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探索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事关全局。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建设和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从来都是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得失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成于邓,发展于江、胡”。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先驱者。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以苏联为样板建立的。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揭露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联系到我们自身学习苏联经验出现的问题,党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完全照搬苏联,必须走自己的道路。1956年4月,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由此确定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命题,提出“应该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在我们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思想[1]。在经济建设方面,他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战略思想,并对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和正确认识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在发展战略方面,提出了大约用50年的时间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然而,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某些教条式理解和对当时局势的认识偏差,毛泽东也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观点,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了严重挫折,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做的艰辛探索和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是他的主要功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该向何处去?社会主义道路该怎么走?这一重大课题又一次摆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深刻反思。
邓小平指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具有明显的四大弊端:第一,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第二,经济体制僵化,束缚生产力发展。第三,主观主义盛行,唯意志论泛滥。第四,平均主义盛行,人民普遍贫穷。
在分析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在1982年10月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命题。首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最大的历史性课题,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社会主义、探索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和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了独立的理论形态和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2003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经作过论述:“我们要坚持的道路,就是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并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这条道路,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各方面的体制制度和方针政策,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这条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2]这是对这一道路内涵的最初表述。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了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基本经验,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涵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层面讲,集中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上。从实践层面讲,其要点是:在经济上,就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在政治上,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文化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二为”、“双百”方针和“三贴近”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在社会建设方面,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在以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管理,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在要求。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本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88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扎根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土壤,顺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不断发展并形成了具有鲜明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实践。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和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1917年的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从十月革命胜利到今天,期间经历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艰辛探索。总体来说,这些探索成果辉煌,但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也出现过重大失误。这些重大失误加上传统社会主义在体制方面的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总爆发,酝成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苏联模式由于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而逐渐衰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在回应时代挑战中蓬勃兴起,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发展的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实。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中心工作战略转移、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团结稳定、社会进步的成功之路。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它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兴旺了起来。中国社会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过程中,在国际和国内、政治和经济以及自然界出现的一个又一个风浪和挑战面前,始终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政治局面的团结稳定和社会的全面进步。3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