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700000010

第10章 中国体育发展史(5)

用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作指导是中国传统体育的根本特征,是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支柱。我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人的始基物质是"气"——"人之牛,气之取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而这一条件又取决于人体自身组织中"阴"、"阳"结构的运动状态,阴阳和(相对平衡)则寿,阴阳离(相对不平衡)则夭。因此,能否保持一个阴阳和谐的内部啦态环境,就成为衡量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按照这一原则,人既需要保持一定量的运动,又必须防止过度剧烈的运动,即要通过"小劳"保持相对稳定的阴阳运动,而减少"元气"的亏损.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在生产力低下、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我国古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它曾指导着我国古代体育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

奥林匹克体育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西方以分解、分析手段为主体的实验科学的出现,使体育发展有了良好的科学基础。19世纪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又使西方对体育的认识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后,在生物学、生理学、解剖学和医学等领域相继出现了重大突破,也使体育的科学研究空前活跃并出现了众多成果。这不但使人们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对人体机能的变化和运动能力的强弱有了更精确、更深刻的认识,也为近代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正是由于这种种差异,中西方体育在思维框架上有了根本的不同,因而在理论基础上也开始出现了质的差异,进而给奥林匹克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之间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中国传统体育表现出典型的整体观特征,始终将人的整体性作为健身练习的出发点和归缩。由于对自然和自我的认识均来自于内省、内观、内悟过程,因而导致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与实践均建立于混沌型整体认识的思维模式之上。这反映在两个方面:即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天人合一";把生命的两个主要标志,即神(精神)与形(躯体)视作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这种整体的自然观与生命观在保健性、康复性体育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传统的气功、武术和养生活动中,随处可见整体生命观的影响。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的心理与生理的统一,从而建立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整体优化生命的养生体育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健身效果。

与中国文化结构以整体综合见长所不同的是,西方文化结构以细节分析居优。随着客体化、离析化和逻辑化思维模式的建立,西方对体育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为了进一步探讨体育对人体各部分的作用情况,在西方发达的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解剖学、人体组织结构学的基础上,人们企图以"分析"、"实验"的认知方式去揭示体育的奥秘,沿着"器官一组织一细胞一分子"的途径不断深入观察和分析,并以此衡量体育的功能和规范其手段、内容和方法,使体育活动向着严格的"针对性"、"专门性"的方向发展。这种体育重视人体的外部运动,但不注重人体内部运动与外部运动的协调统一和生命功能的整体优化。其健身采取分而治之的原则,是将健身练习与人体解剖结构相对应,分为上下肢、躯干、腹背;或按身体素质分为耐力、速度、力量、灵敏、协调;或按能量供应特点分为有氧、无氧。这种体育观对完整的人体各局部分别采用针对性的练习,将这些局部的练习效果综合起来达到整体健身的目的。采用的是先分后合的结构,突出的是个体向整体的合成关系。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培养更注重的是内在气质、品格和精神修养,把人的身体则视作是寓精神之舍,因此,中国传统体育主张通过身体锻炼来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有形的身体活动促进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在体育活动的方式手段上也形成了与之相应的特点,高度重视心理状态的训练,一切肢体活动与心紧密结合,并服务于调心炼意。在诸多的以养生为主的传统体育活动中,强调的是"澄心如镜"、"守志如一"、"形随神游",而极少有单纯锻炼人体外形的活动。

奥林匹克体育则强调人的物质形态本身,主张通过运动系统的一系列积极活动,使肌肉发达、骨骼强壮,进而促进内脏器官的健康。因此,西方体育强调的是身体的外部运动,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充满了对健美人体的崇拜和对力的赞美。但正因为如此,奥林匹克体育也存在着注重竞技能力培养,追求肌肉强化,而忽视人体精神与外形和谐的倾向,这与中国传统体育所提倡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君子之争与金牌搏击

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体育也深受其影响,重人伦、重道德是中国传统体育的一大特色。传统体育将体育视作一种培养人遵从礼仪、修持情操的手段和体现"仁"、"礼"的方式。因此,中国传统体育中竞赛的首要任务不是争取胜利,而是要在竞赛中遵从礼的规范,实现道德的升华。中国最古老的竞技运动如射箭、角力等项目就被纳入了"礼"的范畴。成书于13世纪的《蹴鞠图谱》还以专章论述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如何在蹴鞠中体现。儒家仁爱思想中所包含的宽厚、容忍、人道、谦虚、忠诚等内涵在武术道德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养生术更是直接与修身养性紧密结合。中国传统体育的规则也不是针对该项活动本身而定的公平竞争原则,而更多是从道德修养角度,对参加者提出道德要求,其重点不是鼓励取胜,而是比较谁更符合伦理规范,主张竞技中的胜负无足轻重,提倡"君子之争"。在这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下,华夏民族体育的竞争意识日趋淡化,中国古代球类等竞技型项目发展至宋以后,竞技性日渐减弱乃至消失,而逐渐转化成一种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的体育活动。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竞争成了近代西方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提高、在竞争中求完善成了人们的普遍心理。竞争机制也必然进入体育领域,并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竞争性强的运动项目成为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体育竞技中,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只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人们利用公平合理的竞争,表现自己的体能及体验征服对手(人、自然和社会)所带来的良好的心理感受。西方近代体育的竞赛规则是保证公平竞争的法律性文件,它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为基础构成的,从而保证了人们以一种契约的形式相联系。

中国传统体育追求的是一种个体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境界。在这个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国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如气功、导引、武术、乐舞等,元不以形神统一、身心和谐为共同的技术要领和力求达到的完善境界。在追求人际和谐的同时,中国形成了"君子之争,以和为贵"的伦理型竞技,追求人体与自然的统一,反对人对自然的独立、挑战与对抗。这就产生了相对封闭于其他体育体系的独特的中国传统体育,它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而重独立、对立和分离的西方价值观却认为人与天处于对方和斗争的状态,主张发挥人的主体能动作用,重视人对自然的支配的抗争。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西方首先关注的不是伦理而是竞争,表现在体育运动中则是强调勇敢、顽强、拼搏和向上的精神。奥林匹克体育项目,如田径、游泳、球类游戏等无不体现出人与自身能力、与对手和与大自然的抗争,展示了人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进取的创造未来的搏击精神。

中华民族体育以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内容丰富、层次较高的体育活动形式,为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奥林匹克体育则进入了兴旺发达的新阶段,它从生产、军事和宗教等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社会文化现象,并有完备的物质设施作保证。在工业文明的背景和近代自然科学的支持下,现代体育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发展。

(李金梅陈温康李小唐张有)

同类推荐
  •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积极心态引领成功(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没有年代的故事

    没有年代的故事

    《没有年代的故事》作者刘建超是我国小小说界具有阳刚气的作家,读他的作品令人产生强烈的震撼。其作品大多正气逼人,富于理想主义色彩。从外在形态上看,刘建超的作品立意与人物内涵也许最接近于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但细细琢磨起来,你会体察到,内在地支撑着他的创作理念,是对崇高信念与理想人格的推崇和呼唤。换言之,他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痛切地针对当代社会的某些精神缺失有感而发的。他笔下的伟人、将军或平民英雄决非虚无缥缈、高不可攀,其人其事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或者可能发生的。
  • 求知力学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求知力学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郁达夫散文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郁达夫散文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

    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

    本书以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觉醒”课程实施中的课程意识并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主线,以教育观念、课程意识、教师角色、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课程资源、三维目标、学习方式、教学行为、教师专业化等概念为着力点,以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设计”、“说课”、“教学案例的撰写”、“以校为本的行动研究”等为载体,通过设置“一线心语”、“案例解析”、“专家视点”和“相关链接”等板块比较全面和通俗地阐述了教师观念的更新与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三维目标的整合、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等关乎教师课程意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知识。
热门推荐
  • 被偷窥的日记

    被偷窥的日记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想哭而不敢让人知道的孩子只剩下文字。
  • 狩魔徽章

    狩魔徽章

    三百年前,世界秩序崩坏,三个位面崩溃后,碎片融为了一个巨大的新生位面——深渊魔域。袁浩带着最新型基因智能芯片,来到这个奇特位面,从此开始以杰罗恩的身份杀戮恶魔、狩猎荒兽、建立自己的天空之城······
  • 纯青春

    纯青春

    关于过去的种种,现在想想不过云烟,感动过我的也许是那些小事,但却给我人生划下了一道美丽的颜色
  • 我是传奇之邪子扬

    我是传奇之邪子扬

    一刀,一剑,你们砍够了吗?!一拳,一脚,你们打够了吗?!一仙,一神,你们灭够了吗?!一级,二级,你们升够了吗?!废柴,天才,你们看够了吗?!这里没有升级打怪,没有丹药法宝,没有技能功法,没有仙术神通,没有惊才绝艳,没有运气如山………没有………没有…………就是没有………有………百分百创新,百分百原创,力求中国创造,起点首发!
  • 海洋中的食物链(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海洋中的食物链(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在海洋生物群落中,从植物、细菌或有机物开始,经植食性动物至各级肉食性动物,依次形成被食者与摄食者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亦称为"营养链"。食物网是食物链的扩大与复杂化,它表示在各种生物的营养层次多变情况下,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状营养关系。物质和能量经过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转换与流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基本过程。本书就带领读者去认识海洋中的食物链。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异界聚魂师

    异界聚魂师

    传言,她虽拥有聚魂之力,却为人乖张,从不喜于救人。――事实上,她只是比较懒而已。传言,她貌美无双,引得江湖朝堂俊男无数。――事实上,不过表象而已……纷乱尘世之中,她是否又能保持本心?当一切真相揭开,她是否还能游戏人生?又是否能抱得俊男入怀?
  • 快穿之重来

    快穿之重来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芙蓉如面柳如眉,不见玉颜空死处。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楼阁玲珑五云起,耿耿星河欲曙天。啥?听不懂?我说啊,你个哭哭啼啼的魂啊,有啥想不开的,看到没,前面左转直飘右转再飘,看见那棵发光的大树没?对,就是那,那儿有个仙女模样的人儿,你甭管有啥心愿,她都能帮你。(扯来扯去啊,其实,这就是个快穿!)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逆天至尊:邪王的霸道狂妃

    逆天至尊:邪王的霸道狂妃

    前世,万人瞩目求之不得的鬼医,睁眼醒来,却被世人唾弃糟蹋。她冷眼相看,手中一针一剑红衣妖娆举世无双。她只求逆天改命,让今日陷她于不仁不义之人万劫不复!他是冷夜君王战场杀神,冷绝对上霸道,风云变换,星象紊乱,她要的很简单,来去自如的世界,俯首称臣的众生,恩爱无双的男人。医妃对上逆天邪王,是凤鸣九天还是飞龙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