,叶幸允他,慕林冽当她遇上了他他爱上了她究竟是谁的劫?她说:“我一直觉得你是我再难以靠近的人,可是这样一个人突然和我说爱我,这叫我如何接受?他说:“她一直是我人生中的意外。”一个矫情考古女主慢慢沦陷,冷情总裁男主吃掉窝边草的故事。一眼倾心,一世爱恋
  •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而爱,必得忧伤

    而爱,必得忧伤

    杨楚牧,外企白领,工作尽职却安于现状。在父母压力下,经常奔赴相亲战场。相遇多次冷漠不近人情的男人,竟是女同事们津津乐道的新任总监李代铭。本以为会被公报私仇谁知却意外获得提升。AW南北部的竞争从未停止,更因为李代铭与张渠的两虎相争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相亲对象周承,成熟英俊稳重,拒绝后竟再次意外重逢。原来一切不是缘分使然竟是为八年前的一次倾心。发小涂茶茶是私企秘书,曾深受情伤,却因张渠深挚而厚重的情意变的动摇。老板孟裔却横生枝节,这是一场阴谋还是另有隐情。一定是我们年轻的生命不够饱满,所以才承受不住这些感情的重量,是谁说,青春必得愚钝,而爱,必得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