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力资源开发
1.2.1人力资源开发的客体
人力资源开发客体包括人的体力、智力、知识和技能四方面。体力是从事各种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智力发展、知识增进和技能提高的基础。体力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力的大小可以通过由质和量共同决定的体力存量来反映。在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和不同活动中,对体力质和量的要求往往不同。人们根据劳动对体力的不同需要将劳动划分为重体力劳动、中度体力劳动和轻体力劳动等不同层次,这种划分并不科学.笔者认为,对体力劳动的划分应以体力存量为标准,这对完善我国劳动分配制度,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是非常必要而有益的。体力资源开发过程是一个增进人体健康的过程。由于世界、国家或地区范围内贫富差距的存在,体力资源的开发水平相差很大。智力是脑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脑力并不等于智力。脑力的强弱说明了人脑的发达程度和发展质量,脑力具有一定限度;智力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偏于认识方面的综合体,即能力系统,智力也有限度,但却主要由人类的认识水平所决定。智力活动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协同运作,感觉、记忆、判断、想象四大功能区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后天教育、训练和环境塑造的作用是重大的。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掌握知识意味着占有他人的认识成果。知识不具偏向性和排他性,但具可继承性、可改造性和可累积性,它与人的智慧和勤奋成正比。知识有正确与错误、一般和特殊之分。错误的知识对人具有误导作用,但可用来警示后人。一般知识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基础,特殊知识则是对人们从事某项活动者的特殊要求,是对专业化的具体描述。技能是劳动者所具有的技术经验和操作能力,它是反复操作和练习的结果。技能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一般技能是指日常生活中普遍化的技能,特殊技能则是一种专门化的技能,它通常是就职业技能而言的,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可随条件变化而相互转化。技能是体力、智力、知识和时间的函数。人力资源通常以个体人力资源和群体人力资源两种形式存在。就能力的存在和发挥而言,个体能力具单向性特点,群体能力则是多个个体能力的合成,群体合力大小山组成群体的个体能力及其同向性程度共同决定,群体合力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所有个体能力之和。这说明了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性。
1.2.2健康投资:最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
体力是健康素质的主要内容。健康投资就是为了开发体力资源。健康是一个较难把握的概念。笔者认为,若将人体视为一个系统,健康所说明的应是这一系统的完好及其各子系统正常、协调、良好运行的状态。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健康亦即身体健康,广义健康则指身心健康。身心健康在现代社会中有着更为广泛的意义。过去人们对健康与劳动效率间关系的认识多集中于身体健康方面,今天看来,有失偏颇。现代经济活动中,心理健康与劳动效率关系密切,紧张程度与效率间关系为一倒U型曲线。
健康投资可从遗传素质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医疗保健和心理素质改良四方面来分析。通过遗传提高健康素质关键在于:选择性随机婚配:实行优孕;做好孕期保健,合理营养;施行胎教。营养充足、合理是身体健康的基础,由于世界、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及不同阶层间资源分配的不合理,营养问题一直困扰着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大多数低收入家庭,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同时并存是当今社会一大“景观”。个人或家庭收入水平、食物供给路径的通畅程度和食物市场价格是影响人们食物获取的重要因素,而家庭主妇的文化程度、营养知识多少、膳食结构则对其家庭成员的健康具有直接影响。医疗保健投资是一种健康投资。本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各国医。疗保健投资的大幅度增加,世界各国人口的死亡率,尤其是婴幼儿死亡率在迅速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在延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经济活动。同时也应看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收入水平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投资水平是存在很大差距的,这就使得不同国家、地区或不同收入群体在医疗资源占有量上有着很大差别,健康水平相差悬殊。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心理一词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是使人的内心世界保持安定、乐观、充满活力,使他们以良好的方式、饱满的热请去适应外部环境,心理健康具体表现为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和适度的行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一样也需要投资。
1.2.3教育投资: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有时也称终身教育,但终身教育仍难涵盖教育的全部内容,因此有人提出了“大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同时它也是一种人力资源投资。从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看,教育可分为早期教育、中期教育和后期教育。
早期教育包括胎教、婴儿期教育、幼儿前期教育和幼儿后期教育四个阶段。胎教并非那种说教式的、以传授经验和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教育者是孕妇本人,它以孕妇与胎儿的感情和信息交流为教育手段。婴儿期教育的方法是“印刻”教面;教育者是父母及其家庭成员,此时父母及其家庭成员应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举动,身体力行。同时还可通过不断变换周围环境,通过音乐、语言、图画和玩具等来对婴儿进行刺激和积极引导。幼儿期教育是子女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者主要是家长和幼儿学校教师,在这一时期不仅应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其学习兴趣,而且更应培养孩子分辩是非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行为的能力,同时注意寓教于乐,在游戏和玩耍中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早期教育的关键是“早”,但其原则却是“严字当头,爱字为本”,“身体力行,循循善诱”,切不可过分娇惯宠爱孩子,任其自行发展,当然也不可过于严厉、粗暴。考虑到目前我国城乡具体情况,笔者提出了开办“早期教育培训学校”和“早期智力开发学校”的设想,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中期教育包括正规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三个不同方面。正规学校教育是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层次。学校教育应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智力发展特点进行,同时学校教育应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以科技发展水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即要传授理论知识,更应培养学生独立实践的能力,但目前看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初、中等教育却是背离教育目的的,长期一拨制的应试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了考试机器,把教师和学校造就成了为考试而教、而管的死板施教者和机构。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从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着眼,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成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它是适应知识更新趋势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它包括成人初等教育(含扫盲班)、成人中等教育(包括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三个层次。适应实际需要形势,如何办好成人教育,是摆在成人教育实施者和各级教育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
职业培训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形式,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不尽相同。职业培训通常可分为岗上培训和岗下培训,岗下培训一般包括对学校毕业生的岗前培训、对失业者的就业培训和对在职人员的转岗培训等,在职人员的转岗培训实属在职培训范畴。加强失业者(包括隐性失业者)职业培训,对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加快经济发展,稳定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职培训是在岗劳动者技能提高、知识增进的最好途径,目前看来,在职培训在我国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后期教育是围绕65岁(女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的。与青少年人力资源相比,老年人力资源具有投资少、获益快的特点。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善,老年人力资源的可开发利用性也在增强,对于这唾手可得的财富,如果任其随时间白白流失,只能意味着可得收益的损失。如果对其加以合理开发利用,则可以为社会带来无尽财富。
1.2.4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原则和内容
从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手段来看,我们可以将劳动力资源配置分成完全市场型资源配置、完全计划型资源配置和市场计划结合型资源配置三种类型。完全市场型资源配置方式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为存在条件,要求有一个完整、发达的市场体系与之配套,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实现的。尽管这种配置可以使劳动力向物质资本丰富、生产率高的地区、产业和企业流动,但在信息市场发达程度不高情况下,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是很大的。完全计划型则是一种与传统计划经济相伴生的资源配置方式,它通过行政机构的层层设置和行政指令的逐级下达来配置资源,由于资源配置方向和配置数量带有很大主观性,因此资源配置中失误较多,配置效率较低,资源浪费问题突出。市场计划结合型是一种介于完全市场型和完全计划型之间的资源配置方式,它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为存在基础,吸收和综合了完全市场型和完全计划型资源配置方式的优点,采取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资源调配方法,实行市场主导下的政府宏观调控。目前看来,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有两方面来源:一是由完全市场型资源配置方式发展而来,二是由完全计划型资源配置方式发展而来。
劳动力资源配置原则应包括:合理使用原则、效率提高原则、充分就业原则及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原则。
对于劳动力资源配置内容,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角度,笔者主要从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和企业间配置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配置应按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配置方向进行,地区间配置则应在考虑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前提下,兼顾不同地区发展的尽量平衡性,企业间配置则以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和企业效益为根本。
1.3就业理论的发展与深化
就业问题是工业革命后因雇佣劳动而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各国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失业现象。但人们对失业问题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认识深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
1.3.1马克思失业理论
马克思失业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具体而言,其要点主要包括:劳动力商品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论;资本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论。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有权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其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也没有其它生活资料来源,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生活资料。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亦即资本增殖的根本条件。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而这必然会导致两种对立趋势的出现: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相对地、有时甚至绝对地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供给迅速增加的趋势。其结果,必然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资本主义制度所特有的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产物,而它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条件。因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需要有一支庞大的失业大军,即产业后备军。
1.3.2西方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1)古典和新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萨伊最早提出了“充分就业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述》(1803年出版)中提出了“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论断,被后人概括为“萨伊定律”。该定律认为一种商品的生产、销售必然为其他商品的生产、销售创造条件,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总是趋于均衡,不会出现生产过剩。而且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理性的,都会尽力扩大生产、销售,这样社会的生产、销售就能达到最高水平,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继萨伊之后,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在《论失业问题》(1914年出版)提出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的就业理论。庇古认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要不要劳动,能不能就业,取决于对劳动者的需求方和劳动者的供给方。从劳动者的需求方说,只有当劳动者在生产中能给企业家带来利益或者他带来的利益至少等于他的实际工资时,企业家才雇佣劳动;从劳动者的供给方说,只有当劳动者得到的实际工资能够补偿劳动者劳动的负效应时,他才肯从事劳动。按照庇古的就业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如果在完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存在失业的话,那么只会存在所谓的“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庇古所谓的“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率而宁愿不工作;“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失业即“摩擦失业”。人们从一种工作到另一种工作,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学校或家庭到工作的正常流动将造成失业;工人寻找工作不可避免地需要时间,同时,企业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寻找适当人选过程。萨尔·D·霍夫曼在《劳动力市场经济学》中把这种摩擦性失业的基本原因归结为:“工人同工作的不适应”,“信息不充分(或换言之,获取信息的成本太高)”,“无论是企业还是工人都不能迅速流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