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潜心史籍
受了腐刑,对司马迁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侮辱,是精神和肉体上的极大摧残。
对于注重名节和声誉的士大夫,遭受这种污辱,比死还要痛苦。司马迁经过生死选择,甚至含羞忍辱,接受了汉武帝的任命,担任中书令,像一个宦官一样出入汉武帝内宫,做秘书工作。这都是为了完成《太史公书》一书的写作!
写史书确实是一项严肃的事业,因此上古的人把史官称为“天官”,认为史官记录历史,具有监督至高无上的皇帝谨言慎行的作用,让最高统治者约束自己,善待人民。
写文章不可能不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判断,司马迁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首先要掌握翔实、全面、符合历史真相的材料,然后要对材料进行严肃认真的分析。这样表达出来的评价和判断,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分析一个人物或一个历史事件,应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有些人是从皇权中心出发来评价一切的,只要能让皇上高兴,甚至把好人说成坏人,把对百姓的犯罪说成是伟大功绩。司马迁认为,史官应有公正之心,要对历史负责,要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当帝王的应声虫,要从历史发展和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作判断。
经过一番思考,他确定了写作史书的心态和方法,心中充满正义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充满了写好这本书的信心。
既然要对历史负责,要站在人民和历史的立场上来写史,要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那么,每篇文章都要写得严谨,每个细节都要核实,做到言之有据,不能给那些钻营投机的小人留下任何把柄。
要完成他视为比生命和尊严还重要的史书,司马迁离不开兰台秘室的那些“金匮石室”之书——也就是皇室图书馆的资料。
司马迁钻入史料堆里,不辞辛苦,不带成见,做着认真考察、对材料核实求真的工作。写一场战争,如决定项羽命运的垓下之围,他不仅翻阅前人的所有文字记录,查阅地图,而且还回顾自己当年实地考察时看到的地形,力求写得符合历史真实。写到“鸿门宴”时,对项羽、刘邦、范增等每个人的座位都做到准确无误。
这是一件需要付出艰辛劳动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非凡的勇气和坚定求实精神的事业。司马迁以惊人的毅力和卓越的见识,逐渐进入一个伟大历史学家的境界。
让他更为难的是对当代历史的表述。李广被逼自杀的事件该如何记录?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还热衷于求神问仙,梦想长生不老,这些内容该如何记录?
司马迁记起在听到李广自杀的消息后,曾经和父亲进行过一番谈话,父亲讲过照实记录,让历史事实自己说话。核实事实,留给后人。历史本身确实是会说话的!有了这种从容不迫的心态,他写出了《景帝本纪》,记述汉武帝父亲的事情。
这些文章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科学态度和历史眼光,得到了后代学者的高度评价。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里说,司马迁“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从另一个角度高度称赞司马迁的卓越工作。他在《日知录》卷二十六写道:“秦楚之际,兵所出入之途,曲折变化,唯太史公序之如指掌。……一言之下,而形势了然。……盖自古史书兵事地形之详,未有过此者。太史公胸中固有一天下大势,非后代书生之所能及也。”
在生死抉择的关头,司马迁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他的勇气和毅力来自于他那不同于一般人的生死观。他仰慕那种有作为、有骨气的汉子,而瞧不起那种浑浑噩噩、庸碌无为的人物。
那个徒步去看龙门的少年,那个万里壮游考察历史遗迹的青年学子,那个出使西南的大汉使者,那个经历牢狱困苦而不改心志的太史令,那个忍受腐刑而坚守事业的勇士,以自己非凡的才华和奇特的经历,用生命和心灵解读过往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一名卓越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二、书写《史记》
司马迁还在制定新历法时,就开始了写作《史记》的准备工作。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整理父亲留下的资料和自己多年游历、阅读积累的笔记,开始构思自己要写的这部史书。
随着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陆续理顺,司马迁的创作思路逐渐地清晰起来。他要突破以往史书的体例和叙事方式,写一部具有创造性的气势恢宏的大书。他把这部构想中的史书称为《太史公书》。
这部书所述史实的时间,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当朝太初元年,就是颁布实施《太初历》的那一年。
司马迁决定《太史公书》从轩辕黄帝写起,就是肯定黄帝为华夏各族共同的祖先。司马迁对自己的这个立意,感到很满意。
这本书的体例分为本纪、世家、表、书、列传五个部分,也是前所未有的独创。
“本纪”是写各代帝王生平事迹的。
“世家”是写各时期的王子诸侯贵族的。
“表”是记录各时期的王子诸侯、高官显贵活动的简略时间表。
“列传”的内容最多,分别记述一般人物和谋士、将相、侠客、巫师、商贾等等的生平和活动。
“书”讲的是天文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在写作的过程中,司马迁时常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特别是那段入狱和遭受宫刑的艰难岁月,在他的心中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四十八岁时,他被关进监狱,惊魂稍定,意识到自己为说几句公道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已经置身于一个穷途末路的境况里。
他对自己为李陵说话,或许将激怒汉武帝,确实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汉武帝对自己的处罚如此严酷,却没料到。
监狱里四壁萧萧,饮食糟糕,司马迁不仅饱尝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还经受着饥饿的折磨。
司马迁琢磨汉武帝的喜怒无常,理不出一个清晰的头绪来。面对着黑暗的前途和寂寞的环境,他的心思牵挂着正在写作中的《太史公书》。这部书才写了不到一半,就遭到这样的厄运,哪一天才能走出牢狱,重新接着写下去呢?要是这部书就这样半途而废,自己真是对不起父亲,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
想到还没写完的《太史公书》,司马迁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没完成,无论在什么样的处境里,都不应该把这件头等大事搁下。他在脑子里回忆自己整理过的历史资料,构思成为一篇篇作品,甚至尝试在脑子里“写”出一篇篇作品来,默记在心中。
历代的各色人物、各种历史事件,浮现在脑海之中,司马迁不再感到在狱中度日如年了,觉得充实起来。他想到周文王曾被殷纣王囚禁在羑里,而写出《周易》;孔子周游列国,在路上受到陈蔡两个国君的围困,差点饿死,后来却写就《春秋》;屈原遭受到放逐的厄运,创作《离骚》以明心志;左丘明一生坎坷,留下了历史著作《国语》;孙膑遭受了剜去膝盖的酷刑,完成了《孙膑兵法》;吕不韦担任过秦国宰相,后来被放逐到四川,他和门客写了《吕氏春秋》一书;写过《说难》、《孤愤》的韩非子,也曾经历过很不得意的时候;《诗经》中的三百篇作品,大都是些失意之人的发愤之作。想到历史上那些杰出的人物,他们在艰难的处境里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司马迁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他希望自己学习前人先贤的发愤精神,来完成自己的事业。
咀嚼历史,构思文章,司马迁的精神好起来,思维开阔起来。尽管狱卒不时前来骚扰,耀武扬威,但司马迁的精神世界是他们所不能侵扰的。
司马迁相信历史是公正的,是无私的。想像那秦始皇当年是何等威风,却被江湖侠客荆轲设计接近,“图穷而匕首见”,追杀在朝堂之上。尽管荆轲的刺杀行动最后没有成功,但在追杀过程中,刺客荆轲是何等英勇,秦始皇是何等狼狈。司马迁决定写一篇《侠客列传》,把荆轲这类普通的下层人写进历史。当然也要把郭解写进去,那位其貌不扬却很有号召力的当今侠客的最后下场,标志着侠客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让侠客这样的下层人物进入堂堂的历史书,可是没有先例的。司马迁悟出了写作文章的一个真谛:那些感动过自己的人和事,不正是写作的好素材吗?何况,这些人也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历史只写帝王将相,那些作者的视野太局限、太狭窄。司马迁觉得自己这部书在形式上自创体例,在内容上也应该开阔视野,写进新的人物和内容。他为自己新的感悟和构想激动起来。
狱中的司马迁面壁而坐,有时半天也不动一动,狱卒以为他被关傻了,成木头人了。他们受上级的指使,还是不断地提审司马迁,让他写认罪书。司马迁不按他们的要求写,他们就拳打脚踢,施以酷刑。
司马迁经受种种折磨,心中却冒出了一个新的题材,他也要为历史上的酷吏写上一笔,就叫《酷吏列传》吧。正是这些酷吏,上下其手,狼狈为奸,辱没功臣,陷害忠良,制造了多少骇人听闻的冤狱!历史的视线也应该投到这黑暗的监牢之中,这里也是一个见证历史发展的重要场所。
多少艰辛、多少屈辱、多少汗水、多少曲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终于成一家之言。历史是沉甸甸的,司马迁告诉给我们的历史更加沉甸。各地的奔波、史料的搜集、古籍的整理,各种艰辛,各种劳累,都伴着屈辱的泪水化成了长篇巨著——《史记》!
历史没有将司马迁的生平详细记载下来,司马迁却记载了整部历史,这就是流芳千古的《史记》!
三、答见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