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8700000006

第6章 崆峒文化价值的多维性与研究的多层次性(2)

如此看来,似乎“崆峒”本为貌词,后转化为名词,即由山之貌转化为山之名、由洞之貌转化为洞之名。也许说得准确一些,应是古人根据此山的形状“崆峒”而命得此名。这是因为,首先,根据语言学的一般规律,人们为一事物初次命名时,往往根据该事物的性状特点来命名。如黄山又名黟山,乃状其色,其峰之莲花状其形、天都夸其高;又如泰岱音训胎始,“万物之如,交代之处也”,故圣王于此祭天,万民死后魂归;再如祁连,据说为匈奴语之称天,等等。不过,从文献出现之时间先后来看,反是崆峒(空同、空桐)山名在前,而写其性状之诸“崆峒”貌者却在此后。文献阙如,其详已不可知。然而,笔者前已考得崆峒山在《山海经·海外西经》写作“穷山”,而“穷”实“崆峒”之合音范三畏:《〈山海经〉“穷山”即平凉崆峒山——兼论“轩辕国”在平凉“华胥国”在华亭》、《崆峒文化论集》;“(穷)字以”“穴”为义符,与“穹”形音义皆相近,例得相通。“穹窿”之合音为“空”,“崆峒”之合音为“穷”,故“穷山”亦犹多洞之高山。其高可摩苍穹,其深则多穹窿。

音为“穷”,故“穷山”亦犹多洞之高山。其高可摩苍穹,其深则多穹窿。崆峒山高而洞窟多,据《崆峒山志》,最著者即有玄鹤洞、广成洞、广成丹穴、朝阳洞、钻羊洞、归云洞等,然则“崆峒”之本义,亦可以概知矣。

山名九“崆峒”

作为山名之“崆峒”,经仔细检点,笔者至今可确认者,厥为九处,乃指:

一、山西临汾

《山海经·海内东经·岷三江》:“温水出崆峒,(崆峒)山在临汾南,入河,华阳北。”郭璞注:“今温水在京兆阴盘县,水常温也。临汾县属平阳。”郝懿行笺疏:“崆峒山在原州平阳县西百里。”今按,秦至隋初之平阳县,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岷三江”篇幅既长,又毕沅已疑其抄撮《水经》,其文并非《山海经》之旧,则或出自己散佚部分的《水经》。

二、甘肃平凉

当即《山海经·海外西经》之“穷山”,笔者已有专文论及。正面记载最多,有《史记·五帝本纪》以及《元和郡县图志》、《通典》等。

三、甘肃酒泉

《括地志》:“空桐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通典》、《元和郡县图志》载,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有崆峒山。《清一统志》:“福禄,今肃州治。”则当在今酒泉市附近,今地图不见,询之土人不知者,或已改名。

四、甘肃岷县

据《隋书·地理志》载,临洮县有崆峒山。《通典》、《元和郡县图志》、新旧《唐书·地理志》均载岷州溢乐县有崆峒山,“在县西二十里”。三畏按,“溢乐县”,西魏置,兼置岷州,即今岷县地。又《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八·汝州》:“禹迹之内,山名崆峒者有三:一在临洮,一在安定,一在汝州。”《九家集注杜诗》引《九域图志》云:“岷州和政郡有崆峒山。”按临洮为岷县之旧称,今临洮历称狄道,民国初始改今名。岷县为古岷州中心地,此崆峒当在岷县、和政一带(古籍或笼统称岷洮、洮岷),其具体地待考。

五、天津蓟县

清·钱坫《〈尔雅·释地〉四篇注》以今顺天府蓟州东北空桐山当《尔雅》空桐。今按,明清蓟州府,治蓟县。蓟县在天津正北,而蓟县空桐山又在蓟县东北,其地当在长城附近。

六、河南临汝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八·汝州》:“禹迹之内,山名崆峒者有三:一在临洮,一在安定,一在汝州。”学者以为后者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南。

七、河南虞城

《庄子·在宥篇·释文》引司马云:“空同当北斗下山也,一曰在梁国虞城东三十里。”今按,虞城在今商丘市东。商丘为古魏都大梁之异名,故曰梁国虞城。

八、江西赣县

元·刘《隐居通议·骈丽三》:“崆峒对耸,章贡交流。”崆峒在江西赣县南。又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西六·赣州府》:“崆峒山,府南六十里,一名空山。”

九、四川平武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八·龙安府》:“崆峒山,在府西北十里,山谷深险。”清龙安府治平武县,县今属绵阳地区。

其他:甘肃甘谷县有崆峒寺山。

以上九崆峒,在一般地图上,唯一能看到的,只有甘肃平凉一处。其他诸崆峒名,不仅晚起,而且或因太小,或早已变更他名,无法在图上标出。然则天下言崆峒,自当以在平凉者为代表,系不争之事实。

国族之空同

国族名之“空同”,以《汲冢周书·王会解》所附《伊尹朝献商书》为最早:

伊尹朝献《商书》:汤问伊尹曰:“诸侯来献,或无马牛之所生而献远方之物,事实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势所有献之,必易得而不贵,其为四方献令。”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正南……正西……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楼烦、月氏、嫩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驹、良弓为献。”汤曰:“善。”

文章记载的是商朝初年,伊尹为汤所拟四方诸侯国的贡献物名目。其中正北诸侯十三国,首曰空同,暂且按下不表。其余十二国族之大概,参之《王会解》正文所记周初四方朝献贡物情形,可了解如次:

(一)大夏。《王会解·北方台正东》:“大夏兹白牛。兹白牛,野兽也,牛形而象齿。”大夏,古国名。《管子》载桓公西伐大夏,徙流沙。《山海经·海内东经》:“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淮南子·地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亦方千里。……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今人认为大夏故地本在山西西部,后迁至甘肃西部(亦有主甘肃为大夏故地说者)。大夏又被称为西虞、西吴、西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河水二》均记陇西郡有大夏县、大夏川水。

(二)莎车。(汉书·西域传》有莎车国,王治莎车城。故址在今新疆莎车县。历代易名,清称叶儿羌。由上文可知莎车在商初居于中原之北,至(王会解》已不见,大约已迁西域。

(三)姑他,待考。

(四)旦略,疑即林胡。因林胡又称“儋林”,与“旦略”音近。据《史记·匈奴列传》,春秋秦穆、晋文之时,林胡与楼烦仍在晋之北,直至战国,林胡仍活动在河套一带。

(五)豹胡,此从卢文本。元至正本、章檗本、吴珀本作貌胡,未知孰是。待考。

(六)代翟,代一作戎。今按,翟通狄,至西周、春秋仍居晋西、晋北与冀北之地。代狄,当指代地之狄(春秋有代国,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七)匈奴。《王会解·北方台正东》:“匈奴狡犬。狡犬者,巨身,四足果,皆北向。”梁氏注:“四足果盖足短之称。”

(八)楼烦,《王会解·正北方》:“楼烦以星施,星施者珥旄。”孔晁注:“施,所以为旄羽珥。”即旗竿头上缀饰物。楼烦,古代北方部族名,精于骑射。文学上因以代指善射将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灌婴]军于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裴驷《集解》引李奇曰:“其人善骑射,故以名射士为‘楼烦’,取其美称,未必楼烦人也。”楼烦战国末依附匈奴,后归秦。秦末刘、项部皆有楼烦军。

(九)月氏。《王会解·北方台正东》:“禺氏驹酴”。禺氏当即月氏。《山海经·海内北经》:“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月支与月氏、禺氏并同。春秋以来在河套以西至阿尔泰山、敦煌间。秦汉之际开始西迁。《史记·大宛列传》言张骞通西域时居于敦煌、祁连之间。

(十)犁,当即缴离。朱佑曾校释:“娥犁’亦作‘离’。李斯文‘乘离之马’,即此。”则战国末叶时,离国尚以出名马著称。

(十一)其龙,待考。

(十二)东胡,《王会解·北方台正东》:“尔胡黄罴。”黄罴即“如熊,黄白文”的马熊(棕熊)。两文合观,知商初东胡居于商之正北,至周初,居于周之北方正东。然则东胡之称“东”,盖因居以上北狄十三国之最东而言,非以中原为坐标也。

(十三)由东胡条可反悟。既然十三国之尾的东胡,商初时居狄之最东,那么,居十三国之首的空同,必是居狄部之最西矣!

今按,《崆峒山志·古迹》既引以上文曰:“《汲冢周书·王会解》曰‘正北空同、大夏……其龙、东胡’”,又于其末以小字附注曰:“十二(按当作十三)者,北狄之别名也,悉统於空同。”学者不察,或并此连入正文者,谬矣。

现试进一步讨论空同族国。

《尔雅·释地第九》: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北戴斗极为空桐。东至日所出为大平。西至日所入为大蒙。

郝注:“戴,值。值,当也。斗极者,北斗中也。空桐,《论篇》作空同,《史记·黄帝纪·集解》韦昭曰:‘在陇右。’《正义》引《括地志》:‘笄头山一名崆峒山。’然此自西方山,非《尔雅》所指也。钱氏《释地注》以今顺天府蓟州东北空桐山当之,恐亦未然。《庄子·在宥篇·释文》引司马云:‘空同当北斗下山也,一曰在梁国虞城东三十里。’今亦疑未敢定也。”

注文虽繁,却无助于理解。大约对元典文本之断句太疏,又窘于思路太狭使然。

今试重新标点并补出原文因求简练而省略的词语:

岠齐州:以南[至]戴日为丹穴,[以]北[至]戴、斗、极为空桐,[以]东至日所出为大平,[以]西至日所入为大蒙。

其文意大略为:

中土齐州岠四裔——往南可到达日光直射、有穴可采丹砂之地(古出丹砂的名区有湖南、巴蜀等);向北直达戴筐、北斗、北极之下的崆峒(轩辕国之地,在甘肃平凉);迤东到达日出之处的太平洋上;朝西则抵日入之处的崦嵫蒙弱水昧谷一带(在甘肃河西山丹焉支山、肃南大柳谷)。

按此为文化观念中的四裔之地,非正位之南北东西也。

东、南姑可不论。

关于西,大蒙即蒙谷、昧谷,亦即河西走廊薤谷、大柳谷,笔者曾发表有《崦嵫考》一文,可予详参范三畏:《〈山海经〉“穷山”即平凉崆峒山——兼论“轩辕国”在平凉“华胥国”在华亭》、《崆峒文化论集》。

关于北,笔者《〈山海经〉“穷山”即平凉崆峒山》一文,亦可参考范三畏:《崦嵫考——附穷石、昧谷》,载《西北师大学报(社科)》。。唯后者,读者诸君肯定要问的是:崆峒山固然与轩辕国有关,但此与北斗、北极何干?不知根据《史记·天官书》及北中天星图,北极星下方为北斗七星、斗魁戴匡的文昌六星,之下为三台六星,再下为号称权宿的“黄龙体”轩辕十六星,最下是“御女”一星。以上布局,与笔者在《〈山海经〉“穷山”即平凉崆峒山》一文中根据《山海经》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等所揭示的地上王国(女子国、轩辕国)及其王台(轩辕之台)、望山(穷山即崆峒)之布局何其相似,简直如出一辙,这绝不是偶然的!

按三能之“能”即“熊”本字,而黄帝轩辕亦称“有熊”氏,故三能六星下应轩辕之台。

“北戴斗、极为空同”的深层含义也许应该在此。

不过,这段分野资料与笔者所据《海外西经》地域相比照,仍有着些微的差别,因为轩辕国之东在《大荒西经》里尚有“王母之山”,在星图上却似无对应之星范三畏:《〈山海经〉“穷山”即平凉崆峒山——兼论“轩辕国”在平凉“华胥国”在华亭》、《崆峒文化论集》。这是否表明,星图确定分野的时代,与《山海经》中“穷山”地区的实际,尚有着一定的时间前后之差异?《山海经·西次三经》言西王母“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五残”出东方,为妖星之一(应属行星,故不见于星图),其与西王母之国的关系,还需另作进一步研究。

“空同”部在北狄十三国族里居位北之最西,并非在中,况且历史地看,其部族势力似亦非甚强,但在《尔雅·释地》中却代表中原人地之北极,其故为何,或因“空同”部本初居崆峒(空同)山麓,并以崆峒为镇山而得名,其地为黄帝族轩辕国之故地,故而以此名山

之名相号召云。是邪非邪,或可循此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杜诗之崆峒

杜甫为诗家百世师,杜诗善于使事,“崆峒”必然进入其眼中。何况杜甫曾经追随肃宗于灵武,肃宗往来过平凉,杜甫随扈圣驾,崆峒入咏,必定较多。故剖析杜诗之“崆峒”,以观“崆峒”在文学中的用法,当有着典型之意义。

通计杜诗之用“崆峒”,共有十三处;另文中有二处,合计十五处。笔者经检视《九家集注》及《仇注》后发现,颇值得注意的是,杜甫眼中、心中之“崆峒”,不论其用法如何,皆指陇右崆峒,尤其是平凉崆峒,均无例外。

今按时间之先后,比列原诗句及注文如下,略加考释:

(一)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仇兆鳌本,第四卷,第264页;郭知述本,第 2卷。)

赵云,言群冰之下,其高兀,于此为雄拔之句。直以为崆峒山之流来,将触折天柱,重言积水之多也。乐史《寰宇记》云:“禹迹之内,名崆峒者三。其一在临洮,其一在安定。”而《庄子》述黄帝问道崆峒,今此主安定崆峒言之。按《唐志·泾州安定郡》,而于保定县之下载有崆峒山。“北辕就泾渭”则因经度泾、渭,见水之峥嵘,其状如崆峒山之流来。崆峒固不能来,而山盖有飞走移徙,则有来之理矣。既以水为崆峒山之来,则又可寓言其触天柱矣。此诗人张大之意也。

仇云,朱注:泾、渭诸水,皆从陇西而下,故疑来自崆峒。括地志:泾水发源安定郡开(qiān)头山,即崆峒山。

今按,此天宝十四载(755)往蒲城省亲时作。崆峒当指平凉崆峒无疑,然近人注多作岷县,理由是“泾、渭二水都从陇西流下,故疑来自崆峒”,未免太实,且也不切。此“陇西”显指陇右,非今靠近陇西县之岷县,况杜甫言“北辕就泾渭”,则自应据居北在平凉者以借代。

(二)何得空里雷,殷殷寻地脉!烟氛蔼蝤,魍魉森惨戚。昆仑崆峒颠,回首如不隔。前轩颓反照,巉绝华岳赤。(《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仇兆鳌本,第4卷,第299页;郭知述本,第2卷。)

赵云,昆仑、崆峒二山,并见上注。

仇云,朱注:昆仑、崆峒,在白水西北(白水,汉衙县地,春秋秦晋战于彭衙是也。后魏置白水郡,南临白水,因以为名,唐属同州)。三畏按,白水,清尚属同州府,1958年井入蒲城县,今复。

今按,此:天宝十五载(756)夏,自奉先来依舅氏崔十九而作。崆峒在白水西北,自以位平凉者是。

(三)兵法五十家,尔腹为箧笥。应对如转丸,疏通略文字。经纶皆新语,足以正神器。宗庙尚为灰,君臣俱下泪。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轾。西极最疮痍,连山暗烽燧。(《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仇兆鳌本,第5卷,第364页;郭知述本,第4卷。)

赵云,崆峒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注,言天地未安也。杜补遗诗:“戎车既安,如轾(zhì)轩如。”《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注:“轩轾,轻重也。”轩轾则或轻或重,低昂而不安矣。

仇云,鹤曰:崆峒、青海,皆河西节度统之。《唐书》:瀚海军西七百里,有青海军,本青海镇,天宝中为军,隶北庭都护府。车后顿曰轾,前顿曰轩。

今按,此至德二载(757)夏在凤翔作。时京师未复。诗中崆峒、青海并列,以前者代陇上,后者代河湟。然则代陇上者,唯平凉崆峒有此资格。

(四)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洗兵马》,仇兆鳌本,第6卷,第514页;郭知述本,第4卷。)

赵云,青、徐诸郡皆复,天下无事,则可以问道,此所以常思其如此。

禄山以天宝十四载反,岁在乙未:安庆绪以至德二载弑其父,岁在丁酉,足岁复二京。则为三年。《关山月》,古乐府曲名,梁元帝有诗。周·王褒《燕歌行》云:“无复汉地关山月,唯有漠北蓟城云。”

仇云,沈约诗:“汾举仙仗。”(括地志》:“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凉县西百里。”朱注:“肃宗自马嵬,经彭原、平凉至灵武,合兵兴复,道必由崆峒。及南回也,亦自原州入,则崆峒乃銮舆往来之地。”《乐府解题》:“《关山月》,伤离别也。”

今按,时当乾元二年(759),原注:“收京后作。”诗中“仙仗过崆峒”,“仙仗”指肃宗銮舆,盖暗用黄帝成仙典故,则不论写实、象征,此崆峒均指在平凉者。

(五)昨忆逾陇坂,高秋视吴岳。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郭。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寞。(《青阳峡》,仇兆鳌本,第8卷,第683页;郭知述本,第6卷。)

赵云,见青阳峡之高,乃思往昔所见以譬之也。陇坂,《汉书·天水郡》注:“有大坂名口陇坂。”《秦州记》曰:“陇坂九曲,不知高几里。”杜补遗《周礼》:“雍州,其镇曰岳山。”注:吴岳也。《汉书·地理志》曰:吴山在汧县西,《国语》谓之西吴,秦都咸阳以为西岳。华山有莲花峰,“崆峒”见上《北征》(按当作《自京赴奉先县》,仇兆鳌本,第5卷;郭知述本,第3卷)注。

仇云:《杜臆》:《旧唐书·礼仪志》,肃宗至德二年春,在风翔,改汧阳郡吴山为西岳。崆峒山,在岷州。

同类推荐
  •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张爱玲,现代著名女作家,旷世才女,被胡兰成称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再现了张爱玲不世的才华与孤傲的气质,特别是对她与胡兰成与赖雅的两段感情经历进行了细腻婉转的记叙,使人读来感慨万千。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 耳边奔跑的花田

    耳边奔跑的花田

    《读·品·悟·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耳边奔跑的花田》是林卓宇的个人选集,文字从从容容,而且还有一点老辣的意味。他的这份老成持重不仅表现在文字上,而且表现在他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上。恋旧,或者说怀旧的情结,在他的文字中也占了不少的比重。人世的沧桑,世事的变迁,都会在他的心灵上发出或轻或重的声音来。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迁徙,小小的搬家,也会让他发出一阵如梦似幻的感叹。
  • 赤都心史:瞿秋白作品精选

    赤都心史:瞿秋白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热门推荐
  • 都市最强高手

    都市最强高手

    异世翩翩公子转生入凡间,却附在一个瘦小的男高中生身上,受尽他人冷言侮辱,他坚守本心,一步步向前,誓要站在这世界之巅,俯瞰苍生!
  • 绝品小农民

    绝品小农民

    进城打工小农民的郭嘉,酷爱见义勇为,常常将自己弄的满身是伤,直到有一次,血液融进家传玉佩,让他开启了无敌的逆袭生涯,从此装逼打脸泡白领,呼风唤雨推校花,只待风云际会,便可扶摇直上!
  • 小农的田园生活

    小农的田园生活

    二十世纪的农家女穿越到文朝的一户木匠家,家有勤劳的父母,兄弟姐妹多,大家齐心劳动,结婚生子的田园生活,争取数钱数到手软,睡觉睡到自然醒的美好生活。
  • 网游之绝命武侠

    网游之绝命武侠

    当地球不堪重负的时候,全球最顶级科学家集通天智慧发明了时空转换器,它能使人们舍弃地球的肉体,灵魂随机投生在模仿古代生活的一款游戏里面。在这里,这款游戏是新的世界,人们有了新的生命,冷兵器时代来临。
  • 千伍年

    千伍年

    当年,庄怜瞒着父母毅然背井离乡前去赶考,当他高中回乡,想着终于能够扬眉吐气光宗耀祖,然而,他给所有人带来的,却是一场空前的灾难。庄怜被人设计,家人遇害,他自己也被发配边疆。在那寒冷的边疆,庄怜发现了一处被前人隐藏的遗迹,他不明不白的接受了修炼,一闭关就是几千年,当他醒来时,自己的朝代已经不在,身处的,已经是现代……
  • 彼岸花落之情深缘浅

    彼岸花落之情深缘浅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只觉她身上有一种吞噬时光的暗伤,绝美得好似灯火阑珊处一抹破碎的剪影......
  • 天之囚笼

    天之囚笼

    王逸又胖又懒,却得遇高人指点,修炼有成。冲出家乡的星球后,发现自己的家乡是一个囚笼,星系也是一个牢笼,冲出星系后还有更大的牢笼...。他一个一个囚笼向外冲,最后他对天大吼:到底能有几层天?有人说:“天有三层。”亦有人说:“天有九层。”还有人说:“天有三十三层。”具体到底多少层没有人能够说得清...王逸应该如何选择?
  • 网游之全能副职

    网游之全能副职

    失业的沈洋,不经意间花费所有的积蓄购买一个豪华游戏仓,获得了一本特殊副职书,在全国风靡的《第二世界》大型虚拟网游中开启了一段神奇之旅……看一个小白玩家,如何通过特殊副职业玩的风生水起!最终走向顶级玩家的巅峰之路!
  • 亚天

    亚天

    前往年前的约定,这片土地,是我为你准备的天地,莫名其妙的穿越,前往了上世所期望的地方“这是我的世界,我,接受你的任何磨练
  • 坍塌的不只是英灵殿堂

    坍塌的不只是英灵殿堂

    英灵:居于云端之巅,俯瞰世间凡物,是人非人、似神非神,游走万界、穿梭时空!王槐:开局世间唯一的英灵,同样也是永远最弱的英灵。英灵殿堂:英灵们的居所,在王槐看来等于无限流系统。新手引导:神秘人物。嘘~请噤声,一段有趣的故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