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2000000023

第23章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提起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人们知道得较多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其实,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除了作为动力机的蒸汽机之外,还有作为工具机或工作机的珍妮纺纱机。恩格斯说过:“使英国工人的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第一个发明是珍妮纺纱机。”可见,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应用,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这里要介绍的,就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英格兰西北部濒临爱尔兰海的地方,有一个兰开夏郡。这里的纺织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英国纺织工业的摇篮。哈格里夫斯就是兰开夏郡人。哈格里夫斯大约是在1720年出生的。他20岁以后,就定居在兰开夏郡布拉克本市的近郊,过着木工和织工的贫困生活。

由于哈格里夫斯既是一名织布工人,同时又是一个木匠,因此常常接触一些机械,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当时,还没有专门设计制造机器的职业工程师,有关安装转动装置和装配机件等工作,都是由木匠、铁匠、锁匠或者钟表匠这些人来担任的。哈格里夫斯因为职业的关系,对机械的安装和修理比较熟悉,所以也经常被人请去帮忙。人们很赞赏他的高超技术,称他为“万能的人”。长期从事机械安装、修理和制造的实践活动,弥补了他没有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不足,并为他日后发明新式纺纱机打下了基础。

哈格里夫斯有位邻居,是印花织物制造商。1762年,这位制造商雇用哈格里夫斯为他制造一台梳理棉花的机器。在此之前,圆柱形梳棉机已经由一个名叫刘易斯·保尔的人发明出来了。哈格里夫斯按照刘易斯·保尔梳棉机的模样,完成了这台机器的制作。这种梳棉机的结构非常简单,由一种装上金属齿的凹形槽和一些圆筒形梳子所组成。不过,在制造这台梳棉机的过程中,哈格里夫斯进一步增长了有关机械学的知识。难怪有位科技史学者说:哈格里夫斯在1762年制造梳棉机,“这是他的机械师和发明家的生涯的开始”。

英国的传统工业是毛纺织业。直到17世纪末期,棉纺织业才在兰开夏郡首先建立起来。因此,在当时的英国,棉纺织业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正因为它是新兴工业部门,所以较少受到封建行会和传统法规的束缚,比较容易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了同传统工业毛纺织业竞争,同国外输入的棉纺织品竞争,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就显得格外迫切。需要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新式纺纱机,正是当时棉纺织业技术革新形势需要的产物。

哈格里夫斯发明新式纺纱机之前,纺纱是用旧式手摇纺车进行的。每人操作的手摇纺车,只有一个锭子,每次只能纺出一根纱线。直到18世纪初期,这种手摇纺车虽然效率不高,但是还能勉强满足旧式织布机对棉纱的需求。可是,18世纪初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1733年,机械工匠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装上这种飞梭的织布机,不仅能织出更宽的布匹,而且使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接着,他的儿子罗伯特·凯伊又加以改进,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必须有8个至12个纺纱工纺出的纱线,才能够供应一个使用飞梭织布机的织工的需要。棉纱供不应求,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情况。据说,1760年,曼彻斯特有个织布工人,每天要步行五六公里,从五六个纺纱工那里收集棉纱,才能供给自己一天内的织布之用。如果一个织工想要多弄到一些棉纱,他就得用上衣或新丝带去贿赂纺纱工。

长时间的棉纱供不应求,使棉纱价格不断上涨,棉布工厂的厂主感到不能忍受。有些棉布工厂因缺纱而停产。为了提高棉纱产量,需要发明新式的纺纱机。1735年,有个名叫约翰·怀亚特的木匠发明了一种转轴纺纱机,并于1738年得到了专利证。可是,由于这架机器很不完善,经常发生事故,因此也就没有得到实际的推广应用。棉纱供应不足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例如:大力兴办纺纱学校,对农村的纺纱生产实行奖励,甚至在监狱和孤儿院中也发动纺纱。1761年,英国的“奖励工艺协会”发表了一项文告,设立奖金来征求新式纺纱机的发明。文告郑重宣布:“奖励最优良地发明一种能够同时纺出六根毛线、六根麻纱、六根棉纱或六根丝线的并能仅由一个人操纵和看管的机器。”于是,这样的纺纱机终于发明出来了,这就是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

棉纱供不应求的情况,在兰开夏郡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一名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常常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棉纱而苦恼。他看到妻子和女儿从早到晚用手摇纺车纺纱,不仅辛苦劳累,而且效率不高,每天纺出的纱线很少。于是朝思暮想,怎样才能将手摇纺车改进一下,使棉纱出得快一点多一点呢?由于他具有一些机械方面的实际知识,便一面思索琢磨,一面利用木工工具和技术,进行设计和试验,以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当哈格里夫斯对旧式手摇纺车不断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时候,有一天,他偶尔看到妻子的手摇纺车翻倒在地。当时,纺车上的纺锭由平卧状态改变成了竖立状态,而纺轮还在继续转动。这个极其平常的现象,却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大声喊道:“珍妮,快来看呀,你的纺车翻倒啦!”“把它扶起来就是了,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妻子淡淡地说。然而,哈格里夫斯并没有立即把纺车扶起来,而是面对着翻倒在地的纺车,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思考。他想,如果把几个纺锭都竖立地排列起来,由一个轮子来带动,不是就可以提高纺纱的效率了吗?于是,他着手设计并制成了一架新式样的纺纱机器,其中装有8个竖立的纱锭。经过试验,完全成功,棉纱的生产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8倍。哈格里夫斯高兴得不得了。由于这台新式纺纱机的研制,是受到手摇纺车翻倒在地的启示,因此他把这项发明归功于他的妻子,用妻子的名字来命名,称为“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的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在流传过程中,故事情节难免有些出入,但是总的说来大同小异。有一种说法,说珍妮是他女儿的名字。哈格里夫斯给新式纺纱机取名“珍妮纺纱机”,是为了纪念他的女儿。关于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的时间,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1764年,一说是在1765年。究竟珍妮是他妻子的名字还是他女儿的名字,究竟发明的时间是1764年还是1765年,对于这种新式纺纱机本身来说,关系并不大,所以也就用不着去考证了。

根据有关史书的记载,珍妮纺纱机的结构比较简单,它用四根支柱和几根横木,组成一个长方形的机架。机架的一端安设并列着的两排纱锭。机架的上面,横着两根彼此紧贴着的木杆。两根木杆安放在一种托架上,可以随意前后滑动。在机架的一侧,安上一个带有摇柄的大轮子。大轮子上绕着皮带,皮带又绕在机架下面安装的一根转轴上。转轴通过传动装置,同两排竖着的纱锭相连。操作的时候,纺工用右手摇动大轮子,左手掌握着托架。随着大轮子的转动,所有的纱锭也就转动起来。这样,经过预先梳理和粗纺的棉花也就得到拉伸和拧绞,同时纱线也就纺出来了。

珍妮纺纱机是一种多轴纺纱机,它显然是从旧式手摇纺车派生出来的。它把许多架手摇纺车上的纱锭集中起来,转移到一架机器上,由一个大轮子来带动,这样就使一个工人能够完成过去几个工人的工作,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哈格里夫斯最初设计制造的珍妮机,只有8个纱锭,每次能纺8根纱线。后来经过改进,纱锭不断增加,每次能够纺出18根、80根甚至100根纱线了。由于棉纱产量增加,原来纺纱跟不上织布的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体积不大,可以安放在一小间屋子里,很适合于家庭使用。同时,它只需用手摇动,操作方法简便,又不费力,甚至连十来岁的孩子都能操作。哈格里夫斯并没有想到要用它来发财,只是希望多纺出一些纱线来,供应织布的需要,这样,一家老小的生活也就能够得到保障了。因此,珍妮机发明之初,哈格里夫斯并没有立即把它公开,只是在自己家里试用。在试用过程中,他又对珍妮机的构造作了一些改进,使之日臻完善。

1767年,也就是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两三年以后,哈格里夫斯制造了几架珍妮机,公开出售。这一下可惹出祸来了。本来,自从他在家里试用珍妮机后,生产的棉纱又多又快,就已经引起了别人的注意。现在,他又将珍妮机公开出售,使那些买到珍妮机的人家棉纱产量大增,因而遭到不少人的忌妒和反对。他们认为,珍妮纺纱机应用后,旧式的手摇纺车就遭到了排挤,这样他们就得破产失业。于是,这些人成群结队,拥进哈格里夫斯家中,捣毁了所有的纺纱机器。哈格里夫斯在布拉克本住不下去了,他只得携带家眷,于1768年从兰开夏郡逃往诺丁汉郡,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在这里,他同别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小工厂,用珍妮纺纱机生产纱线,供应织袜之用。

那时候,诺丁汉也像兰开夏一样,由于棉纱供应不足,存在着严重的纱荒。哈格里夫斯来到这里后,便开始为珍妮纺纱机申请专利。为了得到批准,他对珍妮纺纱机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1770年7月12日,哈格里夫斯获得了正式的专利证书。接着,他便开始大批制造和销售珍妮纺纱机了。

然而,哈格里夫斯在销售珍妮机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麻烦。因为珍妮机结构简单,很容易仿造。于是,一些制造商买去这种新式纺纱机器后,很快就自行仿造出来,并加以推广。可是,他们却不依法付给哈格里夫斯使用报酬。为了保护自己的专利权益,哈格里夫斯不得不同那些制造商的不法行为进行斗争。在对这些人提起诉讼的过程中,他花费了大量钱财。本来,在迁居到诺丁汉后的一段时间内,哈格里夫斯因为制造和销售大批珍妮纺纱机,已经赚到了一大笔钱。可是,为了打官司,很多钱都投到这方面去了。看来,哈格里夫斯这时决心与不法制造商们争个高低,因而不惜钱财。据说,有些制造商曾表示愿意与他和解,并答应付给他3000英镑,可是哈格里夫斯却拒绝接受。由此可以看出,哈格里夫斯为保护自己发明的专利权而花费的钱财,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可惜的是,虽然他投入了大量的钱财和精力,结果还是败诉了。因为有人提出证明,说哈格里夫斯在领到专利证书以前,已经出售过珍妮纺纱机,所以他的专利权被宣判失效。这件事,对于哈格里夫斯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哈格里夫斯初到诺丁汉郡的时候,的确是很穷的。可是,自从1770年取得发明专利后,由于大量制造和销售珍妮机,他的收入就渐渐多起来了。尽管在保护专利的诉讼中受到了损失和挫折,但是他手中的钱财仍然不少。1778年4月22日,哈格里夫斯在诺丁汉去世。有一种说法,说哈格里夫斯后来死于贫困,这是不真实的。实际情况是,当他去世的时候,给他的继承人留下来了一笔钱财,其数目有4000多英镑哩。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由于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价钱也不太贵,很快便在英国各地得到推广使用。据统计,在哈格里夫斯死后10年,即1788年,英国已拥有不少于20000架珍妮纺纱机。特别是在兰开夏郡,珍妮机迅速代替了旧式纺车。有一本名为《新工业制度的起源》的书,在描写梅勒村的情况时说:“旧式纺车已被扔到废物堆了。现在人们只使用多轴纺纱机来纺纱。”这里说的多轴纺纱机,就是珍妮纺纱机。除兰开夏郡外,其他一些郡,在1775年至1785年间,珍妮纺纱机也迅速地推广了。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棉纺织技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它使棉纱的产量迅速提高,引起纺织业的一系列变化,并且带来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因为棉纱生产成本的减少,也就使布匹的价格随之而降低,从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于是,原来兼营农业的织工,就逐渐抛弃了农业,成为专门依靠工资生活的无产者。同时,珍妮机的使用排挤旧式纺车后,有些原来从事家庭手工业的纺工,因为买不起珍妮机,也放弃了农业,到拥有珍妮机的人那里去做工,成为雇佣工人。纺工和织工放弃的土地,就为农业资本家所收买,从而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场。这些情况说明,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不仅推动了棉纺织工业的发展,而且还起到了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作用。

珍妮纺纱机用人力摇动,纺出的棉纱不够结实。为了克服这个缺点,需要继续进行技术革新。于是,水力纺纱机、“缪尔”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等新式机器就陆续地发明出来了。一系列工具机的发明,又促使作为动力机的蒸汽机的诞生。一种技术革新推动着另一种技术革新。当我们回顾使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工业革命的时候,可不要忘记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哈格里夫斯啊。

同类推荐
  • 徐志摩传

    徐志摩传

    没有人走的路,我偏要去走走;走的人多了,我又想换路走。我也说不清这是好习惯还是怪脾气。二十年前研究徐志摩虽已不属禁区,但仍受着世俗偏见的白眼。那时研究徐志摩的这条路上还冷冷清清。或许正因为冷清,我就毛手毛脚闯了进去,也顾不得谁皱眉,谁拍手,谁白眼,谁欢呼了。尽管路上有杂草、有荆棘,我还是一步步往深处走,想寻找点风光,想采撷几茎有色有香的花卉。后来这条路上越来越热闹了,摩肩接踵,五光十色,我的兴致却反而淡了,想换一条冷清的路走走看。有三分冒险,就有七分诱惑,才可能达到十分境界。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 陨落的军神岳飞

    陨落的军神岳飞

    岳飞,古代战略家、军事家,从一个寒门弟子最终成为了一代抗金名将,十年间与金军大战数百次,几无败绩。他的一生慷概激昂,励志热血,最终却惨死小人之手,千百年来让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本书以岳飞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岳飞在处事中展露的人性光辉与爱国情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展现了岳飞十分精彩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与英雄情怀,是一部真实、励志、热血的传记。
  •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跟毛泽东行读天下

    本书以照片和小故事展现了毛泽东行走天下荡气回肠的历程,带读者重游祖国大好河山。
  • 于右任传

    于右任传

    本书主要介绍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丰富多彩而又曲折复杂的人生道路,也介绍了他的晚年生活。
热门推荐
  • 笑倾天下:殿下,请宽恕!

    笑倾天下:殿下,请宽恕!

    校花一朝穿越成相府嫡女,虽说是嫡女,却做着比下人还苦的活!“总有一天,你们会尝遍我所承受的痛苦!”她决定一定要改变自己在相府的地位,不会再让人敢欺负她!之后,她一心只想着复仇。尽管她多么的严肃,都掩不住她那赛西施的美。她的一颦一笑很少见,却是倾国倾城!在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令她想生生世世依靠的人“你要什么我都会给你,我也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陌羽辰对她说。“我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可是深情总有人嫉妒,“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陌羽辰心中念她。“花开花落,我同你共赏人间风华;缘起缘灭,我与你共看咫尺天涯!”这些语词,她不以任何理由还是爱着他,念着他,尽管不在他身边……
  • 恋上复仇的冷血三公主

    恋上复仇的冷血三公主

    她们的父母被其他豪门突如其来的刺杀双亡,无奈之下只好背井离乡;十几年后,男女主再次重逢,他们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中原法师

    中原法师

    仁祖16年间,僵尸出没,危害百姓,朝廷派出一名清朝道士前去消灭僵尸,确保他们永世不再踏入。
  • 大梦归途

    大梦归途

    本是心怀仇恨的少年,却发现仇人活着只为养育自己,刚刚释怀重新迎接新的生活,却因意外流落其他世界。还能回去吗?我的家乡?!还能再见吗?我的爱人?!在剑与火中锻铸真金,在爱与恨中感悟人生。且看来自科技世界的少年如何在异世界留下足迹。
  •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如烟似梦

    如烟似梦

    一个拥有让女人嫉妒美貌的女子,却背负着叛臣之女的罪名,一心想要替父母伸冤报仇,甘愿自毁生命,没有想到他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一生……(本故事借用了《贼女休夫》里的人物及事情)
  • 春见十三弦

    春见十三弦

    杀个痛快,爽个痛快,爱个痛快,恨个痛快。我们的秘密,我们的魔兽,我们的那个黑暗,我们的那个浪漫,我们的那个玄幻啊,朋友,我们一起换个姿势,拉起小手,荡起双桨,寻找那个神秘的波浪……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手中的青鸟

    手中的青鸟

    毒品走私组织青鸟,是黑道的庞然大物。王耀杰,青鸟的无冕之王,他冷静果敢,运筹帷幄,是组织的灵魂。董晟睿,青鸟的冷血杀手,他不讲人情,杀人如麻,是组织的兵器。高炎彬,青鸟的五星上将,他风流倜傥,高瞻远瞩,是组织的砥柱。曾鹤轩,青鸟的妙手神医,他不拘小节,医术精湛,是组织的后盾。他们四个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却同样为情所困。在这样一个不谈感情的世界里,他们将如何抓紧那转瞬即逝的爱意呢?
  • 乱世沉浮

    乱世沉浮

    冯小怜,传奇般的女子,她的一生经历了三个男人,三个朝代。可是,这个看似活的多姿的女子,心中又是否会有许多无奈呢?有人说她是红颜祸水,有人说她是狐媚君主,可谁又知,君主又何尝不是情愿的呢?这个女子的无奈与悲哀,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如果有来生,我只愿再叫你一声高玮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