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9000000001

第1章 序

序一

健康是人类的财富,是人类与生俱来拥有的权利和追求的目标;健康也是重要的生产力,是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基本的要素和宝贵的资源。当今社会,健康已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和时尚。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健康?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维护身体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采取科学的、适宜的运动来保障自己的健康?在这些方面还有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和需要广泛传播的知识。世界卫生组织在著名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强调,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各项任务中的首要任务。健康知识来源于多个领域,诸如卫生、体育、农业,等等;健康知识传播的资源和渠道也是多方面的,诸如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等。因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应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除了政府相关部门间的合作,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应该联合起来积极传播健康科学知识,实施健康促进项目,帮助民众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解决当今社会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的首选对策,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

注重预防、自我保健是提高我国民众健康水平的主要手段,这正与中医药学“治未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等理念相吻合。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而中药产业又是医药产业中的朝阳产业。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中成药为主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为庆祝佛慈制药创建80周年,专门编辑了《科学国药——用药指南》一书,推广普及用药常识,提供合理用药服务,传播健康知识。工作之余,我认真审读了书稿,并欣然作序。

希望有更多的群众、患者和社会企业参与到健康知识传播活动中来,成为健康革命的亲历者;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中国公众的健康水平,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希望《科学国药——用药指南》作为纽带和桥梁,帮助公众普及中医药及合理用药知识,为公众的健康服务!

农历己丑年中秋于兰州

序二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纵观绵亘数千年的历史,“大医精诚”的中医药学曾为国人的健康做出过巨大贡献。中医药作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之一,以其疗效确切、治疗灵活、费用低廉、治未病等特色,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与优势。国家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华医药文化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处我国内陆的甘肃,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甘肃不仅中药材资源丰富,而且历史上名医辈出,如三皇五帝时的医祖岐伯、三国时期的名医封衡、两晋时代的针灸鼻祖皇甫谧等,都曾经在中华医药史上书写过辉煌的篇章,为中华中医药文化做出过卓越的贡献。

甘肃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原产地和主产地。甘肃现种植中药材2500多种,常年人工栽培的有350多种,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甘肃省中药材年交易量、出口量均居全国前列,尤其是甘肃地产的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较大,其中“文党”、“岷归”等产品是甘肃省传统的出口中药材,享誉海内外。甘肃培育了众多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材加工基地,正是依托这种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优势,甘肃的医药业才得以蓬勃发展,形成了具有甘肃地方特色的以中药和生物制药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甘肃省对发展中医药事业历来十分重视,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坚持中西医结合,始终作为甘肃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近年来加大了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以“中医中药中国行”和“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等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对解决甘肃基层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责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80年生产经营历史的现代制药企业,也是我国中医药界知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也迎来了建厂80周年的喜庆日子,本着“以人为本、服务患者、服务大众”的原则,编辑了《科学国药——用药指南》一书,旨在总结佛慈制药80年艰辛而辉煌的发展历程,挖掘并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合理应用中医药,从而让基层群众在医疗、预防、保健、养生等方面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的良好服务。本书融入“佛慈”中医药文化厚重的历史,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较强,是消费者科学用药、合理用药的生活指南,是广大读者了解中医药文化、了解“佛慈”的一个窗口。希望《科学国药——用药指南》一书能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并发挥重要的作用。

是为序。

《科学国药——用药指南》的缘起

一直以来,我们想用一个完整的视角审视和评价我们所钟爱的佛慈制药,从她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立志改良国药的企业,她不但在1931年就开始把中药现代剂型推介到海外,还在建厂初期就采用了股份制这样的科学企业制度。同时,在佛慈的文化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儒、释、道”的理解,佛慈的文化,是推己及人的儒家文化的体现,是众生即佛、普救众生的慈悲胸怀,是道法自然、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

就在我们自以为已经看到一个佛慈历史的素描版本的时候,有一本书,用一种彻底的姿态进入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在佛慈的历史脉动中,感受到佛慈建厂时期那个有血有肉,在凋敝中展现生机,在空谈中立志实业救国,在颠覆中开创崭新历史的壮丽画卷。

那是一个多么偶然的机会,在网络的旧书拍卖中,找到了中国中药制药工业的珍贵史料,我们如获至宝,找到了可遇而不可求的佛慈先辈对我们今人的教诲和鞭策,那一刻,我们觉得醍醐灌顶,在佛慈80年的历史脚步——走到今天的时候,《科学国药》仿佛是割不断的命脉,让我们传承先辈的意愿,重拾佛慈制药伟大复兴的信心。

细细翻阅这些发黄的故纸,我们看到了佛慈先辈对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和独到见解。

佛慈的先辈,首先在理论范畴大胆质疑了金元以来的有些不合理中医理论,认为东汉张仲景时代“颇重实际,医药之灿烂庄严,较诸其时西医,有过之而无不及”。时至今日,中药制药非常发达的日本,依然把中药称之为“汉方药”,就是保留了对那个时代中国中医药学的必要尊重。而历史“降及两宋,理学蔚兴,继有金元诸家……敷衍阴阳五行之说,粉饰医术,而医药学遂大遭厄运”。他们还认为在医药学的发展中,“立言愈玄,去实愈远”。而这些理论,也恰恰是对中医药学的扬弃,为佛慈制药“科学提炼,改良国药”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就在佛慈建厂的时代,中医药学也正遭受着空前的质疑,包括胡适、鲁迅等文人学者也曾对中医理论中的“医巫不分”颇多诟病。佛慈的鲜明立场,为当时国内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暖流。彻底解除了佛慈创始人之一玉慧观先生的担忧——“中药遭天演之淘汰”,佛慈立志高远,实在是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体现。

佛慈在鲜明地高举“科学化生产中药”的大旗后,不但在理论创新中有颇多建树,同时,开创了崭新的中药制药和研发的新起点和新标准。佛慈当时建有颇具规模的研究所,研究方法采用了“拿来主义”,西为中用。佛慈先辈通过对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发展了中药“道地药材”的理论,其中对于“贝母”等药材,更是提出了异地栽培的想法,产业化思想可见一斑;用药理学研究的思路,用动物实验等科学手段,进行药效学和毒理试验;采用化学方法,“分析国产药物之主要成分,且确定化学原子式……”确定了中药活性成分的思想。如此反复,不一而足。佛慈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终于研发出了近代中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现代剂型“浓缩丸”,产品“发行以来,用者称便;风行遐迩,供不应求”。

就在这样辉煌的开端中,诸多政要、社会名流纷纷为佛慈大药厂题词勉励,其中蒋中正先生的题词是“百渗辟易”,语出文天祥《正气歌》:“如此再寒暑,百渗自辟易。”可以说是对佛慈大药厂一个很高的评价,就在这样的“同声称颂”中,佛慈并未忘记自己的使命,在1936年出版的《科学国药》第三集序中,著名医学家朱南山先生就当时的佛慈《科学国药》一书,对“汇列所出各种成药,逐一说明其成分、性味功效等”,认为佛慈“公开其秘,尤为难得”。著名医学家包识生先生也认为《科学国药》“以便病家之检查,医生之采用”。我们可以认为《科学国药》就是当时中药用药的科普读物,老百姓科学、安全的用药指南。

《科学国药》第一次用西医的分类方法为中药分类,在林林总总的药品目录中,我们不难发现佛慈六味地黄丸、佛慈肾气丸、佛慈逍遥丸等经典汤头的现代传世剂型;也能找到佛慈当归素、佛慈桔梗素等单味提纯的浓缩丸剂,这也许就是现代“颗粒饮片”的启蒙剂型;还有大活络丹、人参再造丸、万氏牛黄清心丸等中成药品种的常青树。品类之全,超乎想象。

这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佛慈创建时的景象,今天的《科学国药——用药指南》一书,可以说是我们探寻和追随着佛慈创始者的足迹做出的一次尝试:我们尝试着能否解读佛慈沉甸甸的历史,尝试着能否体会创始者的良苦用心,尝试着能否再为佛慈书写一部壮丽的诗篇。

《科学国药》第三集序

(本文源自1936年上海佛慈大药厂《科学国药》第三集)

吾国药物,始于神农之尝百草,自是而后,代有发明,种类日益繁多,依《本草纲目》所载,都二千余种,举凡动物植物矿物无不备俱,可称大观。惜吾国科学落后,对于药物,制造简陋,未能如西药之用化学等方法,先分析其成分,然后再以机械提炼其精华而制成;致各种药物,大都含有杂质,有时或至发生副作用,而影响于服用者之病体,识者病之!欧西药物,于是乘机盛行于吾国社会,国药之席,几为之攘夺殆尽。非特历代医哲发明之结晶品,将受天演之淘汰,即吾整个之国民经济,亦大蒙其害,可胜慨叹!佛慈药厂有鉴于此,为改善国药之品质,及促进行消挽回利权起见,爰筹集巨资,购置机械,征聘制药技师,选购道地药材,将各种国药,效西法而精制之;或化为液,或治为丸,与西药殆无二致,诚国药界之创举也。发行以来,用者称便;风行遐迩,供不应求。本院同人,曾往该厂参观,见其设备完善,出品精良,不禁同声称颂。今该厂复有《科学国药》一书之编辑,汇列所出各种成药,逐一说明其成分、性味功效等,公开其秘,尤为难得。刊行有日,爰书数语贻之,聊示钦佩之意云耳。

朱南山序于上海王家沙新中国医学院之院长室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十二日

《科学国药》第三集发刊序

(本文源自1936年上海佛慈大药厂《科学国药》第三集)

近世文明演进,科学昌明,而卫生之术,亦日益周密。唯是中医服药,用旧法煎煮,每因费时法繁,为社会所诟病;故热心诸士,恒思所以改良之法。从昔有粹华药厂首先购置机械,提炼国药精华,依古法制为丸散水膏,实为国药科学化之确矢。

今者佛慈药厂更以加倍之财力,精详之研究,各种之试验,继粹华后而复驾而上之。出品除提精药水,及古方丸散数百种外,余如肾气丸、当归素、天天通、保婴丹、海藻晶等特效药数十种,尤风行海内外,用者称誉。即各医院医士临床之实验效果,亦均有如响斯应之概。良以提精去渣之制法,服量减少,虚弱者得不致伤胃,病急者更便利力宏,宜乎其日向荣盛也。今将以其出品目录说明付印,以便病家之检查、医生之采用,爰缀数言,以当介绍云耳。

包识生序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佛慈”的由来

中医药学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被世人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中期,随着化学工业的日趋成熟,化学合成药发展迅猛,占据了全球医药市场的主导地位。伴随着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在中国,传统中医药受到重大冲击。有人提出的“废止中医案”,使旧中国摧残消灭中医药的活动达到高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时海外西方国家却掀起了一个研究中医药的热潮,如《佛慈药厂改良国药计划大纲》中所说:“今日各国科学的医药学者,多注目于中国药物,热心研究,争先发明。”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国,在中国生根、发展、变化,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的宗旨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历来有研究医药学和施医舍药的优良传统。佛教经籍记载:“(佛)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分别病相,晓了药性,随病授药,令众乐服。”《诸德福田经》得福七法之一为“常施医药,疗救众病”。佛教认为,解除生、老、病、死之苦,单纯靠说教是不行的,因此医药知识一开始就是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佛的医术最高,故有药(医)王的别名,佛经中药(医)王就是佛的化身,有时直呼药王(师)如来或药王菩萨,都是崇拜的偶像。同时,药王和医王崇拜的思想,对民俗民风的影响更是十分广泛和持久,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以上时代背景、中医药的生存环境以及佛教医药学的影响下,爱国实业家玉慧观、郑平叔等人“惜吾国科学落后,国药遭天演之淘汰”,立志改良国药之品质,举起了“科学提炼,改良国药”的旗帜,以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为载体,以“我佛慈悲,药物可普救众生”为愿望,命名了“佛慈”厂名,以“佛光普照”之意,命名了“佛光”商标,在上海闸北区同济路164号创建了“上海佛慈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

同类推荐
  • 中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最早出自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八千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修订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护理人员形象重塑

    护理人员形象重塑

    将内在美与外在美融为了一体,为病人创造出美的就医环境,使病人产生美感,感受生命与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爱美之心常在,共同塑造出一个完美的护理形象。
  • 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医药知识有如其他各门自然科学一样,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国医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而成的。在中国历史上,曾有“神农氏尝百草”、“伏羲氏制九针”、“燧人氏取火”等有关医药起源的古老传说。
  • 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作者从“中医有用吗”开始,继以如何正确地学习中医,如何打好中医的基本功,如何正确看待西医“病”与中医“证”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中医的灵魂在于辨证施治,并通过大量显示中医药神奇疗效的疑、难、危、重病例的真实记录和诊治分析,对临床常见运用中医药误区的产生原因加以论述,进述个人的治学观点和临床体会,引导中医学子们正确评价的看待中医光明的前景。作者把深奥的中医理论寓于风趣幽默的语言之中,给读者营造一种轻楹的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业者、中医学好者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腹黑娇妻宠上天

    腹黑娇妻宠上天

    大早醒来看了看四周,咦!不对呀!这不是我昨天定的那间房那,腿一动某地方巨疼难道自己被人吃抹干净了,NO我一定是在作梦,看到床单上的那一抹红。苏梓晴才真真切切的相信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次失去了。
  • 英雄联盟之杀神李青

    英雄联盟之杀神李青

    男主邵云因为从小喜欢自己玩游戏所以被跟的同学不合群,还经常受到别的同学的欺凌。可是从网吧偶然结识一位大哥哥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限时婚宠

    限时婚宠

    一次偶然的相遇,他霸道的闯入她的世界,并浸透她的生活。这一切到底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婚后,沐晴川才一点点看透这个男人的本质!她抓狂了,“顾凉爵,你就是一只狼!”男人邪魅一笑,“我是狼,你就是负责喂饱我的那只小白兔!”“不!我不是!”沐晴川转身要逃,却被男主轻松抓回床上,敦敦教导,“小白兔是逃不出狼的手掌心的,所以,你认命吧……”
  • 龙组破灵团

    龙组破灵团

    二十一世纪,二月二龙抬头,设为国家最高机密组织的龙组遭受灭顶之灾,恶龙现世,二十多岁的龙组队长龙啸天险象环生,流落都市,他是龙组唯一的幸存者。在他的脑海里存在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为了龙组的重现,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只为战胜那条恶龙。恶龙出世,妖魔横行——龙组破灵团
  • 幽冥鬼主

    幽冥鬼主

    萧音,一个身负惊天劫数之人,幼时被大陆的传奇人物萧飞仙收做弟子,十四年后,萧飞仙雪海飞升,从此,萧音进人大陆,一步一步破开惊天之劫。
  • 幕落云殇:紫藤萝之蔓

    幕落云殇:紫藤萝之蔓

    <云暮栀阳>姐妹文(1)“喂!你给我起来!"一个男生对着一个正在树下睡觉的女生喊道。“谁啊!有病吧?没看见我正在睡觉吗?"树下的女生被喊醒之后非常不高兴的哄道。“喂,你占了我的地方。”男生说道。“你凭什么说这是你的地方啊?"女生问道。“凭什么?就凭我知道这课树上的一个印记。”男生说道。”哦?是什么?在哪呢?"女生问道。”就在你的背后,有一个类似于爱心的印记。“男生说道。女生转身看去,树上确实有这么一处印记,女生眉头一皱起身离去。男生看着女生的背影若有所思。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两个人的缘分被一根红线紧紧地缠在了一起……
  • 嫁对老公改变女人一生

    嫁对老公改变女人一生

    结婚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意义非常重大,本书就此方面向读者介绍了相关注意问题。
  • 喜嫁:摄政王妃爱搬翘

    喜嫁:摄政王妃爱搬翘

    一道圣旨让宁芷颜从太师府嫡小姐一夜之间变成摄政王府的茶水丫头,而且还是身负间谍重任的茶水丫头“王爷,请喝茶”第一杯茶里面加了巴豆,当场被识破;第二杯茶里换成了无色无味的断肠草,也以失败而告终;第三杯在当事人的建议下换成了千金难买的见血封喉……
  • 神印战记

    神印战记

    在远古的神魔时代,光之女神露茜莉丝为了对抗混沌神卡奥斯,集结了所有力量锻制了圣剑“兰古利萨”。在这以后的一千多年的岁月里,女神的祭师——大魔导师杰茜卡肩负着监视魔族复活的使命,在生命中轮回转世。而这柄圣剑也在尘世中辗转浮沉……历来只有光之女神所选取的勇士才有资格在世界危难的时候拥有它,对抗魔剑“阿鲁哈萨托”……兰古莉莎的传说在延续着,只要世界上还有光明和黑暗的存在,它的传说就永远不会熄灭……
  • 重生的自由飞翔

    重生的自由飞翔

    如果你重生了,先别太兴奋,看一下自己的宿主是什么?重生成猫?狗?什么?你觉得太惨,想自杀?别逗了,你看我重生成一坨屎,我说什么了么?重生之后李磊穿越到西游记里面,本着巴结孙悟空,去女儿国为所欲为的信念!李磊成为一坨怀揣梦想的翔!起飞吧!(非种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