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3200000020

第20章 沐浴自然科学之光(3)

传播自然科学,是鲁迅一贯重视的工作。后来由于重点放在文艺方面,所想作的事太多,故精力投入就少了一些,但他并未放弃宣传。在他的著述中,时时提及科学的意义,主张看科学的书,掌握科学的道理。就翻译介绍而言,也没有停止和完全放弃。一九三〇年,他翻译了日本刈米达夫著的《药用植物》一书,发表在《自然界》杂志上。直到晚年,他还念念不忘要与周建人一起翻译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虽未动笔就不幸去世,可他传播科学的不灭热情却实实在在,足令后世感动。

作为思想家,鲁迅不仅希望通过传播自然科学来增强国人的科技意识,使国富民强,而且更重视科学思想精神对社会和人的改良,他指出:“其实中国自维新以来,何尝真有科学。现在儒道诸公,却径把历史上一味捣鬼不治人事的恶果,都移到科学身上,也不问什么叫道德,怎样是科学,只是信口开河,造谣生事;使国人格外惑乱,社会上罩满了妖气。以上所引的话,不过随手拈出的几点黑影;此外自大埠以至僻地,还不知有多少奇谈。但即此几条,已足可推测我们周围的空气,以及将来的情形,如何黑暗可怕了。于是他极力呼吁要以科学来医治昏乱与黑暗的思想病:“我希望也有一种七百零七的药,可以医治思想上的病。这药原来也已发明,就是‘科学一味。为什么呢?“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鬼混。当我们读了鲁迅在“五四时期讲的这些话,就明白了他致力于科学传播的意义所在,他的劳绩并非一时情感冲动或兴趣所致。

对植物学的不衰热情

在自然科学的学科中,鲁迅情有独钟的是植物学,从幼年开始直到生命的晚年,都保持了不衰减的热情。

可以说,鲁迅对植物有一种自然的亲情,只要读读他关于百草园的描写便可领略到这种感情: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里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是一个生物的世界,生机盎然,情趣无限,草木在鲁迅的眼里,具有了生命的乐趣,美的愉悦。在这样的乐园里,鲁迅认识了自然,认识了自然界的种种生命;只有在生命的经验中,保留了那一片美好的记忆,才会将一个杂草丛生树木乱植的园子描绘得如此生动,富有生命的情趣。

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伴随他走完生命的童年。他不得不遵从家长的意志,告别了百草园,告别了蟋蟀、覆盆子和木莲,进入另一个对儿童来说是沉闷了无生趣的世界:书塾。他是带着依依惜别、怅然若失以及极大遗憾离开了百草园的。但是,童年时留下的美好印象,再也难以抹去。当他不能在自然的草木花丛中去享受自然生命所带来的欢乐时,就以另一种方式,来继续维持对植物世界的热情,即从书本中,从植物学中,寻找生命的绿色和生命的鲜花。他一生都钟情于植物学,对植物始终持有敏感的感知力,与童年时在百草园的体验是分不开的,不能说童年的经验是他热爱植物学的主要动力,但至少是他对植物学喜欢的情感、心理及认知基础。

在离开家乡之前,是鲁迅在感性上接触植物学的主要阶段,这一时期,接受更多的是感性知识。在三味书屋读书期间,课余看的书相当多,但植物学方面的书是他最爱看的,周建人的回忆很能说明这一点。他说:“鲁迅先生小时候买的书多数是‘花书,便是各种画谱,细细翻阅,收藏起来,对于书,他非常宝贵,舍不得有一点污损或折皱。翻书页时很当心。买来如见有污损,便拿去掉换。因为书店里钉得不好,常常自己钉过。空闲时也种花,有若干种月季,及石竹,文竹,郁李,映山红等等,因此又看或抄讲种花的书,如《花镜》,便是他常看的。他不单是知道种法,大部分还要知道花的名称,因为他得到一种花时,喜欢盆上插一条短竹签,写上植物的名字。这一时期,他读抄过《南方草木状》、《兰蕙同心录》、《广群芳谱》、《释草小记》、《毛诗品物图考》、《茶经》、《五木经》、《耒耜经》等有关植物方面的书。特别需要指出的,他还抄过《野菜谱》。此书是讲遇到荒年,食粮不够,野菜可以充饥,谱上所画就是可食之野菜。鲁迅为什么要抄写此书,周作人有过说明:“这书还有一样特色,它的品种虽是收得比较少些,但是编得很有意思,在每一幅植物图上都题有一首赞,似歌似谣,虽或有点牵强,大都能自圆其说。鲁迅影写这一卷书,我想喜欢这题词大概是一部分原因,不过原本并非借自他人,乃是家中所有,皮纸大本,是《农政全书》的末一册,全书没有了,只剩此一册残本,存在大书橱的乱书堆中。依理来说,自家的书可以不必再抄了,但是鲁迅却也影写了一遍,实在只是对于《野菜谱》特别的喜欢,所以要描写出来,比附载在书末的更便于赏玩罢了。

上面提过,鲁迅在少年时代,常看的植物学书是《花镜》。鲁迅不仅看了此书,还在上面写下了许多自己的注解。《花镜》,作者陈子,又名扶摇,别号西湖花隐翁,杭州人。一六八八年,他完成了这部专门论说种花技术及相关理论的著作。全书共六卷,第一卷是栽花月历,第二卷栽培总论,第三至第五卷是栽培各论,第六卷附禽兽麟虫考。作者在《自序》中说:“余生无所好,惟嗜书与花。年来虚度二万八千日,大半沉酣于断简残编,半驰情于园林花鸟,故赢笔乘书囊。枕有秘函,所载花经、药谱。所以《花镜》又名《秘传花镜》,显然凝聚了作者一生的心血,是经验之总结。该书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提出了通过人工培育,可以改变植物特性的观点。鲁迅看过的那本《花镜》,现存绍兴鲁迅纪念馆。

这个时期接触植物学,一是爱好兴趣所使,但也不排除他作为课余的调节,是摆脱成天读古书所带来的沉闷的一种方法,从花木之中寻找生的灵气,我想应是他喜欢植物学书的另一理由。

离开家乡,到南京到日本,以后在北京、上海等地生活,他对植物学的兴趣不减。这时期,由于学业、工作乃至生活等关系,他没有将植物学作为他的主业来研究,但他随时留心,心中对植物学的那片亲情始终留存不泯。他抄录古籍中的植物学内容,校勘古代植物学典籍,翻译外国植物学著作,逢人便讲草木,在居住点种树栽花。这时,他既有少年时的相同点,体现出对绿色生命的渴望,是解除沉重生活压力,抵制没有生机社会的一种手段;但又有所不同,他更注重将植物学的知识与生物进化论联系起来,他比较注意吸收植物学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更系统地掌握近代植物学的科学知识体系。所以,既是感性知识的积累,又是理性思想的升华。

南京,是他学习近代自然科学的起点。这时主要学的是有关开矿的基础和专业课,植物学不是专业的内容。可鲁迅还是留心观察植物,搜集材料,现存他所作的《莳花杂志》二则可见一斑:晚香玉本名土螺斯(英语tuberose的音译),出塞外,叶阔似吉祥草,花生穗间,每穗四五球,每球四五朵,色白,至夜尤香,形如喇叭,长寸余,瓣五六七不等,都中最盛。昔圣祖仁皇帝(指康熙帝)因其名俗,改赐今名。

里低母斯(英语litmus的音译,即石蕊),苔类也,取其汁为水,可染蓝色纸,遇酸水则变为红,遇硷水又复为蓝。其色变换不定,西人每以之试验化学。

在南京时,鲁迅还写过一些诗,从这些诗中,也可窥视他对植物的一往情深:

莲蓬人

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

鹭影不来秋瑟瑟,苇花伴宿露瀼瀼。

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又《别诸弟三首》之二:

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篱绕屋树交加。

怅然回忆家乡乐,抱瓮何时共养花?

一九〇一年初夏,寓居上海的湖南长沙人林步青,写了《惜花四律》,鲁迅从《海上文社日录》读到此诗后,写了《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元韵》。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到鲁迅对植物的款款深情,现录二首如下:

鸟啼铃语梦常萦,闲立花阴盼嫩晴。

怵目飞红随蝶舞,关心茸碧绕阶生。

天于绝代偏多妒,时至将离倍有情。

最是令人愁不解,四檐疏雨送秋声。

繁英绕甸竞呈妍,叶底闲看蛱蝶眠。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

文禽共惜春将去,秀野欣逢红欲然。

戏仿唐宫护佳种,金铃轻绾赤阑边。

惜花之情跃然纸上,对植物生命之爱,还用我们再多费笔墨么?

旅日几年,他对植物学不再停留在直观认识接触的阶段,而是从学科的角度去加以接受和研究,知识更为丰富系统,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对他认识科学本身以及他思想上真正接受进化论,都有重要作用。他读了相当多的近代植物学家的著作,从他所写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等文看,他接触或读过瑞典生物学家、动植物系统分类的创立者林奈、法国生物学家兰麻克、大诗人歌德、瑞士植物学家德堪多以及达尔文等人有关植物学方面的著作。如他在《人之历史》一文中介绍了林奈和歌德的著作的特点及贡献。他介绍林奈时说:“林那者,瑞典耆宿也,病其时诸国之治天物者,率以方言命名,繁杂而不可理,则著《天物系统论》(现通译《自然界系统》),悉名动植物以腊丁(即拉丁文),立二名法,与以属名与种名二。……且所著书中,复各各记其特点,使一披而了然。在讲到歌德时说:“著《植物形态论》,谓诸种植物,皆出原型,即其机关,亦悉从原官而出;原官者,叶也。介绍言简意赅,特点与贡献顿时呈献出来。据许寿裳讲:在日本弘文学院时,鲁迅买了日本人三好学著的《植物学》两厚册,且发动同学在所住的地方一起种花草。

留学归国后,在杭州、绍兴时,他一方面积极采制植物标本(下一节详述),一方面从古书中抄录有关植物学的内容。他所抄录的两大册《说郛录要》,所录皆是花木类的谱录。在此类手抄的谱录中,他最看重的是《南方草木状》和《岭表录异》。他为了想更好地保存和传播这两种典籍,想将它们校刊予以出版,其中的《岭表录异》已经辑录校勘完成,时间是在一九一〇年至一九一一年初,鲁迅根据武英殿聚珍本为底本,进行增补校订。在一九一三年十一月四日的日记中提到了校勘稿:“下午得二弟所寄书一束,内《急就篇》一册,写本《岭表录异》及校勘各一册。后来,他在《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一文中的“所校勘者,为栏里,清楚地写上“唐刘恂《岭表录异》三卷(以唐宋类书所引校《永乐大典》本,并补遗。未印。)该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收四十一条,讲的多为岭南的地理气候,风土人情;中卷也收了四十一条,内容系岭南的花草菜果,树木禽鸟;下卷共四十二条,讲的是鱼虾水产昆虫等物。不知何因,此书未能出版,现鲁迅的校勘本仍存北京鲁迅博物馆中。《南方草木状》未校勘,抄本现藏绍兴鲁迅纪念馆。此外,辛亥前后,鲁迅还抄录过竹谱、笋谱。

同类推荐
  •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本书从莎士比亚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及为世界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莎士比亚依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登上世界文学宝座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对理想执著不懈的探索精神。
  •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个人有幸亲身参与了那个属于台湾曾经伟大的年代;目睹了台湾“经济奇迹”的起落。成功需要太多条件的配合和累积;环环相扣,步步演绎,成败得失,往往只是一线之差、一墙之隔。30年前,台湾在搞经济,大陆在文化革命;10年前,大陆开始搞经济,台湾却在文化革命。20年的间隔,许多台湾曾经发生的事, 如今在大陆又一一地重显身影。经济奇迹,那曾经是台湾的骄傲;骄傲的背后,也曾有不堪语外的辛酸。成功需要很多的条件配合,台湾成功的经验未必能够复制;但是,失败的因子只要一端,失败的经验绝对值得警惕。由于个人曾经亲身经历了这些成败得失,或许可以为这得来不易的警惕,添加一份活生生、血淋淋的批注。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tfboys星空下的少年

    tfboys星空下的少年

    一部关于tfboys的唯美小说,作者第一次写哦,多多提意见哈
  • 颜青传

    颜青传

    她七岁便踏入江湖邪派,隐忍了七年,只为了杀了那个诡异得令人闻风丧胆的颜家家主,甚至不惜赌上性命。她发誓定要查出当年的真相,哪怕矛头直指皇亲国戚也不会有丝毫的胆怯。她与他,同生共死,终不愿见他时时陷入险境,自愿嫁入九重宫阙,哪怕是最低微的身份,哪怕是孤立无援,也要助他除掉阻碍,为他铺上一条登上帝王位的路……她始终都明白,她的人生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赌博,赌赢了,无非是苟且地活着,赌输了,连命都没了。她是一个不够聪明的弱女子,但她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豁出性命,直至鲜血淋漓但她就算直面死亡,也从没想过放弃。P.S.:本文年代架空,经不起历史的考证,有喜欢挑毛病的看客,请绕行。
  • 快穿执念系统

    快穿执念系统

    因为执念,该离去的人不离去......011系统请接受指令:为委托人完成他们的执念,你会获得系统能量源,有了足够的能量源可以变成一个真正的人,彻底摆脱系统控制,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从民间神灵、传统节日、礼仪禁忌、民族婚俗、生肖文化、民间游戏、神话传说、华夏饮食、民族服饰、中华民居、民族工艺十一个方面展现了一幅中华民俗的多彩画卷。
  • 战神天涯

    战神天涯

    凌天涯,从小因父母被人追杀,而被一个仆人黑鹰,送给了遭朝廷陷害而全家被杀的战狂兄弟四人。从此,凌天涯走上了艰难的寻亲之路。努力修炼,只为早日寻找到自己的亲人,他努力奋斗,在人间界、修真界、仙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体内有一股神奇的精神能量,一直支持着他,帮助着他,一直到他成功。而那股精神力,正是宇宙中第一代战神——战神九阳残缺的灵魂。回首过去,凌天涯没有想到,自己在寻亲的路上,不知不觉中走向了权利的巅峰、爱情的巅峰、亲情的巅峰和友情的巅峰。
  • 淘气公主酷王爷

    淘气公主酷王爷

    她叫雪瑶·是天上的小公主即是仙女,也是魔族的公主,天庭与魔族并没有因为她的血统不纯而讨厌她,相反的全都把她捧在手心里疼,因为她善良纯真调皮她从不知道什么是爱情,看着几个姨姨的幸福她感到疑惑,爱情真的那么重要吗?他是子峰国的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冷酷帅气,人人敬畏,传说他没有感情,因为从不见他对任何一个女人有过暧昧的举动他以为他是不会对人和女人动情的,可是事实是谁都无法预料的,她的出现搅乱了他的平静的心
  • 穿越之我的古代囧事

    穿越之我的古代囧事

    “主子,听说王妃已经到了凤凰古镇,参加了当地最有名的抛绣球招亲,听说还调戏了赵家的姑娘,被乱棍打出了;”雪无痕在喝茶,面无表情的说道:知道了,让人把赵家的人处理掉,干净利落点。“主子,听说王妃在平遥古城里看中了个帅哥,而且是个青楼的小官。”小影子心经胆颤的汇报着;雪无痕无奈的苦笑,说道:“是吗?她只是玩玩的,等她玩够就做了他,哪只手碰过琪琪的,就把那只手剁掉。”“主子,听说王妃已经到了最西面的傲龙堡,而且与傲龙堡的堡主彻夜下棋,相谈甚欢。”小影子觉得快被主子身上散发的冷气冻死,而且傲龙堡可不是说能对付就对付的了的主啊。而且刚才他漏报了,是与傲龙堡的堡主夫人下棋才对。雪无痕站起身来,说道:“走,现在出发前往傲龙堡,我要去把这个任性的娇妻抓回来!”
  • 狄家将(上)

    狄家将(上)

    宋朝太原府总兵狄广之妹狄千金入选为秀女。进京后,宋真宗即赐与八王爷为妃。差官孙秀乃太师庞洪之婿,与狄家有,世仇,故对狄府谎报凶信,害狄母气绝,狄广惧祸辞官。此时,契丹兴兵五十万,宋真宗御驾亲征。李宸妃生下太子,却被刘皇后与内监郭槐以狸猫调换;又火烧碧云宫欲害死李妃。幸得宫女寇承御报信,李妃及时逃走。内监陈琳将太子救至八王爷处,八王爷认作亲生……
  • 饿狼缠身:前夫,求放过

    饿狼缠身:前夫,求放过

    “滚!”“你确定吗?是回家一起滚......还是就地解决.......”“......”五年后,再次重逢,他邪肆霸道地将她逼至墙角,和她谈谈复婚的事儿。危急关头,可爱的小包子突然横在他面前,一本正经:“叔叔,要复婚,先去排队!”排队?某男怒了,胆敢有男人对他女人虎视眈眈,三个字,灭灭灭!
  • 天文训

    天文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