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7100000024

第24章 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核心(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理论创新上取得的一个新的突出的成果,就是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新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这一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每一个领导干部应该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实践,肩负起党在新世纪的伟大使命。

一、时代呼唤科学发展观

新的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现实背景,它是新时代的产儿。

(一)新的发展观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但就总体而言,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实际要解决的是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这不能不为当时的发展观打下深刻的烙印。温饱问题被解决和初步达到小康,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纲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了比温饱阶段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也比过去高得多了;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为逐步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了可能性。过去那种基于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必须有相应的转变,或者说,我们不再把解决“吃饭问题”当成头等大事了。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20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在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用专家们的话说,这个阶段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如何确立我们的发展方式与发展道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体制环境的变化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发展观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所进行的体制改革给我国经济带来历史性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还有不少缺陷;国民经济开始按照新体制的轨道运行,但机制还很不健全;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市场经济体制在显示优越性的同时,其固有的矛盾与缺陷开始暴露出来。现在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是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例如,国企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工人失业问题就是出现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是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而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实现新时期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那么,过去那些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观念、经济体制改革初始阶段所形成的发展观念,就必须有相应的转变。

(三)二十多年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新发展观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十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由温饱进人小康,经济结构在战略调整中逐步优化,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这一切都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结果。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比如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乡部分居民面临失业和贫困问题;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在加入国际贸易体系后因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而带来的压力;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中国发展现阶段难以完全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或者加剧的。新的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解决方案。

(四)新的发展现顺应世界潮流

人类的发展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发展观的进步是20世纪后半期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在全世界范围内突出地提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大力倡导;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环境与发展宣言》,标志着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富有特色的重要一部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文明发展方面还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唯有积极实现发展观的转变,才能趋利避害,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994年,中国政府在世界上率先推出《中国21世纪议程》,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庄严承诺。党的十二大到十四大,都对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丰富和升华。同时,这也说明,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探索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方面,能够顺应世界先进潮流,并且有所创造。

二、发展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而这三方面又贯穿一条主线,即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主线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科学发展观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可谓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与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潜能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民主,加强法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最终受益者。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反过来,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生活水平越高,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发展与人的关系、发展手段同发展目的的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科学发展观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本质区别。

(二)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发展为目标

全面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全面发展,2003年7月,温家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树立全面的发展观,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更加注重全面把握宏观调控的各项目标,更加注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

全面的发展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举,在统筹兼顾的原则下,实现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二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人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人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增强,使社会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并“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

(三)科学发展观以协调为发展模式

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收入或经济增长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做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地调整过来。二是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三是“硬件”上来了,“软件”没有配套,社会管理相对落后,各类事故频发,造成人、财、物的损失。四是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落后。五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科学发展观就是为解决发展不协调,促进协调发展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四)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为发展途径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经济问题与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经济活动既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又受生态规律的制约,任何以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必然受到自然的严厉报复。而且,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总是以上一个时代遗留下来的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当代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又为下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造福子孙后代也是我国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与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必然选择。

(五)“五个统筹”丰富升华“硬道理”

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这个新要求就是“五个统筹”。

“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五个统筹”既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又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更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确定改革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可以说,“五个统筹”的要求,是新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要求,它丰富与升华了我们的发展观和改革观。

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难点不是在城市而是在农村。新世纪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城市,而且要着眼于农村,着眼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重要的就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关键是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二是农业和农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三是城市发展要和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税收制度等,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要解决的难点不是在东部而是在中、西部,特别是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原有基础、客观条件以及改革开放步伐和力度的不同,地区差距目前仍呈继续扩大之势。有数据显示,中国沿海五六个省市GDP的总值占到了全国GDP的50%以上。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地区差距由此可略见一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必然影响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全国发展是一盘大棋,只有东部和中、西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走活、走好。

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我们要做到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在产生,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因此,只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地关注和解决失业、贫困、教育、医疗、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公正和反腐败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同类推荐
  • 工人政治

    工人政治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兴起,工人阶级作为新兴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英国宪章运动、法国巴黎公社起义、俄国十月革命……就是由工人阶级主导的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推动着现代世界向前发展。站在历史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运动似乎渐渐偃旗息鼓。然而,工人政治并没有结束。工业化早期的工厂生产结构和模式,及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矛盾,均发生了巨变,传统工人阶级的形象与含义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使得当代的工人政治正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 中国内部控制改革与发展

    中国内部控制改革与发展

    本书总结了我国内部控制的过去和现在,展望了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展现了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并剖析揭示了发展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摘要回顾了会计控制和工商企业内部控制。
  • 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主脉,以对问题的坦诚关注与直率揭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对教育理念的自我审视、自我追问中,作思想道德教育活力的追寻,在对思想教育中的诸多观点、疑点、盲点、争议点作深度剖析、理性甄辨中,作激活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求索,其意在于热切呼唤教育者从权威世界走向对象世界,从理念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以自己的博大胸襟与开放视野,提升自己正视问题的勇气与破解问题的智慧,从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文意蕴与社会强力,一展理论创新的锐气和思想开放的清新,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时代俱进的时代风采。
  • 话说向阳湖

    话说向阳湖

    本书主要内容为:“久违了,咸宁!”——拜望“文坛祖母”谢冰心,“心清正与潭清同”——访“左联”元老楼适夷。
  •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本书采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应急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应急管理案例,并在每个案例之后都编写了评析评述和思考题。
热门推荐
  • 幸福的那些男人

    幸福的那些男人

    许幸福的身边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男人,欧阳哲耀、欧阳辙慕、柯懿……有钱的,有才的,有貌的……这些人在许幸福的人生中打酱油也好,常驻也罢,最终的选择是让许幸福真正的“幸福”和“性福”下去。
  • 这一世将会不同

    这一世将会不同

    这是一个,与妖兽、神魔共存的世界。以练气之道称著
  • 从末世到现在

    从末世到现在

    一个人,如果每日都和普通人一样,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她一颗热血的心无法释放。她渴望真正的自由的心在逐渐回归平静。被淹没,被拘束。真实的灾难发生在她身边,她才知道,自由,是要用命来拥有的。重回到和平的现代,她才知道平凡是她所渴望的。..................................................................................................就是一个女的从末世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努力阻止末世,而放弃了她以前想要拥有的自由。
  • 那个该死的疯子

    那个该死的疯子

    光与暗在一个人身中交织,画出了一段不正常的故事,开始的时候确实欢欢乐乐,到了最后却是哭泣与死亡……本书讨(吐)论(槽)群:565643615
  • 每天学一点超级自控力

    每天学一点超级自控力

    全世界任何一个渴望成功、幸福和快乐的人,都没有理由不读戴尔?卡耐基的文章。确实,他并没有发现哪怕一个关于宇宙的深奥秘密,但他一生致力于人性问题的研究,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总结出了一套系统的成功学理论。他认为,“人生的幸福,在绝大程度上靠的是自身的努力”。“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必定能够战胜自己的一切弱点,必定能够做到真正的自我控制。”他在帮助人们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开发人类的潜能,从而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快乐上,比这一时代其他所有哲人做的都多。现在,就请阅读这本书吧,你的人生,将从这本书开始改写!
  • 斩灭仙神

    斩灭仙神

    诸神将我的身躯镇压于九幽地狱之下,群仙将我的神兵利器封印于九霄天界之上。我的元神被投入六道轮回,经历万世轮回。终有一天,我将会觉醒,骑坐七彩神牛,手持斩仙神剑。上至九霄,下至九幽,斩灭仙神,拿回属于我的一切,然后打破天地,杀上天外天,将你们这些虚伪的圣人,一一踩在脚下,让你们永世不得翻身。……………………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强者可以摘星捧月,独战千军万马而不败。身为蝼蚁般存在的龙三,为了成为传说中的强者,誓要斩仙灭神
  • 封天术师

    封天术师

    这是一个魂术与灵技并存的世界!圣雪、古兰、梦灵、凯斯、双月五大帝国统驭神无大陆,各有千秋,双月的仙灵酒、圣雪的锻兵术等等,但银光之森、凋零冰原、南夷死沼的天妖却更加恐怖!来自圣雪帝国小池镇的阳光帅气少年——风尘,须弥之瞳生于识海,在瞳灵的指引下,少年独创五大帝国,涉险神无禁地!帅哥?俊逸潇洒的青川、放荡不羁的南辰、玩世不恭的仙一、桀骜不驯的寒离、用情至深的北堂。美女?冰雪聪明的夏玥灵、乖巧伶俐的烟儿、秒杀一切男性的傲月。消失万年的十大天妖为何横空出世?仙语师真为至高么?故事已经展开!
  • 暗黎天使

    暗黎天使

    折翼的挽歌,冰冷的心,那里封存着不堪的过去。微风轻抚过的脸庞,能否露出久违的微笑?缓缓低吟,那古老幽暗的咒语,开启生与死之间的,绝美幻境……“荒芜之地,极帝之寒,神兽之岛,地穴之潭,太阴之洞,九幽之孔,魔晶之核,守护之人,魅惑之眼,生命之灵,鲜血之印,混沌之域,深渊之境,梦魇之月,亡灵之魂,摆渡之人,三途之河,彼岸之花,荆棘之路,生灵之歌,引路之标,血色之空,忘忧之殿,双生之石,帝印之封,诅咒之子,傀儡之身,唤醒之密,记忆之中……”这便是七界广为流传的梵谕,用来稳固这古老的封印……
  • 幻想世界之我就是主宰

    幻想世界之我就是主宰

    在这个繁华世界中,你累了?累了就停下来歇一歇,在这里品尝一杯我为你用心酿成的真诚美酒。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中,你会不会感觉到身心疲惫?如果身心疲惫了那就留下来缓一缓,在这里我会为你献上一颗解除身心疲惫的忘忧之果。
  • 想你是如此的痛

    想你是如此的痛

    快乐的白衣天使简洁,年轻貌美,聪明伶俐,出身高知之家,专业出众,与帅哥医师情意相投,却深陷友情爱情的痛苦抉择中,进退两难!历尽千辛万苦,总算与有情人两情相悦,偏半路横生事端......爱与情的纠结,恩与怨的痴缠,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已深秋,物是人非,中年的简洁,又重新回到原点,面对爱情,亲情,友情,恩情,再一次的做出抉择。她会如何选择?是一步天堂?还是坠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