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1200000032

第32章 赵普

赵普(公元922~992年),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人。他是北宋开国元勋,宋太祖和宋太宗两朝的宰相。

赵普自幼性格深沉厚重,寡言少语,但工于心计。虽然读书不多,然而经意于吏事,有济世之才。他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

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世宗去世,由少妇符皇后佐年仅7岁的幼主柴宗训即位,新主年幼,不谙人事,皇后新册,不习国政,又无家臣鼎力相助,朝廷军政大权,旁落外臣手中。

当时赵匡胤执掌护卫皇帝之禁军,担任殿前都检点要职。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春,传契丹与北汉合兵南下寇犯,军情紧急,宰相范质仓促之间难辨军情真伪,便诏命赵匡胤率军北上迎敌。而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将士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然后以杏黄龙袍加身。按当时的法律,披龙袍即谋叛,赵匡胤在所谓“为六军所迫”之下,俨然以为顺军心而从众命,假惺惺地从后周幼主恭帝手里接过“禅位书”(自愿让位的诏书)而正式当了皇帝,建立了宋朝。

纵观陈桥兵变的全过程,计划周密,行动迅速,两天之内,便灭周建宋,此举如无赵普谋划决断,是不可能如此顺利的。赵匡胤虽有窥周室之心,夺位改元之机,如无此知心者鼎力相助,他绝不可能下定陈桥举事之决心。赵匡胤部下诸将,虽然愿意拥赵匡胤为帝,但这些人武勇有余,政治谋略不足。唯有赵普,当时担任赵匡胤掌书记的重要参谋,虽官职不高,但明察善断,处事周密,他做了赵匡胤心中想做而又不便明言的事,他在陈桥兵变中起了智囊军师的特殊作用。

宋太祖赵匡胤代周以后面临的国内形势,依然是五代十国以来的武臣弄权局面。后周时的各镇节度使并未甘心顺从北宋政权。原后周旧臣昭义军节度使李筠,一向野心勃勃,早有谋反之心,他不甘拱手称臣,拒绝接受宋太祖加封的高官,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4月,勾结北汉刘钧起兵反宋。

赵普认为,新朝初立,便有叛将举兵,此次出兵平叛,乃开国后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只有迅速取胜,才能稳定国内政局。于是,他建议宋太祖亲征,自己也随驾前往。宋军军心振奋,作战勇猛,不久便攻陷泽州,李筠自焚而死,宋军班师还朝。

当时原后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也有谋反之心。他想与李筠联合,南北夹击宋军。宋太祖为防止二李合兵难以对付,便对李重进采取赐铁券(免死牌)以稳其心。李重进果然中计,宋太祖集中兵力,一举消灭了李筠。后来,李重进起兵反宋,宋太祖决定派石守信、王审琦等部,分兵征讨。

赵普认为,李筠才灭,李重进又起兵,足见原后周各镇节度使居心难测,现在又以后周故将攻后周之贵戚恐难速成,倘如四方效尤,联合起来进攻中原,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赵普力谏宋太祖再次御驾亲征,并提了一个建议:李重进凭借长江、淮河之险,缮修孤垒,但他外绝救援,内乏资源,应当尽快除之。宋太祖认为赵普说得有道理,于是亲征扬州,一举攻克,李重进兵败身亡。

赵普劝宋太祖亲征二李,扫除了内患,巩固了北宋政权。

赵匡胤当上了皇帝,但他对如何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忧心忡忡,特别是“二李”起兵谋反之后,唯恐再有如“二李”效法“陈桥兵变”之举,于是,便召赵普问道:“我想使国家长治久安,你有什么可行的妙策没有?”赵普当即提出了“削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的对策。

赵匡胤认为赵普所言极是,不失为良策,遂于建隆二年(公元960年)三月,首先罢免了慕容延钊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调离京师,到外地任节度使。并且,从此以后,此职不再授人。

赵普认为,宋太祖此举固然必要,但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因为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虽是拥护太祖为帝的旧属,建宋有功的大臣,但他们身居要职,拥兵自重,久后难免不生反叛之心。所以,赵普又以历史上武臣谋反的教训提醒宋太祖对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也不可不防,并建议应当尽快解决拥兵自重的将领问题。

宋太祖认为赵普的建议不无道理,但苦于无故削夺功臣兵权,恐众将不服。于是,赵普又为太祖献策,提出了一个既能削夺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又便于启齿的借口。赵普说:“臣也不忧此辈叛乱,然而,细观数人,皆非统御之才,恐不能制服部属,万一军伍作孽,彼等亦不由自主。”

太祖赵匡胤认为,这倒是个令众人无可非议的理由。于是,一天晚朝之后,赵匡胤召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饮酒叙旧情,酒过三巡,略带醉意之后,太祖对众将领吐露做皇帝的苦处,夜不能安,防范变乱,不及做臣下的高枕无忧,当石守信等表示誓死效忠时,太祖说:“假如你们的部下为求富贵而起事怎么办呢?一旦强迫你黄袍加身,尽管你不愿意这样做,难道还能由你自己作主吗?”太祖又说:“人生在世所重者不过多积金钱,多置田宅,为子孙后代建立永久之基业,然后多置歌妓美女,饮酒作乐以终天年,我这个皇帝与你们结为亲家,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难道不是更好吗?”

众将听罢,方知太祖的用心。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便都上表请求辞职,交出兵权,到外地当节度使去了。

就这样,宋太祖赵匡胤根据赵普的计策,顺利地收回了兵权,了却了心中的一件大事。因赵普献策有功,晋赵普为枢密使、检校太保。

为了协助宋太祖彻底解决武臣专权弊端,改变从中央到地方因权力过于集中而各自为政的局面,赵普又提出尚文黜武、分权互制的主张。

赵普提出的这套方针,在宋朝初年起到了加强中央君主集权制,及其军、政、财、文权力分立,防止方镇跋扈与地方各省为政的重要作用。改变了五代十国时期武臣专权,政变频繁的局面,宋朝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但这套方针只是从防兵之变,防方镇之跋扈,防官员之损害君权为出发点,而主要不是去提高国力、军力,故使宋徒有军队一百二十万,官员二万余名,库存之钱财成堆,但一直对外屈服于辽、夏、金民族政权,对内不能消除官乱与民变,而处于深重的统治危机之中。

宋太祖在赵普的协助下,基本完成政治体制之后,于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罢免了后周的一些旧臣。因赵普政治谋略超人,再加上献策有功,被迁升为门下侍郎、宰相、集贤殿大学士。从此,赵普独居相位,掌管北宋朝政。赵普居相位之后,更加尽心尽力。宋太祖视之如左右手,事无大小,都要征求赵普的意见,然后再决断。有一天,太祖问赵普,用何计谋才能攻下太原,消灭北汉,赵普回答说:“太原抵挡着西、北两方面的敌人,如果先攻下太原,就得由我们独挡西、北二面之敌,不如暂且留下太原不打,等到消灭了其他各国以后再说,到那时,太原如同弹丸黑子之地,还能逃脱灭亡的命运吗?”这就是赵普的“先南后北”的襄赞决策。宋太祖听后,笑着说:“我的意思正是如此,刚才不过是试你而已。”

赵普初登宰相之位后,虽为朝廷竭心尽力,深受太祖恩宠,但因有敛财受贿,私运木材扩展府第,又有官员冒充赵普名义经商等问题,赵普子承宗竟然违反宰辅大臣间不得通婚的禁令,娶枢密使李崇矩之女为妻,这有架空皇权的危险。太祖听说后,对赵普极为不满,其后,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又趁机揭发赵普的短处,太祖大怒,于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罢去赵普宰相之职,贬为河阳三城节度使。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太祖驾崩,其弟赵光(匡)义即位,即宋太宗,改元太平兴国,任参知政事卢多逊为宰相。

公元976年,赵普自河阳调回京师,任太子太保,曾多次遭到宰相卢多逊的谗言诋毁,不被朝廷重用。然而赵普很会利用皇室内部权力之争的矛盾,来为自己进身创造有利条件,以求东山再起。

早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的母亲昭宪杜太后临终前,召赵普入内承受遗命。太后对以后几代君主是这样安排的:

太祖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弟光义,光义再传位于弟廷美,廷美传位于侄德昭(太祖子)。

赵普作为一个谙于政权变故的大政治家,深知杜太后关于以后几代君主的安排完全是从赵宋王朝的安危着想,防止后周幼主即位,异姓兴王那样的事件发生,认为太后的这个安排,很有道理。但是,杜太后的这个遗旨,直接关系到皇室诸人的权力和命运。而自己又是太后遗命的唯一直接见证人,如果处理得好,会对自己有利;反之,轻则丢官,重则丧命,因此,他对太后的遗旨,采取根据形势灵活处理的态度。

早在辅佐太祖时期,赵普见太祖赵匡胤忠孝,不能违背母训,将来赵光义即位确定无疑,于是便有意与光义交厚。

现在太宗赵光义有欲违母之意。打算自己百年之后,君位传子不传弟,但有母后遗旨成命在先,弟廷美对皇位也极为关注。所以,要实现皇位传子之目的,必须费一番周折,需要有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鼎力相助。

赵普知道太宗此时心中所想,认为自己再度登上相位之机已到,便向太宗进言,说当年太后遗旨,为他亲手所写,并备述太后遗旨原文。当太宗问及廷美事时,赵普当即表示:“臣愿备位枢机,以察奸变。”又借机述说自己多年受宰相卢多逊压制之苦,太宗见赵普情词恳切,又系前朝老臣,与己交厚,可以协助自己皇位传子的政治目的,便于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复授赵普司徒兼侍中,封为梁国公,重登首辅之位。

同类推荐
  • 乔·吉拉德:世界最伟大推销员的致胜秘诀

    乔·吉拉德:世界最伟大推销员的致胜秘诀

    本书主要介绍了3个闻名世界的最伟大的推销员:世界顶级售车大师——乔·吉拉德、世界级的保险推销之神——原一平以及世界一流售房、训练大师——汤姆·霍普金斯。《乔·吉拉德》除了简短介绍了他们的身世之外,还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推销过程中不断累积下来的宝贵经验。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许多主人公都给人以迷惑、怅然若失的印象,即使在那些现实性和倾向性很强的作品里,也涂上了浓重的迷惘色彩。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的众多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最受人称道。他的“冰山”理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以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起来翻阅《海明威》吧!
  •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

    本书描述了撒切尔夫人的少女时代、大学生活和政治经历,展示了她的思想倾向、性格特征和个人癖好,并触及了福克兰群岛之战、香港问题、美国轰炸利比亚等重大事件。
  • 穿越生命的冰河

    穿越生命的冰河

    本书介绍的人物都是身残志坚的勇士,他们不仅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超越了自我,穿越了步履维艰的生命冰河,也超越了常人,创造了健全人也为之惊叹的奇迹。
  • 人生当自强

    人生当自强

    本书是五年前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生当自强》的第二辑。由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征集优秀中职毕业生的事迹,组织评选出“职教之星”,并将每位获得“职教之星”称号毕业生的创业与奋斗故事编写成案例。本书就是“职教之星”毕业生创业案例的汇编。
热门推荐
  • 无限搞事之旅

    无限搞事之旅

    如今的世界已经出现了变动,她该何去何从?
  • 最强道士

    最强道士

    这里或者那里,昨天或者今天,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去思考、可能没有阴谋,可能没有算计,但是一些不顺心的事情总会发生。想去做的事情像是很多,却又好像总找不到方向、总确定不了最想要做的是什么。李尧是一个道士,他很强又很弱。生活给了他很多考验,他却从没有沮丧过。因为他记性不好,总会记不得不开心的事。或者不是他的记性不好,只是因为他整个脑子都给这么一个想法给占据,全然容不下别的任何的想法了吧。我要成为最强道士。(这是一个叙写道士李尧轻松愉快却又不失热血的生活之旅的故事。)
  • 籴情之时

    籴情之时

    我的母亲不知蹊跷离去,死鬼老爸去找后妈,我被赶出家门,我暂住在青梅竹马的家里,那个外表犯贱(響抹汗:你就这么说人家,其实人家挺倾国倾城的)内心腹黑的家伙到底有什么阴谋?吓!哪冒出来跟咱张一模一样的孩子的?人人见着咱那迷倒众人的阴阳眼(某響又发话:你太自恋了,别人也许只是好奇你的眼睛,没有迷倒!表搞错!)说咱是妖精,谁信?!(我信!)姥爷家的道馆了到底有什么不可未知的秘密?
  • 乱世猎人第六卷

    乱世猎人第六卷

    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其武功与智慧突起江湖,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而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凭其机缘运数,突破武学与智慧的极限,终成乱世之中真正的猎人,而使整个武林以至天下的局势运于掌中……
  • 谢少的校草娇妻

    谢少的校草娇妻

    重生后的这具身体明明是个女的,为何非要女扮男装?还被人冠以“受”的名号打成猪头,实在有损她的一世英名!横扫游戏战队,学渣变身学霸,欺她之人分分钟被秒杀,没错,她要完美逆袭,华丽变身!但是万万没想到,她这个叱咤风云的黑客女王居然被谢少吃的死死的!
  • 浮屠果

    浮屠果

    拯救世界的命运并不由主角一个人背负,这是一群人的故事。龙族、狐仙、上古神器;圣灵、因果、山海大地……悲欢离合,你不嫌我啰嗦,我就慢慢讲给你听。
  • 致最好的你们

    致最好的你们

    又回到最初的起点,那个班级,友谊到无不在,一个真实的故事
  • 执魔道

    执魔道

    何为魔?独断善恶,即为魔!这里是众界,故事在这里开始……
  • 海盗鬼皮书

    海盗鬼皮书

    350多年前,一支海盗船队在南海洗劫了一艘宝船。但让这伙海盗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从宝船上抢来的黄金棺材隐藏着神秘的魔咒,海盗舰队全军覆没。只有一个幸存者将事情的经过写在一本名为《多鲁斯鬼皮书》的册子上。350多年后的21世纪10年代,大学毕业刚不久的我,在无意间看到了这本《多鲁斯鬼皮书》,从此被卷入了一连串噩梦之中。许多明明已经去世的亲人,却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成为海盗的人质;而在公海上飘荡的、废弃美国军舰,居然是一伙少年海盗的栖身之所。还有神秘的豪华巨轮“德川号”究竟是不是吞噬人命的鬼船?绰号“地狱妖瞳”的大型海洋生物为何所到之处就会出现未来的幻影和支离破碎的时空?
  • 暮歌:月光下的女孩

    暮歌:月光下的女孩

    她很幸运,能够有两个人陪伴在她身边,一个像太阳,一个像月亮,或许月亮和太阳永远不会相聚,但她从不会孤单,只是或悲伤,或高兴。一场策划已久的阴谋,就这样剖开讲述。大概是觉得自己写不出什么好的成绩,所以,干脆什么也不求,只求你能陪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