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警察廉政意识定义
廉政意识是公安工作拒腐要求在警察头脑中的反映。人民警察的职责是打击违法犯罪,实施治安行政管理。为了使其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国家赋予警察很大的权力,其中包括立案侦查权、传唤和拘传权、刑事拘留权、执行逮捕权、审查询问权、盘问检查权、留置盘问权及行政强制权、行政处置权和行政处罚权等。有些违法犯罪分子看中警察手中的权力,就千方百计对其进行腐蚀拉拢,妄图使警察成为他们的代言人或保护伞,所有这些都使警察职业具有易腐蚀性。这种易腐蚀性,要求每个警察都必须有很强的廉政意识,否则,很难完成职能任务。
2006年公安部出台了《中国公安廉政宣言》。具体内容是:国旗在上,警察的一言一行,决不玷污金色的盾牌。宪法在上,警察的一思一念,决不触犯法律的尊严。人民在上,警察的一生一世,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这对进一步培养人民警察的廉政意识、推进公安队伍建设,警示民警时刻做到廉洁自律、遵纪守法、树立廉洁从警的良好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这为人民警察廉政意识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西柏坡精神的由来与内容
1.西柏坡精神的由来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为我党进京掌权执政开创了廉政新风,他倡导的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法宝。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新上任的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几位领导,于2002年12月6日冒雪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在参观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之后,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的西柏坡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面落实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西柏坡地处太行山东麓,全村百十来户人家,滹沱河沿村流过,两岸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西柏坡虽然偏僻,但东行90公里便是华北重镇石家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争夺之地。1947年春,胡宗南进犯延安。为了诱敌深入,保存我军实力,党中央于3月18日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3月26日到达陕北清涧县枣林沟,在此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将中央机构进行了分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中央前委,继续留在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4月11日成立的以叶剑英为书记的中央后委留在晋绥一带负责后勤工作,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工委先期向华北地区转移。1947年5月初,刘少奇率中央工作委员会到达西柏坡。为了掩蔽,当时中央工委对外称“工校”和“劳大”,后来人们才知道这里就是中央大院,中央工委其他机关分布在西柏坡附近。中央工委在西柏坡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7月17日到9月13日,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并于10月10日在陕北神泉堡公布发行。大纲明确规定要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大纲》颁布实施后,各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翻身农民斗地主、烧地契、分田地。通过土改,解放区大约有一亿农民分到了土地,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们努力发展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前线,踊跃参军参战,保家保田,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中央工委在西柏坡还领导了华北解放战争。1947年10月19日,我晋察冀野战军发起清风店战役,历时3天,歼敌1.7万余人,活捉了国民党第三军军长罗历戎。清风店战役刚刚胜利结束,我军于11月6日发起石家庄战役,历时6天,于11月12日攻克石家庄,歼敌2.4万余人,并活捉了国民党第三十二师师长刘英。石家庄的解放,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华北解放区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为党中央进驻西柏坡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3月20日,党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作出决定,“准备移至华北同中央工作委员会合并。”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在陕北吴堡县川口东渡黄河,穿越晋绥解放区,经五台山,于4月11日到达晋察冀军区驻地——河北阜平县城南庄,4月23日周恩来、任弼时等先期进驻西柏坡,5月26日毛泽东来到西柏坡。此时,中央5位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在分别一年多后,终于在西柏坡胜利会合,党中央同中央工委合并,从此西柏坡成为全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1948年9月,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共31人参加,会议提出了从1946年7月份算起在5年之内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500万人民军队的伟大号召。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会议对部队还进行了统一整编,在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为大决战做好了准备。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党中央在西柏坡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大决战的日日夜夜,领袖们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一个个英明指示,一件件重要文电,都从这山村农舍发出。毛泽东在这里亲笔起草了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周恩来当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他的办公室里总是通夜灯光明亮。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零19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基本上被消灭,国民党蒋介石为了挽救败局,虚伪地提出同我党进行和平谈判。为此,毛泽东在西柏坡为新华社写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并于1月14日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8项条件。蒋介石下野后,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派上海和平代表团颜惠庆、邵力子、章士钊来到西柏坡同我党进行和平谈判,周恩来同他们就南北通航、通邮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1949年1月31日,苏共代表米高扬来到西柏坡,与5位书记亲切会见,并对新中国的一些建国事宜进行了商讨。
在解放战争捷报频传的大好形势下,筹建新中国提到了党中央的议事日程。1949年1月6日至8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了目前形势和任务,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目前形势和一九四九年的任务》,指出:“北平解放后,必须召集第七届第二次中央全体会议。”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场设在一个大伙房里,主席台摆一张普通的长条桌,上面铺着毛毯,两边是记录的方桌。主席台上方,挂着两面党旗和毛泽东、朱德的照片,两边墙上是八面鲜红的党旗。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当时,随着中国革命的迅速发展,我们党面临的历史使命也将由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转向如何建立、掌握和巩固新生的政权,建设民主、廉洁、勤政的人民政府。面对这个重大历史转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们党在夺取全国政权后成为执政党将面临的全新课题和各种严峻考验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为了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经受住掌权执政后的各种考验,防止脱离人民群众和腐败现象发生,使我们党在执政后能跳出政权兴亡周期律的怪圈,毛泽东及时地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醒全党干部要特别警惕敌人“糖衣炮弹”的攻击。他深刻指出:“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还告诫全党:“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会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了禁止给党的领导人祝寿和用党的领导人的名字作为地名等廉洁自律的6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1949年3月23日,七届二中全会结束才10天,毛泽东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进驻北平香山。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西柏坡以其闪光的业绩和卓越的贡献,永载中国革命史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的西柏坡精神,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永远激励着我们开拓前进。
2.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对于物质的每一个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革命精神是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后者是包容了前者,因此,历史愈向前发展,革命精神的内容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