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指以城墙为依托的狐狸,以土地庙为依托的老鼠。比喻旧社会仗着衙门势力欺压百姓的官吏。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谢鲲传》。
晋朝退守建康(今南京)后,大将军王敦全家都跟着迁往建康,在朝中极有势力,说一不二,当时人们流传“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马指司马氏)。但是,司马氏和王氏之间的内部矛盾却相当尖锐。起初,晋元帝在建康刚即位的时候,彼此还互相支持,互相利用,矛盾并不突出。后来,王敦被任命为军事统帅,镇守武昌,掌握了长江中上游地区,声威很盛,对处于长江下游的都城有很大的威胁。晋元帝觉察到了这一危险的形势,便分别任命刘隗和戴渊为镇北将军和征西将军,名义上是防范北方各国的南侵,实际上是为了牵制王敦。
王敦也明白晋元帝的企图,便生叛逆之心,借口说:“刘隗奸邪,危害国家,必须清除他这个‘君侧之奸’(君王身边的坏蛋)”!王敦的这个造反借口是从汉初的吴王刘濞那里学来的。
在王敦部下担任“长史”的谢辊对王敦说:“刘隗固然奸邪,可是,他是‘城狐社鼠’呀!”
所谓“城狐社鼠”,就是藏在城墙里的狐狸,躲在山神庙里的老鼠。人们要想捕杀城狐社鼠,都不能不有所顾忌。因为捉城狐,恐怕要毁坏城墙,得罪君王;烧社鼠,恐怕要烧坏山神庙,对神不敬。由于这样,狐鼠之辈就仗着皇城和神庙作威作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