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0100000005

第5章 波兰现代文学精品(1)

先人祭

《先人祭》是波兰最伟大的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的著名作品。他用这同一题目于1823年和1832年分别写了两个互不相同、只有表面联系的作品。

1823年,诗人发表了他诗剧的第2部和第4部。在其中的前一部里,诗人似乎是力求在诗剧中体现人民对生活的见解,他利用民间创作的幻想形象,再现了民间的招魂仪式。一个残忍的老爷在生前折磨过自己的农奴,现在他得不到人民的宽恕,这个情节充满了对农民的同情。第四部是诗人根据亲身体验过的悲剧写成的一个令人激动的故事,叙述青年人古斯塔夫的悲剧性的爱情,同时也包含了对社会不平以及对有钱有势的人胡作非为的抗议。

差不多过了10年,密茨凯维支发表了《先人祭》的第3部,这部包含着新问题的作品乃是波兰起义的反响。为了极力描写波兰爱国志士们的英雄气概和苦难,诗人利用了1823~1824年沙皇当局迫害青年组织“菲拉列特”的史实。诗剧成了对沙皇暴政的愤怒的、讥刺的揭发和对波兰青年们的爱国功勋的赞扬。在《先人祭》的一个场面中还出现了几位俄国军官——反对专制制度的斗士。

在诗剧中,关于各个事件的现实主义的、符合历史真相的叙述跟浪漫主义的幻想形象结合在一起;善和恶两种力量充满激情的斗争跟本族救世论者的神秘理论的宣传交相穿插。曾经出现在《维尔诺—考夫诺的先人祭》中的自传性主人公现在改名为康拉德,以爱国诗人的身份与读者见面。在密茨凯维支这个具有宗教卫道性质的“即兴作品”中,充满了诗人和他的人民血肉相连的感情和反对充斥于人间的邪恶与不义的抗议。在诗剧的各个场面之后,密茨凯维文添上了所谓《断章》——一首关于专制俄国的长诗,这是声讨俄国专制制度的愤怒的檄文,同时也是对俄国先进人士怀着友好感情的表示。

康拉德·华伦洛德

《康拉德·华伦洛德》是波兰诗人、浪漫主义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密茨凯维支1828年的又一部名著。

密茨凯维支这首浪漫主义长诗的中心是一个自我牺牲的爱国英雄的形象,他为了和祖国的敌人进行斗争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主人公有着悲剧性的命运。他小时候做了十字军的俘虏,后来他逃到立陶宛,成了公爵的亲信,并且和公爵的女儿结了婚。但是他看到立陶宛无力和敌人进行强弱悬殊的斗争,因此他离开了祖国,化名康拉德·华伦洛德,混进了十字军的队伍,以便从内部破坏强大的条顿骑士团。康拉德实现了自己的计划,但是他被发觉了,而且牺牲了性命。

在长诗中颂扬了主人公的功绩,诗人在他的事迹中看到了他为后代子孙做下的成仁取义的榜样,但是诗人也指出了他孤身奋斗的悲剧性、他的动摇和怀疑,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和密茨凯维支同代的贵族革命者们的一些特色。诗人的同胞们把这首诗看作是对民族起义的号召。

《康拉德·华伦洛德》以它在艺术上的优点、形象和诗格的丰富多样、情节的浪漫主义的魅力博得了读者的好评。

柯尔迪安

《柯尔迪安》是波兰作家斯沃瓦茨基于1833年创作的诗剧。作品的故事梗概如下:

柯尔迪安是个郁郁寡欢的少年,他像19世纪初期许多害“世纪病”的青年那样,对社会充满了怀疑和失望。他虽然住在风光优美的庄园里,但他感到苦闷空虚,百无聊赖,老仆人格里哥什给他讲战斗故事不能使他精神振奋,年纪较大的拉乌娜小姐带他去骑马散心,也不能使他摆脱烦恼。最后他一人留在外面,到11点钟还没有回来,使拉乌娜很是担心,她找到了柯尔迪安写的一首充满感伤情调的诗。当她还没有读完这首诗,就听得外面一声枪响,柯尔迪安自杀了。

但柯尔迪安并没有死,他后来像个纨绔子弟那样漫游西欧。他先到了英国。一天晚上,他坐在伦敦詹姆斯公园一棵大树下的椅子上,引起了守园人的怀疑,以为他是个白天躲债、晚上才敢出来散散心的人,但他付椅子费的慷慨大方又像个爵士。接着柯尔迪安又出现在意大利的豪华富丽的别墅里,身旁有一位年轻貌美的意大利姑娘维奥列塔。这位姑娘拒绝了权贵富豪的追求而甘愿委身于柯尔迪安,可是柯尔迪安却把她的全部首饰输光了,使她陷入了贫困,只好忍痛把他赶走。然后,柯尔迪安到罗马去晋见教皇,教皇接见了他,并谕示“波兰人要祈祷,要尊敬和信任沙皇”。柯尔迪安大失所望,只好离开了罗马教廷。后来他登上了瑞士的白头峰,他立志要为苦难的祖国而战斗,于是云彩轻轻地托起了他,并把他送回了波兰。

1828年的波兰华沙,宪警密布,戒备森严,绞架竖立在广场上。而皇宫和华沙大教堂张灯结彩,金碧辉煌,这是俄国沙皇前来华沙举行他兼任波兰国王的加冕典礼。群众只能从远处观看加冕盛典,不时有人加以讥讽和挖苦,而波兰的豪门贵族则趋炎附势,阿谀献媚,丑态百出。

在一个教堂的地下墓室里,华沙秘密组织的成员在举行会议,部分人主张杀死沙皇,而以主席为首的大部分成员则反对暴力手段,主张宽恕。表决结果后者占绝对优势,赞成暴力的只有五人,其中最坚决的是柯尔迪安。他已是华沙士官学校的学员,准备乘晚上在皇宫站岗之机去暗杀沙皇。当柯尔迪安来到沙皇的卧房门前,由于胆怯而昏倒在地,沙皇被响声惊醒,一看是刺客便召来卫士,把柯尔迪安押走,关进了疯人院。但柯尔迪安并非精神失常,沙皇便决定处以绞刑。次日,沙皇和康斯坦丁亲王都来到了广场上,康斯坦丁亲王虽是沙皇的兄弟,但与沙皇有矛盾。柯尔迪安是他的士官生,亲王有意要成全他,让他骑马跳越由刺刀竖起的高墙,如果跳过了就免他一死,柯尔迪安后来一跃而过,康斯坦丁亲王还拥抱了他,派人把他带走了。

但沙皇一定要把他处死。老仆人格里哥什来到牢房,为小主人的不幸而悲痛欲绝。不久柯尔迪安被俄国军官带出牢房,押赴刑场。与此同时,康斯坦丁亲王也来到沙皇处替柯尔迪安求情赦免,但沙皇拒绝了他的要求。康斯坦丁亲王十分不满,指责沙皇薄情寡义,同时还揭露了沙皇弑父篡位之罪。沙皇暴跳如雷,指责康斯坦丁亲王之母毫无仁义以及他自己暗害英国女人的罪行。两人互相责骂,剑拔弩张。最后,康斯坦丁亲王先软了下来,沙皇也签署了赦令。等到副官拿着赦令赶到刑场时,俄国军官正在举手下令开枪。

塔杜施先生

《塔杜施先生》是波兰伟大的诗人密茨凯维支于1834年创作的一部长诗。它对波兰小贵族的生活作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描绘,同时也充满了解放斗争的浪漫主义的激情。

长诗的事件发生在1811~1812年。小贵族们因为一座古老城堡的崩塌而发生争吵,穿插在这一事件当中,诗人叙述了主人公之间的私人关系,叙述了爱国密使洛巴克教士自我牺牲的活动。长诗以加入拿破仑军队的波兰士兵来到立陶宛作结。

密茨凯维支在描写波兰小贵族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时,或者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意味,或者采取悲悯的宽容态度,或者对小贵族阶级的古风旧习怀着几分留恋之情,但他总是把那些习俗描绘成正在一去不返的东西。密茨凯维支同情波兰生活中的各种新思想,例如: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解放农奴这个情节就是他同情民主思想的证明。这部被果戈理称为“绝妙好诗”的长诗具有许多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诗的音节悦耳和形容尽致,叙述的史诗性质和现实意义,热情洋溢的抒情风格和含蓄隽永的幽默感。

复仇

《复仇》是波兰现实主义剧作家亚历山大·弗列德罗于1834年发表的。

弗列德罗在这个剧本中描写偏僻地方的小贵族社会,它在很多方面保存着18世纪的风俗习惯。喜剧的情节梗概是:剧中的主人公——“公证人”米里切克和“酒库看守人”拉普士谢维奇每人都继承到同一个城堡的一半,于是彼此间开始了不断的争吵。

开头是因为一堵墙引起了纠纷,这墙在两家地产的交界处,是公证人建筑的;可是被酒库看守人毁坏了,这就使两个主人公和他们的家属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错综复杂的纠纷最后是这样解决的:酒库看守人力求向他的仇人报复,设法使公证人的儿子瓦茨拉夫跟自己的女儿克拉拉结婚,而这恰好实现了两个年轻人的心愿。剧中包括许多可笑的情节和描写得淋漓尽致的人物,把过去的小贵族社会表现成一个正在衰亡的、骄傲的和陈腐顽固到荒谬可笑的世界。例如:吹牛家、无赖汉和懦夫帕普金穷得不名一文,靠别人的施舍过活,可是他仍然想摆出小贵族的臭架子,这个形象就其滑稽性来说是十分出色的。

涅曼河上

《涅曼河上》是波兰著名作家艾丽查·奥吉什科娃于1887年创作的、被公认为是最好的长篇小说之一。

它的情节是在1864年农民改革以后的波兰小贵族阶层中展开的,女作家怀着巨大的热情回忆1863年的波兰起义,那时候在地主柯尔钦斯基和小自耕农包加狄罗维奇之间开始建立了友谊。他们两人在起义中牺牲了,现在安息在共同的墓穴里。

同类推荐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以咋该咋派文学”的派性宗旨是:客家人写的和写客家人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散文、小说。所有述写客家人生活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装进这个箩筐,不论他是客家人还是非客家人。
  • 论读书

    论读书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彼岸天都

    彼岸天都

    四天令传说为诸神遗落人间的神器,有开天辟地的力量。图谋远大的吴越王从怪人曰曜处得知这个传说,亲往苗疆。吴越王抓走苗疆首领的女儿吉娜,以换取上古神器四天令,却引来更多人的争夺。嵩山之巅,卓王孙与武林盟主杨逸之一战,天下震动。日曜借预言之力,推断出相思是一位异族女神转世,她用相思的心血将四天令熔铸成湿婆之箭。吴越王得到日曜的帮助,一心搜集上古神器四天令,以获取一统天下的力量。被奉为武林砥柱的武当三老莫名陨命,陈尸少林寺门口。杨逸之为避免天下浩劫,独闯华音,与卓王孙约定三月之内查明真相。杨逸之追踪线索却被吴越王偷袭成重伤,失去仗以纵横天下的风月之力。与公主交换了身份的相思从井底现身。
  • 莲心

    莲心

    本书是作者从公开发表的几十万字里精选而成的散文集。乃体察万物留痕,书写灵魂成长。以文字为药,细烹慢熬,医治时光里温柔的疼痛和生命中隐秘的渴望。笔调清新优美,思想灵动澄明。如同一朵从血液里盛开的莲花,带来抵达人心的温暖和芳醇。
热门推荐
  • 芸芸仙道

    芸芸仙道

    初入修真,她只为寻母,在艰难,再坚持。。。踏上新途,她只为自己,在修行,且小心。。。重拾一切,她还又为了谁。。。
  • 暴君嗜妃成瘾

    暴君嗜妃成瘾

    “是你自己喝下去,还是朕喂你?”黎兮绝望闭眼,喝下那碗苦水,纵身跳下悬崖,“暴君,总有一天,你要为你的罪孽付出代价!”大难不死,浴血归来,黎兮改头换面,脚踏荆棘,誓要拿回她失去的一切。终有一日,大仇得报,她眼睁睁看着暴君倒在血泊之中忏悔,“若有来生,定坚信彼此,执子之手,笑看天涯!”她的心又是否会有半点动摇?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微尘界

    微尘界

    色体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谓之“微尘”。法王自在,置世界于微尘,纳须弥于黍米。世有奇人出,天下虽有群魔乱舞,然遇之便是身埋黄土。前路坎坷,道途艰辛,且随我一路向前,驱散遮天黑幕,笑看花开花落,坐观云卷云舒。
  • 武焚

    武焚

    以武立身,破武为道。翻转乾坤,威慑苍穹。煌煌天威,又奈我何?以我之血,焚灭九天。有些事,我并不想去做,可又不得不做,所以我只能让它消失在无尽的血域。---墨凡
  • 吾皇驾到,独宠仙妻

    吾皇驾到,独宠仙妻

    机缘巧合之下陶菀菀发现自己家楼下胡同里那条又黑又窄的巷子通往另一个不同时空的世界。那里每个人都穿着古代的衣服,总有超出她认知的事情发生。还没搞清楚发生什么事情的陶菀菀,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场街头争斗。最危急的时候一翩翩似天神的男子出现在她面前并称呼她为“娘子”。他将她救走,然后带她来到了巍峨的皇宫。目瞪口呆的陶菀菀莫名其妙就成了这个国家的皇后。“你……你是不是认错人了?”男子眼波似海,注视着她:“你化成灰我也认得。”然后陶菀菀开始在皇宫里过起了相公无限宠爱的养猪生活。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她便发现了一个问题:她亲爱的相公从来都不和她一起过夜。这一点陶菀菀特别困惑。有了困惑就要寻找答案,谁知在一个夜晚,她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随后,她又重新找到了连接着两个世界的通道。没有任何预兆地,一场腥风血雨正缓缓而来。*陶菀菀搅着手指仍有些踌躇:“我怕我认错别人的老公当老公。”钟离墨:“上辈子和这辈子你都是我的,只是上辈子因为误会被我们浪费了,这辈子我绝对会把你看得死死的,不仅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你都逃不掉!”陶菀菀撇嘴,这辈子不只被你看得死死的,还被你吃得死死的。*钟离小朋友伸出肉肉的小手拉了拉陶菀菀的衣服:“娘亲,你和爹地是怎么在一起的?”钟离墨替陶菀菀答道:“追女孩子要看得准下手狠。你娘她吃软不吃硬,所以就需要把她宠到天上去,最后除了我,别人都上不去,所以才有了你。”陶菀菀埋汰道:“真不明白你这无赖是怎么拯救苍生的。”钟离墨:“上辈子我为了族人而负你,这辈子整个天下在我看来都算不了什么,我只为不负你,拯救苍生也是为了你。”*本文甜文,穿越文,仙侠文。动动手指加入书架收藏啦~~~另有现代文一篇,讲述的是偶像男神和一呆萌医学研究生的故事:《沐沐很幸福》http://novel.hongxiu.com/a/1357710/
  • 星泪录

    星泪录

    愿岁月善待流水的青春,命运松开沉重的枷锁或许,只是一个谎,就能改变一个人;或许,只是一个梦,醒来就荒无人烟……但当谎的外壳被剥去,才明白,或许,谎不是谎,梦不是梦……
  • 爱与恨的源泉之霹雳MIT同人文

    爱与恨的源泉之霹雳MIT同人文

    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雁子祝大家:春节的钟声响,新年的脚步迈,祝新年的钟声,敲响你心中快乐的音符,幸运与平安,如春天的脚步紧紧相随!春华秋实,我永远与你同在!
  • 论死篇

    论死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黄土谣

    黄土谣

    以乡镇干部李国生家庭的时代变迁为主线,着重农村面貌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内心世界的复杂转变,重点突现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引发的由此人们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严重脱节等问题,进而引发出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