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马行长是个好大喜功的人。颐和路所是支行最大的储蓄所,目前余额5000万,达到这个数字,整用了十年时间。而马行长觉得这么按部就班的工作状态无法达到他的要求,他的计划是要在一年时间内将颐和路所打造成分行第一个亿元所。老话说得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为达到亿元所的目标,马行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给颐和路所政策,对一年期定期存款除按人行规定的利息照付外,每10000元给予200元的当场返现,俗称“贴水”;其次,在行里的大会上,鼓励各储蓄网点将自己网点的定期存款搬到颐和路所来存,而这些存款在月底结算时还是算各网点的任务,他还强调所长叶玉华要做好登记工作。这两项政策一出,对储蓄所的人来说就好像平静的湖水中扔进两块巨石。
一大早,柜台外来存钱的人就排起了长队,这些人都是通过银行的员工那里得到的消息,一听说这家银行存款有贴水,人们是争先恐后的把存款往这边搬,徐文亮承认自己是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一上午,他和吴卉各收了一百多万,那钱像水一样一下子漫满了抽屉,漫满了钱箱。调到事后的大老汪和所长一边一个帮着捆钱清钱,文亮抽空对叶玉华说:“这样不行,赶紧找科长申请两台点钞机来。”一台好的点钞机要好几千块,目前行里只有对公出纳柜有一台。颐和所配的是验钞机,一张一张往里塞的那种,像这样忙法,跟本没法用,只能全靠手眼了。
马行长从办公室下来,看到形势一片大好,高兴地和分行的一个干部谈笑风生。叶玉华趁机出去跟行长要点钞机,马行长当时拍板:“买,多贵都买。”
除了柜台外的顾客,还有各个网点的主任、所长每天也都往这边跑,他们有的带现金来,有的划张出库单,然后拿出一摞填好的存款凭条,全都要录入电脑,打印出定期存单。大家平日里拉存款都不容易,现在有了贴水这一优惠条件,那就容易多了,因此,积极性也是很高。
文亮感觉现在的工作量比刚来时又翻了一倍还要多,他业务熟了之后,又带了一本小说放在抽屉里,想着没人时翻几页。可现在基本上是坐上去就没有空的时候,而且基本是没法正常下班,下了班还要再抽个把钟头补盖私章,登记整理帐务。那天,上岗分理处的主任张景云来送存款时问文亮:“你们所最近这么火,月底奖金一定不少吧?”文亮说:“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那都是领导的功劳。”这个张景新以前也干过一段经警,个子不高,身材结实,头发根根直立,说话带着冶县口音。他不知有什么门路,把江志勇挤到更远的西江分理处当主任去了,而接了江志勇的上岗分理处主任。文亮问他孙红梅现在哪里,张景新说在一门所。文亮知道一门所是下面偏远的一个小储蓄所。
两台点钞机买回来了,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里的余额数字噌噌往上涨,行长、科长一个个喜笑颜开,资金滚滚而来,行里信贷业务也开展的风生水起。储蓄所里人事上却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变动。冯晓芸调走了,调来了一个叫马伟的小伙子。冯晓芸三十二岁,已婚,是这个所的元老,呆了有三四年了,上回大调动就只留下她一个。这回是她主动要调离,她跟叶玉华说最近太忙了,晚上回到家靠在沙发上就睡着了,跟本没法照顾家和小孩,希望去一个不太忙的所。所长去和科长沟通了一下,就同意意了她的要求,不过并没有把她调到下边的储蓄所,而是调到会计柜去了,依然还是在一楼大厅上班,大家纷纷向她祝贺。
马伟比文亮小两岁,也在好几个所呆过,长得比较帅,听说家里有个亲戚在分行当领导。这小子做事也还可以,就是有时候处理问题一根筋,有些拧。有一次,一个顾客拿着身份证提前支取一笔存款,存款是他爱人的名字,他本人身份证没带,马伟不给他办理,让他回去拿自己的身份证,也不知是哪句话没说好,说戗了,那位在柜台外破口大骂。马伟也毛了,开门要出去和他理论,看样子打一架都有可能。吓得叶玉华跑过来赶紧将他拉住,没让他出去,自己跟那位顾客好一通解释,平息了一场风波。
不过,总体上所里人相处的很融恰,大家都是年青人,很容易沟通。每天上班又像打仗一样,经常切搓一下工作心得,日子就像流水一样一天一天往前滚。
最开始贴水是10000元返200元现金,听说其它几家银行也有贴水。经常听到顾客在柜台边说某某银行也有贴水,而且比你这边还高一些之类的话。这样一来,存款猛增的势头稍稍缓和了一些。马行长又将贴水的金额一下子涨到400元。这一下,群众的存款热情又一次被点燃,储蓄所总帐上那些7000万、8000万这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一次又一次被刷出新高,一年以后,颐阳所存款总额达到1。2亿,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这么明目张胆轰轰烈烈的搞贴水存款,有人举报到了人民银行,听说是人行要调查此事。叶玉华所长跟文亮他们几个柜员交待说要注意点,转存的可以贴,是熟人就给贴水,面生的就别给贴。柜台上经常有顾客来悄声问:“有贴水么?”跟做贼似的。马伟经验不足,那天正撞在人行探子的枪口上。那人来存10000块,马伟返了他400元。那人拿着存单和400元,直接上楼找马行长,马行长很是恼火,把存款科的任科长叫去,任科长又打电话到储蓄所让叶玉华到行长办公室谈话。
刚开始说得很吓人,说是要罚款十万元,马伟心里很紧张。文亮安慰他说:“别担心,又不是我们私自贴的,出了事也应该上边人扛。”叶玉华楼上楼下的跑了几趟,她虽挨了批评,也没有责怪马伟,只说贴水暂时停止。后来行里领导请人行的同志吃饭,又找来办公室的小田,他老爸在人行当领导,请他去公关。这件事最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是不了了之。马伟也是虚惊一场,之后,贴水重新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