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7000000008

第8章 心脑病证(2)

菊花12g 黄芩10g 丹皮10g 夏枯草10g

决明子15g 泽泻12g 川牛膝10g 钩藤10g

女贞子12g 地龙10g 夜交藤20g 栀子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7年8月27日。服上药后,症状明显好转,血压降至165/110mmHg。药已获效,守前方加白芍18g、寄生12g、龟板15g,再进15剂。

三诊:1997年9月12日。服上药后,诸症基本消失,血压稳定在150/90mmHg,以原方加减,又服20余剂,巩固疗效。

停药后,随访半年,未见血压再升高。

按:高血压病以动脉血压持续增高,超过160/95mmHg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从临床研究来看,高血压病的发病主要与大脑皮层机能紊乱,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动脉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方面有关。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中风”等病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此病多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痰上扰之证。临床辨证准确,用药合理,疗效甚佳。

眩晕(低血压)

例1:姚××,男,53岁,干部。

初诊:1996年5月20日。患者平素血压低,一般保持在100~90/60~50mmHg之间。每遇劳累,登高,活动剧烈时自觉头晕、心慌、气短,久坐站立时即眼黑目眩,平时疲乏无力,四肢倦怠,少气懒言,时感心烦,曾在某医院检查,心肺(-),心电图正常,心率62次/分,律齐,舌质淡,苔正常,脉细弱。

辨证: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治法:健脾,补中益气,升阳。

处方: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加味。

炙黄芪24g 白术12g 党参15g 麦冬10g

五味子6g 柴胡6g 当归10g 陈皮10g

升麻6g 桂枝6g 炒谷芽10g 炙甘草6g

生姜3g 大枣3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6年8月27日。服上药后,诸症有所好转,血压升至110/65mmHg,守原方继服15剂,诸症基本消失,血压已升至125/75mmHg,以原方配制末药一料,巩固疗效。

一年后随访,身体健壮,血压正常。

按:凡血压偏低者,无论何种原因,大多数由于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致。余利用此法,此方加减,通过临床大量实践,无论男女老少,凡血压偏低者,如能按方坚持服用,都会取得一定的疗效。

例2:李××,女,35岁,教师。

初诊:1999年10月6日。患者头晕而昏,头部不适,心慌气短已半年余。近一周来,症状加重。来医院检查,各项正常,惟血压85/50mmHg。来诊时除上述症状外,面色苍白,精神欠佳,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辨证:气血双虚,精气耗损,真阳不足。

治法:气血双补,阴阳平调,温通肾阳。

处方:十全大补汤加味。

人参10g 白术15g 茯苓10g 熟地15g

当归15g 白芍12g 川芎6g 黄芪24g

桂枝6g 巴戟天10g 鹿角胶6g 建曲10g

砂仁6g 炙甘草6g 生姜3g 大枣3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9年10月13日。服上药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血压升至120/70mmHg,再以原方调理月余,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健康,正常上班。

按:本病治疗,着重在于脾胃,同时调补气血心肾。健脾胃则生血有源,补心肾则上下交通,气血协调,心脑安泰,诸症消除,精神旺健。身体俱损,方药对症,调理月余,照常工作。

眩晕(高脂血症)

何××,男,50岁,干部。

初诊:1997年10月4日。患者自觉头晕目眩,失眠健忘伴食欲差,乏力肢麻,曾在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脑血管硬化、高脂血症。舌苔厚黄腻,脉细弦。

辨证:湿热痰阻,肝阳上亢。

治法:清热利湿化痰,滋阴潜阳。

处方:自拟降脂汤。

丹参15g 首乌20g 泽泻20g 山楂15g

茵陈15g 大黄5g 决明子15g 菊花12g

天麻10g 寄生12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10剂。

二诊:1997年10月14日。服上药后,眩晕等症大有减轻,原方加灵芝草10g、焦枣仁20g、黄精15g再进20剂,上述诸症基本消失。化验血脂四项已正常,体重下降两公斤。患者要求继服中药,以原方配制末药一料,服之三月,再无任何症状表现,正常上班。

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高脂血症,属祖国医学痰浊、血瘀、眩晕等范畴。大多数病人有头晕,头昏等症。经临床检验发现,大多数中老年人的血脂、血压都偏高,而肝肾亏虚,脾失健运正是形成脂质代谢紊乱沉积形成动脉硬化的根本原因。中医认为,头眩属肾虚不能主脑所致。

中风(面神经麻痹)

党××,男,30岁,东河水管处干部。

初诊:2001年5月9日。患者口眼歪斜已一周余,患病前3天,受风邪外感并饮酒过量,入睡无恙,次晨忽觉漱口水从患侧口角流出,患侧口舌失灵,食物停留在患侧,不能下咽,左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不能皱眉,左侧面部不能活动,右侧面部感觉迟钝,头部昏痛,心急易怒,口鼻干燥,大便秘结,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脉浮弦数。

辨证:肝、胆、胃郁热兼风邪。

治法:疏肝胆,清胃热,祛风通络。

处方:加味牵正散。

白附子8g 全蝎5g 僵蚕10g 钩藤10g

蝉衣6g 刺蒺藜12g 丹皮10g 菊花10g

黄芩10g 大黄6g 葛根15g 防风10g

白芍12g 薄荷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2001年5月15日。服上药后,口眼歪斜好转,头痛昏晕减轻,口干尿黄、大便干燥、脉浮数稍减,舌稍转淡中有黄腻苔。此热邪稍退,风湿渐去,湿邪尚存,仍本前方意,酌加清利湿热之品。

处方:

白附子8g 全蝎6g 僵蚕10g 钩藤10g

刺蒺藜10g 白芍12g 葛根15g 大黄6g

菊花10g 防风10g 冬瓜仁15g 茵陈15g

杏仁10g 栀子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三诊:2001年5月22日。服上药后,左眼已能闭上,左脸肌肉已能活动,左侧嘴唇尚不能自如活动,右脸有知觉,心情好转,大小便正常,有时头昏晕,鼻干,脉微弦数,舌红中有微黄苔。由于患者服汤剂不便,故配制末药。

处方:

白附子20g 全蝎20g 僵蚕20g 蜈蚣10条

防风30g 赤芍30g 葛根30g 菊花30g

钩藤30g 刺蒺藜30g 丹皮30g 黄芩30g

茵陈50g 郁金30g 麦冬30g 石斛30g

白芍30g 栀子20g 焦楂30g 甘草10g

上药共为细末冲服,每次6g,每日3次。

病员服完上药后,诸症消失,眼、面部肌肉活动正常,全身轻松愉快,返回工作岗位。随访数月,一直正常。

按:面神经麻痹称谓“面瘫”或“僻”、“口眼斜”等,归属于中风——中经络,是以颜面部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以起病急速,多表现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为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男性略多,春、秋两季发病较高。一般认为,病毒感染,劳累受风,免疫力下降,代谢功能紊乱等直接或间接发生本病。本案之症,心急易怒,口苦尿黄,脉象弦数,为肝胆郁热之证;郁热循肝胆之脉上达头部而发昏痛。胃经积热,故大便秘结,足阳明胃经之脉,起于鼻之交頞,挟口环唇,胃热上冲,故鼻干燥,嘴唇发肿,其舌红苔黄亦符火热之象。热盛生风,循肝胆经与胃脉上逆,而发为口眼歪斜。古人曰:“僻者邪犯阳明、少阳经络,口眼斜是也。”颇符本例证型。

中风(脑血栓)

熊××,男,69岁,退休干部。

初诊:1987年8月16日。患者于一月前,睡醒后欲翻身,即觉手足不灵活,勉强从右侧翻过,再想翻回而未能如愿。遂发口鼻歪斜,说话费力,语言不清,其左半身正常,右半身呈弛缓性瘫痪。急来院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住院20余天,疗效不显,嘱其服中药治疗。求余诊治。其证胸闷心烦,咽干思饮,小便色深,大便干燥,脉弦细而数,舌质红,苔薄少津。

辨证:阴虚阳亢,内风暗动,经脉血滞。

治法:滋阴潜阳,通经活络。

处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怀牛膝12g 生龙骨15g 生牡蛎12g 生龟板15g

白芍18g 元参12g 天冬10g 生地15g

知母10g 菊花10g 郁金10g 连翘10g

栀子8g 桑枝30g 丹参15g 大黄10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87年8月19日。服上药后,大便通,烦热退,语言略转清,口鼻歪斜略有好转,心经郁热已退,故方中减去连翘、栀子、大黄,加入地龙6g、莶草30g、海桐皮15g、鸡血藤15g、菖蒲5g,嘱服10剂。

三诊:1987年8月29日。服上药后,右侧偏瘫肢体已能活动,上述诸症均已减轻,服药期间无任何不适,嘱其原方再进10剂。

四诊:1987年9月10日。服上药后,右侧偏瘫肢体已恢复正常活动,但肌力不足,舌质尚红,脉弦细,此乃阴虚尚待继续滋养,佐以活血化瘀。方改用六味地黄汤加昧,配制末药,出院后继续服用,巩固疗效。

处方:

生地120g 山萸80g 山药80g 泽泻60g

丹皮60g 茯苓60g 龟板100g 怀牛膝60g

知母40g 黄柏30g 丹参80g 桃仁40g

红花30g 水蛭30g 鸡血藤80g 桑枝100g

秦艽40g 僵蚕30g 地龙30g 猪莶草80g

海桐皮60g 女贞子40g 白芍60g 赤芍40g

焦楂60g 生黄芪80g

上药共为细末冲服,每次10g,每日3次。

上药服完,随访半年,诸症皆除,康复如常。

按:脑血栓形成系中老年常见病,是当今社会危及人民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发病率高,致残率也高,导致患者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脑血栓形成其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受损,管腔狭窄,血液中有些凝血因素发生改变,如纤维蛋白原升高,血小板聚集及粘附率增加,血液粘度增高,血流瘀滞,导致血栓形成。本案属于中风阴虚阳亢之证,首用镇肝熄风汤加减,镇肝熄风,滋阴潜阳,通便泄火。后用六味地黄汤合大补阴丸加味,补养肾亏虚损,共奏风熄、火宁,活血平肝,肾精阴复之功,其患得愈。

例2:马××,男,73岁,退休工人。

初诊:1988年4月5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病人于4月1日晨突然头晕痛,左手足失灵,急送县医院做CT检查,病势危急,已下了病危通知。由家属请余诊治,症见昏睡在床,神志不清。口唇向右歪斜,左侧肢体麻木不遂,面红,口干,便秘,脉细涩,苔黄腻。

辨证:心阴亏损,阳亢生风挟痰阻窍。

治法:养阴柔筋通络,潜阳安神熄风,豁痰开窍涤热。

处方:自拟平肝泻痰通腑汤。

丹参15g 麦冬10g 珍珠母30g 白芍15g

牡蛎12g 钩藤10g 茯苓12g 柏子仁:10g

远志6g 大黄10g 黄芩:10g 丹皮10g

枳实10g 石决明30g 天竹黄6g 菖蒲6g

知母10g 人工牛黄3g 甘草3g

水煎服,每日 1剂,嘱服4剂。

二诊:1988年4月9 13。服上药后,其神志逐渐清楚,左侧手足渐能活动。已能坐起来解小便,面部潮红已退。但精神困乏,口干不思饮食,自觉心中累跳慌乱,大便已通,舌苔已化,脉弦细数。故前方中减去潜阳清热豁痰药物,加意调补气阴,扶脾益胃之品。

处方:

太子参15g 白芍15g 菖蒲6g 桑枝30g

丹参15g 麦冬10g 柏子仁10g 花粉10g

茯苓10g 玉竹10g 莲籽15g 僵蚕10g

鸡血藤15g 远志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三诊:1988年4月15日。服上药后,精神显著好转,幻觉消失,神志十分清楚,已能坐起自述病情,左侧手足已活动自如,心中已不觉累跳、慌乱。但口中仍觉干燥,饮食仍感无味,舌质淡红而干,脉象小细弦。此为邪去正衰,气阴亏耗之象,还需逐渐恢复。立方以调补气阴,扶脾益胃为主。

处方:

太子参15g 麦冬10g 山药12g 茯苓10g

同类推荐
  • 趣味中医一本通

    趣味中医一本通

    《趣味中医一本通》共分趣话中医、本草传说、悬壶奇案、中医绝技、中医传承、药名诗联、中医成语、谚语养生、文苑医话、名人养生、宫廷秘方、中医诊病12章,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使读者在轻松阅读间了解千古杏林传奇,博览经典中医名著。认识名药名店名方,领悟中医文化精髓。一卷在手,品味咀嚼,不啻一顿精神美餐。《趣味中医一本通》适合喜爱中医的读者阅读品味。
  • 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

    健全人格与心理和谐

    本书融汇日常生活中大量生动事例和寓言故事,为你展示自立、自信、正直、诚信、爱心、乐观等健全人格的丰富内涵,及其在促进心理和谐、纾解心理困扰中的作用,并全方位打开心理健康新视野。
  • 黄春林教授肾病医案医话集

    黄春林教授肾病医案医话集

    本书包括医案集与医话集两部分内容,医案集主要介绍黄春林教授在肾病的治疗经验与临床案例,医话集主要介绍黄春林教授的学术观点。
  • 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

    作者从“中医有用吗”开始,继以如何正确地学习中医,如何打好中医的基本功,如何正确看待西医“病”与中医“证”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中医的灵魂在于辨证施治,并通过大量显示中医药神奇疗效的疑、难、危、重病例的真实记录和诊治分析,对临床常见运用中医药误区的产生原因加以论述,进述个人的治学观点和临床体会,引导中医学子们正确评价的看待中医光明的前景。作者把深奥的中医理论寓于风趣幽默的语言之中,给读者营造一种轻楹的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业者、中医学好者阅读参考。
  • 医说孙子兵法

    医说孙子兵法

    本书从一个医生和医院管理者的角度来解读兵学名著,令人耳目一新,对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和医学教学科研有一定裨益。战略思想不仅受到军事战略家的重视,现已扩展到包括医学在内的其他领域。从指导思想、行动准则和理念上来看,医学与兵学有许多共同之处。防病如防敌,“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医治未病之病”、“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的思想与孙子“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的理念是一致的。
热门推荐
  • 炼魂旅者

    炼魂旅者

    云家堡天才少主却懒散爱玩,一个契机让他彻底改变。征战大陆,霸气凌然,天资聪颖,美女相伴。时间不可逆,天地有可为,纷扰的大陆总会是属于你的灿烂。席地而坐,脑海里的记忆编织成一部电影放映开来。看着繁星点点,究竟哪一颗是你数过的童年!(本故事纯属虚构,切莫幻想沉沦。)
  • 无尽穿越二次元

    无尽穿越二次元

    收服毒岛冴子,带走亚丝娜,上!八云紫!教他做人!去战斗!去守护!动漫角色不再是幻想!就此穿越于二次元世界,开创我的二次元!
  • 至尊道途

    至尊道途

    五千年文明,除圣人老子外地球无后继者,导致灵气散尽,天道弃之,无奈方长被选中,夺灵根,收世界核心,集九脉,战异族众神,踏着敌人的尸体,血染浩宇。
  • 先读唐诗再旅行

    先读唐诗再旅行

    本书分为“帝都长安”、“西出阳关”、“黄河岸边”、“西署巴南”、“吴楚春色”、“人间天堂”等六个部分。
  • 因为,爱情

    因为,爱情

    你有没有试过深爱一个人。你有没有试过用你全部的生命去爱一个人。你有没有宁可抛弃善良的自己也要得到的爱人。你有没有想要把你的生命轨迹和哪一个人缝合。因为,他没有,不爱你。
  • 小江小湖

    小江小湖

    小小江湖,普通的人遇到不寻常的事。这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法,不同的招式。主角不只是一个人,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小小的江湖,精彩的故事。神秘、打斗、解密、群殴、暗杀、救人、抢劫、毒药、绝世武器、宝藏神功、逃跑、陷阱、单挑、比武、绑架、盗侠、暗器、武林人物、军队这小江小湖将一个一个故事与你分享,故事很长很长。
  • 玄鼎仙王

    玄鼎仙王

    “论道行,我不如世人;论偷盗,世人不如我”“如果不是手贱偷了那个鼎,老子现在估计在黔城过得有滋有味”看一介卑微的生灵,如何在万界中,临界巅峰!
  • 傲世狂,我女王

    傲世狂,我女王

    她,是顶级杀手,却死于最信任的人之手;她,是顶级王者,拥有一切,却唯独没真爱她之人;她,赢得一切,从未输过,却输于爱情。。。。。。
  • 修罗灵尊

    修罗灵尊

    原本是一个下等宗门—烜龙宗的弟子,通过各种磨练和机缘巧合后,成为了后来可以震撼气灵大陆,受万众敬仰的修罗灵尊!
  • 灵恫乾坤

    灵恫乾坤

    一位宅男,一只猫秉承着LOVE&PEACE的觉悟加入拯救世界的伟大事业中善恶,爱恨,看似两个遥远的极端,颠覆也只是在一瞬之间这是灵能之间的碰撞也是智慧交错的博弈为了爱与和平献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