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6300000004

第4章 向真正的经济之路迈进

“暴富不足恃,因为这样的财富与日剧减;点滴积累来的财富靠得住,因为这样的财富才会与日俱增。”

——(德)歌德

“通过勤劳、珍惜和爱护物品而致富的人们,才懂得财富的真谛和价值。”

——西蒙

“经济”一词在英语中,最容易引起人们误解。差不多每个人都会对你说,“经济之道”的含义无非就是把钱存起来不花。然而,这种理解显然歪曲了“经济之道”的内涵。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花钱买食物吃,人就会饥饿而死;如果不花钱买足够的衣服裹身御寒,人就会被冻死;如果不花钱为自己提供住所,人就会死在街头或者疾病缠身。显然,“经济之道”是除了把钱存起来不花之外,有更深内涵的。

有人认为,美国人致富之道在于铺张。从广义上讲的确如此。美国人富起来源自敢于消费的观念和行为。这种消费的行为过程,在别人眼里,显得特别铺张。然而实际上,他们往往没有一丝一毫的铺张之处。

他们消费花钱,非常理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越发富有了。

吝啬让人走向失败,资财匮乏变得必然。一个国家,国民人人吝啬,这样的国家难逃没落的厄运,很快就国将不国。

英语中有一句古话:“小钱精明,大钱糊涂。”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幼稚,其实不然,反而是一条至理名言。很多人不惜耗费大量时光去固守一分钱,却没有察觉到一块钱正悄悄地从门边溜走。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人啊!他们一生也舍不得花钱,宁肯守钱过,最后却在贫穷潦倒中黯然死去。

真正的“经济之道”,不仅在掌控金钱方面,而且在充分利用现有物品方面,都必须清醒理智。“经济之道”还表现在好好地珍惜买回的商品。而以下情况是与“经济之道”南辕北辙的:浪费食物,损毁家具,随手糟践衣服,对房子不作必要的修理,弄脏或损坏新装修的墙壁,钢琴由于被疏忽而覆满尘埃,留声机任由孩子们玩弄,烧坏厨房里的炊具,碗勺盘碟要么被打碎要么开裂,不穿的衣服不用衣架悬挂而是随意搭在木钉上,多余的被褥床垫在橱柜角落被横七竖八地乱放,园艺工具上的泥块因为无人收拾而硬化,新买的汽车不去洗刷干净而对其生锈听之任之……这些情形都与“经济之道”相违,浪费之严重,令人痛心。然而在美国,这些想象十分常见,并非特例。

从人均收入的角度,比较其他国家的情况,美国人富裕一些,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把美国人移民到无论哪个亚洲国家,或者哪个欧洲国家,像这样活法的美国人差不多有一半得饿死。不论是整体上作为一个民族,还是个体上作为一个人,我们可能比别的民族或别的人更富有。如果我们能够更加合理地珍爱属于我们的物品,更加合理地去消费的话,我们很可能变得更加富裕。

不要和别人一样仇富,我们应该付出更多努力去发掘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的根源。在这个时代,只有极少数富人取得财富的方式依靠遗产继承,也只有极少数富人由于大运降临而突然发家兴起。然而,美国富人的等级何其庞杂,富人的资料何其丰富,富人的数量何其庞大。其中绝大多数人致富的手段是理智地理财同时呵护所有的物品。

财富的秘密在于一次购买,终生受益。购买商品要拣那些坚实耐用、质量上乘的买,而不要选择那些中看不中用、容易损坏的次品,否则花钱不少,但是花得不值。真正的“经济之道”表现在以下多个方面:建造房子,要造福几代子孙;购买家具,要一生耐用;挑选衣服,要品质良好,穿几个季度不坏;购买地毯,在我们孩子长大成人后仍然用之不辍。除了在商品选择上要确保质量上乘之外,“经济之道”还要求我们爱护所购之物。

你会因为家里珍藏着一件历史久远的物品而自豪;你会乐意把打小儿就拥有的抑或是传自你祖母的东西拿出来给朋友们观赏。

如果我们所购之物,来自诚信可靠的商家;如果我们所购之物,是他们最优质的商品;如果我们购物的目标是能够担负起最好的物品的价钱时才买,否则决不去买;如果我们真切地珍惜已购之物;如果我们在金钱和物品方面两不浪费,谁也不能阻挡我们通向富有之路的步伐。

揣在口袋里的钱是日常花费用的,存在银行里的钱才是财富的起点。

如果你深明花钱之道,你将永远不会在省钱方面费心劳力,因为省钱符合自然之道。

真正的“经济之道”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学会怎样以及何时花钱;懂得何时出钱购物,并且确保手头时刻备有购物所需要的现金。当某件特定商品:可能是燃料,或者食物,或者房产的购买机会来临并且合乎时宜,我们可以花掉手头的现金。这样一来,任何人都可以在购买大多数商品时省下不少于百分之五的钱。对于每件商品而言,总会出现基于某些原因价格下降的情况。因此,一年中你就积攒下一笔相当可观的银行存款。毋庸置疑,这笔钱出自你购买必需品时返还的现金。

对比下面的情况:在一年里面粉价格最低的时候购买一桶面粉的花费与在家庭日常生活需要面粉时购买几磅重的面粉相比,看看钱能省下多少;在初夏买煤炭的价格和12月的深冬煤炭的价格相比,看看钱能省下多少;一件外套冬大衣在本年2月与来年10月的价格相比,看看钱又能省下多少。

另一个让花销变成银行存款的地方是在房子里添购家具,还包括我们选购的住房类型。有些愚蠢的想法和行为在人们身上十分明显,比如一栋太大或太贵的房子没有家庭的舒适惬意,而让自己生活在过度的疲劳和紧张之中。尽管事实普遍而明显,仍然有五分之三的家庭固执地重复着这种错误的想法和行为,不顾自己的境地变得悲惨而凄苦。

拥有房子和拥有家,意义绝不相同,两者差别很大。选择两居室优于选择十居室。前者确保我们平静地面对现实和未来,后者后患无穷,不仅耗尽了所有的收入,而且埋下了影响夫妻感情、家庭和睦的定时炸弹。拥有十居室的丈夫和妻子为了在人前炫耀,尽量保住这份与他们实际收入不相符的虚荣,而不断地唠叨,彼此抱怨,家庭生活因此面临紧张焦虑的氛围。一个虽小而温暖的家,拥有在银行不断增加的存款,与那种过度疲劳紧张的生活相比,不是更加幸福吗?

省下现居房的租金,一年内这些节余很可能变成一笔丰厚的银行存款。试想一下,你有多少钱付了房租?如果你租到这样一个房子,它能满足你的需要,住在里面舒适而愉悦,但不会成为你满足虚荣、到处炫耀的“牺牲品”,这样的房子你有多大花销?你是否作过类似比较?有时,我们会为“邻居”额外花掉一大笔钱,然而,这个邻居无益于你日后的生活,也不会把钱放进你的腰包。只有银行存款最实在,相比一个家人住在大街对面的事实,它会为这家人赢得来自众人的更高评价。

如果你的日子只靠香槟酒和蘑菇生活,试想为了让你获得足够的营养来维持生命需要多少钱?当一个人想到这一点,他会在理财上面更加谨慎、精打细算,树立理智消费以便省钱的观念。这会留下极为生动、令人难忘的印象。一份价值15美分的面包和奶酪所提供的营养相当于花15美元购得的香槟和蘑菇所提供的营养。你可能会说:“这是多么荒谬多么可笑啊!谁会指望香槟和蘑菇来生活呢?”这的确荒谬可笑。然而,最荒谬可笑的地方是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人人都试图用“香槟”和“蘑菇”来充当“面包”和“奶酪”的替代品。本来花15美分就可以更健康愉快,结果他们花了15美元。尽管这是不理智的,但他们还是没有看清这个事实。如果每个人在15美分上都理智,到这时,14.85美元会自动地变成银行存款,他们也就不必为省钱存款而费心了。如此,从一个人在既定的收入中节省出一部分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经济之道受客观规律的支配。一个家庭始终节省俭朴,永远不会垮掉。诚然,无论收入多丰厚也不能花钱无所顾忌、恣意妄为。成功的真谛,不在于所拥有财富的多少,而在于收支之间的关系。通常,钱随着财富的增加而花得越多。因此,人们发现这样一个道理:不管收入有多丰厚,也于事无补。”

在芝加哥的某个小区里,一些磨刀工、小商贩、工厂工人以及临时工,居住在总计80套公寓的大楼里。其中,两个工厂工人同时是旅馆的老板。一位铁匠在其他地方还有三套房产。更了不起的是一位理发师,他拥有整整一栋公寓楼。

“与现实需求相比,自豪能征服更多的人。”

同类推荐
  • 优雅女人的16堂投资理财课

    优雅女人的16堂投资理财课

    作为一个女人,有钱意味着什么?有钱可以让女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让生活更有品味更优雅!可以让别人更尊重更欣赏自己,从而让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最重要的还是有钱能让自己很快乐,从方方面面来表达自己的快乐!女人有钱能让自己更美丽;女人有钱才能够真正独立不再依靠男人;女人有钱可以环游自己梦里都想去的地方;女人有钱可以帮助很多人,成为那些得到你帮助的人心中的太阳;女人有钱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你现在还与金钱无缘的话,该怎样改变这种状态呢?本书就教你如何做一个有钱的女人,如何去理财,如何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没有理财智慧的女人,永远都无法成为真正的好命女。不懂理财的女人也许会赚钱,但却守不住钱;也许会守钱,但却不知道如何让钱升值;也许懂得如何让钱升值,但却不懂得如何给自己的未来提供一份保障;也许懂得给自己提供一份保障,但却不懂得如何通过钱财让自己持久美丽……我们不要做这样的女人,我们要做既有钱又聪明的女人!《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用丰富的案例和精彩的理论告诉大家:女人如何变有钱,如何快乐一辈子;如何用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的收益,用最低的成本打造最奢华的生活;做女人就要懂得理财,就要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有财力的女人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 工薪阶层理财经

    工薪阶层理财经

    理财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一种意识、一种方法。对于理财而言,富人有富人的玩法,工薪阶层也有工薪阶层的追求。本书完全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工薪阶层投资理财的各种方法,对储蓄、保险、投资、消费等理财方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剖析。本书介绍的理财方法简明易懂,操作性强,着力于构建你高明的理财思维,让你无论在何种经济形势下都能做出最明智的投资判断。本书可谓工薪阶层最贴心、最实用的理财指南。
  • 个人理财

    个人理财

    本书分为十一章,其中第一、二章主要介绍个人理财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基本的财务知识;第三至十一章依次介绍了个人理财理念和技术在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投资规划、房地产规划、保险规划、税收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退休规划、遗产规划中的应用。
  • 20几岁学理财,30岁后才有钱

    20几岁学理财,30岁后才有钱

    这个世界不会同情弱者,更不会可怜任何人。现实就是这样的,没钱的人处处受限制,想办点事比登天还要难,也许你认为的难事只是富人的一句话而已。穷人,注定是一个时代最悲惨的“弱势群体”,注定成为整个社会金字塔的底层!有钱才能挺直你的腰杆,有钱才能扬眉吐气地做人,有钱才能享受优质的生活,有钱才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有财富,即自信!
热门推荐
  • 英雄之最后战歌

    英雄之最后战歌

    瓦罗兰大陆上不乏英雄,也不少枭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力量够不够强大。
  • 嗜宠傲娇杀手妃

    嗜宠傲娇杀手妃

    白姽娆,一代杀手之王,拿到梦中所梦到的戒指后,来了个穿越,还好是身穿不是魂穿...白家三小姐说的是她吗?好吧,那就委屈自己当了这个冒牌的吧...
  • 旅俄漫纪

    旅俄漫纪

    往俄罗斯;第一天的印象;探访俄罗斯历史的新起点;冬宫内外;徜徉在十月革命总部旁等。
  • 绝色悍妃,铁面王爷有点萌

    绝色悍妃,铁面王爷有点萌

    琳琅是21世纪的海归女,为了救人而穿越,再睁开眼竟成了的青楼头牌……丫鬟!她就不懂了,为什么别人都是穿到王妃皇后身上去,她就是丫鬟!还是青楼里的!就算穿到乞丐身上好歹是清白人家啊!但是既然穿了,那她在古代也要活得轰轰烈烈。她想的很好,却没想到在会惹上人人闻风丧胆的凌华国的三皇子君墨痕……君墨痕:“你昨晚发酒疯,不仅霸了我的床摸了我的身,还想占有我!我拼命反抗,可还是落得个被强吻的下场,你现在告诉我,你不记得了!嗯?”琳琅:“……”那一定不是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守护甜心之爱的薰衣草

    守护甜心之爱的薰衣草

    背叛,真相,死亡,重生,所有的一切都不真实,那个天真可爱的她,在背叛中迷失自己,在知道自己真实身份时发誓复仇,在回忆起过去时牺牲自己,在重生时抛弃记忆,变回那个天真可爱的自己。----预告片------“我不曾恨过谁,唯一恨的,便是我自己。”少女站在一群坏蛋之间,苦笑的闭上眼睛,以自己的灵魂为契,将它们精华。“我不曾对任何人动心,除了你。”男孩见少女死去,不顾身上的伤,抱起她冰冷的尸体,第一次落泪。“对不起,终究是我负了你,你再睁开眼看看我好不好。”男孩哭的撕心裂肺,少女却再也无法回应他,再也无法回应他的痴情。
  • 轮回的克朗斯多格

    轮回的克朗斯多格

    活人与尸体的区别。请不要留恋过多的人。尸体有时比活着的人更为真诚。
  • 天道玄神

    天道玄神

    一把长剑,破虚空,一招一式灭妖魔,掌天地之乾坤,破万物之轮回,天弃之人,必与天齐斗
  • 懒妃当宠之权色天下

    懒妃当宠之权色天下

    她前世是特工,一个跟头栽下去成了几个月大的婴儿,从此只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她懒惰无比,需要动心思的事情,她从来都是简单粗暴的解决;她是新月王朝尊贵无比的郡主,却是传闻中命不久矣的病秧子;她是江湖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毒医,救人杀人只凭一念之间。传闻中如此不堪的她,却不知不觉便招来一朵朵掐不死的桃花,深不可测的王爷,温柔的皇子,火爆的宗门少主,这可把她的三个哥哥忙坏了,而她却在一边清闲看戏,偶尔添一两把火,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懂得放手

    不懂得放手

    “其实……我不应该瞒着你,棽棽,我喜欢你……可是,你要走了……”当时他还小,但是他忘不了她。“皌皌,你可不可以不要走?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去做啊……”同样,比他晚2个月出生的弟弟也深深地爱着她的妹妹,可是他知道她们现在非走不可……“长大后或许还会在哪里重逢呢!嘻嘻!”她们苦笑着,她也爱他,可是非走不可……可是,11年前那2个女孩说的话真的实现了,他们在那2个女孩的舅舅的学校重逢了!同时,也踏上了爱的不归之路。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1:龙兴辽东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1:龙兴辽东

    本书叙述了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