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6900000011

第11章 孟子(1)

1.成长时代

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原本鲁国人,出生于邹(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孟孙氏曾是鲁国最大的贵族之一,把持着鲁国三分之一的天下。但是到了孟子父亲(据说是叫孟孙激)这一辈,彻底沦落为穷人。孟子的父亲读了一点书,能写会算。但手无缚鸡之力,干不了农活。由于家道败落,孟子的父亲流落到了邹国,在一个地主家中找了个账房先生的差使。

孟孙激出生仕宦之家,又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农村人眼里,就成了受尊敬的人物。他那渊博的知识和彬彬有礼的作风,在乡民中传为美谈。孟孙激在这里干了几年,就有一些好心人前来为他提亲。他选中了一家破落大户人家的小姐。这女子,知书达礼,很有教养,他们成了亲。一年之后,妻子生下了一个白胖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孟轲。

孟轲4岁时,父亲得了一场重病,卧床不起。母亲到处为他求医寻药,但最终也没能把他的病治好。孟孙激抛下幼子和年轻的妻子,撒手而去。从此,孟轲便成了孤儿。

孟孙激死后,妻子在乡亲和东家的帮助下,埋葬了丈夫。后来邻家的房子租给别人做生意,谁知道那人做的是棺材生意,小孟轲耳儒目染,也学会了一点出殡的常识。一次小孟轲在家里和小朋友们玩游戏,开始玩出殡的游戏,正好孟轲他妈妈回来了。未进院子就听见了孩子们的哭声。她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急急忙忙赶回家,一进院子,见孩子们一本正经模仿出殡的样子,孟轲担任总指挥,真是让人既好气,又好笑。

孟氏对儿子说:“轲儿,这出殡发丧的事可不是游戏。以后别再玩这种不吉利的游戏了,好吗?”孟轲答应了。然而,没过几天,她又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见到孟轲和孩子们玩起同样的游戏。为了不让孩子学这些,孟母决定搬家。

她找了一处离织布作坊近的房子,为的是替人家织布并以此谋生。这是一个四通八达的镇子,来往行人很多。镇上每5天有一次集市贸易。刚来到一个新的地方,人地生疏,孟轲的心也收敛多了,开始在母亲的指教下识字和读书。

孟轲母子住宅周围,既有榨油的油坊,又有织布的作坊,还有杀猪宰牛的屠宰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样的环境里小孟轲又对杀猪宰牛发生了兴趣,功课也做得少了。孟母看到这些又开始担心了,决定再一次搬家,为孩子的成长寻找一个适当的环境。她认识到,儿子心地善良,接受事物的能力强,受环境影响严重。于是,她想最好能找一个靠近学堂的住所。不久她在镇子的另一端找到一所学堂附近的房屋。随后,孟母带着儿子,来到了简陋的新住所。

孟轲跟着母亲来到新的居所后,每天在家读书、认字。一天,小孟轲向母亲提出:“母亲,我也要上学。”孟母听到儿子的要求,心底生出一股喜悦,通过选择环境来影响和教育儿子的目的达到了。她立即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孟轲上学后,孟母每日为人织布缝衣。这日子持续了大约半年后,孟母感觉到儿子好像有些变化:过去孟轲回来总是情不自禁地讲一讲学了什么功课,先生教了什么生字,而最近一段时间,进家之后总是躲躲闪闪,有一种不安的神态。孟母心生疑问,又不便直接问儿子,于是在一天早晨悄悄跟着孟轲出了门。

令她吃惊的是,这天中午,孟轲又假装从学校回来,背着书包进了家门。进门后,母亲把他叫到身边问道:“轲儿,娘这布织得如何?”“很好哇。”孟轲应合着。他心里觉得奇怪,母亲从来没问过织布的事,今天怎么啦?“这布如果继续织下去会怎么样?”孟母问。“是一块很有用的布料。”孟轲回答。孟母拿出一把锋利的菜刀,突然使劲一割,把所有的经线全部割断。织了半截的布和经线分离了,布不成材,线也无用了。孟母间被惊呆了的儿子:“织布上的布和线还有用吗?”“没有用了,它们全成了废物。”孟轲回答说。“人受教育也是一样的,坚持下去,就会成才,半途中断,就会成为废物。这就是所谓的‘半途而废’。”母亲的话音刚落,孟轲就老实承认道:“母亲,孩儿错了。”孟母语重心长地说:“希望你知错能改,一定不辜负父母的希望,好好学习,长大做个有学问的人。”

孟轲聪慧早熟,孟母教子有方。在孟母巧妙的引导下,小孟轲过了10岁,就专心投入学习了。他经常和先生讨论问题,探讨可以吸收的道理。当地学堂的先生已经不能满足孟轲的学习要求,他想到外地去游学。孟母虽然不愿意离开儿子,但为了他的前程,还是很痛快地支持了儿子的选择,并且建议孟轲先去鲁国,那里距离较近,又是孔夫子的故乡,还是自己祖先的所在地。孟轲接受了母亲的建议,带着母亲的厚望和自己的向往,走上了游学之路。孟轲来到鲁国都城曲阜,寻访了许多学者,最后选定了子思做老师。子思是孔子的后裔,是精通孔学的大学者。孟轲在外游学3年,饱读儒家经典,成了儒学的最大继承者。

2.收徒讲学

孟子大约在二十岁以后,收徒讲学,宣扬儒家学说。孟子先后后招收的弟子有几百人,得意的门生有七个:乐正子、万章、公孙丑、公都子、屋庐子、陈臻、充虞。这七人中最受孟子赞赏的是乐正子。

孟子把传授知识,看成是人生的乐趣之一。他说过这样的话:“君子有三种乐趣,父母都健康,兄弟没有灾祸,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材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孟子很重视人才的选择和培养,他曾打比方说:“假如有一位园艺家,他放弃对梧桐和梓树的栽培,而去培养酸枣荆棘,那就是一位很糟糕的园艺家。”孟子说过一句名言:“心之官则思”,他用这句话来开导学生,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他认为多想出智慧。他曾经对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叫做秋的人,是全国下围棋的名手。他同时教两个人下棋,一个是精力集中,静心听讲,刻苦钻研;另一个呢,心不在焉,虽然耳朵听着,而心里却在盘算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计划着如何拿弓箭去射它。结果,第二个学生的成绩不如第一个学生好,因为第一个学生能“专心致志”。

孟子十分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在回答学生公孙丑的提问时,讲了这样一段话;“高明的工匠不会因为拙劣的徒工而改变或者废弃规矩,善于射箭的羿,也不会因为拙劣的射手变更拉满弓的标准。教导别人要象射手那样,拉满了弓,却不把箭发射出去,只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他站在道路之中,有能力的便跟随着来。”孟子又以登山、看海来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他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了;后来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不大了。所以看过海洋的人,再看到别的水,便不足为奇了。”

孟子教导学生对待学习,必须持之以恒,反对急于求成。有一次,他在回答学生徐辟提出孔子为什么那样赞叹水的问题时,开导学生说:“孔子赞叹水,因为它有源头啊!有源头的泉水滚滚流来,汇成大河,昼夜不停,直奔大海,怎能不叫人感慨呢?

假如水没有源头,在七、八月间雨水多时,大小河渠都满了,但是当大雨过后,不是很快就又干枯了吗?再拿农民来说吧,挖井必须见到泉水,才能使井水源源不竭。如果挖井挖到六、七丈深,还没见泉水就不继续往下挖了,那就是一只废井。五谷是庄稼中的好品种,假如不能使它成熟,反而不及稗子。”

还有一次,孟子给学生讲了一个“揠苗助长”的故事: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民,他起早贪黑地耕作,但总觉得田里的禾苗长很很慢。有一天,这个农民把田里的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了一点。回到家里,他高兴地对儿子说:“今天,真把我累坏了。我费了很大力气,让禾苗都长高了。”他儿子一听,觉得不对头,赶快跑到田里一看,糟了,禾苗全都枯干了!

孟子重视对人材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循序渐进。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的。

3.仁政王道民贵君轻

孟子在四十二岁以前,主要的活动是收徒讲学。四十二岁以后即周游列国,跑遍邹、滕、魏、宋、齐、鲁等国。宣扬仁政学说。儒家学说主要是宣扬礼乐与仁义。孟子把孔子的仁学运用到政治生活中去,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成为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为了维护和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他在政治上,提出“效法尧舜先王”,“省刑罚”;在经济上,提出恢复西周的“井田制”,“薄赋敛”;在军事上,提出“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在教化工,主张“修其孝悌忠信”,在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同类推荐
  • 林徽因传

    林徽因传

    本书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
  • 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孩子慢慢来,你要的岁月会给你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紧贴当下教育现实,还原教育真相,让大家看到美好的教育并不复杂,有效的教育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作者依据经典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以学者的严谨,对大家面临的种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并指出教育面临的种种误区,同时为读者提供出许多可操作的方法。这些故事饱含真情,文字生动,所思所感贴近家教现实,对渴望帮助孩子成功的家长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对青少年读者有很强的借鉴和励志作用。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从乞讨到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从乞讨到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本文是知名作家殷谦为旅意华侨、EEC欧文国际教育总裁陈田忠先生所写的人物传记。这不只是一本传记,而是陈田忠萃取了自己的人生精华与读者分享的成功经验与人生哲学。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精灵守望者之魔法纪年

    精灵守望者之魔法纪年

    一个天赋异禀的少年画师,机智幽默又好色,和他的一群性格各异的伙伴为了自己坚持的信念在精灵世界奋斗的故事。
  • 街角的青春

    街角的青春

    谁曾没有过年少轻狂,谁曾没有过青春,那些年,我们不懂得爱,不懂得包容,不懂得理解,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离别。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穿越一亿光年,此刻我们相聚成为集体,就是一种缘分,是人生中最美的一次邂逅。
  • 莫名情妙

    莫名情妙

    拒绝车祸,拒绝重症,拒绝虐心,是因为一直坚信着“平淡”的爱情才是一种幸运。
  • 8090: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

    8090: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

    他们是刚刚步入象牙塔的少男少少女们,帅气的乖乖仔韩洛偏偏遇上了标准的野蛮女友萧燕;专情的林子铭遇上了拜金女素云;多情却不留情的潘帅遇上了他的克星汤敏;男人婆王钰偏偏不爱痴情的衡伟,反而一心一意喜欢着潘帅……象牙塔里的少男少女,送给每一个走在花季雨季中的少男少女们,愿大家的青春能想凤凰花一般灿烂。
  • 妖神战之魅妖

    妖神战之魅妖

    在这神佛界,谁敢多说一个字,除了她,堕入妖道又如何,成妖她依然可以成神。就算没了身体又如何,照样可以再创身体。恩怨之中,有恩必报,有仇就别怪我心狠手辣,等了这么久,你们就算是我成神路上的阻碍,我也会一一踏平,不信,来战。作者原名:玖阑夜大人,因为该名已被注册,更名言者川,望大家见谅!感谢!
  • 明伦汇编人事典八十一岁至九十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八十一岁至九十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绝色逆天小姐:傲世风煞

    穿越之绝色逆天小姐:傲世风煞

    她,二十一世纪人人好奇又恐惧的九煞,却不想,一场意外,她使用了能够逆转人生命的古戒,和五名手下穿越到了一个架空时代,一个以修炼玄力为主的强者大陆——天赋差?炼丹师天赋?呵!风梓兮表示很淡定,小手一伸,灵根全系!绝世药师!!……什么?嘲笑她是姨娘的女儿?——当风梓兮身份现出,所有人瞪大了眼……且看她如何玩转世界!
  • 我们有结果

    我们有结果

    这是一个的人碎碎念,不定时更新,请不要催我,作者语文不好,谢谢。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使放不下的,也许就会停留在过去,负重不堪,停滞不前。
  • 乙女的愉悦生活

    乙女的愉悦生活

    用婉转的话说,他是个办事高效率的自由职业者用粗俗的话说,他是个懒得出蛆的伪宅但总的来说,是个拥有创造一个民族潜力的纯爷们一天,在他45神角度抒发内心的激荡时一只QB找上了他接着他伟大的创造力就变成了孕育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总之这是个愉♀悦的故事前方高能,重口,高清,无码,但圣光还是有的——点娘一害羞,哥就得跪了-------一条荡气回肠的分割线------------------新人挖坑,危险施工向元首致敬真百合!!双向插头神马的......写了要坏掉的啊!!!
  • 穹天劫

    穹天劫

    她是将军女。五岁那年,源于对金戈铁马的向往,她做出了改变人生的第一个选择,从此女扮男装。她相信,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十年过去,当她手握霜月,志在千里,却发现原来所谓的命运其实是她命中注定的劫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