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7200000005

第5章 孔子(5)

突然有一伙人把他们包围在那里。原来这支队伍乃是陈缗公派来逼孔子回陈的。陈缗公在孔子走后非常后悔当初没有把师徒留下来。君臣经过一番商议,才决定派出一伙人来,只围困,不伤害。等到孔子师徒饥渴难忍,实在熬不下去的时候,再逼孔子改变决定,放弃赴楚的想法。

在半饥半饱的熬煎之下,孔子师徒被围住了3天。到了第三天,粮食早已经被吃得颗粒皆无,就全靠野菜野果应付了。孔子却坚持照常跟学生们讲学、诵诗、弹琴,他用心良苦,用圣贤的道理教导学生,古人的范例激励学生,也想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其实,孔子也是凡人,只是他想用自己的信仰体现对学生的热爱,一再地抑制自己罢了。

第四天,子路气呼呼地从外面回来。

孔子从子路和其他一些弟子情绪低落中感受到一种危机。一种比绝粮更严重的思想危机在动摇自己的后继者。他把子路叫来说:

“《诗》里说:‘不是野牛,不是老虎,徘徊旷野,是何缘故?’我的信仰不对吗?为什么在此受困?”

子路说:“我们在鲁国被驱逐,在陈国也没有受到重用,在宋国遭到了伐树之难,目前又跑到这里来挨饿……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是老师的仁德不够,人们才不相信老师?难道是老师的智慧不够,人们才不按老师的主张去做?”

孔子瞪起眼睛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打量着子路,仿佛要重新认识他这个一直追随他30年的弟子,仰天长叹一声说:“怎么能这么说呢?你以为每个有仁德的人都会有好下场吗?如果每个仁者一定会得到信任,伯夷、叔齐就不会饿死在首阳山上,如果每个智者必然得到重用,那么王子比干就不会横遭剖心之祸。所以,一个有修养,有仁德的人决不会因为一时的穷困而改变气节。”孔子就是这样,明明知道有了大学问、好品德不一定被赏识,但他仍然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后来又把颜回叫到了身边,把刚才对子路、子贡所说的话重新说了一遍。

颜回沉思片刻说:“老师的思想太理想化了,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因此不被世人所容纳。老师的高尚恰恰在于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所采纳,但自己仍坚持下去,方显示出君子的修养。这也越发能表明老师的思想境界高,老师是德高望重的君子。”

经过这番谈话,孔子觉得颜回和他志趣相投,希望颜回成为暴富,自己好给他管家。

孔子师徒被围的第七天。

忽然,一阵呐喊声传过来,一些雄姿勃发的士兵冲杀过来。这些人把围困在孔子师徒周围的兵卒打退了。

原来,这是驻守在楚国的边邑大夫叶公,听说孔子被围困,派军队来搭救。楚军后来又护送他们到达了楚国的负函(今河南信阳县)。

孔子师徒又闯过了一个险关。

叶公名叫沈诸梁,只因为他的封地在叶,所以人们称他为叶公。叶公请孔子担任当地的文化顾问,并经常跟孔子请教国家大事。

有一次,叶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政在来远附迩。”

意思是说,政治如果要好,要做到使离你近的人能附和你,远方的人也能来归顺你。

因为,孔子了解到叶公苛税沉重,得不到人民的爱戴,甚至有很多人丢弃自己的故乡离开叶国,搬到他国去居住。所以,孔子这句话正好说中叶公的要害。

但叶公为人顽固。不易接受别人的劝告,还自吹自擂地说:“我们叶国虽然还没有做到那种地步,可是,我们的人民都是正直守法的。”

孔子说:“是吗?但愿如此。”

过了些日子,孔子离开负函,踏上了返卫的征途。

当时卫国国君是卫灵公的孙子卫出公,掌握实权的是孔子文子。恰巧这时卫国正当多事之秋,内无贤才相助,外有世子树敌,正盼老友还朝,解决疑难呢!

于是,第二天,卫出公模仿祖父生前的做法,率领文武官员迎接圣人。回宫后,又设盛宴为孔子师生接风洗尘,并仍旧每年发给俸粟6万。卫出公的所作所为也不过是为买一个“尊贤”的美名,而不给孔子任何实权,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从这以后,孔子师生又在卫国住了5年。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不义之战。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鲁国刚击退吴国的侵犯。到了夏天,强邻齐国又发兵攻鲁,夺走了鲁国的城池。

此时,孔子弟子冉求早已被季康子召请回鲁,担任季康子的总管,深受信用。

冉求英勇善战,最后打败齐军,取得了胜利。

宰相季康子非常喜欢冉求,问他说:

“真不愧为孔夫子的高徒,一身的军事本领,真让人羡慕。”

冉求微笑着说:“您应该羡慕恩师才是!”

季康子又问:“孔子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冉求很坦率地说:“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人才。如果实行他的政治主张,立刻能使国富民强。”

季康子便决定任用孔子,问道:“我想任用他,可以吗?”

“这没问题。老师是一个讲究礼的人,千万不要把他当作一般的人去对待。”

于是,季康子差人赴卫国去迎接孔子。

孔子在外颠沛流离14年,行仁政德政的政治理想的结果是到处碰壁。如今,他已经68岁了,多年的归国愿望突然变成现实,孔子自然很高兴,便率领弟子们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途。

沿途,孔子一边教育弟子,一边在欣赏美景之时计划着回到故国之后的事。

经过一路的颠簸,孔子和弟子们坐的马车,在暮色苍茫的黄昏时候,返抵曲阜门外。

孔子终于回到了阔别14年的祖国!回到了家!但是江山依旧,人事已非,14年阔别之后回到家来,贤慧的妻子已经离他而去。人去室空,14年的分别,竟成为了永别!孔子面对青灯,孤零零一人,不免心酸。周围的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很多人老的老,死的死,走的走。不过,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老的凋谢了,新的又萌发了嫩芽。小孙子子思长得眉清目秀,聪敏颖悟,才智过人,看到自己事业后继有人,这对孔子的晚年生活是极大的精神安慰。

孔子回鲁国后,因与季康子观点不同,故没有直接参政,只是偶尔拜访谈论一下自己观点而已。

8.重振学堂

孔子回国后,重振冷清了14年的学堂,慕名而来的人数超过了以前任何时候。如果说,从30~35岁开始收徒讲学为孔子集中讲学的一个高潮时期,37~50岁的孔子自齐返鲁到从政仕鲁为孔子讲学的第二个时期。那么,自从68岁晚年归鲁以后到73岁逝世这5年,是孔子教学的第三个高潮。

相传孔子前后招收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其中一部分是他晚年归鲁后招收的。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孔子师生在学堂庭院中赏月述志。孔子问曾参道:

“参,你平时注意修身,为什么不谈谈你的看法?”

曾参有些腼腆,不好意思地说:

“我每天检查三次我的所作所为:

1我在为别人做事时,是否做到了尽心尽力;

2我与朋友交往是否忠诚守信;

3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他还引用夫子的话说:

“反躬自省,正义应在我身,即使对方是卑鄙之人,我也不会去恐吓他,反躬自省,正义在我,对方即使千军万马,我也要上前去较量。”

孔子听了,夸奖他做得好,说:“这三条反省得好,若能天天这样检点自己,何愁成不了君子!”曾参所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之道,被后来的学者广为传颂,大家都纷纷遵循仿效。

后来,孔子的孙子子思便是由曾参教导成才的。子思又收孟柯(孟子)为徒,可见,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他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为孔子学说的发扬光大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被后世儒家学派的人尊称为曾子。

孔子的弟子中人才济济。孔子从教40多年,培养出了大量学者和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外交人才。这些人才,孔子曾按他们的品行和专长分为4科。他们的优秀代表是:

德行科:颜渊、闵损、冉伯牛、仲弓。

言语科:宰予、子贡。

政事科:冉有、子路。

文学科:子游、子复。

也恰恰因为孔门弟子中这多方面的人才,也使一些国家对他感到恐惧。

同时,孔子对待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了不同学生的潜能。弟子们十分感谢佩服自己的老师。

又是一个山花烂漫的秋日,孔子与弟子们一起出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

沁水就在曲阜北门外。出了城门,便看见泗河之水蜿蜒流淌,两岸芦苇摇曳,白鸳飞舞。此情此景,此时此地,没有颠簸流离,没有争权夺利,没有尔虞我诈,师生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清纯之美。

走了一阵,游览了一会儿,他们便三三两两分散活动。孔子见颜回和子路在身边陪着他,便对他二人说:“你们二人说说你们的志向,让老师听听。”

心直口快的子路马上开腔说道:

“我愿把我的车马和衣服贡献出来,供朋友们一同使用。用坏了也不生气。”

颜回听了,想了一会儿,慢慢地说:“我希望自己不炫耀自己的善良,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孔子满意地点头称许。

子路转向孔子说:“请夫子也谈谈您自己的志愿行吗?”

孔子微笑着说:“使老人安逸幸福地度过晚年,使朋友互相信任,让青年相互关怀,这就是我的志愿。”

孔子又对颜回说:“听说你最近写了一首歌,能唱给大家听听吗?”

颜回欣然应允,边弹边唱道:

有利剑兮匿于鞘中,

有美玉兮藏于泥土。

虎落平壤兮反不如犬,

凤凰落地兮被鸡啄伤。

生不逢时兮玉石不辨,

不遇明主兮骥锁厩房,

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

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

曲罢,孔子赞美他唱得好,他夸奖颜回说: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能这样做到的只有你和我两人吧!”

子路觉得老师一味夸颜回,把自己撇在一边,心里很不是滋味。心里藏不住一点儿事的子路直率地问老师:“夫子,如果您要统率三军出征,您将让谁来陪同呢?”

等了许久,孔子说了这几句话:“空手打虎,徒步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想和他做同一件事。我所共事的人,一定是遇到事情非常谨慎,善于思考而能谋划大事的成熟之辈。”

这分明在委婉地批评子路勇而无谋,遇事不求甚解,意气用事,经常碰壁。听出弦外之音的子路低下了高昂的头,他心里面翻开了五味瓶:有惭愧,有感激,也有不小的委屈!

岁月的年轮转向了第二年春天,绿草如茵,花香阵阵,杨柳抽出了嫩条,小鸟在枝头唱歌,孔子带领弟子到舞零台游览。

这一年,鲁国有些旱情,舞零台要举行祭曲。天气晴和,万里无云,温度适宜,孔子和弟子们早早地就上路了。

等他赶到舞零台时,祭礼已经开始了。围观的人把台前的空场围得水泄不通。台上有一队女巫正在一面跳舞一面祷告。舞巫仪式之后祭曲结束,一群青年男女又围在了一起,自发地跳起娱乐性的歌舞。孔子师生也挤进了人群之中,有的甚至挤到了歌舞人群的最中间,随着节拍,欢舞起来。直到最后,跳得大家两脚酸疼,两腿发木,肚子也咕咕叫唤了,师生们才停下来。

他们来到树阴下的一块大青石上,拿出随身携带的饼子饭团,不顾一切地大嚼大吃起来。饭后,孔子靠着树根闭目养神。这时,参加祭典的人们已经离开了,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凉风习习,孔子感受到了一种融身心于大自然中的逍遥之乐。休息了一会儿。弟子们都向老师围拢过来,交谈着。

挨孔子坐得最近的几个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等。大家闲聊了一会儿之后,孔子稍稍提高一点嗓门说:“我们何不各言其志!”又说:“我的年纪虽大,又是你们的老师,但不要因此有什么拘束,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各言其志吧!你们平常老是说没有人赏识自己,那么如果有人赏识了你,并起用了你,你会做些什么呢?”

子路第一个抢先说:

“一个拥有千军万马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中,外有敌国侵扰,内有天灾人祸,如果让我治理,不出3年,就可以使人民不但勇于冲锋陷阵,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微微一笑,又问:

“冉有,你呢?”

冉有说:

“一个六七十里见方,或者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只要3年时间,就可以让人民丰衣足食,至于礼乐教化,就得再请高明了。”

孔子指指公西华,问:

“华啊,你打算怎么样呢?”

公西华答道:

“我不敢逞能,我只愿学着干罢了。例如祭祖,或者与外国会盟这一类的事情,我只能身穿礼服,头戴礼帽,或者去做个小小的司仪而已。”

孔子又问:“点呀,你怎么样?”

正在弹琴的曾点正陶醉在乐声悠扬之中,一曲将近尾声之时,听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轻轻放下琴,站起来慢条斯理地回答说:

“我的志趣可没有他们三位讲的那么好啊!”

孔子说:“但讲无妨!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理想而已。”

曾点说:“我希望在暮春三月,穿上新买的衣服,约上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到郊外游览。在沂水之滨洗脸沐浴,在舞零台上吹风乘凉,游兴既尽,一路唱着歌,悠闲漫步而归。”

曾点的话,为大家描绘了一幅欢乐祥和的太平盛世之景,这也正是孔子梦寐以求的社会。孔子听了曾点的主张之后,长叹道:“曾点的心愿正是我的抱负啊!”

孔子学生中,最有名的三位代表是子路、颜回和子贡。子路为人耿直,有勇力才艺,一生忠于孔子;颜回学部渊博,品格高尚;子贡很有才华,是一位善言辞的外交家,曾靠三寸不料之舌挽救了鲁国,乱齐破吴使强晋更强,同时也帮助越国。

9.谈仁论礼

孔子在晚年时,过着安静的日常生活。

孔子的人格经过长时间的修养,已经达到了圣贤的境界。他在与一般人交往之时,非常谦虚温恭,让人觉得他不善辞令。

可是,当孔子一来到宗庙或朝廷,孔子的谈吐便头头是道,非常善于论辩而又谨慎、谦恭。

和上大夫们谈话之时,孔子的态度是严肃、公正的样子,和下大夫们说话时,他和悦地侃侃而谈。

进入公门之时,他一定恭敬地鞠躬如也。

奉君命去迎接宾客时,他一定谨谨慎慎地进退有度,符合礼仪。

在饮食上,孔子亦很有节律。每餐的食物都是有定量的,酒量虽没有一定,但都能适可而止。

吃东西时,不和人说话,夜晚,就寝后也不说话。

遇有朋友或弟子们逝世时,没有亲人料理丧事,孔子便自动地去帮助料理。

孔子这种日常的生活态度,是很值得我们仿效的。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学说。有一天,孔子给学生讲“仁”。

子贡问:“如果有人能博施子民,能济众,这样的人能不能称得上仁?”

孔子说:“这岂止是仁,简直就是圣人了。我想,就是尧舜禹这样的人恐怕也难做得到!”接着又说:“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听得很入神,而且一听就懂。可是,子游却不理解,缠着子贡要他解释。子贡说:“立是立身,立足的意思。‘己欲立而立人’的意思是:你如果想在社会上立足,也要使别人在社会上立足。立,也可以解释成职位。那么,‘己欲立而立人’的意思就是:你如果想要自己取得职位,也要使别人取得职位。‘己欲达而达人’也跟这个意思相近。”子游抢着回答说:

“你如果想自己显达于世,也要让别人显达于世。”

子贡回答了子游的问题之后,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时,子舆大声喊道:

“老师,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怎样做?”

同类推荐
  • 正说霍元甲

    正说霍元甲

    作家晨曲通过走访霍氏后人,查阅史料,以掌握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专著《正说霍元甲》,向国内外读者详细讲述了武术大师霍元甲行侠乡里、打擂扬威、首创精武会以及与霍元甲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精武会的发展过程,其子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会,霍氏家族渊源及后代繁衍等情况,也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并澄清了近年来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书中还附录了因电影《霍元甲》引起的诉讼始末和部分精武拳谱介绍两个章节。此书资料翔实,接近完整,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佳作。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伊莎多拉·邓肯(名人传记丛书)

    伊莎多拉·邓肯(名人传记丛书)

    伊莎多拉·邓肯是美国著名的舞蹈家,是第一个披头赤脚站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者,被尊为世界现代舞的先驱人物。她在舞台上拥有光芒四射的美丽,现在让我们沿着她生命的足迹,一点一点地探寻她的一切。
  • 诺贝尔

    诺贝尔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热门推荐
  • 神也有烦恼

    神也有烦恼

    当人类失去了共鸣,当科技走到了极致.....然而也不关我啥事啊!?作为一名失忆的人,对!我得找回记忆,当然,这其中会制造很多麻烦,所以呢!额~~~你烦恼么?
  • 日月星曜

    日月星曜

    不好意思啊,再接下来要开学了,也就是说从开学开始这本书就要改成一周一更了,如果嫌弃本书更新太慢,建议先看别的书,等更完了再说。对不起了,学法律的孩纸伤不起。
  • 逍遥至尊在都市

    逍遥至尊在都市

    苏浩,异世修仙界不可一世的绝世天才,无奈遭人暗算,绝望中带着数十年的超然觉悟重生于地球,从此,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传奇人生。成熟温婉的女教师,调皮活泼的学生妹,性感火爆的警花,冷血诱人的女杀手,高傲冷艳的千金大小姐……这一切,都不是梦!
  • 还珠格格续集三之一  倾国倾城

    还珠格格续集三之一 倾国倾城

    夏洛蒂勃朗特说,爱情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甜也是最苦西。巴尔扎克说,真正的爱情像美丽的花朵,它开放的地面越是贫瘠,看来越格外的悦眼。自古至今,经久不衰的主题只有,爱情。那么什么是爱情,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但这里的故事与爱情有关。这些话,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情,这些爱,或许能告诉你一点什么。等待爱情的,享受爱情的,失去爱情的所有和爱情有关的亲爱的朋友们,请用双手拖住你可爱的下巴,静下心来,让时间慢下来,品味其中味。大家好,鄙人的《还珠格格续集系列》之《还珠格格续集三之一倾国倾城》和《还珠格格续集三之二一帘幽梦》已经上传完结,《还珠格格续集大结局缘定今生》已经完稿,即将开始陆续上传,敬请期待,浪漫爱情,真心奉献!!感谢琼瑶阿姨,感谢朋友们,感谢家人,感谢自己。欢迎与这本书或者爱情有关的朋友们,LOVEQQ:371261031
  • 家庭心理医生(最新家庭医生系列)

    家庭心理医生(最新家庭医生系列)

    本书全面系统地进行阐述,知识点深浅适度,例证具有说服力;文笔流畅,言辞恳切,通俗易懂,内容实用,方法具体,融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书中配有大量插图,使全书的版式更加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书内容简明扼要,易学、易懂、易掌握,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家庭护理指导手册。
  • 吾本为帝

    吾本为帝

    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一少年从晋国崛起,且看他一步步走到最巅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因吾本为帝。
  • 珠玉在野:小将,嫁你可好

    珠玉在野:小将,嫁你可好

    新文案:她身为丞相之女,本应高高在上,哪知为了逃避嫡母的算计与人私奔,竟落得个众叛亲离被卖入青楼的下场。为了生存,她步步为营,与人周旋,辗转众人之间。花魁选拔,她艳惊四座,引得无数才子青眼相看,唯独看上了微贱的他。为了心之所愿,她损心伤肝,却发现一切不过是早就计划好的阴谋。金蝉脱壳,她逃离漩涡。却因为爱他,心甘情愿再次卷入这漩涡之中。只不过,这一次,她身边有他,便什么也不会怕。
  • 狗狗玩转世界

    狗狗玩转世界

    管希晨作为人类生存了二十二年。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人类,实际上却是一条狗。他没有悲观,没有气馁,靠着自己倔强的意志走上了狗生巅峰。管希晨说:“统治人类什么的,真的一点都不好玩!”
  • 乾坤演义

    乾坤演义

    诸侯乱战,百家争鸣,西夏立国,与西楚,北金成三国鼎力之势,从此三分天下。西夏建国之初术士盛行,身怀通天之法,一场天山上的屠杀,将术士里的卦士几乎灭尽。由此,西夏崇武轻术,崇武轻文。陆离从岷山逃亡而出,前往中庸之城。一场悲烈的国土之争,信仰之争。且看他如何在这三国乱世里,颠倒乾坤,正卦术之名!
  • 乐翩三牵之桁谣情

    乐翩三牵之桁谣情

    夜幕,墨黑的天如同一个大窟窿,装着世间的所有事物。但其实,海天之外,还有另一番天地……一个个痴心绝对,默默的付出没有换回来什么,一次次的误会又让自己都摸不清自己的心。原来,又有多少人能分清爱、喜欢和占有欲呢。有时感觉并不是就完全正确,听听自己的心吧……乐神未定,碧沧夕菩早已是暗流涌动,一个个都贪婪地望着那最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