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8800000036

第36章 近现代(3)

1941年10月,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的于右任先生由重庆到西北考察。10月4日抵达敦煌。第二日,适值中秋节,县长章朗轩率地方人士任子宜、窦景椿陪同前往莫高窟。他极为珍视洞窟壁画艺术,认为:“莫高窟是中国的骄傲,更是甘肃的骄傲。”

在敦煌,于先生除关注莫高窟艺术外,县城附近其它文化古迹遗存也引起了他的关注。月牙泉、西云观、岷州庙都有他的足迹。尤其岷州庙所存《六朝石经幢》,因他的鉴定才引起地方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后被收藏在敦煌研究院。

参观访问之余,于先生应当地各界人士的请求,挥毫留念。于先生还盛赞当地瓜果和风味小吃:“瓜美梨香十月天,胜游能复续今年。”;“敦煌烤羊肉是独具特色的西北风味。”于先生写下《敦煌纪事诗》九首(艺文志有录),充分表达了他希望敦煌艺术能尽快得到保护与研究的心情。其一为:“仆仆髯翁说此行,西陲重镇一名城。更为千年文物计,草圣家山石窟经。”

历时五天的敦煌之行结束后,于先生又在河西走廊进行考察,1941年12月11日,完成了对西北的考察,14日返抵重庆。回渝后即将建议书一件送达国民政府,要求设立“敦煌艺术学院”。现将其建议书录存如下:

“为提议设立敦煌艺术学院,以期保存东方各民族文化而资发扬事。右任前次视察西北,因往敦煌县参观莫高窟之千佛洞,洞距敦煌四十里,依崖筑凿,绵亘里许。志称有千余洞,除倾地沙埋者外,尚有五百余。有壁画者计三百八十,其中壁画完整者二百余,包括南北朝、唐、宋、元各时代之绘画泥塑,胥为佛经故事。其设计之谨严,线条之柔美,花边之富丽,绝非寻常匠画,大半出自名手。今观其作风,六朝以上无考,自唐以下率类阎立本派。唐塑分西塑、中国塑两种,底纹神态,大者五六丈,小者尽余,无不奕奕如生。就所见之文字,有梵文,西夏文等五、六种之多。而各时代供养人之衣冠饰物用具,亦可考见当时风候习尚。洞外残余走廊,犹是宋时建筑。惜在过去未加注存,经斯坦因、伯希和诱取洞中藏经及写本书籍,又用药布拓去佛面,将及千数。复经白俄摧残,王道士涂改,实为可惜。沙埋之洞不知更存何物。且闻敦煌西部尚有西千佛洞,数仅二十余,壁画尚存。而安西万佛峡之榆林窟,洞画完好者凡四十六,曾经亲自察看,壁画之精美皆可与千佛洞莫高窟匹敌。似此东方民族之文艺渊海,若再不积极设法保护,世称敦煌文物,恐遂湮销。非特为考古家所叹息,实是民族最大之损失。因此提议设立敦煌艺术学院,招容大学艺术学生,就地研习,寓保管于研究之中,费用不多,成功将大。拟请交教育部负责筹划办理。是否可行,理合具文,提请公决。”

(《敦煌学大辞典》)

陈万里(1892—1968)

江苏吴县人,曾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故宫博物院任职。陶瓷学家、早期摄影艺术家之一。1926年2月16日离开北平,与美国考古队往西北进行实地调查。5月20日到达敦煌。因华尔纳之故,仅在千佛洞考查3日合计15小时。他在莫高窟拍摄照片17帧。6月7日,从西北返程东归,7月31日到达北平。随后,在北平举办“西行考察收获展览”。一年后,其《西行日记》作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实地调查报告出版,同时,发表《敦煌千佛洞三日间所得之印象》和《万里校碑记》。在《西行日记·自序》中称莫高窟为“国内无第二处足以相抗的伟大古迹。”极为敏锐、深刻地提出对莫高窟的研究和保护。陈万里是第一个到达敦煌的中国学者。

向达(1900—1966)

湖南溆浦人。字觉明,笔名方回、佛陀耶舍。土家族。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敦煌学专家。一生致力于中西交通史及敦煌学等研究工作。1919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任商务印书馆编译员。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委员。1933年兼北京大学讲师。1935年秋到牛津大学鲍德里图书馆工作。翌年秋转伦敦,在英国博物馆东方部检索敦煌写卷和汉文典籍,阅读五百余卷汉文和回鹘文写卷,并做详细记录,有的拍成照片。1937年赴德国访问柏林科学院及各地博物馆,考察劫自中国西北地区的壁画、写卷;同年末赴巴黎,研究法国国立图书馆藏敦煌遗书。1938年携数百万字手抄资料返国,先后任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并兼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导师。1942年9月至次年7月及1944年,两次考察河西走廊古迹文物。第一次住莫高窟九个月,考察阳关、玉门关、千佛洞、榆林窟、万佛峡等遗址,对莫高窟、榆林窟部分洞窟做考古学记录。其间,访查散在敦煌当地的藏经洞写卷,将具有重要价值者,如任子宜藏《六祖坛经》、神会《坛语》及《寿昌县地镜》、《唐代地志》等录存,辑成《敦煌余录》二册。1943年于重庆《大公报》发表《论敦煌千佛洞的管理研究及其他连带的几个问题》,建议将莫高窟收归国有并设立管理、研究机构。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掌北大图书馆。建国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图书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第二副所长等。1951年赴新疆天山南北考察东西交通遗址及石窟寺。译有《斯坦因西域考古记》、勒柯克《高昌考古记》(未刊);撰有《记伦敦所藏的敦煌俗文学》、《伦敦所藏敦煌卷子经眼目录》、《唐代俗讲考》、《莫高、榆林二窟杂考》、《罗叔言〈补唐书张议潮传〉补正》等;著有《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敦煌》(与常书鸿等合著);编有《敦煌变文集》(与王重民等合编)、《大唐西域记古本三种》等。还著有《中西交通史》、《明清之际中国美术所受西方之影响》、《郑和航海图》等。

1942年9月25日,向达先生从渝抵兰,10月1日始西行,3日从武威至张掖,5日下午抵酒泉。10月8日自酒泉西行,下午抵安西,10月9日中午抵达敦煌。向达先生在他的《西征小记》中记载:

自安西至敦煌,旧为四站,二百八十里。(民国)三十一年(1942)尚无公路,汽车即循大车辙道,顺三危山取西南向,在戈壁上行,道路颇崎岖。出安西西门,沿飞机场西南行,七十里瓜州口。瓜州口北四五里瓜州废城,盖清代之所筑也。南行里许一小庙,四壁壁画残存少许,藻井画亦未全毁,尚是五代之物。自瓜州口西南行七十里甜水井,水苦涩。贰师将军之悬泉据云即在甜水井南十余里三危山下,俗名吊吊水,以其出自水崖,故名。又七十里疙瘩井,又七十里敦煌城。余于三十一年十月九日午抵敦煌,下午即去千佛洞,住其间凡九月。中于同年十月中旬至南湖一访阳关遗址,三十二年三月往游大方盘、小方盘,探玉门之胜迹,访河仓之旧城。其年四月复自敦煌至南湖,由南湖北行越中戈壁以至西湖,再访玉关,然后东行以至敦煌。五月至安西,礼万佛峡诸窟,历时一周,复返千佛洞。七月遂东归返川。

回渝后,先生在重庆大公报上发表了《论敦煌千佛洞的管理及其他连带的问题》。

1944年,向达先生以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组长的身份再次来敦煌。这次来敦,他对千佛洞壁画艺术进行了详细考察。这年春天,他在敦煌南沙山中发掘,考察组的工作站设在沙山佛爷庙内。

两次敦煌之行中,他还发现了一个石刻经幢残石,一个经幢残本。“1943年旅居敦煌,偶过党河,访沙州旧城,闲游近村,至岷州坊的一座庙里,因发现这一块残石。此外,地上还有被乡人打破的残石两块,中间凿一小窝,作为捣香末用的石臼。石面上残存夔龙纹和一些字,字是六朝人隶书,笔势甚为飘逸。”“1944年在敦煌,从一位私人那里看到又一个古刻文字,也是与《缘生论》有关系的文献,据说这也是一个经幢,上断刻文字,文字下有菩萨六尊,每尊上分别刻有六封记号,菩萨线条极为遒丽,书法亦是北魏一派。原石大概是一九二八至二九年左右,发现于千佛洞南之老君堂,后为当时敦煌士绅埋之于千佛洞对面三危山上王母宫的后阁下。埋葬之前,有人将原石的佛像和文字拓了一份拓本,我所看到的就是那一个拓本。”遂于1963年第一期《现代佛学》上发表了《记敦煌出六朝婆罗谜字因缘经经幢残石》。

1944年在敦煌时,他还在一位叫荣甫先生处看到一个六字真言石碣拓本。当他看到这个拓本中功德主西宁王速来蛮的妃子及子之名在《元史·宗室表》中未有记载,而在此找到答案时,欣然提笔,在拓本上边写下了一段题记:

元至正八年莫高窟造像碑,在今敦煌城东南四十里之千佛洞。千佛洞初建于晋穆帝永和九年,苻秦元魏继为恢弘,李唐一代始臻极,盛唐人称之曰莫高窟,易名千佛洞,当在明清之际也。碑具梵、藏、汉、西夏、八思巴蒙古字及回鹘文。凡六体书皆崦(an)、嘛(ma)、呢(ni)、八(ba)、米(mi)、吽(hong)。六字真言各种文字对音,字内唯居庸关石刻应备此六种文字。而幅钜盈丈,毡墨匪易,是以其流传反不若绝塞。此碑之广幸欲?抑不幸欲?吾鸟得而知之,碑中功德主速来蛮西宁王名见《元史·宗室表》,顾未著其妃子及子之名。此碑题名适可以补史之缺,金石文字有盖于史于此,又获一证矣。卅三年六月重游敦煌。

荣甫先生出此新拓墨本,属题目为漫识数语还之。六月十一日湘西向达谨记于沙州故城。“

1943年至1944年向达先生写成了《西征小记》,1950年发表于北大《国学季刊》上。

(《敦煌学大辞典》)

橘瑞超(1890—1968)

日本人。生于名古屋。1908年在京都市真宗中学就读时,奉大谷光瑞之命,参加大谷探险队第二次中亚探险,与野村荣三郎同往新疆,在吐鲁番、楼兰等地考察并进行发掘。1910年至1912年,再次前往中亚,在和田、吐鲁番、楼兰等地发掘,并至敦煌搜购经卷。后在京都、旅顺等地整理大谷探险队收集品,编有《敦煌将来藏经目录》,是第一部分类编排的敦煌汉文文书目录,后由罗振玉发表在《雪堂从刻》。著有《中亚探险》等旅行记;还编成《二乐丛书》四号,整理刊布所获重要佛教文献。自藏五十五件文书资料,捐赠龙谷大学图书馆,被称作”橘文书“。因参加探险队时乃青年僧人,无考古经验,故对西域古物多有损坏;研究水平亦不甚高。中央公论社1989年出版的《中亚探险》新版卷末,有金子民雄所编《橘瑞超略年谱》,记其生平事迹颇详。

橘瑞超在1910—1912年参加大谷探险队第三次中亚探险时,与吉川小一郎来敦煌。根据吉川小一郎的《支那旅行记》(《新西域记》下卷),现将其在敦煌的活动辑录如下:

明治44年(1911)

9月15日,(西安)电报局长拿来了唐代经卷。赠他刺绣品一块、罐头四个、茶叶一筒。经过努力得到了这个经卷。

9月17日,争取到了有三藏法师题名的唐经。

9月22日下午,(踏实堡)村民拿来了维吾尔文书断片,说是从桥子南塔得到的。我立即收买了。

10月5日,晚6时到达敦煌。

10月10日,向东南行约40华里,来到了千佛洞。与道士商量,想要所藏唐经。后商谈长时,终于达到了目的,同意改日仔细调查,6时半回到住所。

10月14日,夜,从缠头的”阿弥陀洪“那里得到唐经1卷。

10月16日,到(千佛)洞内,得到经文断片。

10月19日—22日,这几天粗略看完千佛洞。

10月23日,早上到洞窟详细考察,从诸像中选了两身最精美、又无什么损伤的像,与道士交涉后,购买收入行李。

10月25日,千佛洞的道士来了,给了他11两白银,作前几天得到唐经的谢意。

11月9日,拍摄唐经2卷。

12月23日,千佛洞道士来,说是为募集修理洞窟资金到肃州去了,似乎因处乱世从衙门没有得到经费,因此想把所藏唐经卖掉。这次就是为了这个而来的。我看他拿来的这些不好,要他把良品拿来,可他没有答应。看来这个道士很狡猾,可能是与房东合谋搞的。

明治45年(1912)

1月7日,千佛洞道士拿来了像是蒙古文字的经卷,可我鉴定不了。期待橘氏早日到来。

1月19日,昨天农夫拿来了2本唐经,2两2分银子购买了。

1月22日,一位中国人拿来4件唐经,其中1件是从未见过的良本……遂以5两买到4件。

1月26日,上午11时,一缠头闯入,便是橘氏。

1月30日,下午同橘氏去千佛洞,6时半才到。

1月31日,夜9时,道士按约定的那样拿来40余件唐经。道士的表情和动作宛如贼在搬运赃品似的。问他还有吗?他又拿出40余件。

2月1日,两位(吉川、橘)赴道士室看柜子里收藏的经。有好多唐经,与道士交涉,得到唐经169件,装在马背上。下午3时20分离开千佛洞。

2月2日,下午4时千佛洞道士来。终于用300两买下了这169卷唐经。

今天先交付100两,约定等拿来更好的经卷时再交付其余200两。

2月3日,晚7时道士拿来200件经卷。好象故意夹进了假的,因此,一直干到半夜才分出上、中、下三类。房东很狡猾,拿出1件唐经,说是值150两。我说给3两作为附加也带回去。

同类推荐
  •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收进散文、诗歌和评论等体裁文章约百篇,杨文琴、闵生裕等负责征集文稿、下载博文,并核对了文章的作者和写作、发表时间,编辑对文稿重新分辑整理编目。文集现分三辑,其中《青山湿》收进的是2010年8月之后亲人朋友不同时期创作的怀念散文,《梨花雨》大部分是发表于报刊、网络的散文诗、小品文和诗歌,《长相忆》则收进了各个时期对世忠散文、杂文的评论文字及序言、书评、创作论等
  •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探讨了萨特与波伏瓦这对情侣的情感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命状态。作者以跨文体、思辨性的随笔形式,融写实、想象、故事、书信、日记、议论、抒情于一体,从萨特、波伏瓦两人的思想成就,两人之间奇崛的关系,及他们两人分别与别的异性的关系出发,深入人物的灵魂世界,对人类两性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各种可能性作深入探溯及思考,同时也对当代人的情感婚姻中敏感的、深层的问题,有着得体、到位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
  •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太祖努尔哈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本书介绍了一个足踏北斗天赐神勇的传奇英雄——太祖努尔哈赤。本书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基础之上,通过合理的艺术创作,在广阔深邃的时代背景上生动地描绘了这一伟大英雄及其相关的各种人物,勾勒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战争图画、各具性情的人物图画、绘场绘色的风俗图画及柔情蜜意的感情图画。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斥着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从血染黄沙的征战搏杀,到春意躁动的闺中逸闻;从皇亲贵胄的权力斗争,到市井小民的野趣俗情;从女真部落的繁衍兴盛,到明廷的腐败没落,均有力透纸背的笔墨渲染,如果说朝代是证明历史兴衰的元素,那么一代皇帝的传奇人生则为元素的波澜起伏寄予了无穷的韵味。
  •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名人传记丛书)

    施韦泽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者及著名学者。天资聪颖的他本来可以过上安适、富足的生活,但他却在38岁时毅然远赴非洲,在原始丛林河畔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
  •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我在异界创家族

    我在异界创家族

    我就是个天才!乏味的生活让我窒息,我致力于科学研究,渴望创造出新鲜刺激的事物。开始了,就停不下来了,,,,,
  • 再世香港梦

    再世香港梦

    金庸说,他是我的骄傲;赵雅芝说,他是个好老公;林青霞说,他的心好狠;钟楚红说,我好羡慕阿芝;周星驰说,他是我的领路人;梁朝伟说,他是我永远的大哥;迈克尔杰克逊说,他是我师傅,不过一般人我不告诉他。他就是一代传奇,香港的骄傲-----王达夫。
  • 龙啸九歌

    龙啸九歌

    当全世界都遗忘了我的存在,我将在暗夜中醒来。这个世界有龙?无龙?这个世界亦真?亦假?这个世界自生?它生?倔强的笨小孩,高傲的独行者,孤艳的跳小妞……一群受灾难波及而身体产生变异的命运之子,在这个世界谜底揭开前,他们主演了一出出兄弟情深,爱恨情仇……朦胧的面纱撤去,久待未归的王终将降临,龙啸九歌,九曲回肠!
  • 太空堡垒之风起云涌

    太空堡垒之风起云涌

    第一次写科幻类小说,记录的是第二次宇宙大战刚刚结束,即人类和天顶星人一起联手对抗了机器人统治者结束后的故事。主人公穿越到未来,并且在第三批太空堡垒远征军中加入变形战机队,从一个小兵成长为中队长的故事。虽然不是决定战局的英雄,但也有个人魅力,吸引着围在主人公身边的漂亮女子。
  • 天行堂

    天行堂

    明朝嘉靖年间,三千锦衣卫中有个特殊的部门:天行堂!为宫廷档案中完全被隐藏的神秘机构。该部门专为一心向道的嘉靖帝四处探访神仙踪迹,调查发生在神州大陆的各种神秘诡异事件,从而扑捉个中碎片,为嘉靖帝发掘长生之术!
  • 三界之封侯拜相

    三界之封侯拜相

    看惯了风起云涌,见多了王朝更迭,走过血雨腥风,躲开明枪暗箭,问一句死生的意义,有侵吞河山的气概,奈何英雄总是气短,白发唱挽歌,更添踌躇意,骈死于槽枥之间,长眠于沃野农田。
  • 离幸福一微米

    离幸福一微米

    花季少女如同浩潮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本书作者通过对几十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深处的真实的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已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
  •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哈佛和心理健康的书籍,是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箴言录,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本书不仅故事精彩,行文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的点评,能为青少年的心灵送上一道滋补的鸡汤。书中每章附有哈佛教授的名言,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温言细语就仿佛在耳畔:与此同时,还有哈佛精英介绍以及相关名人名言,让我们能从伟人那里学习到成长的经验和强韧心灵的妙方。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财富,青少年要健康成长,本书精心演绎的精彩不容错过。
  • 唐吉可德很不高兴

    唐吉可德很不高兴

    叙述的是家里蹲阿丘和自称是外星人的唐吉可德眼中的社会。
  • 复仇者联盟之冰冷公主

    复仇者联盟之冰冷公主

    女主和朋友们的母亲被杀害,为了复仇,不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