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9400000032

第32章 探亲记

春日的和风温煦,清晨的阳光温柔

长沙往西三十公里是我们的目的地

下了省际公路,还要绕过一小座青山

在一片水田与另一片水田之间行走

田里的禾苗刚插,水里的蝌蚪还小

最显农家匠心是水田的一角再挖个小池塘

一汪清水里养着几条草鱼、鲢鱼和鲫鱼

一面镜子里反映着天上的美丽

我们觉得一切似曾相识又好像从未见过

对面农舍的小狗一听到脚步声

就冲上山坡冲着我们狂吠

下面的狗一叫,上面的狗也叫

叫声中,五六家散落各处的农舍渐渐清晰

狗叫声此起彼伏,空气也显得有些异样

我们的后背微微渗出了细汗

路边的树阴给了我们三分钟的清凉

正午的鸡叫又加重了闷热难耐

进退两难中迎面而来两头低头走路的水牛

牛背后还跟着一位老人和他可爱的孙女

牛眼看人时,我们也已经认出这小学同学的父亲老人邀请去家里喝茶的殷勤,像杨柳又吹来了清风“真的连茶都不喝一杯?”

“不了,我们还要赶去白若铺。”

——叙事、口语与草根性:《探亲记》赏析

少君的《探亲记》一诗综合了许多诗歌美学质素,具有诗学上的创新与启导意义,在一个并不算长的篇幅中,它分别触及到了叙事、口语以及诗人自己倡导的“草根性”等众多诗学范式,我们可以通过对诗歌中所显现出的这些诗学内涵的细致剖析,梳理一下中国新诗在90年代以来的发展态势,并提炼出这首诗在当代诗歌艺术探索中的示范性意义。

叙事是90年代以来中国新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不同于新诗中‘叙事诗’的文类划分,指的是诗与现实关系的修正、新的诗歌建构手段的增强以及诗歌新的可能性。它建立在诸如时代的变动、现实的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诗歌范型的转换等背景上。”(陈均:《90年代部分诗学词语梳理》)按照批评家陈均的分析,叙事在90年代诗歌中的增强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诗人摆脱过去那种意识形态幻觉的集体叙事,而趋向写作的主体性,即如王家新、臧棣等人所说的“历史的个人化”或个人对历史的敞开。二是通过叙事在诗歌中包容了大量日常场景和对旧的诗歌材料进行新的处理,从而获得了一种对现实发言的能力,并形成新的诗歌美学。三是表明诗人对诗歌本体认识的加深。从这段分析中我们不难得知,90年代以来叙事因素在新诗创作中的不断强化,给新诗文本注入了许多崭新的审美元素,也使90年代以来的诗歌在文本构造和诗性特征上与80年代拉开了一定距离。

《探亲记》的叙事倾向是比较明显的。“探亲”本来就是一个故事性很强的交往活动,尤其是一个远离家乡多年的游子重回故里寻亲访友,此中的曲折性与趣味性值得追味。诗人描述了从大都市出发,回到处于农村的故乡时一路所见,在对沿途景物的一路辨认和鸡鸣狗叫声的听闻之间,找寻着昔日故土留存在记忆深处的蛛丝马迹,最后通过与小学同学的年老父亲的短暂会晤,顺利与乡邻接洽上关系,尽管诗歌写到最后,诗人一行并未达到最后的目的地,然而在与乡邻接洽上后,熟悉而亲切的故乡已经近在眼前,举步可趋了。此诗中最能凸显叙事性效果的地方,我认为至少有两处,一是细节描写的精心设置。“狗叫声此起彼伏,空气也显得有些异样/我们的后背微微渗出了细汗”,“路边的树阴给了我们三分钟的清凉/正午的鸡叫又加重了闷热难耐/进退两难中迎面而来两头低头走路的水牛//牛背后还跟着一位老人和他可爱的孙女/牛眼看人时,我们也已经认出这小学同学的父亲”,这些细节性场景的描绘,有效强化了诗歌的叙事效果,真切地勾勒出久疏故乡的游子还乡探亲时的微妙心理活动。二是戏剧性对白的添设。诗歌的最后几行:

老人邀请去家里喝茶的殷勤,

像杨柳又吹来了清风

“真的连茶都不喝一杯?”

“不了,我们还要赶去白若铺。”

简短的几行,既生动刻画了乡民淳朴憨厚、热情好客的性格特征,又使“探亲”这一事项具有了明确现场感和真实可信性。细节的描画与戏剧性对白的设置,使诗歌的叙事功能得到了比较完满的实现。

口语写作是第三代诗人为了颠覆朦胧诗的美学原则而自觉采用的一种诗歌语言策略,其所具有的艺术潜能在韩东、于坚、伊沙等人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与发挥。在90年代末的一篇文章里,于坚高度评价了口语写作的美学优势,他指出:“口语写作丰富了汉语的质感,使它重新具有幽默、轻松、人间化和能指事物的成分。也复苏了与宋词、明清小说中那种以表现饮食男女的常规生活为乐事的肉感语的联系。口语诗歌的写作一开始就不具有中心,因为它是在普通话的地位确立之后,被降为方言的旧时代各省的官话方言和其他方言为写作母语的。口语写作的血脉来自方言,它动摇的却是普通话的独白。它的多声部使中国当代被某些大词弄得模糊不清的诗歌地图重新清晰起来,出现了位于具体中国时空中的个人、故乡、大地、城市、家、生活方式和内心历程。”(《诗歌之舌的硬与软: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不得不承认,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口语写作在中国新诗创作中的日益浓厚,中国新诗从长期以来高悬半空、不食人间烟火的虚浮状态重回踏实的大地,从一味追慕西方、言必称希腊的诗学认知回复到对于民间力量与精神的找寻。因为日常口语在新诗中的大面积渗透,新诗恢复了鲜活的本色与活力无限的元气,从而一定程度上接续上由陈独秀等人倡导的“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的五四文化理想。

《探亲记》一诗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多依赖口语,全诗自然顺畅,行云流水,没有欧化句式和古奥语词,几乎都是日常语汇的组合与串接。且不说戏剧性对白的日常生活化,诗行中的大多句子都极为通俗明了,“长沙往西三十公里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觉得一切似曾相识又好像从未见过”,“牛背后还跟着一位老人和他可爱的孙女”,等等,都是探亲之际诗人所见所感的直接录写。另外,诗歌中的诸多动词,都是从口语中直接采撷而来的,例如“下了省际公路”的“下”,“田里的禾苗刚插”的“插”,“挖个小池塘”的“挖”,“清水里养着几条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养”,“下面的狗一叫,上面的狗也叫”的“叫”,这些动词都是老百姓日常使用的普通语汇,自然是一种颇为亲切而自然的口语了。朴实自然口语的大量使用,与诗人描写的农村风貌是一致的,言与意之间因此构成一种天衣无缝的亲和关系。

为了纠正观念性写作中对中国新诗的误导,李少君于2005年专门撰文提出“草根性”的诗学策略,引导新诗朝正确方向有效拓展。什么是“草根性”呢?按照少君本人的解释,“所谓‘草根性’,就是,一、针对全球化,它强调本土性;二,针对西方化,它强调传统;三、针对观念写作,它强调经验;四、针对公共化,它强调个人性。其实,一言以蔽之,它强调‘根’,强调来自‘灵魂’的原始的活生生的切身感受、感觉。”(《诗歌与诗人的归来》)本土化、传统、经验和个人性,组成了“草根性”的四大要素,其宗旨就是希望诗人恢复对世界的直接体验与感受能力,从而增强中国新诗的原创性和个性化。李少君不仅是草根性诗学的提倡者,同时也是草根性写作的身体力行者,他的所有诗歌都可以说是其诗学理想的艺术再现。《探亲记》一诗从题材选择到语言组织到主题呈现,都可以说是诗人真实心迹的语言化演绎,个中没有丝毫生硬理念的渗入,反映出的是一种依恋故园、亲近乡土的纯真质朴的思想情调。也就是说,诗中所述均出自诗人的内在心灵泉眼,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个体感受与经验的直接呈示,而非借助某种外在的观念来推衍的产物。《探亲记》是草根性写作的典型文本,充满着气韵生动、真切自然、清新而亲切的美学魅惑。

《探亲记》一诗较为熟练地使用了叙事技巧,也通篇大量选用口语入诗,同时体现出尊重个人生活体验的草根性特点,它可以说是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学重要范式的最集中体现之作,我认为是当代诗歌史上不可多得的文本典型。

同类推荐
  • 自由谈文学

    自由谈文学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难得潇洒》、《“好汉奸”论》、《文人风骨》、《街上流行》、《文人的怪》、《话说王伦》等三十余篇文学评论。
  • 北京之恋(学生热棒的当代名家散文)

    北京之恋(学生热棒的当代名家散文)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2000年至2001年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数十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温暖”的文字,反映了其在北京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全书语言文字通顺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哲人的灵感(下册)

    哲人的灵感(下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 柳宗元文集2

    柳宗元文集2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热门推荐
  • 燃烧的眼睛

    燃烧的眼睛

    燃烧的眼睛,坚定的意志,一场王者之间的较量,一场因细微处而引发的血案。惊心动魄的悬疑故事,带你走进狼的世界。
  • 逆天之心中的正道

    逆天之心中的正道

    一个人为了爱,为了心中的正义而毅然决然同禁锢着他的天地斗争着,永不低头
  • 海泽王之蒙奇D龙

    海泽王之蒙奇D龙

    那个时候,海贼王-罗杰还只是小孩......海军世界政府还并未壮大,卡普还只是一个的年轻父亲......蒙奇D.龙还没有成为革命军.....那个时候罗杰对龙说:“龙!等我们长大了,我就去征服整片海洋,你呢.....就把整个大陆都给打下来吧!到时候咱们海岸通吃!”龙:“好!那我一定会在你征服海洋之前,打下整个大陆!”罗杰:“那要是我死了,请叫你的儿子.......”龙指着罗杰的头敲打道:“你个笨蛋,在我死之前,你绝对不会死!”大革命军——龙!他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苟且着,挣扎着,他有一个梦想.....他要打败政府,然后让自己的儿子打下整片海洋....
  • 前列腺疾病药膳疗法

    前列腺疾病药膳疗法

    本书是《男科专家谈药膳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前列腺疾病的药膳治疗,在介绍各药膳的配料、制法、吃法之外,更重点突出了专家提示,十分清楚地指出药膳的出处、性味、归型、忌口、功效特色等。读了本书,普通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于药膳可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在生活中选用药膳也更有把握;中医师读了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借鉴,在临床遣方用药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以据此嘱患者配合治疗,选用哪些药膳,把药疗与食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不仅具有临床医疗保健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医药、饮食文化欣赏的特色,适合于普通大众及中医从业者阅读参考。
  • 穿越之漫画大师

    穿越之漫画大师

    笑天穹是一个学习绘画的死宅,偶然之间带着无数经典漫画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人类创作出一部作品之后,就会在脑海之中形成一个虚幻世界,当其他人阅读这些作品之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念力融入这个虚幻世界之中,当得到了足够的念力加持之后,这个世界中的一切都有可能由虚化实,真正的出现在这个世界之中。于是笑天穹在这个没有漫画存在异世传播起了一部部经典漫画,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收集足够的念力,将所有二次元萌妹子孕育出来。
  • 逆天废材:绝色五小姐

    逆天废材:绝色五小姐

    前世,她是携上古纳戒出世的孤儿,一生遭人追杀,就连爱人也在订婚之日背弃她。再睁眼,她是三大世家苏家的废材五小姐,不仅灵力修炼停滞不前,更是样貌丑陋。废材?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这个词语从来没有在她的字典里出现过!褪去丑陋容颜,她翻身为王,手持上古纳戒,凤凰之鼎,怀抱上古四凶兽,成千万圣兽,更是成为千百年来东邪大陆首位丹药师!运气飞行?不好意思,这是轻功,为什么在你身上点一下你就动不了?傻吧,你的穴都被点了怎么可能动的了?灵力加武功,她注定成为东邪大陆的风云人物。大陆灵兽全部出动,惊动天下,而那个男人,一袭白衣,一头白发,绝世妖孽,就站在她的身边:“娘子,这便是为夫送给你的聘礼之一,你可喜欢?”
  • 爱上我,你的本能

    爱上我,你的本能

    宠文一本,主凯线。当然也会出现源源和烊烊。
  • 豪门宠婚之前妻休想逃

    豪门宠婚之前妻休想逃

    什么?他堂堂庄大少竟然沦落为小三?可是林熙一没跟那小白脸领证,二没举办婚礼,三甚至都没那啥,怎么他就成了小三了?为了得到她,他不惜施展各路学来的武艺。说什么他滥用权钱打压对手?可是你没有那么多的钱没有那么大的权啊!说什么她根本不爱他,只是迫于无奈罢了,可是在世纪婚礼上,她那句娇羞的“我愿意”难道不是出于真心?但是他也做了一件足以让自己后悔八辈子的事情,那就是离婚。可是这对于他庄少爷来说驾轻就熟,不就是再追她一次吗?林熙,你等着,这一次再也不会把你弄丢了!
  • 雪羽1

    雪羽1

    一只白雀,一个段坎坷。“以后,你就是我雪羽的师尊”“我只需要不断的变强,就可以守护你,守护整个长青。”“因为,我早已将你刻在心底,谁也抹不去,所以,我甘心情愿!”人族,妖兽。“在我长青门下,没人可以伤你”“一把剑而已,怎么能比得过你的性命”“我不要你拼命,我只想你在我的身后好好的,该去的人,是我”一段逆缘,且看正文……
  • 弑天魔主

    弑天魔主

    左掌阳,右控阴;剑执手,逍遥游。屠猪狗,诛奸恶;龙渊威,霸天下!笑苍生,敌万尊;统天域,魔主威!天外天,魔主战!天若无道,魔主弑天!一把剑,搅起种族之争。一个魔,引起神魔之战。一剑一魔,成千古传说。剑毁魔灭,来自远古的浩劫,迷一般的神魔之战,无人可知···沉淀数万年的魔剑,其主是谁?剑名——龙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