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3100000008

第8章 赏《清明》诗;考“杏花村”—屈苇滨(3)

很明显,这是一首思乡诗。呜咽的号角、散淡的秋阳引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于是登上黄州(亦称齐安郡)城楼向西北的家乡眺望,可是故乡实在太远,望也是没有用的。故乡到底多远?沿途要经历“七十五长亭”。唐时驿站,三十里设一长亭,七十五长亭是二千二百五十里。这正是诗人从长安至黄州所经历的路程,今日“回首”,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是啊,这是一次长途跋涉的苦旅,一次“断魂”之旅,怎么可能忘记呢!有趣的是,这个距离与今天乘火车从西安到黄州的距离也是基本相同的。这足以说明杜牧从长安到黄州行的是旱路,是经河南入湖北麻城再至黄州的,这在当时也是唯一便捷的道路。

第三,杜牧是在“清明时节”从歧亭路过的吗?先看看杜牧自己的说法。《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

会昌元年四月,兄慥自江守蕲,某与同舟至蕲。某其年七月,归却京师。明年七月,出守黄州。(《杜牧全集》本集卷16)这是说,他于会昌二年七月出守黄州。又《黄州准赦祭百神文》:

会昌二年,岁次壬戌,夏四月乙丑朔,二十三日丁亥,皇帝御宣政楼,百辟卿士,稽首再拜,敢上“仁圣文武至神大孝”尊号于皇帝。受册礼毕,御丹凤楼,因大赦天下,咸告天下刺史,宜祭境内神有益于人者,可抽常所上赋以备具。牧为刺史,实守黄州。夏六月甲子朔,十八日辛巳,伏准赦书得祭诸神,因为文称赞皇帝功德,用享神云。(《杜牧全集》本集卷14)从这段引文看,杜牧在会昌二年四月,至少是六月已经在黄州刺史任上。“七月”与“四月”或“六月”显然是矛盾的。对此,缪钺先生在《杜牧年谱》中有一段合理的解释:

考本集卷十四《祭城隍神祈雨第二文》(文中有“黄境临蔡”语,故知为守黄时作)云:“今旱已久,恐无秋成,”盖作于六、七月间,而文中有“牧为刺史凡十六月”之语,若七月上任,至翌年六、七月,甫十二、三月,不得云十六月,若二、三月间上任,至翌年六、七月,适为十六月,且与《祭百神文》中所言四月守黄州事合。盖《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明年七月”句中之“七月”,本作“二月”或“三月”,后人传抄,因涉上文“其年七月”而误作“七月”也。

从上面的引文可以看出:杜牧是在会昌二年二、三月间到的黄州,四月,武宗皇帝诏令各州刺史祭祀各自境内对人民有好处的神灵,六月十八,杜牧在黄州主祭诸神,第二年六、七月间,天旱,杜牧在黄州主祭城隍神求雨,这时他到黄州已经十六个月了。这样就可以认定,杜牧是在会昌二年二、三月间到的黄州,因这里用的是农历,所以二、三月间正是所谓“清明时节”。

第四,杜牧是怀着“断魂”的心情赴黄州的吗?这里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杜牧的出身。杜牧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生于唐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其家自西汉时的御史大夫杜周开始,世代为官,门第显赫。杜牧的祖父杜佑在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作宰相,位极人臣,建私第“樊川别墅”为京兆一景,编《通典》二百卷,是我国典章制度方面的名著。这样的出身使杜牧深受影响,他祖父对他的影响尤其巨大。他决心继承“家风”,年轻时读书就注意研究经世致用的学问,尤其注重研究兵法,正如他自己所说:“某世业儒学,自高、曾至于某身,家风不坠,少小孜孜,至今不怠。”他研究的重点是“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杜牧全集》卷十二《上李中丞书》),曾注解《孙子》兵法十三篇,还写了《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军事论文。二十三岁作《阿房宫赋》,人称有“王佐之才”(见《唐摭言》卷六《公荐》篇吴武陵荐杜牧语);二十六岁进士及第,制策登科。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像他祖父那样的政治抱负。这种抱负,他在《郡斋独酌》一诗中有很形象的表述:

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

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就是说他的理想不是为了妻子儿女,而是要辅佐君主,削平藩镇,收复河湟,使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然而,杜牧在仕途并不得意:中进士第后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七个月后,即开始了长达十年(大和二年十月至开成三年冬,即828—838)的幕府生涯,先后做江西、宣歙、淮南诸使府幕僚,(其间,于大和九年至开成二年初两年的时间里,回朝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开成四年(839)初春,回京任左补阙、史馆修撰,官阶为从七品上;开成五年升膳部员外郎(从六品上),不久又调任比部员外郎;会昌二年(842)春,外放任黄州刺史(正四品下)。从进士及第到外放黄州,十五年过去了,年届四十,好不容易熬到一个京官,却又被外放到一个“户不满两万,税钱才三万贯”(《杜牧全集》卷十五《黄州刺史谢上表》)的小州任刺史,而这时他的堂兄杜悰已经做到淮南节度使,身居相位了。两相对照,其失意和愤懑是可想而知的。这种情绪,常流露在他此后所写的诗文中。刚来黄州不久,他就给时任池州刺史的好朋友李方玄写了一封信,信一开头就大发牢骚:

仆之所禀,阔略疏易,轻微而忽小。然其天与其心,知邪柔利己,偷苟谗谄,可以进取,知之而不能行之。非不能行之,抑复见恶之,不能忍一同坐与之交语。故有知之者,有怒之者,怒不附己者,怒不恬言柔舌道其盛美者,怒守直道而违己者。知之者,皆齿少气锐,读书以贤才自许,但见古人行事真当如此,未得官职,不睹形势,絜絜少辈之徒也。怒仆者足以裂仆之肠,折仆之胫,知仆者不能持一饭与仆,仆之不死已幸,况为刺史,聚骨肉妻子,衣食有余,乃大幸也,敢望其他?(《杜牧全集》卷13《上池州李使君书》)这段话的意思:自己平生性情刚直,厌恶奸邪谄媚,不肯以逢迎拍马来求得仕途上的进取,因此有人痛恨自己,有人了解自己。痛恨自己的多是有权有势的人,可以排挤打压自己;而了解自己的都是些年轻气盛、无官无势、不懂官场斗争手段的人,不能对自己升官有任何帮助。在这种情形下,自己能做个偏僻小郡的刺史已经很不错了,还敢有什么奢望呢?真是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杜牧为什么被外放黄州?一般认为是遭当时的宰相李德裕排挤的结果。杜牧《祭周相公文》中曾说:“会昌之政,柄者为谁?忿忍阴污,多逐良善。牧实忝幸,亦在遣中。黄冈大泽,葭苇之场。”(《杜牧全集》卷十四)这里不仅表明了对自己外放黄州的不满,而且指责了会昌初年朝政的黑暗,并且点明了造成这黑暗的人为柄政者。那谁是柄政者呢?当然就是宰相李德裕了。李、杜两家本是世交,李德裕对杜牧的弟弟杜很器重,屡次辟召为幕僚,为什么偏偏不喜欢杜牧呢?这与当时的牛、李党争有关。李(德裕)党与牛(僧孺)党斗了几十年,是宿敌,而杜牧在牛僧孺淮南节度使府做过掌书记,两人私交很好,这就导致李德裕认为杜牧是牛党的人,因而予以排斥。李德裕并非不了解杜牧的才干。在他任宰相期间,讨伐泽潞,抵抗回鹘,杜牧都曾上书论用兵方略(见《杜牧全集》卷十一《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卷十六《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李也欣然采纳,但对杜牧始终不予重用,可见他对杜牧成见是很深的。在整个李德裕任宰相期间,杜牧一直在外任刺史,由黄州而池州而睦州,心情一直都很压抑,正所谓“三守僻左,七换星霜,拘挛莫伸,抑郁谁诉。每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向隅独泣。”(《杜牧全集》卷十六《上吏部高尚书状》)在这种背景下,杜牧只身远守黄州,其内心怎么会不抑郁惆怅呢?想他一路出潼关,跨中原,渡淮河,越大别山,到达麻城歧亭时,已离家两千余里,正遇清明时节,春雨蒙蒙,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回望长安,思念家人,想平生遭际,壮志难酬,于是,失意、感伤、怨愤的情绪填满胸臆。这就是杜牧赴黄州道经歧亭杏花村时的真实心境。

结论与补充说明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既不是山西汾阳的杏花村,也不是安徽池州的杏花村,更不是别的什么杏花村,而只能是湖北麻城市歧亭镇北三里处的杏花村,即北宋时苏轼的朋友、著名隐士陈季常隐居的杏花村。

但有一点要补充说明:这个结论的前提,是《清明》这首七绝必须是杜牧的作品;如果不是,那这结论当然也不成立。

为什么要说明这一点?因为杜牧这首诗不见于《杜牧全集》,不但本集中未录入,连别集、外集中也没有。目前我所知道的,这首诗最早见于《千家诗》。《千家诗》这本诗集是由南宋诗人谢枋得编的《重定千家诗》和明朝王相编的《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的,其中七言律诗全是谢编的。这本诗集因长期以来作为儿童启蒙课本使用,所以影响十分广泛。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没有人对《清明》诗的作者提出任何异议。

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本文前面已经提到,《杜牧全集》并非杜牧在世时亲自编辑,而是在他死后由他的外甥裴延翰编纂的。而这说的只是本集,外集和别集则是由宋朝人补编的。杜牧一生著述颇多,他临终前“尽搜文章,阅千百纸,掷焚之,才属留者十二三。”(裴延翰《樊川文集序》)这十之二三就是裴延翰所编的本集,共收诗文456篇,其中诗258首。由宋人补编的外集、别集收入杜牧诗178首。但可以肯定的是,把这些全部加在一起,也不到杜牧全部作品的一半,大部分已散佚。这散佚的诗作一部分落入他人手中,于是便出现了像《清明》诗这样不见诸《杜牧全集》却见诸《千家诗》的情形。但这毕竟不像本集中的诗文那么可靠,所以后人选编或选注杜牧的诗,大抵不选这首诗。倒是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鉴赏文章的《唐诗鉴赏词典》不忍割爱,选了这首诗。

笔者深信杜牧就是《清明》诗的作者,所以才做了这篇文章。但这只是笔者的观点,读者诸君尽可放出眼光,认真鉴别。

同类推荐
  • 伍迪·艾伦谈话录(节选)

    伍迪·艾伦谈话录(节选)

    EL:你对语言学的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呢?WA:自学成才的优劣之一,其实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弊端,就是你为了能受到完满的教育而博览群书。对于自学的人来说,很平常的知识之间都会有惊人的鸿沟。所以可能我是读过几本语义学和语言学方面的书,但那是很随性的。你和我谈话期间,如果提到了六门我学过的科目,你就会觉得我很博学。但要是突然提到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东西,我就可能由于自学却偏巧遗漏了,也许那还是个很简单的东西。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中国的风俗

    中国的风俗

    风俗,是一个迷人的世界。中国风俗是这个迷人世界的一朵奇范,它是中国文引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立产,它以其独具特色的风姿、风貌和风采展现在人们面前形成一个色彩斑润的世界。
  •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本书研讨了生肖蛇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是邓涛在叹惋历史文化足迹中,娓娓道出的对生命、对往昔的体验感知;是通过心灵关切探寻着沧桑世道是非曲直的文化捕捞;是用内心独白式的温润对秦砖汉瓦的深情抚摸;是一支秀气的笔,在拨开朦胧,于迷雾中印证自己紧抱不弃的人生信条。
热门推荐
  • 上清道尊

    上清道尊

    昂首千丘远,啸傲风间;堪寻敌手共论剑,高处不胜寒。上古时期,封神大战中,号称万仙来朝的截教惨败身退。在后世之中,一个落魄的少年,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截教的秘法。仙道茫茫?大道难测!少年凭借截教秘法一步步的走向世界巅峰,凡界、中洲、洪荒、太古鸿蒙,万物苍生都将臣服在少年手中三尺青锋之下!亲们!求个收藏!劣者感激不尽!
  • 异世界从来都不美好

    异世界从来都不美好

    某一天,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异世界。自幼学习剑术的少年与自称神灵的少女相遇了……你以为我会告诉你从此就是打魔王的故事?天真!除了吐槽就只剩下吃货属性的无用神灵,组队的妹子沟通障碍容易害羞,外出冒险被牛头人追——谁知道草从后边会蹲只牛头人,还用探路的木棒捅进了它的菊花啊!嘛,虽然作者菌想写轻松文,但是最后还是写成了正文。讨厌无敌流,不搞小白文,绝非种马男。我可是纯情的有志青年。(目前出现过人物的作品:《素晴》《Fate》《LOL》《游戏人生》《东方》)
  • 仙界出版商

    仙界出版商

    林小凡穿越到了神龙大陆后,得到了一个“牛逼”金手指,只要向别人吹牛逼,就能获得人气值,然后从中兑换奖品。老干妈,风火轮,诛仙剑……一切皆能抽奖得出。……这是一个关于吹“牛逼”就能修仙的故事,爆笑流!新书《龙阳战尊》正式上传!
  • 《剑锋传奇》

    《剑锋传奇》

    是时,朝廷腐败,为官者不思治国安民,只图中饱私囊、安逸享乐,竭尽收刮之能,导致百姓怨声载道。加上连年天灾,于是各地义军纷起、外族入侵,天下大乱。在当时的北方,朝廷为了对付当地的起义军而联络北方各大武林门派,成立北方武林联盟,而魔云教悄然兴起,逐渐瓦解了北方武林联盟的势力。这个时候,世间突现几把神兵利器,持之则无坚不摧无往不利。当时不管朝廷还是武林中人相信,只要拥有它们,就能够铲除魔云教与起义军。于是,各方势力纷纷陷入对这几把神兵利器的争夺中。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
  • 王妃风华:邪魅王爷宠妻记

    王妃风华:邪魅王爷宠妻记

    谁能知道将军府的懦弱草包三小姐竟然在突然变得机灵聪慧绝代风华!谁又能想到曾经人人鄙夷的废物却被当今天神搬的男人选中还宠到极点!这简直是多大的恩惠啊!能嫁给这么宛如天神般耀眼的男人啊!当当京女子嫉妒的对象听说不屑的笑了笑“什么!天神!表逗我了,你们确定那个腹黑的家伙在你们心中那么厉害!”话刚一落,就听见一个好听而又危险的声音传来“娘子,你是不是在背后说我什么,对为夫不满意吗?恩~”她立刻笑魇如花:“不不不其实我是在背后夸你帅”……
  • 奇境幻想录

    奇境幻想录

    奇境,与大陆共同存在的另一空间,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前往探索。一个少年,从一千年的沉睡中醒来,只为寻找当初的真想。另一少年,从复仇中醒来,寻找活着的意义。两个少年相遇在星空奇境团,又会有怎样的故事......
  • 道尽天行

    道尽天行

    不期夜尽待天明,何时道尽踏天行。第三禁区,故事开始。
  • 鸿蒙之门

    鸿蒙之门

    太阳升起之后便是新生。大道轮回之后便是永恒。带着前世的记忆,转世新生,一轮骄阳从此在盘武世界冉冉升起。突破肉身的极限,打破世间的桎梏,一路前行,登上世界的巅峰。突破世界的封锁,找到一片新的天地之后,才知道他转世的前因。死亡的枷锁,追求力量的极致,让他再次起航,阴谋与算计,杀戮一直伴随着他,他前行的道路上跟随的是鲜血淋漓。追寻生命的永恒,探索道之奥秘,渐渐地,他寻回了古老的记忆,打开了那扇曾经走出来之后却再也进不去的门户。然后,他永恒存在,大道轮回,终究超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