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是我国财政改革的总体走向。公共财政最大的特征就是公共性,即它主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财政。这种公共性源自于政府活动的公共性,体现于财政运行的各个方面,反映于财政活动的整个过程。总的说来,公共财政主要由公共支出、公共收入两大环节构成。公共支出是衔接财政活动中事权与财权、职责与财力的中间环节,是构建公共财政的核心内容。笔者以为,构建公共财政支出的新框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财政支出范围导源于政府职能范围,而政府职能范围则决定于经济体制的性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范围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弥补市场缺陷
以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垄断、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为代表的市场缺陷,是市场经济自身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它们必须依靠一种外在于市场的力量来解决,这种外在力量就是政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的一种表现形态,它自然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自然会存在市场经济所存在的上述缺陷,自然也需要一种外在于市场的力量——政府来纠正、克服或弥补市场缺陷。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弥补市场缺陷所决定的政府经济职能表现在配置资源、公平收入分配、实施宏观调控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制订法律等方面。财政作为实现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政府经济职能相适应被赋予了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三大职能。财政职能在支出上的体现界定出了财政的具体支出范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与该体制下政府职能相适应的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是:
(1)国防支出。这是用于国防建设和军队方面的以抵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安全的支出。主要包括:军事人员经费、军火和军事设备购置费、军事工程设施建筑费、军事科研试验费、军事人员训练费、军事活动费、对外军事援助费以及国际事务、航天航空等项目中用于军事方面的支出。
(2)国家管理支出。这是用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外事机构执行其职能所需的支出。主要包括党政机关、公安机关、司法监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经费,干部培训费、业务活动费等支出,以及驻外机构经费、出国费、外宾招待费等支出。
(3)社会保障支出。这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实施社会保障计划而安排的各种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社会福利支出与社会优抚和安置支出。
(4)发展经济支出。这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而安排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对公共工程的投资支出、经济落后地区的开发支出、对国有企业的补助和投资支出(这里所指的国有企业应是具有公共性的不以赢利或以微利为目的的国有企业)、对私营企业的补助支出、建立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等等。
(5)科教文卫支出。这是指政府用于科学研究、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中具有公共性的那些项目的支出。主要包括基础科研、九年或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及部分高等教育、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经费支出。
2.培育和保护市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除了要弥补市场缺陷外,还负有培育市场以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保护市场使其免遭来自市场内外力量破坏的职责。与政府这一特殊职能相适应,政府财政将在制定、实施和宣传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面有更多的支出。
3.扶持赢利性的国有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一特征决定了政府要拥有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不论国有企业的总体规模多大,也不论国有企业采取何种经营管理方式,政府财政一定会发生对这些企业的投资、技改支持、亏损补贴、贷款等方面的支出。
二、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支出范围,调整和优化现行财政支出结构,使之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是建立具有公共性财政支出模式的中心内容。
1.调整行政管理支出结构
我国现行行政管理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行政管理支出中用于经济管理方面的支出占很大比重;二是行政管理支出增速过快,但人均费用水平特别是行政人员收入水平不高。这样,政府不仅不能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常常产生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政府行政机构中有不少实施经济管理的部门。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结果是直接导致我国政府部门机构过多。二是政府机构体系设置上具有“垂直”的特点,即中央政府设了哪些机构,省、县乃至乡也要设置名称相同的机构,保持一致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增加了不少没必要存在的机构。多一个机构就得增设若干相应的“官”位,召用若干相应的“兵”,“官”多了“兵”多了就要增加相应的经费开支。三是绝大多数政府机构存在人员超编的情况,多一人就得多一份经费。
调整现行行政管理支出,使之适应公共财政的要求。一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重新审定和设置政府机构,撤消那些进行具体经济事务管理的机构,彻底解决政企不分、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的问题。二是在精简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同时裁减机构中的冗员,在此基础上科学地核定机构中的人员编制和各项开支的标准。通过这些工作,一方面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行政管理支出数额,另一方面可以在不断提高行政人员收入待遇水平的同时保证行政机构能提供高质、高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2.调整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结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政府职能范围的转变,财政对科教文卫事业费的支出结构也必须作相应调整,如对基础教育、基础科研、高新技术等的支出结构的调整。由于这些服务重在社会效益,私人不愿或无力提供,政府财政应对提供这些服务的单位提供基本的经费来源。其次,对于半公共服务,如高等教育、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由于这些服务具有公共服务和私人服务双重性质,政府财政应对提供这些服务的单位或对提供这些服务的部分单位提供部分经费。再次,对于私人服务,如文化艺术、应用科研、中介服务等的一部分经费可向这些服务的消费者收取,这些单位应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逐步走向市场,最终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彻底与政府和财政脱钩。
3.调整经济建设支出结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经济建设的投资主体,政府投资除一部分用于非生产性基建和公共投资外,绝大部分投向生产经营领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应从竞争性的生产经营领域中退出来,企业将成为经济建设的投资主体。政府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的重点也必须从生产经营领域转入为市场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正常活动提供外部环境的领域,如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环境保护等。
4.调整社会保障支出结构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与安置四大部分。目前,我国由政府财政承担的社会保障仅包括低水平的后三部分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第一部分。由于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所以,总的来看我国政府财政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责是很少的。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不仅是社会保障职责的主要承担者,而且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要求,我国应该彻底改变社会保障由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分别承担,且社会保障制度全国不统一的做法,尽快将社会保障纳入公共财政之中,使社会保障支出成为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项目,彻底改变目前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三、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是市场经济对财政的客观要求
从目前来看,加强我国财政支出管理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1.科学确定费用开支标准
由于这些开支标准是财政据以确定支出数额的依据,不论是对人的支出还是对物的支出,其支出标准必须客观实际,兼顾需要与可能。标准定低了会影响财政职能的正常发挥,标准定高了会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而且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合理。要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的收入水平、当时的物价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费用开支标准,而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应不断地调整费用开支标准,随着政府职能范围的调整,政府应准确把握支出的额度。
2.采用零基预算制度
零基预算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以零为基础编制支出预算的方法。依据该方法,对政府的每一项支出计划,不论其是原有的还是新增的,都应首先证明其确有存在的必要,在此基础上再确立所需经费。对于那些没有必要存在的支出计划,不列入预算;对于那些有必要存在的支出计划,则列入预算,给予财力支持。运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支出项目的优胜劣汰,实现提高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控制和节约费用开支的目的。目前我国政府财政的支出预算主要采用的是以基数为基础的编制方法,即新年度的支出预算以上年度预算为基数作适当调整加以确定。这种方法对支出项目存在的必要性不作任何评估,使预算成为一种简单的安排支出的工具。这样就不可能实现项目选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节约财政支出的目的,所以现行支出预算编制方法必须加以改革。需要指出的是,实施零基预算制度并不是对全部预算都采用该方法编制,而是对全部预算中的某些项目采用该方法。由于零基预算制度对人员素质、技术装备水平、信息等要求比较高,为此,我国在编制预算采用该方法时应经历一个创造条件、逐步实行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3.实施政府采购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部门对支出管理主要就是进行“分钱”,即根据既定预算将财政资金划拨到各个部门、各个项目上去,预算结束后提交一份支出决算报告。在这种方式下,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活动是由各预算单位分散进行的,财政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各预算单位在购买各自所需的物品和劳务时常常重复购置、盲目购置,有时还会出现腐败问题。在建立公共财政的过程中,这种支出管理方式已完全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了,必须对它加以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实行了两百多年的一种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财政支出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方式下,物品和劳务的购买活动主要在采购机关(政府机关、单位、团体)与供应商之间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完成,财政部门根据采购机关采购物品和劳务的合同价格将资金拨付给供应商。这种方式大大加强了采购主体采购物品和劳务过程的透明度,加强了财政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管。我国从1996年起,从地方开始政府采购的试点工作,几年的试点表明,政府采购制度作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严格控制支出,节约财政资金,防止重复、盲目购置,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保证政府采购制度的顺利实施,我国财政还需要在预算监督方式、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家金库制度等方面作相应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