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5000000024

第24章 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6)

(九)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做好“十二五”能源规划编制工作。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对能源工业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在已完成《甘肃省“十二五”能源规划研究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做好《甘肃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十二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甘肃省“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甘肃省“十二五”可再生及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十)加强与能源企业的沟通衔接,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主动建立与省内外能源企业的信息交流和服务,在项目信息、政策法规、产业导向、项目核准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规划、土地、环保等手续的办理工作,积极协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的跟踪督促,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认真做好项目建设的相关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促进全省能源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孟开徐生云霍子俊郑忠锋王彬)

旅游

2009年,全省旅游业超额完成年初制定工作目标,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393.7万人次,较去年增加903.1万人次,增长36.3%,旅游接待人数首次超过全省总人口数;实现旅游总收入192.77亿元,较去年增加55.3亿元,增长40.2%,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7%。旅游产业呈现出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2009年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编制规划,培育项目,逐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省委“四抓三支撑”的发展战略,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全省编制出版了《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了《甘肃省藏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发展规划》、《陇东休闲消夏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纲要》。全年建设旅游项目368个,通过政府投资、招商引资、企业自筹等方式吸纳投资总额84.2亿元,完成投资28.4亿元,争取国家旅游发展基金1090万元。组织实施了敦煌莫高窟保护工程、祁连山彩虹峡谷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兰州八办及通渭榜罗镇2个红色旅游项目的建设。批复完成嘉峪关长城、肃南马蹄寺等项目初步设计,上报了敦煌阳关、庆阳周祖陵、洮州卫城-冶力关森林公园等一批规划项目。重点开展了旅游示范县开发项目、旅游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申遗项目的保护和环境整治等工程。着力实施了“221”

品牌带动战略,初步完成了丝绸之路全景游与藏回风情草原风光游两大特色旅游干线建设,围绕兰州一小时系列休闲观光旅游圈,重点开发了生态、乡村、休闲度假的旅游新产品。完成天水市伏羲庙、紫轩葡萄酒庄园、平凉市灵台县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等9家4A级旅游景区和阿克塞金沙湖、瓜州桥湾城等8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下放2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权,创建2A级旅游景区8家。完成主要景区、公路休息站、加油站和主要城市城区的500个旅游厕所建设;完成旅游车辆配置任务,基本解决了交通问题。

(二)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积极建立规范旅游服务市场。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狠抓全行业服务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初步实现了行政部门、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的良性互动。一是完善法规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推行《甘肃省国内旅游合同》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合同》示范文本,修订了《旅行社设立技术报告书》,制定了《甘肃省旅游星级饭店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实行网上行业监管重要事项通报制度。二是组织开展全省旅游质量监督和市场检查,治理整顿无证照经营行为、虚假旅游广告、旅行社超范围经营、旅行社门市部挂靠承包行为、“零负团费”等非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大旅游市场退出力度。三是强化旅游监管协调,重点加强旅游安全工作,加大对旅行社、旅游景区及相关场所的安全检查。四是帮助旅行社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引导企业调整发展思路,开展生产自救,用好节能减排、技改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扩大宣传,有序推介,全面提升甘肃旅游整体形象。整合全省优势资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宣传促销形式,共组织76次参展宣传促销活动,17次宣传推介活动,到访5个国家、13座城市,加强了与国内、周边的联合协作,加深了与重点旅行商的交流合作。一是组织开展了“快乐老家-甘肃人游甘肃”主题促销活动,着力培育假日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消费热点。积极推行奖励旅游、旅游企业促销让利活动,累计发放旅游消费券7100多万元。二是策划组织“多彩甘肃”挺进沿海,远涉港台活动。在北京、天津、广州等地举行大型宣传推广活动,组织参加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国内旅交会、昆明国际旅交会等重要旅游展会。三是精心策划举办“甘肃旅游·香江行”旅游宣传活动,积极参加了香港、台北、日本大阪德国等国际旅游交易会。四是成功策划了丝绸之路旅游区域合作和甘南香巴拉文化与生态旅游高端论坛,邀请300多家国内旅行商和新闻媒体对甘肃省进行了考察踩线。签订招商引资项目8项,总投资额4.36亿元,并与国内外10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五是与西北五省区签署了《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旅游市场开发的深度合作机制。

(四)公开信息,组织培训,着力优化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以甘肃旅游信息交互平台和12301旅游热线咨询服务平台为支撑,初步建立旅游行业监督管理平台和旅游项目建设平台,旅游资讯网门户、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全景等系统平台建设全部完成并投入运行,发布各类旅游信息2500余篇,上报中国旅游网信息900余篇,网站点击量突破百万次。12301旅游服务热线工程经国家旅游局批复同意和相关数据测试,正式开通。继续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在岗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举办了11次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培训班,培训导游员、景区讲解员、饭店宾馆管理及服务人员1460多人次。

2009年全省旅游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甘肃省旅游业仍处于夯实基础、转变思路、逐步培育的阶段,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受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影响,入境游大幅下滑;融资渠道窄、招商效果差,项目建设投入不足;产品更新换代缓慢,配套水平较差,产品缺乏竞争力;旅游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任务艰巨。

二、2010年全省旅游业主要任务

(一)抓规划编制,转变旅游产业发展观念。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研究编制《甘肃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甘肃省乡村旅游规划》、《甘肃省红色旅游规划》、《甘肃藏回地区旅游规划》、《陇东休闲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和《甘肃省旅游商品开发规划》等,把规划编制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依托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确立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战略;积极探索项目开发的融资运作模式,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组建旅游投资开发公司,重点策划,精心打造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加强跨省区旅游资源的整合,编排跨区域产品,辐射带动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抓建设力度,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继续实施“221品牌带动战略”,加快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重点完善特色线路和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努力打造百万人次游客的核心景区;重点做好敦煌月牙泉、永靖黄河三峡、甘南草原等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督导和推荐工作,积极打造“兰州-平凉-天水”三角区域及周边地区消夏休闲文化旅游圈;加强公路沿线休息站点和沿途公共服务标识系统建设,全力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坚持典型示范,认真做好旅游产业试点县建设工作,带动县域旅游事业发展。积极培育完善沙漠旅游、漂流、探险、滑雪、温泉等旅游新产品。

(三)抓宣传营销,扩大甘肃旅游品牌效应。围绕“中国世博旅游年”主题,精心组织“观世博,游丝路”活动,重点选择知名品牌媒体,集中投放甘肃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积极开展主要客源地推广活动,重点开发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周边省份旅游市场,在巩固港澳台、日本、东南亚客源的基础上,加大在欧美及韩、俄、澳、新等区域市场宣传力度。组织策划各类主题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大型参展促销和重要节会活动。借助网络媒体,加大网上宣传报道工作,以12301旅游服务热线为平台,进一步完善信息咨询服务。

(四)抓区域合作,构筑旅游发展全新格局。打破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建立区域一体化、主体多元化、经营细分化的新型旅游市场,提高旅游规模效益和布局效益。提升省内协作层次,完善省内丝绸之路长廊旅游经济合作机制,进一步推进无障碍旅游。加强资源产品整合,推进不同层次、多种形式,跨地区、跨行业的协作联合;深化与周边省区合作,积极推动西北五省区旅游协作、川陕甘渝等区域协作,加强跨省区精品资源线路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市场共享;积极组织参加联合推介活动,形成叠加优势。

(五)抓教育培训,提升旅游队伍整体素质。组织开展旅游人力资源调研,制订旅游人才规划,实施人才强旅政策;建立甘肃导游师资库和名导游人才库,提升导游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形象;加大与省内旅游院校的合作,建立省级旅游教育培训基地、旅游发展研究基础,重点开设产品策划、市场营销、质量管理等专项培训。加强与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突出乡村旅游、生态旅游、酒店管理等专题培训;围绕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加快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并开展系列培训教材的修编工作,提高岗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宋琦梁则乾)

开发区

一、2009年全省开发区工作情况

开发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是落实“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推动开发区加快发展。2009年,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举措,认真贯彻中央和省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切实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一)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全省开发区在受金融危机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经济继续保持了稳定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部分开发区发展迅速,产业聚集能力强,要素流动充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区域快速发展,对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截至2009年底,全省36个开发区规划面积37180公顷,审核面积17870.8公顷;建成面积16723公顷,占规划面积的45%;进区企业7197家,累计进区企业投资551亿元。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496亿元,占全省全年生产总值的14.67%,单位面积产出强度为330万元/公顷;财政收入59.2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9.8%;就业人数35.8万人。

(二)体制和政策保障进一步强化。2009年,省政府成立了省开发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部分市、县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开发区管理服务体制逐步完善。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开发区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09〕44号),明确了管委会职责、开发区审批等事项,制定了财政、土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奖罚激励等加快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政策制度进一步健全。

(三)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庆阳、武威等市完成了全市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的编制,部分开发区完成了规划的修编,一批工业集中区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为科学、规范地推动开发区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2009年,省上从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中安排了1000万元,支持了白银等4个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省财政筹集开发区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了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1个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各市(州)也加大了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全年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约11亿元,较上年有明显增长。

(五)产业特色逐步显现。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着力提升化工及精细化工、新能源材料、医药及医疗器械、有色金属新材料、现代加工制造等产业。金昌经济开发区建成新材料工业园,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酒泉工业园区借助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布局建设相关项目,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庆阳开发区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努力打造陇东南煤电化特色开发区。静宁、民乐等开发区的产业特色也逐步显现。

(六)升级工作进展顺利。经多方努力,国家有关部委出具了同意将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白银高新区分别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的意见,并上报国务院待批。

2009年,全省开发区在管理体制、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理、产业壮大等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问题。一是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步伐较慢,与全国发达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部分开发区发展规划亟须完善。三是产业特色不够鲜明,比较优势尚未显现。四是体制机制缺乏创新。五是环境建设比较滞后。六是管理审批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2010年工作打算

2010年,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坚持“工业入园、规划先行、以特立区”,以全省实施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把甘肃省开发区建设成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要载体、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区、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推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强化开发区组织领导。组织召开全省开发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出台《甘肃省省级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规划管理办法》、《甘肃省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工作考核办法》、《甘肃省开发区资金管理办法》等,对今后全省开发区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组织召开全省开发区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开发区工作,部署“十二五”工作,对各市(州)建设和发展开发区提出明确要求。

同类推荐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本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内涵、历史和发展现状,并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时代背景出发,阐述了“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论述其内涵、特点、必要性和意义。然后,重点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的机制、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我国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发展经验,阐述了若干个企业“两化融合”实施的典型案例,并对宁波地区的“两化融合”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我们深入思考了推进我国“两化融合”,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国家战略问题,重点探讨了“两化融合”实施体系、重点和难点,中国推进“两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 社会经济网络与中小企业发展

    社会经济网络与中小企业发展

    本书以新颖的视角研究了产业集聚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全书对意大利产业区经济进行了理论探讨,着重分析了艾米利亚产业区的特征和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产业网络与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战略、经济全球化与“艾米利亚模式”的调整等问题。书中借鉴“艾米利亚模式”,提出我国应该构筑高效的区域产业网络、发展区域支柱产业、加强企业间技术合作、发送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等对策建议,对我国产业集聚和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 比较经济学

    比较经济学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刻怀念何匡同志。1999年春天,我们还在一起聚会,谁知同年夏天,他就永远离开我们了。遵照遗志没有开追悼会。但是,他对我的教诲永远铭记在心。
  • 创业:我们创什么

    创业:我们创什么

    这本书不仅只谈创业项目,你可以看到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或过程中,如何寻找合伙人、如何准确切入市场、如何得到天使的青睐、如何建设人脉关系圈……如果你还不知道做什么项目,这本书能为你带来启发。
  • 怎样办好农家乐

    怎样办好农家乐

    本书内容包括:了解农家乐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农家乐市场特点、开办我的农家乐、农家乐经营理念及经营方式、农家乐规划与设计、餐饮服务内容与技巧、客房服务内容与技巧。
热门推荐
  • 华夏逐梦

    华夏逐梦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华夏大地之上,中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势不可挡的巨大变化,旧貌换新颜,一幢幢具有现代感、时髦辉煌的摩天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气势宏伟、蜿蜒盘旋的高速立交桥令人惊叹,一辆辆时速领先的中国高铁令世界赞叹,一辆辆名牌高档轿车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千家万户……《华夏逐梦》讲述的是华夏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不断努力,勇于挑战和不断超越,勇于奉献,惊心动魄,可歌可泣,大气磅礴的现代英雄故事……欢迎加入《华夏逐梦》读者群:34522912
  •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

    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岁“坏”宝贝

    五岁“坏”宝贝

    五年前,她被男友狠心抛弃,偶然间惹上那位必国际恐怖分子还可怕的富翁老外。只是简单的一句“我要嫁给有钱人”。却不曾想改变了她今后的整个人生!那时的她,只是她众多女人中的一个,有时候他甚至连她叫什么都会忘记!他只知道,只要跟他上过床的女人都是他的女人!他决不允许她跟其他男人有瓜葛,都看一眼不醒,碰一下更不行!她见过他的恐怖手段,他,令她感到害怕!五年后,她的身边多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终究,两个人都逃不过命运的联结……
  • 我的幸福学院生活

    我的幸福学院生活

    啊,一个普通学生的幸福生活,只有单纯的人际关系,充满了青春的味道
  • 自从遇见你!

    自从遇见你!

    朱珠是那种从小就默默无闻的女生,很多事情,她连幻想都不敢幻想,可是自从遇见了一个人,她的生活再也无法平平淡淡……
  • 灵魂幽歌

    灵魂幽歌

    神秘的医院,是灵魂的归宿。抑郁症少女只是误打误撞地闯进了属于灵魂的世界,却揭开了隐藏在黑暗中的另一个秘密。真诚与虚伪,忠心与背叛,她的选择无人知晓。镜子诡异的面孔,灰白空洞的瞳眸,还有被幽幽歌声所封印的过去。如果人生是一场戏剧,那她会坚持演到最后么?「标签://悬疑//灵异//恐怖//诡异//超自然」
  • 无情剑笑多情刀

    无情剑笑多情刀

    从开始这就是个悲剧的故事!当无情的剑穿过胸膛他那把多情的刀是否挡得住?剑笑无情刀有情,这世间的侠与义玄之又玄,可能大得过人心!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紫武长空

    紫武长空

    正反势力争斗不断,虚空来客重磅来袭,惊天阴谋终将破灭,这一切将会如何发展,让我们的主人公杨逸带领大家开始这一段惊险的旅程...
  • 融资融券基础入门与操盘技巧

    融资融券基础入门与操盘技巧

    本书既介绍了融资融券的相关知识,融资融券管理制度与交易规则,同时还介绍了融资和融券的具体操作技巧等等。
  • 小道理大智慧:带来好运的100贴小秘方

    小道理大智慧:带来好运的100贴小秘方

    为什么有些人什么都做不好,诸事不顺?他会认为是命运的安排,或技不如人。大千世界,人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生活秘方,如果你应用恰当,往往终身受益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