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定律是人际交往中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一个人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映或连锁反应。正确地认识、掌握并了解这些潜在的心理定律,在我们的社会交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赞美定律:赞美他人方能博得他人心
人际交往中,如果你乐于赞赏他人,善于夸奖他人的长处,那么你的交往快乐指数就会大幅度地提高。赞美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重要能力,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他人赞美,不仅可以使对方获得信心和动力,还会让对方会因此而喜欢你,而你自己也将受益匪浅。
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来到了心理学家的家里,孩子的母亲说:“我这个孩子几乎没有任何优点,让我伤心透了。”于是,心理学家开始从孩子身上寻找某些他能给予赞许的东西。结果他发现这孩子喜欢雕刻,并且工艺很巧妙,而在家里他曾因在家具上雕刻而受到惩罚。心理学家便为他买来雕刻工具,还告诉他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同时赞美他说:“你知道,你雕刻的东西比我所认识的任何一个儿童雕刻得都好。”不久,他又发现了这个孩子几件值得赞美的事情。一天,这个孩子使每一个人都大吃一惊:没有什么人要求他,他把自己的房子清扫一新。当心理学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我想你会喜欢。”
人类本性上的需求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这如同食物和空气一样对我们很重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指出,人在温饱之后,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自我实现”。可见,喜欢被赞美是每个人的天性。当一个人听到别人赞扬自己的优点时,就会觉得自身价值得到了肯定。
在一家餐厅里,有两位客人同时向老板娘要求增添稀饭时,一位是皱着眉头说:“老板,你为什么这么小气,只给我这么一点稀饭?”结果那位老板也皱眉说:“我们稀饭是要成本的。”还加收他两碗稀饭的钱。另一位客人则是笑着说:“老板,你们煮的稀饭实在太好吃了,所以我一下子就吃完了。”结果,他拿到一大碗又香又甜的免费稀饭。
人在被赞美时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行为塑造”,我们会试图把自己塑造成具有某种优点的人。并且,这种塑造有心理强化作用,会不断鼓励自己向着某个好的方向发展,真正具备人们口中的某些优点。正是在这种自我塑造的过程中,我们产生了一种不断前行的力量。赞美他人,是我们在日常沟通中常常碰到的情况。要想建立良好的人脉圈,恰当地赞美别人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或所取得的成果受到别人赞美的。
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曾推出一条原则“给人一个好名声”,让他们去达到它。他们宁愿做出惊人的努力,也不会使你失望。因为赞美从来都是不会被人们拒绝的。清朝有一部《一笑》的书里面记载了这样一则笑话:
古时有一个说客,当众夸口说:“小人虽不才,但极能奉承。平生有一愿,要将一千顶高帽子戴给我最先遇到的一千个人,现在已送出了999顶,只剩下最后一顶了。”一长者听后摇头说:“我偏不信,你那最后一顶用什么方法也戴不到我的头上。”说客一听,忙拱手说:“先生说的极是,不才从南到北,闯了大半辈子,但像先生这样秉性刚直、不喜奉承的人,委实没有!”长者顿时手持胡须,洋洋自得地说:“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听了这话,那位说客立即哈哈大笑说:“恭喜恭喜,我这最后一顶帽子刚刚送给先生您了。”
这虽然只是一则笑话,但它却有深刻的寓意。其中除了那位说客的机智外,更包含了人们无法拒绝赞美之辞的道理。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赞美他人能满足他们的自我。如果你能以诚挚的敬意和真心实意的赞扬满足一个人的自我,那么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变得更令人愉快、更通情达理、更乐于协力合作。
美国的一位学者这样提醒人们:努力去发现你能对别人加以夸奖的极小事情,寻找你与之交往的那些人的优点,那些你能够赞美的地方,要养成一种每天至少五次真诚地赞美别人的习惯,这样,你与别人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亲近。
赞美他人能沟通自己与他人的感情。特别是当你与他人产生隔阂时,关心对方,注意和肯定他人的长处,是消除这种隔阂最有效的方式。另外,对于自己不太亲近的人,恰到好处地给予赞美,也会使双方增加亲近感,建立更进一步的人际关系。赞美可以使人们的关系亲近。同时,赞美他人还可以反过来激励自己。被人赞美的,肯定是一个人的长处。而在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差距,并促使自己努力赶上去。所以赞美他人,在鼓励他人进步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进步。这也许就是前面所说的赞美他人,自己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回报。
当然,赞美别人并不是随意附和,更不是信口开河,那种毫无原则的赞美只会令人生厌,在我们运用赞美定律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真诚
赞美别人要出于真诚,所讲的内容是对方确实具有的或即将具有的优秀品质或特点,而不要口是心非,让对方感觉你言不由衷或另有所图。比如如果你夸奖一位身材矮小的男士长得魁梧,恐怕就会出现“拍马屁拍在蹄子上”的情况。
(2)迎合对方的心理需求
你所赞美的内容应是对方感兴趣或是能够引起对方兴趣的,如称赞已婚女性身材苗条,赞扬老年人身体硬朗,说孩子聪明伶俐,这些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赞美的话要具体
赞美的话切忌模糊笼统,否则就会给人以敷衍了事的感觉。我们要通过细心的观察,然后由衷的赞美,这样对方才会满意接受。
面子定律:会给人面子的人善交际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
琼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做售货员的工作。虽然不是什么好工作,但已是非常难得了,所以琼斯格外珍惜这个机会。
一天,琼斯在整理戒指时,瞥见另一边柜台前站着一个男人,高个头,白皮肤,年龄大约三十岁,但他脸上的表情吓了琼斯一跳,这几乎就是这不幸年代的贫民缩影:一脸的悲伤、愤怒、惶惑,好像一只掉进陷阱中的野兽;剪裁得体的法兰绒服装已经褴褛不堪,仿佛诉说着主人的遭遇;他用一种企盼而绝望的眼神,盯着那些宝石。
琼斯的心中因同情而涌起一股莫名的悲伤,这时电话铃响了,琼斯急忙去接电话,当她急急忙忙跑出来时,衣袖碰落了一个碟子,6枚精美无比的钻石戒指滚落到地上。琼斯慌忙四处寻找,捡起了其中的5枚,而第6枚却怎么也找不到。
琼斯想,一定是滚落到橱窗的夹缝里,就跑过去细细搜寻。没有!她突然瞥见那个高个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琼斯知道戒指在哪儿了。因为碟子打翻的一刹那,他正好在场!
当男子的手将要触及门把时,琼斯柔声叫住了他:“对不起,先生!”那男子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无言,足足过了有一分钟。“什么事?”他问,脸上的肌肉在抽搐。
琼斯深知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有多么艰辛,还能想像得出这个可怜人是以怎样的心情看待这个社会:一些人在购买奢侈品,而他却食不果腹。
“先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现在找份工作真的很难,不是吗?”琼斯神色黯然地说。男子久久地审视着她,终于,一丝柔和的微笑浮现在他的脸上。“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一定会干好这份工作。”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给了琼斯:“我可以为你祝福吗?”琼斯也立刻伸出手,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她用低低的但十分柔和的声音说:“也祝你好运!”
男子转过身,慢慢走了出去,琼斯目送他的身影渐渐远去,转身来到柜台,把手中握着的第6枚戒指放回了原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给对方一个台阶,让对方不失面子是非常重要的。
面子定律是指在社会交往中,要懂得尊重对方,特别是在公开的场合,不要为一些无原则的小事情而让对方觉得颜面尽失。
很多人可以吃闷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的亏,这就是人们都有保全自己面子的心理的原因。一个人要想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就必须了解这一点。这也是很多聪明的人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一句批评别人的话的原因。
有一位文化界的学者。他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鉴工作。这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有很高的荣誉,许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能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问他为何年年有此“殊荣”,他在年届退休,不再参加此项工作后才公开秘诀。
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面子。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而少批评,在公开场合要给人家面子,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人家批判得一无是处。当然,我也不是只做表面文章尽说大话,在会议结束之后,我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所以无论是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还是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找他当评审了!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有见解,有口才,一有机会就大发宏论,不给别人留丝毫的面子,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而自己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
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像上述的那位学者一样,懂得赞扬和批评有一定的分寸和场合。既坚持原则性,也要讲究灵活性,既坚持真理,也不要得理不饶人,也要给人以面子,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有面子。
通用电器公司曾经很好地处理过一件棘手的事情,既给了员工面子,又很好地协调了工作。那时候,他们面临一项需要处理的工作:免除一位职员所担任的某一部门主管的职务。这位职员在电器方面是一个天才,但担任部门主管却非常地失败。然而公司却不敢冒犯他——公司绝对解雇不了他,但是他十分敏感。于是总裁亲自出马,对他说:“先生,现在有一个通用电气公司顾问工程师的职务,你看这项职务由你来担任如何?我暂时还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担任这项职务。
这位职员十分高兴,欣然接受了这一调动。通用电器公司的上层人员也很高兴。公司已温和地调动了这位”最暴躁的大牌明星职员“,而且他们这样做并没有引起一场大风暴——因为公司让他保住了他的面子。
保住别人的面子,往往就是给别人一个悔改的机会。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感。但很多人却总爱扫别人的兴,出言不逊,或做法过激,当面令同事面子挂不住,以致当面撕破脸皮,互不相让,翻脸成仇。但是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得多,因此,人际交往中一定要懂得他人的感受,不要把事情做绝,给他人面子往往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黄丽是一位食品包装业的行销专家,她的第一份工作是一项新产品的市场测试。可是,她却犯了一个大错,导致整个测试都必须重来。当她开始向上司报告时,她浑身发抖,以为上司会狠狠训她一顿。可是上司并没有那样做,而是感谢她的工作,并强调在一个新计划中犯错并不是很稀奇的,而且他有信心等待第二次测试对公司更有利。上司保留了黄丽的面子使她深为感动。果然第二次测试她进行得十分成功。
很多时候,纵使别人犯了错,而我们是对的,如果不能为别人保留面子,也许会毁了一个人。而我们却很少有人考虑到这个问题。许多人常常喜欢摆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吓,在众人面前指责别人,却没有考虑到是否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只要我们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为他人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实际上,如果你是个对面子无所谓的人,那么你必定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如果你是个只顾自己面子,却不顾别人面子的人,那么你注定有一天成为吃亏的人。
《圣经·马太福音》中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真正有远见的人不仅懂得在人际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别人留点面子,实际也就是给自己挣面子。
婉转定律:善意的谎言往往是美丽的
谎言定律,往往会在人际交往中不自觉地运用到。它指的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减轻不幸者的精神痛苦为目的,并帮助其重振生活的勇气,即使此人以后明白了真相,也只会感激,不会埋怨;如果当时半信半疑,甚至明知是谎话,通情达理者仍会感到温暖、宽慰。而明知会加重对方的精神痛苦,但仍要实言相告,即便不算坏话,也该算是蠢话。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谎言定律有的时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手法,巧妙地撒个不伤害人的谎言,于人于己都有益处。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母亲莉莲·卡特经常受到记者的打扰。
一天,莉莲正在家里做家务。突然,她听见门铃响了,进来的是一位记者。
“见到您非常高兴。”莉莲说。
记者向她问好后,马上切入了正题:“您的儿子到全国各地去演讲,并告诉人们,如果他曾经撒过谎,就不要选他。您能不能如实地告诉我,您的儿子是不是从未撒过谎?我想您是最了解您的儿子的人了。”
“说过,但那都是善意的谎言。”莉莲不慌不忙地说。
“什么是善意的谎言?能举个例子吗?”记者又问。
“比如说,您刚才进门的时候,我说‘见到您,十分高兴’。”莉莲答道。
记者听后,马上起身告辞。
在以上的那则故事当中,莉莲·卡特巧妙地运用了谎言定律,既避免了伤害到记者的自尊心,又很好地回答了记者所提出的问题。
还有这么一则故事:
刘海家添了个孙子,在摆满月酒的那天,来了许多贺喜的宾客。
邻居李强说:“令孙将来一定福禄寿全、飞黄腾达、富贵荣华、光宗耀祖。”
邻居赵四说:“人都是一样的,这孩子将来也会长大、变老、死去!”
李强受到热烈的欢迎,待为上宾,而赵四则受到客人的鄙视、主人的记恨与冷遇。
难道赵四说的不是实话吗?当然是实话,可是实话有时候是很难听的。相反,李强说的极有可能是假话,要知道一个人“福禄寿全”是很难的,但就是这假话讨得了主人的欢心,因为这也正是主人所期望的。
其实,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的一生离不开谎言,因为社会进入文明化的运行机制后,谎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生活中,在有些情况下,会出现一些必要的谎言。在一些非常时候,甚至只有说谎,才能够更为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