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4300000004

第4章 撒切尔夫人(4)

当她以胜利者的姿态从枫丹白露回到伦敦时,时值罢工浪潮的高峰。由于她在枫丹白露为英国争回了经济利益,所以获得了议会两党议员的支持。为此,她趁势更加坚决地镇压了罢工工人,并于1985年初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在英国历史上也算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原先人们认为,1914年的矿工罢工导致了希思政府的下台;1979年的矿工罢工导致了卡拉汉的辞职;这一次撒切尔夫人也难逃此关,何况现在的失业人数多出了200万。

撒切尔夫人赢得这场战斗的原因,主要在于她继续了保守党“法律和秩序”的传统,并把“法律和秩序”通过强硬的高压政策与“镇压”汇成了同义语。

就在镇压矿工工潮的同时,撒切尔夫人不仅从枫丹白露凯旋而归,而且飞往北京与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声明》,又到华盛顿同里根讨论东西关系问题。同时,在经济政策上她继续推行货币主义和私有化运动。时至1986年,英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6%,英镑开始稳中有升,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以下,就业者的实际收入平均增长了4。2%,银行利率开始下降,股票价格看涨,整个国家出现了“借贷繁荣”的景象。由此带动了“消费繁荣”,1985年至1986年,财政年度的税收比前一年度(1983~1984年)增加了8%,私有化政策给政府增加了50多亿英镑的收入。经济增长速度在欧共体中名列榜首。鉴于这种情况,撒切尔夫人准备来年提前大选。

1987年,美苏核谈判进入了微妙阶段,人们担心美苏在消除中程导弹问题达成的原则性协议中,美国会把西欧的利益当作筹码,并牺牲西欧的利益。为此,撒切尔夫人穿梭于欧美之间,与里根达成共识,并使里根保证了在与苏联进行的核裁军问题上不拿英国作筹码。撒切尔夫人坚持西欧、尤其是英国要保留核武器,因为在她看来,核武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防止战争的法宝。这抬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撒切尔夫人与里根的谈判实际上起到了西欧代言人的作用,这使得怀有“二心”进入欧共体的“不本分的欧洲人”——英国,在西欧改变了一点国际形象。

于是同年撒切尔夫人开始酝酿提前大选。撒切尔夫人与她的前任相比,更会选择选举的时机,她第二次选举利用了马岛战争的胜利,而这一次她却准备利用大选的经济繁荣景象和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尤其是西欧其他国家开始对她为核裁军问题所作的努力而有所好感的时候,她便宣布提前一年于1987年6月11日举行大选。撒切尔夫人并没有把这次大选当作一回事,大选前夕还去参加了西方7国首脑会议。结果,保守党在下院的650席当中拿到了375席的多数票,为此撒切尔夫人只是在会议尚未完全结束前返回伦敦迎接了选举的揭晓。这次选举,撒切尔夫人心中有数,保守党十拿九稳,因此她无需亲临督战。事实上,这次大选的结果没有在国际舆论上引起十分强烈的反应。

撒切尔夫人在宣布选举结果的那天早晨,与其丈夫丹尼斯出现在保守党总部大楼的正面窗口,她从窗口伸出右臂,向聚集在那里向她欢呼的人群招手,并伸出3个手指,示意“第三次连任”。她是英国近160年来历史上第一个3次蝉联首相的奇人,她不仅奇在3次蝉联,而且奇在轻易地蝉联了3任。这确实给这位女人添增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在以后执政的岁月里,撒切尔夫人始终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左右,而经济增长率却持续保持在3%左右,这在西方国家,只有日本能与之相媲美。自50年代以来,战后历届政府都把高经济增长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作为奋斗的目标。这些目标在麦克米伦的经济政策中、在威尔逊“科技白热化”的呼吁中、在70年代初希思的“平静的革命”中,都曾明确提出过。

然而,之前的哪一届政府都失败了。他们对病症的判断大致相同,都无法对症下药、去除病根。这不是他们缺少分析能力,而是缺乏解决问题的政治决心和铁面无私的独断手段。可是,这“决心”和“手段”在撒切尔夫人的身上找到了。

随着柏林墙的倒塌,欧共体实现货币统一的可能性逐步向现实性转化。这是所有欧共体成员国的财政大臣们盼望已久的转化。与此同时,欧共体主席德洛尔关于欧洲问题的三步计划设想也加快了步伐。他主张首先让所有欧共体成员国加入欧洲货币汇率机制,然后实现所有中央银行的合作,最后实现经济与货币的统一。这是泛欧主义的最高象征,也是西欧联盟的真正纽带。

1990年10月28日,罗马欧共体12国首脑会议的闭幕会上,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夫人成为受人注目的焦点。人们都希望撒切尔夫人顾全大局,不要一意孤行,不要总是与欧共体的一些政策过不去。然而人们从这位“白脸蝴蝶”的严肃面相中,发现了这位蝴蝶并不热情,而俨然像苏联人所说的“铁女人”那样,一脸“铁色”。她不顾多数内阁大臣们的赞同意见,断然地对1994年开始实施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二阶段计划投下了唯一的反对票。顿时,舆论界哗然。

撒切尔夫人对欧洲政治一体化的深恶痛绝,并非是因为担心过分一体化带来的刺激而采取一种情有可原的谨慎态度,而是出于一种自信。她认为实行单一货币是剥夺英国主权的行为,而这恰恰是消弱“大英帝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的一种开端。自她执政以来,长期患了“英国病”的英国经济从1982年起,增长速度比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都快。

与此同时,她自恃与美国有着特殊的关系,是欧美关系的“中介人”,与东方大国的关系也不错,她访问过中国和苏联,同中国就香港问题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同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也几度握手。她奉行丘吉尔的“三环外交”政策,却又和丘吉尔一样刁钻,常常站在赌桌旁玩弄欧共体这张实际上对美、日和东方都颇有分量的王牌,而自己却不太情愿加入其中,她自恃手中有核武器,不需要欧洲其他国家来保护英国。

因此,她不愿意在“出卖英国主权”的同时降低英国的国际地位,尤其是削弱了英国在欧洲扮演的“领袖角色”的地位。

然而,她始料不及的是这一次所投下的惟一一张反对票,不仅没有赢得人们的“赞美”,也没有再获得“铁蝴蝶”或“铁女人”的雅称,却注定了她在英国作为政坛之霸主的地位将一去不复返。

大势已去的“铁女人”

撒切尔夫人在她第三届首相任职期内,与欧洲共同体维系着一种若即若离、模棱两可的关系。

她既想坚持自己的固有立场,又刻意要在特定时刻“为英国下一届大选准备和出于对英国经济利益的考虑”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她一方面坚持不列颠的主权,维护英国的“自由”和捍卫英国的利益,不甘心英国就此迅速融入欧洲共同体政治经济的一体化中,而执意要在英美“特殊关系”的基础上重新树立大英帝国的形象;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英国已丧失“超然”于欧洲共同体之外的历史条件的现实,被迫参加欧洲共同体的一体化进程,并在国内外反对她奉行对欧洲共同体政策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在一定范围内和在一定程度上与欧洲共同体其他成员国进行合作和协调。这样,她的政策便不可避免地出现左右摇摆,令人难以捉摸。

撒切尔夫人的这种矛盾多于合作、僵硬多于灵活的政策,在她于1988年9月布鲁日欧洲学院的一次演讲中,已表露得一清二楚。在那次演讲中,她明确反对共同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关于建立联邦主义的统一欧洲观点。她认为欧洲的统一应是在对独立主权国家的联合,而且不能损害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这种双重原则。

后来,撒切尔夫人又抨击联邦主义者说:“我也许在欧洲共同体内会被孤立,但从更广泛的前景来看,联邦主义者才是真正的孤立主义者。当欧洲作为整体被解放时,他们却冷酷地坚持半个欧洲联合;当真正的全球市场正在出现时,他们仍游戏于保护主义之中;世界上最集权的苏联已经垮了,他们却还被集权的方案所束缚。如果说有一种意识已经过时了的话,那就是靠人为的力量来创造一个巨大的国家。”

正因为撒切尔夫人坚持如此铁定而又鲜明的观点,所以她先是在1989年6月马德里欧洲共同体首脑会上,不让英国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一阶段——欧洲货币汇率机制。后来在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和财政大臣奈杰尔·劳森的积极劝说下,她总算勉强作出了承诺。但是在1990年10月罗马欧洲共同体首脑会上,她又不顾其他11国一致同意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第二阶段计划的立场,反对建立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和设立单一的欧洲货币。撒切尔夫人对欧共体的立场如此僵硬,使英国在多数情况下在欧共体内处于1票对11票的绝对孤立境地。英国在重新安排欧洲的进程中始终成游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个局外人。

撒切尔夫人的这种僵硬立场还激化了保守党内的矛盾和分裂。紧接着内阁进行了第一次调整,1989年7月,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因与首相在欧洲货币联盟方面的意见相左而被调出外交部。同年11月,财政大臣劳森也由于同样原因而挂冠离去。

1990年11月杰弗里·豪又由于反对首相在欧洲问题上的观点而主动辞去了副首相的职务,由此触发了撒切尔夫人的领导危机。这位对首相一贯言听计从,对工作任劳任怨,但仍保留着副首相头衔的杰弗里·豪已经为撒切尔夫人效忠了15年之久,这次之所以拂袖而去,坚决辞掉副首相一职,是因为撒切尔夫人1990年10月30日在英国下院答辩时,曾以斩钉截铁的口吻说:“如果有人要求我们放弃英镑,那我的回答是:‘不!不!不!’”这3个斩钉截铁的“不”字,使一贯忠顺的杰弗里·豪忍无可忍,便于11月1日向首相正式递交了辞呈。

副首相杰弗里·豪的辞呈深深撼动了撒切尔夫人,但还没有达到对“铁娘子”权威的最大威胁。要命的是这位在撒切尔内阁中历任财政大臣、外交大臣、下院领袖、枢密院长和副首相等要职的老臣,在撒切尔麾下立过汗马功劳,如今他也开始了“背叛”。他在11月13日发表的辞职演讲中说了这么短短几句发人深省的话:“我为党和国家做了我认为正确的事。现在该轮到其他人考虑他们对忠诚的悲剧性冲突作何种反应了。我本人与忠诚较量的时间也许太久太久。”他最后还吁吁大臣和议员们把国家的利益摆在对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忠诚之上。

杰弗里·豪这样振臂一呼,虽然还没达到那种天下“云合”和“影从”的地步,但至少在保守党和下院内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动摇了撒切尔首相的根基,也震撼了英国政坛。从此,撒切尔夫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已江河日下,颓势难挽。

随即,英国《独立报》的民意测验表明,有64%的英国人认为撒切尔夫人应下台,并认为她是50年代以来英国最不受欢迎的首相。这与她10年前入主唐宁街10号时听到的《她是一个大好人》的主旋律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为此,保守党内成员们忧心忡忡,怨声载道,一时换马呼声迭起。

就在杰弗里·豪发表辞职演讲的第二天(11月14日),素怀异志且1986年初在韦斯特兰事件中敢于跟首相分庭抗礼的前国防大臣迈克尔·赫塞尔廷随即抓住有利时机,正式宣布了竞选党领袖的声明。他由尼尔·麦克法伦提名、彼得·塔普尔担任副手,向由道格拉斯·赫德提名、约翰·梅杰担任副手的撒切尔夫人挑战,竞选保守党领袖。双方决定11月20日为第一轮投票日。

可是,撒切尔夫人大意失荆州,她万万没有料到自己这艘“蒙冲战舰”竟会翻在阴沟里。结果“铁娘子”与赫塞尔廷的第一轮竞选,就为她自己的政治生涯画上了终止符。

11月20日,巴黎欧安会如期举行,撒切尔夫人端坐在克莱贝尔会议中心,正在侃侃而谈、滔滔雄辩、满面春风的时刻,在伦敦唐宁街下院12号会议室里,选举保守党领袖的投票作业即将开始。选举工作由“1922年委员会”主持。在投票箱前敛声屏气地端坐着主席翁斯洛和3个选定的监票人。上午10时,保守党议员们鱼贯入场。由于撒切尔夫人与外交大臣赫德远在巴黎与会,特由其指定的代表代行投票。当天下午6时投票结束,议员们悉数退场。会议室双门密闭,翁斯洛及3名监票人开始计票。半小时后,议员们又鱼贯进入会议室,翁斯洛朗声宣布选举结果:“撒切尔:204票;迈克尔·赫塞尔廷:152票;16票弃权;第二轮投票定于27日进行。”

按照保守党选举制度的规定,撒切尔夫人必须以超过第二位候选人15%保守党议席的票数才能在第一轮决选中获胜。亦即在赫塞尔廷得到152票的情况下,撒切尔夫人的得票数应不少于208票,如今她还差4票才能达到标准。

如果投票前“铁娘子”不是远隔英吉利海峡,而是亲临议会督战或在投票前能将支持赫塞尔廷的下院保守党议员再争取过来哪怕两个,她就足以渡过难关,稳操胜券了。可惜这已成定局,是嗟悔无及的遗憾了。然而,恰恰是这关键的两票(注意,当时还有16票弃权)在两天后便结束了撒切尔夫人15年党魁和11年半的首相生涯。

由于投票之后反对首相的声浪高涨,冲击着保守党的后座议员,以及“撒切尔时代已经结束”的观点在他们中间日益传播,加上昔日忠于首相的内阁大臣纷纷背叛或多持保留态度,撒切尔夫人眼看大势已去,被迫于1990年11月22日宣布退出竞选,同时宣布辞职,并提名梅杰参加竞选。紧接着,在这场“宫廷政变”中被迫辞职的撒切尔夫人便厉兵秣马,全力支持梅杰参选。在11月27日梅杰、赫德、赫塞尔廷三马并逐的第二轮决选中,梅杰最终以185票的多数票击败了另两位竞争对手。撒切尔夫人于是与约翰·梅杰的夫人诺尔玛·梅杰热烈拥抱。

从1975年撒切尔夫人成为保守党的领袖到1990年辞职,撒切尔夫人担任保守党领袖达15年之久。在她的领导下,保守党连续3次赢得大选,这在保守党的历史上也是一个辉煌的奇迹。担任首相期间,撒切尔夫人推行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改革,创造了所谓的“撒切尔奇迹”,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也被冠之以“撒切尔主义”。由于其不畏艰难、锐意改革的形象,她还赢得了“铁娘子”、“好斗的玛吉”的美誉。

同类推荐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明四家传(下)

    明四家传(下)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故事全方位地介绍了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彼此间的交往以及各自的生平和创作。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萌学园之时空之轮的秘密

    萌学园之时空之轮的秘密

    这一次是新的萌学园,会添加几个新人物,不过主要情节还是依照电视剧,不过人物感情线,和有些经历是全新的。
  • 青元帝尊

    青元帝尊

    光明中,他是最耀眼的天才,傲视于群雄!黑暗下,他是所有人的心魔,杀人于无形!林忘凡坚信,终有一天,他能改变这个残酷的世界!
  • 郑敬中摘语

    郑敬中摘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春姿俏

    春姿俏

    “不行,我得赶紧死回去!万一我不在,我爱豆鹿哥谈恋爱结婚生猴子了怎么办?”仰天长啸“为什么非让我穿越到古代?你给我个皇上我也不干啊!我只要我鹿哥啊!没有我鹿哥我活不下去啊!”好,这个技能我给满分!四年后的自己居然能跟现在的自己沟通,还让现在的我小心萧世子。可是萧世子似乎。。。可是,知道后事的我依然还是掉进了萧世子的圈套。鹿哥,你带我回去。呜呜呜!一部追星族在古代的血泪史,如果你有偶像,还是不要想着穿越的好。
  • 非凡短笛

    非凡短笛

    《非凡短笛》是作者将过去发表过的一些散文、游记、随笔结集出版。描写了作者60多年来的人生感悟世态变迁,歌颂了人间美好及人间真爱真情,对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树立理想、如何把握道德底线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全书分背包行旅、人物春秋、故地杂记等篇,分别记录了作者各个时期,不同境遇的人生感悟。
  • 顶级医豪

    顶级医豪

    “我为医狂!我为美人狂!”这是夏谷的格调!他行医有两点准则:1、不是美人不医,不是纯天然美人不医!2、家族有顶级美人优先就医!不服气想要挑战?“成,就看是你依靠外物得胜,还是我一百零八根金针医遍天下!”……………………求收藏!求推荐!谢谢各位亲!
  • 疯魔执剑

    疯魔执剑

    我的路,终究只是用我手中之剑,去守护那些美好而已!
  • 醉酒回轮再入你怀

    醉酒回轮再入你怀

    她,林凡幼年父母双亡,12岁被姑姑和表姐赶出家门,却遇到了丧女的林雄,在老天的眷顾下,她戴上面具,成为林凡。
  • 秋雨叶芽之隐私的日记

    秋雨叶芽之隐私的日记

    七岁,是他与她相见的时间。他对她的爱恋放不下:“叶芽,你爱我吗?”她却只视他为亲人:“当然,因为我最喜欢秋雨……哥哥啦!”感情随日月丰富,改变。得知真相的她,终于理解那份不可能实现的感情。但一场车祸,将她从弥补这条感情的道上分离。“为什么我当时不去珍惜啊~!”她伤心欲绝,拼命挽回,望着低低的坟墓,秋雨又一次滋润了新发的叶芽,但他永远不会回来了,25岁的路过,擦肩而过,会是“死而复活”的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