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自然地,两大巨头的运营模式变得趋同了,那就是——社区化。所不同的是,腾讯是通过IM切入社区化,而百度是希望通过IM来强化其社区战略。“百度的IM绝对是百度社区化的一个步骤,是百度不断完善全面互联网服务商战略上一个不小的步骤。”业内人士指出。
百度现在有足够多的用户,这些用户也确实需要互相沟通,只不过当他们需要聊天的时候,就成了腾讯的用户。而百度的社区越火暴,百度为腾讯贡献的用户就越多,这是百度的尴尬。因此,百度做IM根本不是一道选择题。
联想到腾讯搜搜,互联网领域的两大巨头似乎早已在彼此重叠领域达成某种默契。活泼可爱的企鹅更钟爱于年轻人的市场,稳重踏实的熊仔(代指百度,因为其标志是一个熊掌)似乎更乐意塑造自己的高端形象。如此一来,他们的正面交火也只是在媒体的想象中。
百度HI非常类似于MSN的产品。在李彦宏与马化腾眼中,百度与腾讯都有更直接的竞争对手——Google与MSN。虽然,无论是百度还是QQ都已经在国内占据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但是面对剩余的两成市场,他们却同样有心无力,凭借着拓展年轻用户而迅速发展的产品似乎难以打动白领用户的芳心,更何况他们的竞争对手是微软与Google。
事实上,无论是百度的IM还是腾讯的搜搜都仅仅是自身产品线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并不重要的一环,如果仅仅因为这两个产品的推出就推测百度与腾讯是否会爆发战争,就有些妄加猜测了。“对于百度而言,目前它的重中之重是C2C业务,远期的则是与Google争霸无线搜索市场。”一位接近百度高层的人士如此描述。而对于腾讯来说,目前的重要任务则是巩固其第四门户的地位,进而挑战Sina、Sohu,远期则是发展自己的娱乐化社区,增强对于年轻用户群体的黏性。
虽然QQ有进军新闻门户的成功先例,百度也有造就贴吧神话的往昔辉煌,但是与社区、门户不同,搜索与即时通讯是两个相对专业的领域,用户对于产品的要求不仅仅是能用,更有好用的要求。著名互联网专家康国平表示:“QQ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注册用户数达到一个临界值,很多人不得不重复上QQ,以保持沟通。特别是低端的用户群,在QQ上形成习惯后,他很难离开。而QQ上的商业产品的设计,则进一步捆绑住了已经花了不少钱在这上面玩的用户。就跟你已经花钱买了一条裙子一样,即使有一点不合适,你也舍不得扔掉。”
康国平进一步分析道:“很多人在QQ上的虚拟好友数百个,线下的好友也有几十个。这些人都是QQ的忠实用户,如果要迁移到Google Talk和百度HI上,其时间成本非常高。如果百度做不出比腾讯高出一截的产品,则很难吸引住用户快速迁移。MSN和Google Talk就是例子。他们很快就吸引了一部分新人的信任,但很多人继续保留QQ。”
据悉,百度IM更多的作用将会是配合百度C2C共同使用,从而打造百度版的淘宝与淘宝旺旺。很显然,百度与李彦宏都明白,相比于阿里巴巴的商业氛围,百度更充满了年轻人的气息。所以相比于B2B业务,C2C是更加适合百度的市场,因为与企业的理性交易不同,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充满了感性,这才是百度的优势所在。
因此,百度的IM与腾讯的搜搜不过是狗熊与企鹅互相瘙痒痒的游戏罢了,两位绝顶高手之间只有博弈,而无争斗。他们现在所做的不过是继续填补对方在快速发展时忽略的市场,但是这仅仅是在今天,未来如何,我们无从得知。
附:
搜索大战,表面热闹,大局已定
通用搜索引擎就是互联网的交通枢纽。理论上,确实可以在27秒之内决定放弃一个搜索引擎,但我们实际看到的,却是没有谁能阻止Google扩张的脚步,直到它控制了超过半数的搜索引擎市场。这期间,Yahoo!、微软、亚马逊等都曾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结果是,不管有多少个27秒,Google都未曾感受到任何实质的挑战。
国内的情况也大致差不多,从2003年开始,百度逐渐取得搜索市场的主宰权。从此之后,这种主宰权日益加强,从未旁落过。尽管有Google、中搜、雅虎、搜狐、新浪、网易以及奇虎等一大群围攻者,但几年下来无非是让百度的地位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