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任何年代,都不乏名门望族,且看信有王,杭有赵,鲁有乔,苏有公羊。要论文武则是,文有王,武有李。而这几家,历经三朝,今至文帝,南方王赵葳蕤,北方原是乔李分色。然,贞明末年,乔太尉去世,南静王爷归隐以后,乔氏灯火已阑珊。李氏凭借其世代赫赫战功站稳脚跟。
这三家,极贵。
可你要说谁家有钱,那金陵卫氏想必要哑然失笑了。有的人视金钱如粪土是清高,可有的人视金钱如粪土,仅仅是因为……钱多。
玖熙八岁的时候来到山院,跟着唐夫子认字读书。而唐夫子的弟子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她是王相国府的小姐,暂居山院之中,弟子们都明白,看她后头强大的家族不敢怠慢,何况她生性呆愣却心性淳朴善良。于是虽然功课不好,师兄们都多有体谅照拂。
等到玖熙十二岁那年,金陵卫家送了嫡长孙前来山院。浩浩荡荡的队伍抬着长孙的书具和起居用品。人流从山顶排到了山脚。
玖熙随着师兄们一同抄小路去看热闹,心中惊叹,这长孙怕是玻璃做的,衣服便抬了十箱,碗筷就用了两箱……想她堂堂相国府的千金何时有过这样的排场,就连她那个集万千星辉的嫡堂兄也不曾有过这般待遇。想当初来山院就是母亲单枪匹马地领着,丢下几套换洗的衣物也就走了,连个伺候的丫头都不敢想,逢年过节接到父亲的几套新衣就欣喜若狂了……
小姑娘看着明晃晃的仪仗队,羡慕嫉妒流于表面,叹一声:“有钱真好呀。”
师兄们闻言噗嗤笑起来拉着她走了。
唐夫子见如此阵势山羊胡都气得贴上脸面,连忙修书给卫姜,意思直白:要么你孙子干干净净的来,要么你给老子收拾东西麻溜的滚回金陵。
两位老友在争执良久,最终妥协,长孙留下一箱书,其他归家。于是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又招摇回了金陵。没了万人簇拥,长孙小公子的面容才得见。
那是如同冠玉一般的公子。
4:
卫温的卧房安排在了山院的东角,那里原本是个废弃的房屋,平日里也没有人,原以为卫长孙娇贵,定然住不了这样破旧的屋子。谁料到,长孙公子却乐得这一番净地,有着一块小小独立的院落,一棵百年桑植在院中,夏日闷热时在树荫下烧香抚琴,冬日百叶凋落时在树干边舞剑读书。这是没有金银珍珠堆砌,却真真是一块福地,卫长孙的福地。
而把玖熙姑娘和卫长孙连接在一起的是院中那棵百年桑,玖熙怕人,心中但凡苦闷委屈多来此地抱着大树哇哇直哭。反正觉着无人知晓,便也可大胆放肆哭出声来。从八岁到十二岁,山院中,她与它度过。
于是当玖熙姑娘抱着树哭哭啼啼却看到卫温一跃而下时,确有被吓到,她不知道这里有人。而实则,卫长孙看到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姑娘在树下嚎啕大哭时也被吓到,他不知道会来人。
于是乎,卫温幻想的夏日抚琴冬日舞剑的镜像在未来的三年变成了,夏日陪玖姑娘养蚕采桑,冬日陪玖姑娘扫叶烤红薯。
卫长孙=_=
卫氏一族历代经商,富甲天下。然而,卫氏一族却从未出过名将贤相,卫氏男子向来仕途不顺,卫氏女子则虽然美貌多才却向来入不了宫闱。越是没有,便越是想要。卫氏期冀改变,要让卫氏千百年富足下去的办法,是朝野宫闱也当爬满卫家的人。当卫家长子一对龙凤胎诞下时,卫姜看到了这样的期冀。
然而,卫长孙却从未有过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志愿,他只是酷好读书。来到山院之中也只是贪念唐夫子的藏书,那些是拿金银换不来的珍本孤本,是读书人的硬气和傲气。他原本打算静静在山院中呆上三年读完古楼中的十万藏书。意料不及的是,居然在此遇到了玖熙。
5:
跟随卫温一同入学的还有一位少年,名叫莫岚,字山风。课后进食,卫温玖熙莫岚吴执常常一桌,玖熙常常吃着吃着突然破口而笑,喷饭满案。
三人均嫌弃,收了碗筷看眼前此人笑得东倒西歪。
“你作什么!”莫岚皱眉,有些恼。
“莫山风,莫扇风,你又不是火苗,为何不能扇风?哈哈哈哈……”玖熙继续东倒西歪。
三人:“……”
众人都知道莫岚并非男子,他长得过于秀美身材过于窈窕,这是个女子。
自古女扮男装入山院读书的人不在少数,最终读出一段情缘的人也不少。可是像莫岚这样在进去山院之前已经挑好了人的,并不多。少年们因年少而心眼清明,所谓君子不夺人所好。
少年们纳闷的是,读书,卫温与莫岚同桌。练剑,卫温与莫岚同位。拂琴,卫温与莫岚同席。射箭,卫温与莫岚同柄……
无论是什么,最后都是卫温与莫岚同。
而小姑娘多半是躲在角落里,默默无闻,生怕被人看见而被嘲笑。
可当少年们那么清晰明白地感知到,那个叫卫温的公子对这个叫玖熙的姑娘有着多么清淡而又浓烈的喜欢时,不由得暗叹,究竟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可惜的是,少年们知道,那个女扮男装的公子也知道,那个姑娘却不知道,他有过那么热烈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