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3300000217

第217章 练摊三:真情假药

?阿新来到省城安顿下来后想把那块腌肉卖掉换点钱,可是老半天没人买。后来来了几个人说是帮他卖,其实就是做“撬边”,装作买客,哄抬价格。肉卖出去后他们纷纷问阿新要小费,阿新起先还以为总共给个二十元就行了,不料却是每人要二十元。看着这几个人高马大的汉子,阿新敢不给吗,他不情愿地将刚到手的百元大钞递了过去,这块肉算是白卖了。

阿新吃一亏长一智。他想,摆地摊原来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如果我这块肉卖到二百元,我就可以赚一百元了。不妨再去找找这几个人,搞些东西来卖卖。第二天阿新还是到这条街上,看能不能碰上这伙人。他特别留意摆地摊的,有人围着就上去看。功夫不负有心人,阿新终于在一个地摊上又见到了他们。这个地摊似乎在卖药。只听得摊主吆喝道:

“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头疼脑热,咳嗽伤风,跌打损伤,腰酸背痛,你有病我来治,药到病除乐融融!来来来……”

阿新挤进去看到地摊上摆满了各种药品,有药水、药片、药膏、胶囊,甚至针剂,凡是小毛小病的药应有尽有。那几个“撬边”的正在那里。一个装作老顾客对摊主说:

“哎呀,你这药真神了,我家小孩咳嗽,去医院配药吃了不见效,昨天打你这儿买了一瓶药水回去一喝就不大咳了,我今再买一瓶。”

“好来,给你优惠,打个八折!”摊主递过一瓶药水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药真这么神奇?”另一个“撬边”的开始行动,“我家老人咳嗽总不见好,我也来一瓶!”

其他几个也纷纷解囊,你一瓶我两瓶的,惹得不少路人心动,围上来争着掏钱买。“演技”告一段落时,阿新悄悄拉了一个头儿模样的“撬边”出来,对他说明来意。那人一口答应,不过小费不是上次那样给,而是要分成。阿新如果赚一百,他们就要分五十,但如果没赚钱,阿新也得付小费。当然,进货本钱由阿新承担。阿新一听心里发慌,没赚钱也得给小费?这条件挺苛刻的。但他是主动找上门来的,现在能退却吗?再说有这伙人帮腔,多少总会赚点钱的吧。他硬硬头皮答应下来。那人问他想卖什么货?阿新一时也想不出,就说也卖药吧。不过身边本钱不多,先少进点货。那人凑到阿新耳边说:

“尽管进,都是些假药,便宜得很。他这一摊子的药不过五六百元。”

假药?阿新心里有些发怵。吃死人怎么办?我还是个有前科的呢,被抓起来肯定要枪毙。那人看出阿新的心思,又低声说道:

“没事,吃不死人。里面尽是些面粉、净水之类的,治不好也吃不死。放心吧!”

虽这么说,阿新心里总不踏实。那人见阿新犹豫不决,眼睛一瞪道:

“你到底干不干?别浪费我时间!”

阿新被他一唬,不敢再迟延,连忙说“干,干”。那人听阿新说干,马上伸出手来说:

“拿钱来!进货去。”

阿新没想到他这么雷厉风行,只得慢腾腾地从口袋里掏出仅剩的几百块钱来。他给了那人五百元,留下二百元对付吃住。不过他毕竟不放心,跟着那人一起去了。他俩来到一个阴暗的地下室里,那人让阿新站着等,不让他再跟进去。不一会,他拎着一大袋东西出来交给阿新,阿新打开粗看了一下,里面全是花花绿绿的瓶瓶罐罐。那人临走关照阿新说,只管去摆摊,他们会过来的。

阿新在街上找了个地方将那些假药全摊在地上。他想要吆喝,可是刚才那摊主怎么吆喝来着?阿新有些记不清了,但不吆喝不行,谁知道你卖什么东西,这么一小瓶一小罐的。他壮了壮胆,清清嗓子,尽量回忆那个摊主的吆喝词,断断续续地嚷道:

“来来来,走过经过都过来……都.......都过来,头疼……头疼脑热,伤风……伤风抽痉,咳嗽……咳嗽吐血,你有病……我……你有病……你有病……”

阿新下面忘词了,老重复着这一句,让过路人都朝他翻白眼。

“你才有病!”一个人朝他大骂了一声。

阿新这才停住,不敢再多吆喝,只是“来来来”,“来来来”地叫,可是没几个人过来瞧的。阿新急起来,那帮“撬边”的家伙怎么还不过来?他哪里知道,这伙人是“职业撬边”者,生意好着呢。正焦急之际,走过来一个年轻女子,愁容满面地问阿新有没有咳嗽药卖。阿新连忙说“有有有”,从摊子里拿起一瓶“咳嗽药水”递给她。

“这药灵吗?我老爸咳了几个星期都不见好。”姑娘问。

“灵灵灵!”阿新手拍胸脯道,“包你灵,包你灵。治不好吃不死!”阿新不知怎么说漏了嘴。还好那姑娘没怎么听懂,阿新连忙改口道:

“治不好不要钱!”

姑娘信以为真,连忙掏出一大叠钱,抽出两张一百元的给阿新说:

“真这样我多买几瓶。”

阿新乐极了,忙再给了她五瓶药水,还给她装在马夹袋里。姑娘满意地接过来,舒口气说:

“这下我爸可有治了。”

“有治有治有治!”阿新连忙附和道,可是不知怎么他的舌头好像有些打结。

看着姑娘离去的背影,阿新一边乐滋滋地捏着两张百元大钞一边有些不安地想,她老爸久咳不愈或许得了大病也说不定,要是得了大病再喝这假药,岂不要耽搁人家?不要弄出人命来啊。阿新越想越怕,两张大钞捏在手里觉得火一样地烫手。他想要喊住那姑娘,可是茫茫人海,哪里还有她的人影。阿新心急火燎地收起地摊,正要追上去,那帮“撬边”的来了。他们诧异地问阿新到哪里去,阿新丢下一句话就走:

“救人去!”

同类推荐
  • 尽妖娆

    尽妖娆

    《尽妖娆》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构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个赞叹中捕捉到小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前生4

    前生4

    青年女作者王晓燕最新长篇小说《前生》,以其特有的视角与简练的文笔将一个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把都市里职业男女的爱恨情仇描写的淋漓尽致。评论家称,在这样一个小说家已经被贬为毫无意义的故事复述者的年代里,王晓燕所坚持的叙述方向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之外的寓意与叙述的技巧,其作品叙事诡秘,没有随传统或流行叙事的方式而自成格调。
  • 梨园风流

    梨园风流

    小说将历史与现实,舞台与主会统一完整的板块,着力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人物群像,语方情新,故事生动,意味深长,发人警悟,是一部很文化品位的现实主义佳作。
  • 绿色尸体

    绿色尸体

    一九六五年九月中旬的一个夜里,号称我国“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三镇,仍余热未消。站在雄伟壮观的武汉长江大桥上,扑面而来的江风清爽凉快,十分惬意。将近子夜,喧闹了一天的城市渐渐进入梦乡,天上的点点繁星与江上的点点灯火也慢慢被雾气笼罩。可有谁能想到,在这安详的夜晚,暗流正在涌动,危险正在逼近! 本部文革手抄本小说原汁原味复原了当年文革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人物的思维方式也深深打上了当年的烙印,其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透着朴实和简单,然而其情节却像无数民间文学一样,本能地抓住了人性中美好和邪恶的一面。
  • 北大荒

    北大荒

    由《闯关东》剧组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情系北大荒》即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新中国永远不会忘记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战火中成长,为新中国的诞生洒下鲜血;他们在炮火中前进,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宁。当祖国一声号召,他们又放下枪杆子,在北大荒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垦荒建设……于是,便有了悲壮而惨烈的故事,有了硝烟中走来的男人和从城市乡村走来的女人,有了爱情,有了歌声,有了新的生命……
热门推荐
  • 变身之儿子不要闹

    变身之儿子不要闹

    这个月发生的事太多,多到林夕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看着墙上的婚纱照,再转头看着身边三个年纪比自己还大的孩子,“他”忍不住头疼起来。大儿子是个总裁,却是个非常喜欢恶作剧的人。二儿子温文尔雅,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却腹黑的一塌糊涂。三儿子是个警察,整天想着把大哥二哥抓回局子里去。”站住,你们两个靠墙站好,这是搜查令,我现在怀疑你们走私,贩卖军火,黑社会。“”老三,下次你还敢穿这身绿皮回家,劳资要你明天在Y市裸奔。“”同意,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要你在Z省裸奔。“”哎。。。。“看着客厅里吵闹的三个人,”他“有一次深深的吐了口气:人生啊,就是这么的苦逼。
  • 穿梭猎者

    穿梭猎者

    一个孤儿穿梭者,在最强杀手的帮助下,获得穿梭工具,来到一个个位面。特殊的能力,让他独树一帜,却又引来了杀手组织的觊觎,他又如何从一个nobody成为最强王者?又会有多少人为之魂归?
  • 全能召唤师:废柴三小姐

    全能召唤师:废柴三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的绝世高手,一朝穿越,呵,废柴?看她摇身一变变全能,哦?嫡女三小姐被人喊打?哼,先看打不打的过再说,什么,练器师,练丹师很稀少?她随便一挥,玄器跑出来,丹药当糖豆吃,神兽难契约?她的血脉上古神兽都来求她了好么?可是,这个缠着她不放的男人是什么?她只是个平凡人好么?
  • 无良女配萌萌哒

    无良女配萌萌哒

    不过是小说没填坑罢了,居然被罚到文中当女配,要改变她们的命运……
  • 相似相知相爱相依

    相似相知相爱相依

    尚藜表示把小时候领居家的自称大姐大的妹子拐成自己家的媳妇很不容易。苏蔓草表示什么叫妹子,我是汉子啊喂!!!!
  • 海槎余录

    海槎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职医仙

    全职医仙

    修仙门派大弟子寒武,下山寻找失踪的师傅,没想到却遇到了桃花煞……
  • 异魔君

    异魔君

    “你到底是谁?!”“以前别人都称我为‘异魔君’!”
  • tfboys陌上花开

    tfboys陌上花开

    16岁那年,我遇到了你们。我们一起陪伴了5年,对不起,我还是离开了你们,筱筱,茜茜,沫沫,千玺,小凯,二源,愿你们幸福。——花季,他们相遇了。雨季,他们在一起。六人的相伴,使他们对方成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十年后,他们,还会如何?
  • 豆棚闲话

    豆棚闲话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这部小说集的特点,一是以豆棚下轮流说故事为线索,串联起12篇故事,类似西方的小说《一千零一夜》,《十日谈》,在中国短篇小说集可称首创。二是随意生发,书写胸中不平之气,有的是就历史故事做反面文章,冷嘲热讽,意味隽永,语言酣畅,在清朝拟话本小说中堪称上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