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6000000002

第2章 求学时代(1)

一、第一次实地探访

前面说过,司马迁的家乡是在离黄河还有二十多公里的芝川镇,司马迁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说,在黄河边上有一座神秘的龙门山。还听说,在那儿,那山将黄河变成了一条很窄很窄的河道,河水因此而变得异常汹涌,落差很大,形成一道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象。

同时司马迁也从大人们的传说中知道,那儿正是历史传说“鲤鱼跳龙门”的发生地,这就更加吸引好奇的司马迁非常想去实地探个究竟。司马迁的心中,对那黄河水飞奔而下的壮观和“鲤鱼跳龙门”的美丽传说充满着无限的想象和好奇。

据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是这样的:每年的开春时节,成群的鲤鱼就从黄河下游逆流而上,来到龙门山脚下的黄河段。在那儿,成千上万的鲤鱼就迎着奔腾不息的黄河水,争先恐后的拼尽全部力气,从激流中飞身跃起,期望跃过龙门。传说只要跳过龙门的鲤鱼,就会变成腾云驾雾的神龙。因此,只要春天即将来到,河水开始化冰上涨、奔腾咆哮的时候,龙门这一带的黄河激流上就有无数的鲤鱼拼命跃起,哪怕最后重重地跌落在激流中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司马迁被这样的传说引起了无限的兴趣:真的有成千上万的鲤鱼来到龙门那里跳跃吗?那些有幸跃过龙门的鲤鱼就真的变成了神龙腾空而去了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司马迁很想马上亲自去那儿实地探访。然而对一个少年来说,二十多公里的路途实在是有些遥远,司马迁的母亲不让他去。

又是几个冬去春来、寒暑交替,司马迁长大了几岁。一天,他想起了“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于是就跟伙伴说:“我的父亲常跟我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百闻不如一见。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一些,身体也变得强壮一些了,我愿意跟大家一起到龙门山去实地考察一下,看看那里是否真的有鲤鱼跳龙门的奇观。”

几个小伙伴听了,立即兴奋地答应说要一起去。司马迁说:“既然大家都愿意去,我们先准备准备,明天一大早,就在村口集合,一起出发。早一点去,早一点回来。这样就不会让大人们担心。”

这一次,司马迁的母亲没有阻拦他,只是叮嘱他跟同伴们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还特地为他们准备一天的干粮。

第二天一大早,司马迁就和相邀的几个小伙伴出发了。迎着清晨的微风,他们兴高采烈,每个人脸上都写满第一次出远门的激动与兴奋。对他们这些在山上和田野里活动惯了的乡下孩子们来说,走这么一段路简直算不了什么,看他们那兴冲冲的高兴劲儿就可以知道,他们是轻松愉快的,一点疲累也看不到。很快,他们熟悉的村庄被甩在了身后,远方陌生的山河依稀出现在他们的视线内。

在这群小伙伴们的心中,那种就要看到黄河和龙门山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他们是兴奋的!

当他们来到开阔的黄河岸边时,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这些小伙伴一起走在黄河岸边上,望着滔滔黄河水奔腾向前。这壮阔的景象一下子让他们激动起来,他们欢呼雀跃地开始奔跑,经过长长的一段距离后,他们似乎又变得安静起来,原来,他们的视线被一座美丽的山峰所吸引。司马迁立即对伙伴们高喊:“我们快到了龙门山的山脚下,我们马上就要开始登山了!”

司马迁跑在最前面,小伙伴们立即跟着他向龙门山附近用力地奔跑着。经过将近一个时辰,他们都有些累了,脚步开始放慢了,这时每个人的肚子也有些饿了,于是司马迁招呼大家,把随身带的干粮分给每个人一份,和着清水充饥。

他们就这样边吃边向前走着,等到快要接近那座山时,他们隐隐约约地能听到一种河水奔腾咆哮的声音。

司马迁定睛向那山脚下望去,只见黄河在不远处从两座高高的山峰之间奔流而出,河道在这儿突然变得很窄,水流一下子也变得很急了。望着这样的景观,司马迁和伙伴们认为这山应该就是龙门山了,这儿就是传说中的龙门了。

在激动中,他们加快了脚步向着那高高的山峰奔跑而去。不一会儿,他们就到达山脚下开始向山顶登去。

当他们到达山顶的时候,已经是正午了。司马迁和他的小伙伴们没有感到累,有的只是激动与兴奋。他们站在山顶向下望去,眼前壮观的大自然,让他们惊奇。只见黄河之水似乎是从天上而来,一路奔腾咆哮,流过两座山峰之间的龙门,很快又变得温顺起来,形成了一片坦荡宽阔的河面。

这时,司马迁开始仔细地观察龙门,他想看看那“鲤鱼跳龙门”的真实场景。然而,他怎么也看不到有鲤鱼出现的壮观美景。

有人在问:“怎么不见有鲤鱼来跳龙门呀?”

“我也不知道,也许现在还没有到鲤鱼跳龙门的时间吧?”

大家开始议论起来,并不断地向着龙门仔细地观察,可是怎么也不见有鲤鱼出现。

司马迁也一样,心中充满了疑问。他一边不停地认真观察,一边思考着。然而,却怎么也找不出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大人们说了假话?

正当司马迁百思不得其解时,山坡上出现了一位放牧的老人。司马迁立即向那位老人走过去,很礼貌地向那老人问好后,请教道:“老伯伯,不是说这儿有鲤鱼跳龙门的吗?现在怎么连一条鲤鱼也看不到了?”

那老人笑呵呵地回答道:“不要说是你们这些远方来的年轻人没看到鲤鱼,我在这儿生活了几十年,也没有看到有鲤鱼跳龙门的。也许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们看到过吧,但是又有谁能说得清呢?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传说,而且这样的传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之所以有这样的传说,或许就是因为这儿的黄河水流湍急,加上河水从两座山峰之间急流而下,形成了一道奇妙的景观。当地人们为了赞美这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于是就编出了一个美丽的传说——‘鲤鱼跳龙门’。时间一长,这个故事就传遍天下,吸引着无数的人们来此观看。”

几个小伙伴听了老人的回答,感到非常失望。司马迁却只是点头,好像有所感悟。

在回家的路上,小伙伴因为没有看到鲤鱼跳龙门都有些后悔。然而,司马迁没有感到后悔。他告诉小伙伴们:“这次的远行带给我们一次实地探访的机会,更让我们明白了人们常说的‘百闻不如一见’这个道理,弄清传说中的事情的真实状况,就是一种很好的收获。更何况这次的远行让自己看到了黄河和龙门山,这是非常值得的。”

大家一听,觉得司马迁说的很有道理,也不再后悔了,于是都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二、京城求学

汉武帝由于十分赏识司马谈的学问与才干,就颁旨,命他将家眷全都接来京都居住。司马谈接到这道圣旨时很是高兴。一来全家人可以经常在一起,以免想念之苦,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儿子司马迁接受更好的教育。

原来,当时年轻的皇帝——汉武帝正在茂陵为自己修建一座陵墓。他希望那儿有更多的人来居住,让茂陵这个荒凉的地方繁荣起来。他采纳了宠臣们的建议,下了一道圣旨,要求所有富有的家庭,都要搬到茂陵来居住。这样一来,不仅让茂陵地区人口迅速增长,而且也让这座城市繁荣起来,同时还能够让朝廷很好地管制那些富豪,限制了他们的势力,有利于朝廷和国家的稳定。

司马谈虽然在京为官,但他家其实并不富有,然而,司马谈认为,那些富有家庭都搬到这座城市来,很多有才华的人也会随之进来了,如果自己家也能搬到那里,就有机会与那些有才识的人结交,这对儿子司马迁是有好处的。同时,那儿离京城不远,让司马迁拜京城里的贤达之人为师就非常方便了。再加上司马谈可以经常回家,就可以很好地与司马迁交流,以指导他学习,还可以照顾家庭。这真是一举多得。

所以,司马迁家很快就搬到了茂陵。

自从来茂陵定居,司马迁便迷上了颜府中院的“藏经阁”,那里藏书颇丰。颜府中院的“藏经阁”本来是颜太常的府邸中一处很大的藏书房,一般人是不能进去的。司马迁之所以能进入藏经阁,是因为不久前,颜太常因一句话不慎冒犯了武帝,被贬为边官,全家被迫迁到边关,需五年后才能归来。颜太常与司马谈有很深的友情,知道他们家将迁来茂陵居住,无力兴建或购买房子,就主动将自己的这处府邸借给司马迁家暂时作为安顿之所,并代为管理。府中一切任司马迁家人使用,藏经阁内的全部图书也可以作为阅读学习之用,司马家族成员可随意翻阅,但不得外借他人。在夏阳老家,司马家的藏书已是相当的丰富了,但跟颜府的藏书相比,真可谓是九牛一毛。自打开始认字读书,司马迁已经读了十多年书,可以说是学富五车了,但当他进入藏经阁中看到那堆积如山的图书时,在惊讶之余也知道了自己读的书还不够。来颜府不几天,司马迁便一头钻进了藏经阁,开始专心致志地读书。司马迁如饥似渴,不知疲倦地翻阅各种书籍。他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学问变得渊博。正由于司马迁发奋苦读,藏经阁中所有的图书,不久就被他翻了一个遍,他请求父亲替他到城中别的藏书库中去借。这样,司马迁在短时间里便读完了一大批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各国史书,如《夏书》、《商书》、《周书》、《尚书》、《春秋》、《国语》、《诗经》等。这诸多书籍,司马迁并非全都是第一次接触,其中有些是重读或读其不同的版本。除此以外,司马迁还读了有关天文、历法、医药、农桑、工艺等内容的书,这些书籍的阅读为他后来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师从鸿儒

司马谈是一位道学大师,深知一个人想在学术上有所造诣,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还要会读书。要想会读书,必须拜名家为师,得到名师的指点。正是基于这点认识,司马迁随家人搬来茂陵不久,父亲就带着他首先去拜董仲舒为师,从此司马迁的学问有了很大的进步。

再说董仲舒还真是个名师。他是汉武帝很器重的学者。汉武帝非常重视知识和人才,曾颁诏天下,让全国举贤能方正之士,并亲加策问,亲自出题阅卷。看到董仲舒的答卷,长达数千言,将天人感应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很有章法和道理,汉武帝十分赞赏,认为董仲舒是个奇才。

这时的汉武帝很想干出一番大事业,震古烁今,可巧董仲舒的对策正好与他思想不谋而合,再加上求贤任能之际,有这样的人才当然不会放过。因而武帝当即颁旨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让其辅佐江都王刘非(景帝之子)。

原来,青年时期的董仲舒,对《春秋》的研究就独具见地,造诣很深,景帝时已列名为博士。他刻苦钻研学问的精神被传为佳话,据说他潜心攻读,三年不曾望一眼屋后的花园。因为他知识丰富,学问渊博,尤精于《春秋》,远近学子,俱都慕名前来拜师求教。这次与武帝对策,正好将生平学识抒发出来,压倒群儒,颇得武帝的赏识。武帝见他言未尽意,复加策问,以至再三。董仲舒更迭详对,全是援据《春秋》,旧本道学,世称为《天人三策》,传诵古今。

司马迁主要是向董仲舒学习《春秋》和《公羊传》两书。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七二二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四八一年)的历史。所谓“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就是说明该书的写作特色和内容的。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总共只用了一万七千字就完事了,太多的史实过程被省略,记下的只有结果或后人的结论。由于《春秋》文字过于简洁,后世学者,为了丰富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真实,对《春秋》这部经典之作加注了许多引申和解释,称之为“传”。到了汉代,董仲舒对这部儒家经典是掌握得最精通的一个人。

到了汉代,为《春秋》作“传”已有五种之多,它们是《左氏传》三十卷,《公羊传》、《穀梁传》、《夹氏传》和《邹氏传》各十一卷。而董仲舒最善长、最精通的是《公羊传》。

《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也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齐国人公羊高所撰。公羊高是孔门弟子子夏的学生,他讲述《春秋》的微言大义,传至玄孙公羊寿。汉景帝时,公羊寿和他的学生齐国人胡母生最后著录成书,即今之《春秋公羊传》。该书专门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它不用史实疏证经文,而是逐字逐句地解释《春秋》,以问答体逐层阐说大义。史料价值不高,但能使读者理解《春秋》的字义,对了解先秦时期的名物制度和礼仪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西汉时期解经,以公羊学派最为盛行,称“今文经学派”。在政治上,他们向朝廷提出了“大一统”的主张,这对于巩固汉代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拜董仲舒为师学习《春秋》和《公羊传》两书的同时,司马迁还拜当时的另一个大学者孔安国为师。孔安国也是武帝时研究和解释儒家经典的大家,司马迁主要向他学习文艺类和历史文献类经学。掌握考察和书写历史的方法。

同类推荐
  •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由梁启超在李鸿章逝世那年完成。此书一改中国旧式文体记事的写法,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论述李鸿章的一生。李鸿章作为当时“中国独一无二之代表人”,虽然饱受争议,但梁启超在书中却直面时代大背景,对其做出了中肯的评价,且没有囿于政见和成见,而发出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慨!作为李鸿章逝世后的第一部传记,梁启超先生的这本书的价值自不待言。为使此书更生动,被更多的人阅读,特将其编译为现代文,并在书中增加了历史图片和相应的注释。此外,还增加了“李鸿章家族世系简表”为附录,使读者通过此书能更深入了解李鸿章及其家族。
  •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

    宋美龄(1897—2003),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作者参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宋美龄。本书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岛内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一书曾请作者杨树标作序,岛内公共电视台曾专程赴大陆采访两位作者评说宋美龄。
  •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

    《千古一战神韩信》毫无疑问是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本书通过精 悍的叙述、有力的点评、生动的语言,诠释了秦亡汉兴的真实历史画卷, 展现了一代战神韩信神机妙算、英明果敢、儿女情长的一生,如同璀璨的 繁星从历史的天空划过,留给世人以无限的仰慕与尊敬。
  •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隆美尔是纳粹德国军队公认的天才战术大师,在北非的戈壁沙漠中成就其一世英名。他一身兼备“虎”威与“狐”气,当他率军冲锋陷阵时,像一只下山猛虎。当他施展各种诡计蒙骗对手时,又似一只狡猾的狐狸。
  •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罗伯特·德尼罗(1943-)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之一,他所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不仅成为世界电影史的不朽经典,也让更多的人喜爱并迷恋上了电影。秉承方法派体系的德尼罗独创了“获得授权”的表演理论,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挑战不同的角色,其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使他当之无愧地得到同行的尊敬和钦佩。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我是反派我怕谁:帝君,约么

    我是反派我怕谁:帝君,约么

    她只是21世纪一个普通公民,却离奇穿越成了仙侠世界里最大的反派——魔尊。他是仙界地位崇高的帝君,却被胞弟背叛,被困魔界。两次相遇,她皆是处境尴尬,他则处之泰然;她皆是落荒而逃,而他始终彬彬有礼,以声相送。某女支着下巴沉思:相爱相杀神马,貌似也很带感哪!“唉,帝君,快来给本尊侍寝!”帝君:“……”“你要是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了。你要是不答应……本尊给你侍寝如何?”帝君:“……”侍从:“……尊上,您的节操呢!”某女天真状45°望天,节操是神马,能吃吗?作者建了一个书友群,欢迎敲砖!166316357
  • 穿越电视世界

    穿越电视世界

    硬盘损坏,竟然让王皓可以自由的前往硬盘中的世界。
  • 巫能纪元

    巫能纪元

    仰望苍穹,诸神用秩序为权柄,规划万物;俯探地狱,魔鬼以欲望为术法,玩弄众生;在那无尽深渊,无数恶魔咆哮怒吼,时刻准备将一个个世界化为焦土,那繁美星空,曾是多少世界、万千种族悲鸣的净土……“那巫师是这世界的探索者?”“探索者?也许曾经是吧,在成为迷失者,侵略者,毁灭者之前……”
  • 我与你的旧时光

    我与你的旧时光

    只想守在你身边,哪怕以友情或亲情的方式。盛夏说“如果有另一种重逢,我希望会是一见钟情”,只是没有等到那个重逢。盛夏光年,炎炎盛夏会相逢也会别离,我们我与你的旧时光,我与你错过的那些时光——那些爱。
  • 一世荣宠:皇后养成记

    一世荣宠:皇后养成记

    “你能不能放开我?”莫依晴尽量保持冷静,也不看着云睿祯。这情况……还能再丢人些吗?再这样下去,尴尬死了。谁能告诉她这个人什么时候能放手。还是玩弄自己很有意思?云睿祯握着莫依晴的手腕只是笑着,这时才不慌不忙的说道“没什么,只是莫姑娘同意了在下的请求。”云睿彻挠挠头,“什么请求?”“一同去边塞,做个使唤丫头啊。”好吧,让莫家嫡女做丫头这种事,估计也就云睿祯敢这么做。勋心里默默的想着,人姑娘怎么也是功臣良将的千金,更何况还是郡主。然后忍不住为莫依晴抹一把辛酸泪,平常看云睿祯也不会这么爱整人呢。怎么这次一出门,人都转性了。“休想!”谁知道,她不仅仅做过了他的使唤丫头,他还想使唤她一辈子!
  • 薰衣草的爱恋之复仇来袭

    薰衣草的爱恋之复仇来袭

    七月,薰衣草盛放的季节,浪漫的紫色弥漫了整个世界……海波荡漾,吹起了她轻柔的秀发!“风亦池,天涯海角,你究竟在哪?……”
  • 我的妹妹居然是校花

    我的妹妹居然是校花

    我叫方芳芳,我妹妹叫方小芳。我比我妹大1岁。我们同读高中,我高二,我的老妹方小芳高一。我从小学习成就就比她差,我,学渣一枚。她呢?学神一枚。这天壤之别,害的我总是被亲戚们说。高一去报到那天,居然回来的时候,听人说,老妹成了我们学校的校花?inconceivable!!!
  • 私人侦探墨青之潜龙勿用

    私人侦探墨青之潜龙勿用

    原本是某地下组织中拥有最强称号的男人,却悄然匿身于城市之中,成为了一名私人侦探,过着不打零工就会没饭吃的冷清生活,就在这时,几个委托突然光临他那破烂不堪的事务所,一个又一个的阴谋开始接踵而至...
  • 天使陷爱记

    天使陷爱记

    莫寒斜着身子靠在门上,夕阳的余晖将他完美的侧脸诠释得高贵又略带淡淡忧伤,挑眉问,“风亦沫,认真回答我,为什么要追我?”风亦沫嘴角漫不经心地勾了勾,“很简单,我喜欢挑战高难度。那年,风亦沫以满纸荒唐的泪水演绎了将军与妓。世界那么大,唯独没有我的丝毫痕迹,却又让你我相遇。走着走着就散了,先爱的是我,先放手的,自然也是我。只是依旧幻想,奢想用瘦弱的肩膀挡去一丝遗伤之后再算,再算。——风亦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