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8800000009

第9章 东晋十六国(4)

初,远周听大乘,可六七载,洞达深义,神解更新。每于邺京法集,竖难罕敌,由此名冠远近,异论所推。既而勤业晓夕,用心太苦,遂成劳疾。十五日内,觉观相续,不得眠睡,气上心痛,状如刀切,食弱形羸,殆将欲绝。忆昔林虑,巡历名山,见诸禅府,备蒙传法,遂学数息,止心于境,克意寻绎,经于半月,便觉渐差,少得眠息,方知对治之良验也。因一夏学定,甚得静乐,身心怡悦,即以己证,用问僧稠。稠云:“此心住利根之境界也,若善调摄,堪为观行。”远每于讲际,至于定宗,未尝不赞美禅那,盘桓累句,信虑求之可得也。自恨恂于众务,无暇调心,以为失耳。七夏在邺,创讲《十地》,一举荣闷,众倾余席。自是长在讲肆,伏听千余,意存弘奖,随讲出疏。《地持疏》五卷,《十地疏》十卷,《华严疏》七卷,《涅槃疏》十卷,《维摩》、《胜鬘》、《寿观》、《温室》等并勒为卷部。四字成句,纲目备举,文旨允当,罕用拟伦。又撰《大乘义章》十四卷,合二百四十九科,分为五聚,谓教法、义法、染、净、杂也。并陈综义羞,始近终远,则佛法纲要,尽于此焉。学者定宗,不可不知也。自远之通法也,情趣慈心,至于深文隐义,每丁宁频复,提撕其耳,惟恨学者受之速,览者听之不尽,一无所惜也。是以自于齐朝,至于关辅,及畿外要荒,所流章疏五十余卷,二千三百余纸,纸别九百四十五言。四十年间,皆无疴疹,传持教导,所在弘宣,并皆成诵在心,于今未绝。本住清化,祖习《涅槃》,寺众面余,领徒者三十,并大唐之称首也。而勇于法义,慈于救生,戒乘不缓,偏行拯溺,所得利养,并供学徒,衣钵之外,片无留惜。尝制《发持疏》讫,梦登须弥山顶,四顾周望,但唯海水。又见佛像身色紫金,在宝树下,北首而卧,体有尘埃。远初则礼敬,后以衣拂,周遍光净。觉罢,谓所撰文疏,颇有顺化之益,故为此徵耳。又自说去:“初作《涅槃疏》讫,未敢依讲,发愿乞相。梦见自手造塑七佛、八菩萨像,形并端峙,大兴安岭自绘饰,所画既竟,像皆次第起行。末后一像,彩画将了,旁有一人,来从索笔,代远成之。觉后思曰:‘此相有流末世之境也。’乃广敷之,信如梦矣。”又未终一年,梦见净影长竿自倒,灯耀自灭,便至岁日。所使净人小儿二人,手放从良,分处什物,并为功德。又敕二时讲前,令大众诵《般若波罗蜜咒》,限五十遍,以报四恩,初不中怠。又伤学众,不能课力,每因讲日,如此正义,须臾不闻,识者以为达宿命也。及觉轻贬,于房外香汤洗浴,即在外宿,至晓入房食粥,倚床而卧。问日早晚,答云:“今可卯时。”乃曰:“吾今觉冷气至脐,去死可二三寸在,可除倚床。”自跏其足,正身敛目,不许扶侍,未言其卒,验方知化。香若旃檀,入而寻灭,后乃卧之。手足柔软,身分并冷,唯顶上暖焉。有沙门智猛者,相人也。伏佩法教,每蒙延及,故疏为《行状》,拟学者所承。猛谈说有偏,机会称善,振名东夏云。

(《续高僧传》卷八)

·客籍人士·

黄斌

晋成帝时为张骏参军。骏议欲严刑峻治,众咸以为可。斌进曰:“法制所经纶邦国,笃俗齐物,既立必行,若尊者犯令,则法不可行矣。”骏凭几改容曰:“夫,法惟上行,制无高下,且征黄君,吾不闻过矣,黄君可谓忠之至也”。擢敦煌太守。

(《重修敦煌县志》)

张閟

晋人,为敦煌太守。将贤礼士。郡有汜腾,高尚士也,閟造之,未见。

(《晋书》九四卷《汜腾传》)

杨宣

前凉时人。曾任沙州刺史。335年遣宣将兵征讨西域,拓疆土,置郡县,数有功。晋永和元年(345)前凉王张骏在敦煌置沙州,任宣为刺史。并疏浚郡南水渠,造五石斗门,堰水溉田,受益面积大增。百姓因改此渠称阳(杨)开渠。宣以家粟万斛买重修郡此干渠北府渠,整修后至唐不坏。

(《资治通鉴》卷九十七)

耿访

初,建兴中,敦煌计吏耿访到长安,既而遇贼,不敢进,反奔汉中,因东渡江,以太兴二年至京都。屡上书,以本州未知中兴,宜遣大使,乞为向导,抚慰凉州。时连有难,许而未行。至是,始以访守治书御史,拜骏镇西大将军,校尉、刺史、公如故,选陇西贾陵等十二人配之。访停梁州七年,以驿道不通,召还。访以诏书付贾陵,托为贾客以达之。是岁,咸和八年,陵始至凉州。骏受诏,遣部曲督王丰等报谢,并遣陵归,上疏称臣,犹称建兴二十一年,而不奉正朔。咸和九年,春三月,诏遣耿访、王丰赍印绶授骏为大将军、都督陕西雍秦凉州诸军事。

(《十六国春秋》卷七二《前凉录》三《晋书》卷八六《张骏传》)

祈嘉

西晋、十六国时期酒泉人。字孔宾。少清贫,好学。年二十余,夜忽窗中有声呼曰:“祈孔宾,祈孔宾,隐去来,隐去来!修饰人世,甚苦不可谐。所得未无铢,所丧如山崔。”旦日逃去,西至敦煌,依学官诵书,贪无衣食,为书所厮养以自给,遂博通经传,精究大义。西游海渚,教授门生百余人。前凉张重华征为儒林祭酒。性和裕,教授不倦,依《孝经》作《二九神经》,在朝卿士、郡县守令彭和正等受业独拜下床者二千余人。天锡谓为先生而不名之。竟以寿终。

(《晋书》九四卷《隐逸传》)

张植

植仕骏,为西域校尉。与奋威将军牛霸、蛮骑校尉张冲,从沙州刺史杨宣征西域。时值六月,至于流沙。无水,士卒渴甚,死者过半。植及剪发袒肉,徒跣升坛,恸泣祈雨。俄而云起西北,雨水成川,乃杀所乘马,祭天而去。遂平西域,以功拜西域都尉。重华时,石虎使王擢、麻秋等攻武威,进次金城。太守张冲告急,植复与奋威将军牛霸骑救之,城陷,引还。

(《续敦煌实录》)

孟敏(?—399)

十六国时期赵郡人。后凉吕光麟嘉元年(389)为敦煌太守,于郡城西南十八里开渠引甘泉水(党河)溉田,号孟授渠。龙飞三年(398)段业攻武威时,以郡降,任沙州刺史。次年卒,葬敦煌。州人于城西五里立庙祀之,号孟庙。《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载其庙院“四周三百步,墙高一丈三尺”。

(《敦煌学大辞典》)

李暠

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汉将军广之十六世孙。广曾祖仲翔,汉初为将军,讨羌于,素昌道。众寡不敌,死之。仲翔子伯考奔丧,因葬于狄道东川,子孙因为家。世为西州右姓。暠高祖雍,曾祖柔,仕晋并历位郡守。祖弇,仕张轨为武卫将军、安世亭侯,幼有令名,早卒,遗腹生玄盛。暠少而好学,性沉敏宽和,美器度,通涉经史,尤善文义。及长,颇习武艺,诵孙武兵法。吕光末,京兆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敦煌太守赵郡孟敏为沙州刺史,署暠为效谷令。北凉天玺二年(公元400年),敏卒,敦煌护军冯翊谦、沙州治中索仙等推举暠为宁朔将军、敦煌太守。段业乃以暠为安西将军、敦煌太守,领护西胡校尉。及段业称凉王,以右卫将军索嗣代暠为敦煌太守。暠从张邈、派兵迎击嗣,收之,遂上表段业,请诛索嗣,业不得已从之,迁暠为持节、都督凉兴以西诸军事、镇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晋昌太守唐瑶移檄六郡,推玄盛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暠乃赦其境内,建年为庚子。定都敦煌。暠遂遣兵征讨。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暠改元为建初,迁都酒泉,谋图统一河西,终因国小力寡无功,遂慨然著《述志赋》。《晋书》有存。十三年,以疾卒,谥武昭王。暠以文治著称,于南门外临水起堂,名“靖恭之堂”,以议朝政,阅武事。图赞自古圣帝明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暠亲为序颂,以明鉴戒之议。又立泮宫,增高门学生五百人。起“嘉纳堂”于后院,以图赞所志。子歆、恂、翻等。

晋安常隆安四年(400)李暠称凉公,建立西凉政权,初都敦煌,405年迁都酒泉。417年,李暠病卒,葬酒泉。于城西十五里之讨赖河畔为其建“武昭王墓”,后改称“兴圣皇帝陵”。时至唐代武德年间,高祖李渊追尊其父李昺(李暠六世孙)为“元皇帝”,追尊其祖父李虎(李暠五世孙)为“景皇帝”。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御笔亲撰《凉武昭王传》,并收入房玄龄主编的《晋书》。高宗李治仪凤年间,追尊李暠曾孙李天锡(李虎父)为“光皇帝”,追尊李暠玄孙李照(李虎祖父)为“宣皇帝”。天宝二年三月,玄宗李隆基不仅把李暠追尊为“兴圣皇帝”。而且把李暠的32世祖老子也追尊为“玄元皇帝”。

李暠是李氏家族史上建国称王的第一人,也是“五胡十六国”国王群体中唯一得到后世皇帝追赠“皇帝”称号的国王。自此,“兴圣皇帝”得以名传千古。

其实,李唐世居越郡(今河北省隆尧县),与陇西李氏毫无关系。

李暠在政治上的名声,掩盖了他的文名。即以仅存的《述志赋》(本志艺文卷有存)而论,已继承了东汉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具有自己的特色。除此之外,李暠曾先后三次组织文学创作活动,并创作了不少的作品。

西凉政权存在二十二年,李暠执政的十八年间,文学创作造显得十分活跃。

靖恭堂图赞。西凉建立之初,李暠召集文武群僚,于敦煌南门外修筑靖恭堂,“图赞自古圣帝明王、忠臣孝子、烈士贞女,玄盛亲为序颂,以明鉴戒之义,当时文武群僚亦皆图焉。”。《隋书经籍志》载录:“《靖恭堂颂》一卷,晋凉王李暠撰。”《魏书刘昺传》记有刘昺的《靖恭堂铭》一卷。这两卷作品,很可能创作于这次活动。勒铭酒泉。“玄盛既迁酒泉,乃敦劝稼穑。群僚以年谷频登,百姓乐业,请勒铭酒泉。玄盛许之,遂使儒林祭酒刘彦明为文;刻石颂德。”称誉为“清典”之作的《酒泉颂》,就作于此时。曲水诗宴。“玄盛上巳日宴于曲水,命群僚赋诗,而亲为之序。”但所赋之诗,所作之序,今无可考证。

《晋书》传称李暠“少而好学……通涉经史,尤善文义。”其西凉时期的作品有:《靖恭堂颂》一卷、《上巳日曲水诗宴序》、《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辛夫人诔》。此外,尚有呈送东晋王朝的两篇表文,诫勖诸子的两则手令和临终留给顾命长史宋繇的一则遗嘱。而现存作品有《述志赋》和五篇(则)表令,以及见于《初学记》《太平御览》的两条轶文(严可均《全晋文》题作《贤明鲁颜回颂》、《麒麟颂》)。

(《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西凉王李玄盛后尹氏

天水冀人。幼好学,清辨有志节。初适扶风马元正,元正卒,为玄盛继室。以再醮之故,三年不言。抚前妻子逾于己生。玄盛之创业也,谟谋经略多所毗赞,故西州谚曰:“李、尹王敦煌。”

及玄盛薨,子歆(字士业)嗣位,尊为太后。歆将攻沮渠蒙逊,尹氏谓士业曰:“汝新造之国,地狭人稀,靖以守之犹惧其失,云何轻举,窥冀非望!蒙逊骁武,善用兵,汝非其敌。吾观其数年来有并兼之志,且天时人事似欲归之。今国虽小,足以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诫也。且先王临薨,遗今殷勤,志令汝曹深慎兵战,俟时而动。言犹在耳,奈何忘之!不如勉修德政,蓄力以观之。彼若淫暴,人将归汝;汝苟德之不建,事之无日矣。汝此行也,非唯师败,国亦将亡。”士业不从,果为蒙逊所灭。

尹氏至于姑藏,蒙逊引见劳之,对曰:“李氏为胡所灭,知复何言!”或谏之曰:“母子命悬人手,奈何倨傲!且国败子孙屠灭,何独无悲?”尹氏曰:“兴灭死生,理之大分,何为同凡人之事,起儿女之悲!吾一妇人,不能死亡,岂惮斧钺之祸,求为臣妾乎!若杀我者,吾之愿矣。”蒙逊嘉之,不诛,为子茂虔娉其女为妻。及魏氏以武威公主妻茂虔,尹氏及女迁居酒泉。既而女卒,抚之不哭,曰:“汝死晚矣!”沮渠无讳时镇酒泉,每谓尹氏曰:“后诸孙在伊吾,后能去不?”尹氏未测其言,答曰:“子孙流漂,托身丑虏,老年余命,当死于此,不能作毡裘鬼也。”俄而潜奔伊吾,无讳遣骑追及之。尹氏谓使者曰:“沮渠酒泉许我归北,何故来追?汝可斩吾首归,终不回矣。”使者不敢逼而还。年七十五,卒于伊吾。

(《晋书》卷九六《列女传》)

李歆

陇西成纪人。字士业。玄盛薨时,府僚奉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凉州牧、护羌校尉。大赦境内,改年为嘉兴。尊母尹氏为太后,以宋繇为武卫将军、广夏太守、军咨祭酒、录三府事;索仙为征虏将军、张掖太守。沮渠蒙逊遣其张掖太守沮渠广宗,诈降诱士业,士业遣武卫温宜等赴之,亲勒大军为之后继。蒙逊率众三万,设伏于蓼泉。士业闻,引兵还,为逊所逼。士业亲贯甲先登,大败之,追奔百余里,俘斩七千余级。明年,蒙逊大伐士业,士业将出距之,左长史张体顺固谏之,乃止。蒙逊大芟秋稼而还。是年,晋以士业为持节、都督七郡诸军事、镇西大将军、护羌校尉、酒泉公。士业用刑颇严,又缮筑不止,从事中郎张显、主簿氾称上疏谏,并不纳。士业立年而宋建。士业将谋东伐,张体顺切谏,乃止。闻蒙逊南伐秃发傉檀,命中外戒严,将攻张掖。尹氏固谏,不听。宋繇又固谏,不从。繇退而叹曰:“大事去矣,吾见师之出,不见师之还也!”士业遂率步骑三万东伐,次于都渎涧。蒙逊自浩亹来,拒战于怀城,士业败。左右劝还,曰:“吾违太后明诲,远取败辱,不杀此胡,复何面目以见母也。”勒众复战,败于蓼泉,为蒙逊所害。士业诸弟酒泉太守翻、新城太守预、领羽林右监密、左将军眺、右将军亮等,西奔敦煌,蒙逊遂入酒泉。士业子重耳,后归魏,为恒农太守。

(《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李恂

十六国时陇西成纪人。西凉公歆之弟。初,为敦煌太守,有惠政。及歆败,恂与诸子弟弃敦煌,奔于北山。蒙逊以索嗣子元绪行敦煌太守。绪粗好杀,大失人和。郡人宋承、张弘密信招恂,恂率数十骑入敦煌,元绪东奔凉兴,宋承等推恂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蒙逊遣世子德政率众攻恂,恂闭门不战,蒙逊率众二万攻之,三面起堤,以水灌城,恂遂壮士一千,连板为桥,潜欲决堤,蒙逊勒兵逆战,遂屠其城。恂自杀。士业重耳,脱身奔于江左,仕于宋。后归魏。蒙逊徙翻子宝等于姑臧,岁余,北奔伊吾,后归于魏。

(《晋书》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

沮渠蒙逊(368—433)

十六国时期临松卢水胡人。其先世为匈奴左沮渠,故以官为氏。蒙逊博涉群史,颇晓天文,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北凉天玺三年(401)杀段业,自称张掖公,后改称凉王。玄始九年(420),战败西凉后主李歆,入据酒泉。派兵攻敦煌,西凉敦煌太守李恂闭门不战。乃自率从二万进攻,克之,屠其城,遂占有凉州全部。在位三十三年,谥曰宣武王,子牧犍、无讳、安周、仪德等。

(《晋书》卷一二九《沮渠蒙逊传》)

沮渠唐儿

十六国时期北凉人。敦煌太守。牧犍(一称茂虔)从弟,北魏陷姑臧,其从兄无讳收遗民西奔敦煌。后唐儿反,被无讳与从弟仪德击杀。

(《敦煌学大辞典》)

沮渠无讳(?—444)

北凉临松卢水人。沙州刺史。北魏太延五年(439),北魏主拓跋焘攻陷凉州,北凉王沮渠牧犍被擒,无讳率家户自酒泉西就从弟敦煌太守唐儿。太平真君元年(440),无讳命唐儿守敦煌,自与六弟仪德攻复酒泉,又攻张掖等地,得四万余户,还据酒泉。太平真君二年,唐儿反,无讳留从弟天周守酒泉,复与仪德回军计唐儿,大胜,执唐儿,杀之,再占敦煌。后,酒泉复为北魏攻克,敦煌城中亦乏粮草,无讳乃谋率众西逃。先派其弟安周率众五千西攻鄯善。太平真君三年,无讳自率万余家西就安周,攻克鄯善、高昌,被南朝宋文帝任为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西夷校尉、凉州刺史、河西王。寻卒。

(《敦煌学大辞典》)

乐僔

前秦时僧人。莫高窟开创者之一。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建元二年(366),杖锡林野,行至莫高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

(《敦煌学大辞典》)

法良

十六国时期禅僧。在乐僔造窟后,从东西行至莫高窟,在乐僔所开窟龛旁,又造一龛。

(《敦煌学大辞典》)

法显(?—约422)

东晋名僧,俗姓龚,平阳武阳人。3岁为沙弥,二十岁受比丘戒。因感经律多误阙,律藏不备,矢志赴天竺(印度)求法取经。晋安帝隆安三年(399),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从长安出发西行。四年,经张掖至敦煌,受敦煌太守李暠供给渡流沙,通西域,逾葱岭,由中亚入北、中天竺,学梵书梵语,得《摩诃僧祇律》、《大般泥洹经》、《萨婆多众律》等经典。又乘船纵渡孟加拉湾,南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求得《弥沙塞律》等经,遂横渡印度洋,过耶婆提(苏门答腊),绕行南洋归国。途遇风暴,漂抵山东半岛之牢山登陆,再取陆路于义熙九年(413)抵东晋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住道场寺,与天竺禅师佛驮跋陀罗合作,译出佛经6部63卷,计百余万言。又将亲历30余国见闻写成《佛国记》(又名《法显传》、《佛国天竺记》等),为研究古代中外交通中亚、南亚诸国及南海地区历史、地理、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在佛教史及东方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史哲百科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

昙摩密多

又作昙摩蜜多,意译为法秀。晋宋之际罽宾(今克什米尔斯利那加附近)人。出家后博贯群经,通晓禅法,因其眉毛相连,世号“连眉禅师”。后到敦煌,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植木奈千株,开园百亩,房阁池林,极为严净。寻前往凉州,住公府寺,并化缘修缮该寺。随即开门授徒,一时之间,禅业在凉州盛极。南朝宋元嘉元年(424)至蜀,又至荆州,在长沙寺造立禅阁。后至江东传授禅法,卒于建康钟山上寺。

(《高僧传》卷三《译经下·昙摩密多传》)

刘萨诃

俗姓刘氏,又名刘萨河、刘萨诃、刘摩河等。北魏时期西河文成人,稽胡族。出生于大富之家。初不善读书,好骑射游猎。常怀杀人之心,骄横跋扈,不信奉佛教。后因武艺超群,善行军作战,成为梁城突骑,驻守襄阳。三十一岁时,死而复生,遂落发出家,研习佛法,法名慧达,时人尊称“刘师佛”,以广寻圣迹,参拜佛教圣迹为己任。他是继沙门乐僔、法良之后在莫高窟最有影响的僧人。后迁化于酒泉,莫高窟存其因缘变相、塑像、瑞像,敦煌遗书存有《刘萨河和尚因缘记》。

(《高僧传》卷一二《兴福·释慧达传》《梁书》卷五四)

同类推荐
  • 杜佑评传

    杜佑评传

    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通典》一书体制宏大、思想深刻,总结过去,反映现实,开辟历史编纂学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理论,政治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杜佑评传》紧扣唐中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时代背景,细致考察、介绍了杜佑一生的经历,他的近六十年的从政生涯和著述生活,在此基础上,对杜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贡献,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阐述。
  • 肖邦

    肖邦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 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 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王莲凤编著的《肖 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人)》主要以其成长历程 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肖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 人)》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 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 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悍将:呲骨豺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元帅智慧:徐向前

    元帅智慧:徐向前

    徐向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戎马一生,驰骋疆场,擘画军事,大智大勇.足计多谋,奇韬伟略。徐向前善于从全面分析敌我力量强弱、战争态势优劣、战场环境利弊等实际人手,施谋展计、用兵布阵,由此创造了诸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有效战法,提出了对中国革命战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军事理论,提供了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样式的成功战例。江泽民同志说:“徐向前同志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深厚的军事理论造诣。
  • 曹雪芹

    曹雪芹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热门推荐
  • 我不会一直都是最初的样子

    我不会一直都是最初的样子

    她是微德高中的新任校花--刘芯柔。袁墨喜欢逗弄刘芯柔,很多次向刘芯柔表白,都被拒绝了。韩棱皓是新任校草,对刘芯柔一见钟情,却不好意思表现出来。高2突然变高冷的她,会怎样选择呢?
  • 冰封的记忆之我不想回忆

    冰封的记忆之我不想回忆

    我到底是谁!到底是谁!一个看似冰冷冷酷一个看似活泼可爱一个看似优雅高贵一个看似温柔抚媚一个看似霸道妖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自己一直活在别人掌控之中从来没有快乐永远在别人影子中孤独成长。直到有一次失去了记忆,终于体会到了自己的情感,什么是痛什么是甜什么是高兴什么是伤心可这终究是不属于我们感情,到底是谁我到底是谁!
  • 无限之不凡

    无限之不凡

    这个世界,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奥秘?生死爱恨悲欢离合,人生多少反复无常?
  • 人生提醒:避免失败篇

    人生提醒:避免失败篇

    在现代社会中,也许每个人想走的路,包括人生之路、事业之路、婚姻家庭之路……都不尽相同。有的人想出人头地,成为风云人物;有的人想发大财,赚大钱;有的人想安安稳稳、平平静静地过日子……总之,对人生之路的不同期盼和抉择,构成了纷繁多彩的人生之梦。
  • 王源爱你是我一生所幸

    王源爱你是我一生所幸

    一个高冷无比的冷艳女王,和现在最红的tfboys的王源,那个逗比,在一起花擦出什么火花呢……和他在一起,冷艳女王会转变自己的性格吗?
  • 恶魔在身边:丫头,休要逃

    恶魔在身边:丫头,休要逃

    【每天日更,欢迎入坑√】她从贫民窟住进了豪华的别墅,但生活里从此都充斥着一个恶魔少爷。恶魔少爷非常的讨厌她,却总是会对她做奇怪的事情。“你是我的未婚妻,还敢在心里想着别人?”说完他堵住了她的唇,抵死纠缠。夺去了她的初吻,还百般的嫌弃她。直到最初的真相浮出水面,她终于不再忍耐他。“如果这样才能永久的占有你,我不介意当一个恶魔。”他在她耳边呢喃。
  • 卿本佳人,妖孽尊主别过来

    卿本佳人,妖孽尊主别过来

    作为一个小仙女,方锦离觉得自己早已看破红尘,但是,看破红尘又不是不能调戏美男。某夜,方仙女慌忙跑出天祭师府。说好的残暴呢?说好的不近女色?说好的谦谦君子呢?分明就是一个变态好么!大型翻车现场A:传言天祭师私底下自恋,小气,小肚鸡肠,爱记仇,死傲娇,是这样的吗天祭师:...方锦离:是的是的。天祭师:晚上方锦离:不不不,我家夫君君怎么可能是这样的人,谁这么狠心,居然污蔑他!A此时的内心仿佛**###*#*
  • 凝天记

    凝天记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弱肉强食,强者生存。踏波澜,持麒麟。乱枪锋芒,击苍天。经百战,流芳前,无敌传说,在人间。
  • 落寞武神

    落寞武神

    一个异国的皇子,遭人抛弃沦落为江湖之人,本已大放异彩,可偏偏又磨难不断,沦为江湖之中所有人的笑柄,可他依旧不不放弃,最终成就武圣之位,成为武林第一人落寞。
  • 溯源修仙录

    溯源修仙录

    寻仙问道,追本溯源,是选择还是注定?一个崩塌过的世界,一群飞天遁地的修士,一个不觉卷入其中的少年,寻找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