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8400000007

第7章 干部基本理论研究(3)

五是具有为人民掌权用权的执政意识和公仆意识,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勤政为民,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六是具有良好的从政道德,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严于律己,坚持原则,不徇私情,模范遵纪守法,拒腐防变,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与监督,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不正之风。

七是具有良好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有事同群众商量,顾全大局,胸襟开阔,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坚决反对家长制、“一言堂”等压制民主的思想和行为。

八是具有做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勤奋学习,善于总结,乐于接受新事物,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

九是具有较强的领导和组织才能,善于从政治上考虑问题,具有战略眼光和驾驭全局能力,能够科学决策,知人善任,调动下属和群众的积极性,讲究工作方法和艺术,有魄力和胆识,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能够发挥骨干作用。

十是具有一流的工作实绩,出色地完成岗位责任制目标,工作效率高,社会效益好,并为下任打下良好的基础,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公认和好评。

三、干部的科学评价

正确评价干部是激励干部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各级组织通过一定形式,对干部的素质和是非功过做出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不仅能够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激励先进更先进,而且能够树立正确的干部政策导向,引导和鞭策后进赶先进,使更多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一)干部的评价标准

对干部的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干部工作实践中,常常会遇到对同一干部的评价产生较大差异的情况。即使是焦裕禄,在他响名之初,就曾因不同的评价而差点埋没。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认识水平、道德观念和信息渠道,必然导致其评价结果不可能完全一致。那么,如何避免和消除这种干部评价差异,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呢?根据历史经验,我们除了提高干部的评价水平外,最根本的是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防止人为的因素干扰干部评价工作。

评价干部的标准应该是干部的基本条件,但是,根据干部评价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按照干部的基本条件衡量干部是否优秀的同时,当前应该着重按照德才兼备、社会需要、政绩显著、人民满意四条标准评价干部。

1.德才兼备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历来选拔使用干部的标准,也是正确评价干部素质的标准。不论什么时期,只有德才兼备的干部才能堪当重任,才能有所作为,称得上是干部。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评官即品人。在评价干部时,必须首先搞清楚干部的政治表现,把政治标准作为评价干部的第一位标准。因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任何阶级和政党都是以自己阶级的政治标准来要求干部的,而干部也是依据自己阶级的政治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成才方向和行为方式的。这是干部成长的先决条件。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我们党自诞生以来都非常注重干部的政治标准,并把它提高到实现党的政治路线、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所以,我们评价干部首先就要看他政治上合不合格。其次,在评价干部时要看他的工作水平和工作业绩,这是对干部业务水平的要求。一个干部政治品质再好,如果没有较强的能力和突出的业绩,也不能说是个好的干部。因为德才兼备标准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本领,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我们评价干部要在政治标准的前提下,掌握好业务标准,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坚持德才兼备标准评价干部,要反对以生产力标准取代德才兼备标准的倾向。生产力标准,通常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水平的指标。我们党提出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任务的角度来说的,并没有把它作为衡量干部个人行为的标准。当然,我们评价干部的德才,要看他在发展生产力中的表现,如果一个干部对党的政治路线持怀疑态度,对发展生产力不积极,在生产和工作中做不出贡献,就不能说是政治表现好,也不能认为他有很强的才能和水平。但是,这并不是说生产力标准就等于或能取代德才兼备标准,因为我们评价一个干部是否优秀,需要从政治、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去考察。这诸多方面的内容,是不可能一律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的,而德才兼备标准却可以涵盖一个干部的全部表现。如果用生产力标准取代德才兼备标准,不仅会使干部迷失政治方向,而且会助长重才轻德的倾向,使那些不择手段的人成为“英雄”。选用这样的干部,不仅同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格格不入,而且与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也是背道而驰的,势必给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无穷的后患。因此,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评价干部,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不渝坚持的正确方针。

2.社会需要

从我们党历年来树立的干部典型分析来看,评价不仅仅是对干部下判断,在深刻的意义上,它首先包含着对社会群体本身及其需要的分析。一个集团、一个阶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究竟需要什么,常常成为对某个干部的寄托。因此,衡量一个干部是否是优秀干部,关键是要看他的思想和行为是否代表了时代的潮流,满足了社会群体的需要。这是评价优秀干部的价值标准。

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一个干部的优秀性取决于他对社会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这种社会主体需要不仅指社会个体成员的需要,更主要是指社会群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一个干部只有满足了社会群体的需要才能说具有较大价值,反之,就没有价值。他对社会群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决定其价值的大小。所以,社会群体需要是评价干部的价值标准,也是干部评价活动的出发点。

舒云在《雷锋是怎样走向全国的》一文中,记载了毛泽东同志对树立雷锋这个先进典型的价值认识。1963年,《中国青年》杂志社的同志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宣传雷锋并请题词。毛泽东看到了这封信,在此之前他已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了雷锋的事迹,他在考虑:“大跃进”的错误和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一些人的非正常死亡,党群关系也拉开了距离,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教育青少年学雷锋不是一个极好的样板吗?毛泽东决定为雷锋题词。他叫秘书林克拟几个句子参考,林克拟了十几条他一个也没用。毛泽东对林克说,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事情,也不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但普通干部、群众要学雷锋,干部更要带头学雷锋,这样才能形成好风气。(参见《明鉴》1998年第3期)毛泽东就是看到了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价值,才决定宣传雷锋的。实践也证明,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的确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所以雷锋也就成为人民群众自觉学习的榜样。

纵观我们党几十年来树立起来的干部典型,无一不是从其社会价值上进行肯定的。这种价值标准集中体现在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最高价值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组织和领导群众发展生产力为价值选择和实现途径。以此标准培养的干部才能满足社会需要,以此树立的干部才能长久。具体地说,社会需要的干部,就是那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在时代前列,引导时代潮流,对时代发展起进步作用的人才。只有这些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精神,满足社会群体需要,促进社会发展的干部,才能称其为优秀干部。所以,对于部的评价,重要的是对其价值的评价,只要他身上具有那种能够满足社会群体需要的时代精神,就能够赢得人们的敬重和效仿。这也是我们党树立干部典型的价值所在。

3.政绩显著

政绩是实践的结果,是一个干部能力、品德、思想行为及所付出的心血、汗水的综合体现。评价一个干部是否优秀,就是要看他在任职内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成绩大小,是有功还是有过,这是评价干部的实践标准。

古人云:“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在实践中检验和评价干部,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客观要求,也是干部考察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考察我们党树立的干部典型,他们无不是以显著的政绩著称于世的。政绩显著的干部,就是那些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干部;就是那些致力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干部;就是那些在本职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的富裕幸福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干部。

以政绩作为评价干部的标准,也是坚持干部德才兼备标准的外在表现形式。—个干部的德才素质如何,不应是干部鉴定表上的评语,而应该是具体的、可以把握和看得见的。这就是说干部的德才素质只有体现在他们所从事工作所获得的政绩中才能有生命力。实践证明,只有用有无政绩来评价干部德才的虚实,用政绩大小来认定干部德才的强弱,把衡量干部的德才标准落实到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取得成绩上,才能更加全面、具体地了解干部的德才素质,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

4.人民满意

让人民满意,既是干部工作的标准,也是评价干部的标准,更是干部自觉的行动。因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干部的从政公德和神圣职责。只有那些热爱人民,甘当公仆,踏踏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人民满意,让群众叫好的干部,才是名副其实的好干部。这是评价干部的最高标准。

中国共产党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公然宣称自己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她所进行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她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忠实公仆和勤务员。所以,评价干部的标准,也必然是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刘少奇也指出,干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好坏,以及联系群众的密切与否,应该是我们鉴定干部最重要的一项标准。能够最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干部,就是最好的干部。这就是说,评价干部是否优秀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像邓小平所说的,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根本尺度。

以上四条标准,是评价干部的基本标准。在实践中只有把这四条标准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评价干部。片面地强调任何一条,都会导致评价工作的失误。

(二)干部的评价内容

评价干部看什么?从根本上说,就是看他是否具备干部的基本条件和评价标准。为了更准确、全面地评价干部,我们把这些条件和标准具体化为德、能、勤、绩这四个方面,作为评价干部的主要内容。实践证明,德、能、勤、绩是我们党评价干部的主要方法,它们既可独立地反映干部某一方面的表现,又能从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上,立体地反映干部的全貌。因此,它们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必须全面地加以把握,才能正确地评价干部。

1.德

德,即道德、品德,主要是指干部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德”是决定干部成长方向的重要因素。具体评价内容是:

(1)政治态度。

①政治方向:是否坚定地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挫折,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政治立场:是否旗帜鲜明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经得起政治风浪的考验。

③政治观点:是否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政治上正确考虑问题,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

④政治纪律:是否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遵守党和国家的制度法规,是否做到令行禁止,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护高度一致。

⑤政治觉悟:是否积极参加党和国家的政治活动,具有高度革命热情和献身精神,是否在各项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⑥政治嗅觉:是否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能否在大是大非面前辨别是非,发现问题,及时遏制和防范错误倾向。

(2)思想品德。

①集体观念:是否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否为所处地区和单位的发展和人民的富裕安康积极工作,多做贡献。

②公仆意识:是否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政爱民,甘为公仆,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③牺牲精神:是否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否在工作中甘于奉献,勇于牺牲。

④廉洁性:是否正确对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不以权谋私;是否能抵制各种诱惑,甘为清贫,自觉过好“五关”,是否坚决同腐败现象作斗争。

⑤公正性:是否为人正派,处事公道,不在权、位、名、利上搞小动作,诚实守信,大公无私,不拿原则做交易。

⑥相容性:是否胸襟开阔,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是否关心他人,团结同志,与上下级关系融洽,特别是能够团结和自己有意见的同志合作共事。

⑦个性心理:是否具有良好的志趣、坚强的性格、乐观的气质、顽强的意志;是否具有自信心和果断性,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

(3)工作作风。

①实事求是作风: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遇事调查研究,不主观臆断,不弄虚作假,不唯书唯上,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负责地解决问题,反对好大喜功、急功近利。

②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是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之中,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是否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本是书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领域的学习、科研与教学心得的集中展现。虽然一本小书难以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及辉煌成就,但多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和科研经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有些思考还是初步的。今天将其成书,着眼点是对自己过去思考做一点总结,以期能静下心来做点更有深度的理论思考。
  •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

    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基于公共管理者视角

    本书介绍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行为、投资领域政府行为及其基本框架、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行为比较研究、1998年以来中国投资领域地方政府行为分析、规范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政府行为的思考等内容。
  •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是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研究范围是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中国与东北亚、东南亚诸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方面交流与合作的历史状况与历史意义,集中展示了历史学界在中国与周边诸邻国关系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本书主要讲述了邓小平的发展研究“发展是硬道理 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 欧盟东扩视野下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问题研究

    欧盟东扩视野下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问题研究

    本书以欧盟东扩为背景,对欧盟东扩前后中东欧国国家在少数民族保护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其进步与存在的问题看欧盟东扩对中东欧少数民族保护发挥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热门推荐
  • 王俊凯的夏梦之恋

    王俊凯的夏梦之恋

    女主叫欧阳夏梦,她和王俊凯从小青梅竹马,因为夏夏她出了一场车祸,也就离开了中国了。后来夏夏回到了中国后和王俊凯相知,相爱,相守的爱恋。
  • 抗日风雷 一个中学生的传奇

    抗日风雷 一个中学生的传奇

    亲爱的读者和网编。因为本书用《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的名字和铁血读书网签约,根据行规,本书不能在此继续更新。给各位带来的不便,紫金燕山表示道歉。小说阅读网是一个优秀的网站,在此表示敬意。喜欢本书的读者,希望到铁血读书来。紫金燕山敬上。
  • 治理环境:生态环境改善

    治理环境:生态环境改善

    环境保护提示丛书全面而翔实地对环境的现状进行“扫描”,介绍了陆地、天空、海洋等环境河津的现实情况,阐述了环境污染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以引起人们的警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生态工业(零排放)、生态农业、城市的垂直绿化等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提出了“绿色思路”,侧重环境行为的规范。尤其是“环保能生财”、“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等章节,给人启迪和智慧。
  • 山野刁民

    山野刁民

    他出身贫寒,却不把五十万的年薪放在眼里。他职位不高,却有呼风唤雨的能力。有人说他一身匪气跟痞气,因为他敢跟手持片刀的流氓作对。有人说他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居然敢对省委领导的女儿甩脸子。那是因为,喜欢的女人真的太多了。总之,这小子有点儿狂。他是公认的刁民。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狂妄的小子,竟然从一个村支书开始,一步步走上了辉煌……
  • 上清佩符文诀

    上清佩符文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双生

    EXO之双生

    有一种花叫双生花,一株二艳,竞相绽放。但日久年深,其中一朵就会不断的吸取另一朵的养分和精华——虽然这不一定是它的本意——到了最后,一朵妖艳夺人,一朵枯败凋零......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命运,或许它和它都不想,只是在那日日夜夜的缠绕间,不经意的一种结局,世间万物,就是这么残酷。一朵花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它爱的花的生命。它们就是这样的为另一方默默的奉献,不求回报。另有一说:双生花,一蒂双花,却始终朝相反的方向开放,但到花期将尽时,两个花朵会极力地扭转花枝,在凋落的那一瞬间终于有了惟一的一次相对。
  • 浮莲

    浮莲

    姬地净看着一直孤雁飞过,这是他死时看到的最后的景色,姬地净心中所想的是:因为你在这,我才肯被冷世折磨千遍,如今你却先走留下我一个,如有来生,我再也不要七情六欲。
  • 王俊凯之我的青春很疯狂

    王俊凯之我的青春很疯狂

    王千寒原名沐寂千,因为妹妹手段,赶走了沐寂千,后改名为王千寒,与王俊凯结为夫妻,又离婚,后来在重庆有名气!后来报仇,报仇完后,王俊凯与王千寒结婚了!很幸福。
  • 青春记行

    青春记行

    讲述高中大学那些搞笑事件回忆青春淡忘的过去!作者Q83818208~~~~~~
  • 终结世纪

    终结世纪

    刚刚踏出人生巅峰第一步的徐泽,却行将踏错。不慎迈入潜藏在世界的另一面。开始了自己穿梭于其他世界,寻求力量的道路。黑暗,血腥。伴随着杀戮和背叛。堵上所珍视的一切......是生存?还是荣耀?!我没有选择......ps1:以上,纯属口胡。ps2:认真你就输了!ps3:新人卖萌打滚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