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以后还要请媒人和双方的近亲如舅舅和姨娘等商量如何向对方送彩礼。裕固族所看重的彩礼只是牲畜和衣服,同时也要邀请总亲(主持婚礼者)、东家(代主人家招待来客的人,八个、十个、十二个、十六个等等不一)、家头、康哥瓦(负责后勤性事务的人)、碟色克志(负责做饭的人)和歌手协助共同举办婚事。此外女方还要请一位多伊瓦什志(送亲的领头人和两位姑娘陪伴新娘,并教给她有关的婚礼仪式和礼俗等事项)。
截头在婚礼的前一天首先要在女方家举办喜事。亲朋好友们都要带上美酒和哈达等各色礼物,前来女方家中祝贺大喜。婚宴从黄昏时分开始,客人们按照辈分、年龄、地位等规矩依次就座,男家头即带领着男家给客人们敬酒、献奶茶和烧馍等食品。与此同时女方家中专门请来的歌手们也开始唱歌。当天晚上代表女方的歌手们所演唱的主要是《新娘之歌》和《艾特恩》。据说《新娘之歌》颇像中国某些地区流传的哭嫁歌之类的歌曲,最初由新娘自己,渐渐地变成了新娘的姐姐、嫂子代唱,到了最后就变成了由男歌手演唱的曲目了,而最初演唱的新娘反而不能演唱了。《新娘之歌》演唱的主要是感谢父母双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和自己临出嫁之前对家庭及家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至于《艾特恩》这首歌,则是歌手们用来安慰新娘的歌。
代表男方家庭的歌手所唱的歌与女方家庭歌手不同,他们主要负责向客人们劝酒,所以他们的歌主要是劝酒歌和向客人们表示感谢的歌。婆家的代表也会依次向客人们敬酒,诚恳地邀请客人在第二天到自己家中去喝喜酒。女方家庭还要邀请客人们吃夜饭。第二天拂晓,当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两位伴娘就搀扶着满身盛装的新娘走进客厅,走到挂头面的地方为新娘改装、带头面。与此同时歌手们则唱起了《带头面歌》赞美新娘的美貌。
当伴娘为新娘戴好头面并盖上盖头以后,新娘就走出家门,到专门为新娘准备的帐篷里面去休息。一进到帐篷里面新娘就不能再跨进家门,若有什么事情伴娘就会代替她去处理。此时客人们仍会在新娘家中喝酒、唱歌。这时他们所唱的歌就比较随便,主要是娱乐,所以歌词内容也比较随意,可以即兴发挥,这样一直唱到东方大亮。
迎亲男方家中的人早就等候在前面。他们派出几位代表,在路边等候着送亲队伍的到来,他们带着酒、哈达、羊胸岔和馍馍等礼品。送亲的队伍刚到,他们就向前拉着第一匹马,请送亲队长、新娘的舅舅、几位贵客到铺好毡子的地方就地休息,向他们献上哈达,并请他们饮酒打尖,但新娘在这时候却不能下骆驼。
送亲队伍快到新郎家门口时,新郎要立刻换上岳母家的服装。为什么要换上岳母家的服装则不得而知。在新郎换装时,歌手们则要念祝贺辞《见来克曲戈美》,其大意是说:新郎戴帽、穿袍、系带、着靴等都象征着吉祥幸福,他们祝福新郎新娘的爱情会像乳汁那样纯净,新人的生活像酥油茶那样鲜美,等等之类。送亲的队伍一到新郎的门前,几个骑马的送亲人就会策马向门前的小帐篷冲过去。新郎家的亲友,有的敲打着帐篷、有的大声呼喊,使马匹不敢近前。看起来双方好像是在打仗似的。然后是骑着骆驼的客人再向前冲,男方家的客人同样也是大声呐喊敲打帐篷,弄出很大的声响。最后骑马的人和骑着骆驼的人一起向前冲,冲上之后围绕帐篷转三圈,然后就离开。
新娘在伴娘等人的陪同之下进入小帐房中休息。娘家来的客人则由男方家庭派出专人热情招待。送亲队长则到男方家庭的厨房中查看宴会准备情况究竟如何。然后由女方歌手代表唱一段称赞男方准备的肉像小山、美酒如海的歌词表示对男方家庭的诚意感到很满意。裕固族婚礼中最有特色的礼俗是新郎赠送羊小腿和新娘射无镞箭的仪式。两位歌手端着酥油茶牛奶和缠着一缕羊毛的羊小腿,还唱颂着当时流行的民歌。
成亲唱诵以后歌手就将一点酥油涂抹在新郎的额头上面,羊小腿挂在新郎的腰带上。接着主客走到大门外边,迎接新娘进门。新娘要从门前的两堆火中间走向大门。而新郎则用三支无镞箭射向新娘,新娘此时趁机将面纱扔掉,新郎也将弓箭折断,扔进火堆中间。新娘进门后,要在伴娘的陪同之下去见婆婆,并献上自己准备的礼物。伴娘代表娘家和新娘说一些客气话,请婆婆和其他家人多多关照多多指教。
新郎和新娘双双给宾客行礼敬酒。歌手们则尽情地唱歌。主人还要向客人回赠哈达和肉份子。遵照裕固族的习俗,主人要把每只羊分割成十二份,主人把最好的臀尖和胸岔要赠给最高贵的客人。以后主人还要准备一些酒肉以便酬谢媒人头目以及帮助操办婚事的亲朋好友。大家在一起热闹一番然后陆续散去,婚事就这样结束了。
满族婚姻习俗
说媒早期满族和汉族之间是不能通婚的,此所谓“旗民不交产,满汉不通婚。”不但满汉之间不能通婚,同一个部落或氏族之间也不能通婚,这方面的限制是比较严格的。如同汉族一样,过去满族青年男女很少采取自由恋爱的方式,婚姻大事都是由双方的父母包办。男女青年到了该成家立业的时候,父母即请媒人为之物色合适的人选,若是父母看中,即可确定婚事。请媒人说亲的时候以头饰作为标记信物。如果女方收下信物,就说明女方愿意与男方家谈亲;若是遭到拒绝,媒人即将信物带回。
定亲定亲这一仪式在满族中是在男方家中举行的。由村落中的头人主持这一仪式,双方家族的长者(穆昆达)、父母和媒人参加。双方父母向新人赠送礼物,赠送给男方的是乌拉(鞋子),赠送给女方的则是阿库蜜(鹿皮长袍)。喜宴比较简单,主持人做简短的祝愿,同时请萨满选择吉日良辰成亲。从此开始男女双方都必须小心地回避对方,不但不能在一起谈话,也不能见面,不能在一起。这样直到结婚以后。过去这是一条很严格的规矩,一般都写在家法或族规里面。
婚礼这是满族婚礼中第三个程序。满族婚礼一般都是比较隆重的,全村人都要前来祝贺。在结婚的前一天就要办好喜宴,接待宾客。宾客们前来贺喜时,都要带上自己的礼物,如猪、鹿、鱼、雁等猎物,山果、蜂蜜等食物,还有衣料等。衣料的质地都要选上好的鹿皮和其他兽皮、鱼皮等。婚礼由男方家庭的族长主持,接待宾客,互相道喜,举行所谓“婚祭”。
婚祭婚祭的目的是为了驱除邪恶祈求吉祥。从娱乐的角度来讲,也是萨满表演的一次盛大的舞蹈,欢迎客人渲染喜庆气氛。不过婚祭主要还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的仪式。举行“婚祭”时要先在室内西墙上供奉祖先的牌位,神位的木匣上面贴着“挂钱”。下面的炕上摆放着供桌,桌上摆列着供品和五只香炉,每只香炉里面都点着四根香。萨满引着新郎跪在祖先的神位前面,萨满即可击鼓唱歌。
娶亲娶亲是新郎和新娘正式结婚的日子。第一件要办的事情就是迎亲,或者称之为娶亲。在时间上往往选定在午夜过后黎明到来之前。男方家庭由该家庭族长(穆昆达)率领媒人和几十个男性青年,身上佩带着刀剑,还有弓箭,披挂整齐。青年们骑着马匹护卫着新郎官的迎亲队伍,向新娘家庭所在的方向进发。
女方家此时要张灯结彩,院子里面燃烧着火把。迎亲队伍来到栅栏外面,纷纷下马,整齐地排列在大门两旁。媒人引导着新郎官走到门前叩头,并递上名帖。这时岳父走到门前,将大门打开,众族人同时一起迎出门来。新郎马上走向前去行跪拜礼称呼岳父为“阿穆格”(岳父),岳父必须向前扶起女婿答以抱见礼(其礼节是:扶起新郎,以右臂环抱住新郎)。新郎也要拜见岳母,也必须行跪拜礼,称“额穆格”(岳母),而岳母则答以摸顶礼(其礼节是:扶起新郎,用右手摸一下新郎的额头)。见礼完毕岳父岳母要陪同新郎和男方的族长、媒人等进屋。女方的族长和新娘在屋内迎接新郎,其他众人则在院子里面观看。往下便是新郎和新娘交拜。由双方的族长引导相见,新郎行长跪礼,新娘则行跪拜礼,双方同时行礼。行礼完毕则由女方族长出面招待喜筵。
这个过程中新娘的妈妈为新娘赠送陪嫁礼物,如皮衣、皮裤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等,而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的新娘则难免会流下眼泪。新娘的父亲和族长还要组成和男方队伍数目相当而且装束也一样的青年充当送亲队伍。一切准备停当之后,迎亲队伍排列在门口的左边,而送亲的队伍则排列在门口的右边。这时新郎和新娘在双方族长、父母的陪同之下跟在迎亲队伍的后面,送亲队伍在前面骑马出发。等到达男方家中时爆竹声响成了一片,锣鼓也敲得震天响。迎亲的队伍排列在门口的左边,送亲的队伍排列在门口的右边。媒人引导着双方的族长和父母互相向对方道喜。接下来就是婚礼仪式的正式举行。院子里面竖立着索木杆。索木杆竖立在正房的左边,杆子前面摆设着一张供桌,桌子上面摆放着种种祭品和供品。结婚仪式就在这根杆子下面举行。仍然是由萨满充任主持人,客人们和族人们则围在索木杆后面。萨满引导着新郎和新娘站立在索木杆下面的供桌前,主持人站在一边,拖长声音念道:
×××和×××喜成婚,
愿做万事如意长寿人!
跪拜谢婚。
新郎和新娘遵命一齐跪下。主持人接着念道:
一叩头,谢观音大士,福星高照;
二叩头,谢诸神保佑,全族安好;
三叩头,谢萨克萨妈妈,万事如意;
四叩头,祝愿伊彻额驸(即新郎)、伊彻库伦(新娘)白头到老。
程序完成以后主持人引导着新郎和新娘进屋,叩拜祖先:
拜谢祖先,不忘先人;
再拜四方,顺顺当当……
然后新郎被领到一间屋子中休息,新娘则再次梳妆,这是因为在梳妆以前,新娘还是披着长发的姑娘,也就是民间老百姓所说的没上头。梳妆是由额娘(母亲)和额穆格(婆婆)来做的。在从前,如果她的婆婆是一个寡妇的话,从此时开始她就不能开口说话。母亲和婆婆各自坐在新娘的一边,每个人只梳一个发髻民间称为“两把头”,并且要念吉利话。母亲梳的是左边,口里就要念:梳左髻,喜气满堂;婆婆梳的是右髻,口里就要念:梳右髻,福寿绵长。梳完头以后还要戴头饰,母亲给新娘戴的是一只钗,口里念道:插只钗恩情义重;婆婆给新娘戴的是一只凤,口里就要念:戴只凤成凤呈祥。梳妆这道程序,这就意味着她从此就成为婆家的人了。
在梳妆完毕后,新郎和新娘要拜见众宾客和族人。新郎和新娘在母亲和婆婆的引导之下走到索木杆下面给众人引见。早在新娘梳妆的时候,客人们就已经围坐在索木杆下面。新郎和新娘向众人行礼以后就席地而坐。一群青年男女围过来,将母亲和婆婆拉起退下坐在前面,这时那些青年男女开始唱起《恰喀拉合卺曲》,向新郎和新娘表示祝愿。
民间丧葬风俗
旧时办丧事有多道程序,要做道场、烧灵屋、唱夜歌等等,还要用白纸写对联,所以在民间办丧事也俗称“白喜事”。中国人向来把死与生看得同等重要,民间相信人的灵魂不死,死人能投胎转世还有来生。人死之后家人进行隆重的丧葬仪式,不但对生者有利,对死者也有利。新中国成立之后提倡移风易俗,办丧事逐渐简化,火葬的方式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但是在我国农村的一些边远地区,人们仍然还是相信所谓“入土为安”的“古训”,因此传统的丧葬形式仍然比较流行。传统丧葬礼俗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送终
当老人生命垂危之时,老人的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准备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能为老人送终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了终又是老人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在老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铺设的板床上,板床在较穷的地方就用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因为民俗以为人若在床上死,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有的地方也把死者是否在板床上死看做是子女是否尽了孝道的标准。家里老人在床上咽的气,子女往往会受人非议。夭折的人,家人虽不会将其移入正庭,但也会将其移至床前地上。如果死者之上还有长辈,死时也不移入正庭。在许多地方人死之后,家人都会烧纸钱称为“烧倒头纸”,有的地方更明白,叫“烧落气纸”。此外还要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二是向邻居报丧。人死之后家人要围在死者身边恸哭,人未死时通常是“禁止”哭泣的。
报丧
死者咽气后家人应当尽快地向亲友发出报丧帖,或登门通报死讯,对于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当有人来迎接时,无论长幼都要叩首。
入殓
死者在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发、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用白绸(有的地方也用纸钱)掩面。民俗认为,不能给死者穿皮衣皮裤,否则死者会转世为兽。为死者穿衣时,不要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否则以后做梦就见不到死者。有的地方要求为死者配木梳一把镜子一面。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要由专人选择好时刻,正式将尸体移入棺中,入棺时,死者一般是头朝里而脚朝外。
守铺
死者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者铺侧以示服孝,这叫做“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传统当中,守灵也是表达对逝者尊重。
搁棺
因为要选择吉田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棺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馆”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甚至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使搁棺,时间也不会太长。
居丧
居丧是指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男子不穿华丽的衣服,穿草鞋(现在已不常见);妇女则要脱去身上的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与死者关系的远近,穿孝服,戴孝帽。孝子在居丧期间(一般为一月或百日)不能理发,不能同房,不能会晤亲友、参加宴会、进寺庙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这些习俗必须严守,否则就会不吉利。
吊唁
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吊唁的方式因各地风俗不同而有区别。吊唁时,其礼数、方式由与死者关系的远近而决定。死者子女在接到讯息以后,首先要哭悼,然后问明死因,尽一切努力尽快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有的甚至一路哭来。到家后,先要在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逝者亲朋友邻虽不至于和孝子一样悲痛,但也要尽量表现得比较哀痛一些。亲友前来吊唁的时候,孝子要迎接陪同。比较亲近的亲友,一般要在灵前正式举哀哭悼,直至有人劝慰。如果不是较亲近的亲友,则可以在灵前烧化几张纸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