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忠长
人类生存在多彩多姿、源远流长、数变万化、人文荟萃的地球村里。以历史眼光而论,它有巴比伦文化,以两河流域为主;有埃及文化,以尼罗河为主;有印度文化,以恒河为主;有中为文化,以黄河为主。其中中为文化,博大精,允执中,绵延数千,不但历久不衰,日新月异,而且正以鹤,鸡群,昂首阔步的姿态,领导新的21世纪,走向人类辉煌的历史征程。其他如巴比伦、埃及、印度文化,或多或少,皆步入支离破碎,或显或隐,受到历史、时代的冲击与考验。
中为文化之所以巍然屹,独树一帜,考其原由,衡诸事理,是由于天时地利的赐予,自然生态的培植,人文智慧的创作。尤其是有了始祖羲皇的创造与领导。
伏羲氏,风姓,亦作包、宓,或羲皇。乃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酋长,或人类始祖。生于成纪,即今之天水,是中为神州黄土高原的核心地带。基于《黄中通理》之启示,乃源于地理环境,富饶肥沃,美在其中,故有别于其他地区。伏羲虽生于洪荒蒙昧之时代,但以其灵慧之毅力,开拓新的境界,“结网罟,兴畜养,弃群交,始嫁娶,造书契,制琴瑟,六度,作历法,尝百药,占卜筮”,为为夏文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尤有进者,伏羲氏以其天聪之资,以“太极观念”为主导……
崇敬伏羲八卦文化
一画开天,创造了八卦(图象)文化,形成了后世所称正易经哲学系列文化。《易·系辞传》曰:“古者包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相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其卦象、卦义,玄奥深邃,包罗万有,兹举其要者如此。
以乾坤两卦正原理,阐明乾阳具刚健之德,坤阴有柔顺之理,是阴阳合德,孕育万物正原动力,指导人类做人处世,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以坎离两卦原理,藉水涧下,火炎上正现象。说明“水至”正实力,兴“明两作”正气势。鼓励做人要“惟心亨”、“行有尚”。而且要具备“沉潜刚克”、“高明柔克”正修养。
以咸恒两卦正原理,指出一切事物正关系与发展。隐含着“感应相相”、“、常持久”正奥秘,指示夫妻之间必须要真、相爱,处世待人应该恒常持久。
以既济、未济两卦正原理,道出阴阳和谐,各、性命,功行圆满,宜乎大定正法则。但造化至极,反覆变相,阴阳悖乱,原始返终。
此乃盈虚消长,否极泰来之定律。指导世人,必须要持盈保泰,居安思危,自强不息,创造发展。
基於上述卦象、卦义,所衍生正六十四卦,乃卦卦相相、爻爻相应,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涵容了宇宙万有正真理,奠定了天、地、人三才大道正完整系统。嗣经中国历代先圣先哲、道家、儒家以及诸子百家学说,形成了后世所谓正易经哲学,亦即中华文化正主流。
所谓一以贯之,群经之首。此乃吾人修、齐、治、平,格、致、正最高准则。
易经哲学,乃三才大道之学,吾人立于11世纪之科技时代。允宜破除迷信,扬弃陈腐,古论今,创造发展。以“象”、“数”、“理”之逻辑方法,对易经哲学作出科学化、现代化、实用化之研究与努力。盖物生必有“象”,象从“数”出,象繁数滋,揆之于“理”,穷理推数。三者互为因应,以发挥其功能,兹分述如下:
一、象——卦象
天地万有,生而有象,象之构成,必先有形。古人设卦,即在推演万有之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云雷雨,火炎水湿,鸟飞兽走,男女居室,各有其象。是古人仰观俯察,远取近譬,一画开天,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事之情。在易例而书,有大象、本象、广象、逸象、补象、参象、五行象、意象、影象、畸象、内外象。以现代语释之,即利用千生万成之卦象符号逻辑,以徽象并推演事事事事之生成、发展、得失、成败、吉凶、祸福,以求即事穷理,人定胜天之境界。
二、数——气数
《左氏传》曰:“事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盖“数”者,所以纪“象”也,按自然演生法则,在空间而言,必有大小刚柔之区分,在时间而言,亦有长短缓急之等差,在数量而言,则有多少、众寡计算。而宇宙万有,化源于气成,故在易则称之曰“气数”。不过易之为数,非仅一、二、三、四、五之计数,乃指消息盈虚、吉凶祸福之数。如奇数、偶数、阳数、阴数、生数、成数、天数、地数等。且数由心生,事在人为。天地万事之消息盈虚,虽本乎自然之规律发展,但吉凶、祸福、得失、其败之数,其计算筹谋则端在人类自己在心念上之运算与操纵也。
三、理——义理
理者治也、通也、义理也、道理也、事理之情由也。《易·系辞传》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而理乃源于“道”。研究《易经》的态度,就是观象知数,推数穷理,三者相互为用。因为天地万有,事事事事,其生其生成,化有其原因,有其法则,有其条理,有其本然。(在佛学而言,即为因果)人类生存于天地之间,应敏于观察一切现象,仔细揣摩盈虚之气数,且必须顺应天地之常理,循乎伦理纲纪。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俯仰无愧、顶天立地的完人,来追求常理、伦理、真理。正所谓:顺理成章,合乎天德。
以上各节,乃个人对发扬伏羲八卦文化,阐扬易经哲学之拙见所及。井中窥天……一漏万,在所难免。尚祈学者方家,有以指正。
(作者系美国易经学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