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民自身素质状况
甘肃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文盲或半文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2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1.4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2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97%。根据2003年人口普查结果计算,甘肃省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43年(其中男性7.44年、女性5.47年),比全国低1.46年。其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5.64年(其中男性6.66年、女性4.53年)。据抽样调查推算,受过各种技术培训的人数占整个农村劳动力总量的7.07%。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民积极开办工业和第三产业,但传统小农思想的狭隘性依然存在,农民经营管理能力差、心理素质脆弱,对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的技术敬而远之。存在着“思想保守不愿用,没有知识不会用,怕担风险不敢用,缺乏投入不能用,农业比较利益低不想用”的“五不用”现象,表现出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消极的观望态度。
3.农民教育投资状况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直接原因,在于教育经费投入太少。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投资较低。据统计显示,1998年至2002年,甘肃全省中学的教育经费平均年增长率为11.5%,而同期农村中学教育经费平均年增长率仅为2.73%;同期全省小学教育的经费年增长率为9.1%,而农村小学教育经费的年增长率仅为4.6%,农民的教育费用负担正在变得日趋严重。另一方面,缺乏对现实劳动力的投资。基本上没有对现成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资。因此,要改革教育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增加中小学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以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的足额到位。
二、甘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新型农民
1.培养新型农民是甘肃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建设新农村,必须培养新农民。没有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没有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只有培养千千万万的高素质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提高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本领,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只有把低素质的传统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才能彻底解决农业弱质、农民弱势、农村落后的问题。
2.培养新型农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由多种能力要素构成,包括:生产要素供应、技术支撑、生产组织、市场营销、制度创新、抗风险能力等。就生产要素而言,劳动者是最重要的要素,仅从数量来看,我省农业劳动力的供给保障有力,但从质量来看,适应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却非常缺乏,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高素质农业劳动者被转移出去,农业生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呈下降趋势;从技术支撑能力方面来看,农民素质决定着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及应用程度,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的扩散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正因如此,要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重视发展农民的教育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3.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我省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难度大,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目标的巨大“瓶颈”。农民收入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绝对水平低。2005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98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3255元低1275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1%;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2000年到2005年,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7%,只相当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7.6%)的88%;三是城乡收入差距大。1995年甘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58:1,2002年扩大到3.87:1,2004年扩大到3.98:1,2005年继续扩大到4.08:1。造成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城乡差距大的原因很多。但就农民自身来讲,主要是整体素质低,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弱。正如舒尔茨在《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所说:“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困的关键”。近年来,我省农民在第二、三产业就业的比重逐年提高,现已成为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来源。近来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农民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农业GDP就增加0.76%,农民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就增加1.5%-3.2%。因此,理论和实践证明,提升农民素质,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增强农民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由此可见,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举。
4.培养新型农民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抓手与全国相比,甘肃的“三农”问题更显突出,尤其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十分有限的土地上,造成农业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方式落后,整体竞争力弱。大量实践证明,要破解“三农”问题,必须通过减少农民的方式来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水平。但截至2005年,甘肃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仍高达70.22%,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60多万,由于绝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且缺乏非农就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致使农民在转移流动的过程中,很难实现身份的彻底转变和在城市的稳定就业,他们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来回流转,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外出打工,沦为兼业经营者。据我们对甘肃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关系研究,我们发现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不仅文化程度要普遍高于在家务农的劳动力,而且外出打工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与他们的文化程度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不仅有利于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和转移能力,而且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
三、甘肃新型农民培养的目标与途径
要切实改变甘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夯实九年义务教育基础,培养乡土技能人才、产业化经营人才、新农村管理人才,全方位、多形式培养地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三次农村革命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1.巩固和强化九年义务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基础我们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要切实把九年义务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使新型农民整体素质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要求。依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把农村适龄人群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指标纳入农村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保证适龄人群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教师录用中严格把关,鼓励高校优秀大学毕业生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并给予政策上的扶助,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逐步杜绝农村中小学中教师聘用中的随意性,花大力气组建农村中小学师资梯队,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定期组织部分教师参与教学培训,有效统筹当地高校假期闲置教师资源,大力提高农村教育队伍的整体水平,狠抓九年义务教育质量,让广大农民子女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教育,推广农业技术,造就一支拥有一技之长的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乡土人才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是迅速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关键,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根本,也是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深刻认识农业综合发展规律,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和培养农村乡土人才的轨道上来,坚决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保障农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靠科技和地方政府的组织引导,科技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靠培训。我们要有效利用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科学技术特派员、有线电视节目、农业类书籍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组建农村协作小组以乡镇农技站、成人教育中心联办的小农场为基地,围绕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建立项目开发、人才培训、技术推广、科学实验、咨询服务为一体的运行机制。在农村中传播农业技术、农业法规以及农经信息方面的电视节目,帮助农民了解政策、学到实用的技术,为新型农民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农村中大力普及基本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我们还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市场信息作用,把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紧密结合。大力提高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适时性、有效性,提高农业技术人才科研成果的经济转化率,优化农业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构建一支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梯队。
3.鼓励部分农民返乡创业和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形成一支具有现代市场意识,懂管理、善经营的农业产业经营人才队伍农民在外务工、经商取得收入,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科技素质,培养了市场观念,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农民返乡流动促进了文化、科学、技术、信息在农村的传播,提高了农村文化水平、文明程度。鼓励部分农民返乡创业和社会对农业的投资,一方面,可以把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引入农村,提升农民整体的技术与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农民人力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吸收部分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留在农村参加新农村建设,使得新农村建设拥有坚固的人才后盾。农村经济要发展,必然要求有一批现代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我们要大胆实践,努力创新,通过各种利益机制,支持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参与新农村建设。尊重农民的意愿,相信农民的首创精神,从各地实际出发,鼓励农民采用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加强政府在农业经营管理中的服务功能。要稳住现有农业经营人才,吸引优秀的农业经营年轻人才,大胆借鉴国内外成功做法,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参与农业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在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增产的同时,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不断地把农民所实现的生产发展变成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4.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把高等教育导入农村,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新农村管理人才队伍要充分利用城市教育资源,开发多种教育形式。通过如乡村管理自学考试、乡村成人教育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让农民有更多的机会享受高等教育。组建一支专职、兼职的农村干部培训师资队伍。通过利益杠杆,利用假期闲置教师资源,通过举办农村干部专门培训班,为农村选拔、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精干人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加社会稳定,繁荣新农村经济,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服务。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建设新农村要培养一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乡村基层干部,发挥乡村基层干部战斗堡垒作用,组织配置好乡村资源,增强乡村政府的服务功能,把新农村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新农村蓝图。针对农村区情、村情实际,适应乡镇工作需要,着重要加强农村人出的业务培训,使他们掌握真才实学,着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政治过硬、领导有方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相统一领导班子,实现“管理民主”,带领新型农民富民强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张宝文.新阶段农民教育的战略思考.农民日报,2005年12月12日.
[2]李水山.当前我国农民教育的难点与科学对策.教育与职业[J],2005,(9).
[3]徐新民.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及培养路径探析[J].新农村建设,2007(3):29-30.
[4]王婉玲.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J].改革与战略,2004(10):73-75.
[5]梁娜,陈前恒,孙庆莉.中国西北地区现代农业建设中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329-334.
[6]甘肃省农村社情民意、热点难点问题调查报告,2005.8.25.
[7]黄季焜.21世纪的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
[8]姜卫良.农民教育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
[9]甘经数据[EB/OL].[2007-08-10].http://www.gsei.com.cn/ziliao/shuju/gansu2002/default.asp.
[10]何涛.甘肃农村教育问题调查之反思篇[N].甘肃经济日报,2005-07-25.
[11]甘肃省情数据手册.中共甘肃省委党校,2008.
[12]谢艳艳,李新文.甘肃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与提升对策.安徽农业科学[J].2007,(30).
1李龙江(1975-),男,法学硕士,甘肃定西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2党存红(1977-),女,法学硕士,甘肃临夏人,兰州城市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