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5900000029

第29章 历史合理性与审美超越性的契合(2)

陆先生的新诗研究一贯重视诗歌文本细读,无论是八十年代的《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徐志摩评传》,还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中国现代四作家论》、《冯至传》,都非常重视诗人诗艺,对诗人代表作品浓墨重彩的阐释和分析,占有重要地位。这种诗学观念始终贯彻到《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之中,陆先生认为“作为诗史,不能不触及新诗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他“不主张简单机械的‘二分法’;认为二者在具体作品中,内容是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内容的形式(表现),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有些诗,“比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写一个日本女郎与异性告别时‘一低头的温柔’。内容不能说很丰厚,更不能说有多大社会意义,但作为一首诗,是很美的,它是多样交融的美,是说不完道不尽、不可把捉、难以言传的美,富诗味,把文字、音乐、绘画的魅力,都充分发挥了出来。”“如果硬要我表态,我倾向于形式、内容并重。”然而,陆先生有感于诗学界“曾有长期忽视诗艺的偏向”,故“尽力向这一方向倾斜”12。于是,除了将诗学现象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还原其本来面目,以达成其历史合理性之外,陆先生还主张:“诗必须首先是诗,‘诗史’必须首先是‘诗’之‘史’,不能也无法用别的什么来取代它。”13重视诗史的审美本性或者说审美超越性,揭示新诗艺术形式发展演变的轨迹,可以说是陆先生在《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写作中树立的一个基本准则和重要目标。

这集中体现在该著对个体诗人新诗创作历程的论述,尤其是里程碑式的作品之诗艺的细读上。如在论及俞平伯的诗艺时,陆先生强调俞平伯的“《冬夜》最突出特色是音节。”并以闻一多《〈冬夜〉评论》中的论述为基础,进一步以《凄然》一诗的细读为例进行论证。闻一多认为:“凝练,绵密,婉细是他的音节特色”,“《凄然》一首,为全集最佳的音节的举隅。不滑,不涩,恰倒好处,兼有自然与艺术之美的音节,再没有能超过这一首的了。”14陆先生引用这首诗的第一节进行考察:

哪里有寒山!

哪里有拾得!

哪里去寻诗人们底魂魄!

只凭着七七八八,廓廓落落,

将倒未倒的破屋,

粘住失意的游踪,

三两番的低回踯躅。

七行诗构成了一个带音乐性的乐章。一、二行是重复的音节,第三行音节变了,十一个字,音尺是二——三——三——三。第四行承上启下,音节有新变化,音尺为——四——四。第五行是整节诗音节收缩的开始,音尺为二——三——二;第六行音节进一步走向乐章的收束,音尺与第五行一样,音尺是二——三——二。最后一行是乐章的告一段落,音尺为四——四。除一、二行外,几乎每行音节都有变化,而整个一节又形成相对独立的乐章。音节自然、流畅。二、三、四、五、七行的脚韵“得”、“魄”、“落”、“屋”、“躅”,虽系窄韵,但对表现低徊的情绪倒十分吻合15。

此类新诗文本细读,在该著对其他诗人代表作品的分析中,比比皆是。如对徐志摩的各阶段代表作的论述,可谓尤其深入细致,精彩纷呈。如论述《沙扬娜拉》:

《沙扬娜拉》写一位温柔的日本女郎,饱含依依难舍的深情,与人道别: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志摩的诗》

第一句第二句的节奏和旋律,是日本女郎与朋友道别时神态与情绪的绝妙写真,轻微起伏的缓慢节奏,有着细致变化的柔和旋律,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深情的娇羞的日本女郎那一低头时的带有舞蹈美的姿态。第三行,一连两句重复的平声多于仄声的诗,那是女郎与朋友道别时清脆的声音的艺术表现`。第四句从内容说,是对第三行的说明,是描写的深入。音乐上是第三行的延伸和深化,是整个诗乐曲的高潮。第五行,是日本女郎道别时语言的直接记录。

从整个诗看,一、三、五是短句,二、四是长句,音节多,音乐旋律起着长短相间的作用;但第三行两句重复,又不同于第五行的旋律,第五行收束时音节短而余音回荡。这一首诗,从音乐节奏上说,人们简直无法增减一个字,无法移动一个标点。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把开头“最是”去掉,就会感到这乐曲起得不自然,如果把第三行的两个短句合成一句,那在音乐上就显得呆滞。为了使诗的旋律柔和,诗的每一个音节中的几个字多数有平有仄,只有两三个字音节中的字全是平声。

这首诗,就整体旋律说,是温柔、多情的,却又不令人有腻烦之感。16五个句子的短诗,竟能以如此长的篇幅来分析,由此可见陆先生文本分析之深入细腻。以敏锐的诗性智慧把捉诗人一生中最辉煌的瞬间,以超越常人的审美眼光发掘诗人代表作中的艺术创造,从而突显出诗人传记之独特性,这无疑需要对诗人生平及其诗歌作深入细致的体悟和把握,同时还必须有非常高的理论修养,方能做到。

正是在全面搜集新诗资料的基础上,经由对新诗文本细读来对诗人诗作进行全面把握和整体艺术评价,使得陆先生“对许多诗人,重新审视之后,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如对王独清与未来派的关系及他在创造社诗人群的地位;邵洵美诗的艺术价值,孙毓棠诗的再认识,以及一系列诗作的再评价。”17尤其是对王独清诗及其诗史地位的再评价,可谓慧眼独具。陆先生以整整四页的篇幅分析王独清的《威尼市》一诗18,这些艺术分析紧紧围绕着此诗在格律方面的创新展开,以具体的诗节论述了此诗在新诗格律形式的创新和成就。通过比较这首长达十章的长诗各章首行和末行的音节,陆先生认为:“十章首行诗的音节安排各异,但都带有诱发性,使以后诗行的音节和旋律沿着它预置的轨道前行。它的每章、节的结尾诗句,节奏和旋律也较充分地表现白话新诗多样化的特长。”而“《威尼市》的每一章,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音乐旋律”,如其中的第八章第二节:

你这月下的歌声,月下的歌声,

把你底

忧郁和放肆,

交给这冷风向四面

送扬,

就尽管这样忽高忽低地

诉出许多的往事,

使人底心尖,

在个被迫害的摇动中受着重伤……

我,我在夜半的Rio底桥头立定,

沉迷着这就要入眠的Canaval底歌声。

唵,这真像是堕在了梦中,

不过我底前胸,在痛,在痛……

这长短不一的诗行,内涵一曲动人的旋律。第一行诗是引子,下面引出“往事”,使“我”心灵“受着重伤”的往事。这一部分是诗的主体,也是诗的音乐旋律的主体。结尾强调:“我的前胸,在痛,在痛”。余音不绝。从前引的诗句可以看出,各个诗行没有相同的音乐节奏,字数也不一样,二、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二、十三,有时还把一行诗用标点分成几段,如“不过我的前胸,在痛,在痛……”。音乐上增加了“我”的痛感。19经由王独清诗作独创性的艺术分析,陆先生认为:“在创造社成员中,诗创作的成就,王独清仅次于郭沫若。”20即使在指证李金发诗歌的缺陷时,也是由此出发。先生用了词语统计的方式,认为:“李金发诗还有一大毛病,就是重复用词”,如“沉寂”、“孤寂”、“静寂”、“凄寂”共计至少75次,而“痛哭”、“恸哭”、“悲哭”、“哀哭”使用频率更高,有近百次,充分论证了李金发诗歌“词汇的贫乏”21。陆先生经由大量诗歌文本的艺术分析,认为“李金发诗之所以晦涩难懂,并不在其诗之思的深奥,主要原因是:一、结构的跳跃跨度大;二、比喻的怪异与大胆;三、大量改变词的性质,如将动词改作形容词,或将形容词改为动词等等;四、硬插入文言,其中有些似通非通。不论哪一种情况,在他的诗中,都是瑕瑜互见,少数有开创之功,大多有蹩脚的痕迹。”22这种论析持之有故,真正做到了先生所言的:“从事实出发,于好处说好,于坏处说坏;不以其坏处掩其好处,不以其好处否认其坏处;不因袭成见,不固执偏见。”

陆先生始终坚持严正的艺术立场和审美观念,主张:“衡量诗作和诗学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是否有利于诗歌创作和诗学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二者的创新与发展?”24虽然“胡适的诗水平不很高,但从创新从新诗萌芽期的发展态势考量,应给以很高的历史定位。李金发的诗尽管有不少毛病,但从创新角度考量,还应给以一定的历史地位。”25换言之,陆先生一方面将诗人诗作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寻求其历史合理性,以考量其历史地位;另一方面,又坚持严格的诗学观念,一切以诗作说话,以对诗作的细读和艺术分析作为衡量诗人诗歌艺术得失的依据,“竭力用诗的眼光去阅读,用诗的心灵和情感去感受,用诗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用诗的整体艺术观念去评价。”26从而使得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方面,却能在《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中相反相成,达成高度的契合。

1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3陆耀东《冯至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4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第48—52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版;《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第327—33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5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6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7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8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9陆耀东《闻一多新诗与中国古代诗词》,《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0陆耀东《“五四”新诗与中国古代诗歌的联系》,《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1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2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3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4闻一多《〈冬夜〉评论》,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第63、66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第132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6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第327—328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7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第10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8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第275—279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19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第278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0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第278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1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第223、224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2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第223、224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3陆耀东《徐志摩评传》前言第2页,重庆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版。

24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第11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5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第11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26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前言第3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同类推荐
  • 两年间

    两年间

    《两年间》:本书是作者于2010年、2011年两年间创作的一部诗歌作品精选,全书分为“心灵的旅迹”、“感念的触”、“澧水的情思”、“远行或怀想”共四辑。
  • 燃烧的雪

    燃烧的雪

    还真有点两年前朋友说的那样,她的文笔确实很棒。无论是写人生,写爱情,写风花雪月,写白云蓝天,写岁月催人,写草生木长,都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怨和忧伤,而这些哀怨和忧伤里,似乎又时刻地闪耀着坚韧的光芒。人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诗人们几乎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
  • 女人的河

    女人的河

    李进祥,回族,宁夏籍,现年43岁。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青年作家高研班。著有长篇小说《孤独成双》、短篇小说集《换水》等。先后有10余篇小说入选《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6篇小说连续5年入选全国年度短篇小说选本,上畅销书排行榜。多篇小说获奖,小说《狗村长》获《小说选刊》2006~2007年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小说奖。多篇作品被译介法文、希腊文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学院签约作家。《女人的河》这本书就是由他所著,收录其中短篇小说17篇,包括:《女人的河》、《我就要嫁个拉胡琴的》、《天堂一样的家》等。
  •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误我浮生,匆匆那年

    这是一个与青春用力告别的时代。《致青春》、《后会无期》、《匆匆那年》等电影让多少人热泪盈眶,道出70、80甚至90后的心声;《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等书籍又让多少后青春的人们热血沸腾,怀念那些懵懂却又义无反顾的岁月;《误我浮生,匆匆那年》与其说是一本与青春告别的书,不如说是与青春握手言和的书。那些爱恨、纠结、痴恋、欲望、执念、假象,都被岁月洗涤,被温暖相拥,我们终于懂得,匆匆那年的一切皆是机缘巧合,一切也终将妥帖安放。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帝国崛起之争霸

    帝国崛起之争霸

    星球舰队最年轻的元帅穿越异界大陆帝国帝王之家,遭遇灭灭国之痛,他能否重新复兴帝国,魔法师,战斗师,炼药师,炼金师,等你来探索。
  • 手握钱坤:神秘少主碗里来

    手握钱坤:神秘少主碗里来

    上一世,她一世平凡,性格懦弱,不争不抢,一场别人的纠纷,让她悲催的被烟灰缸砸死,当她再次醒来,却发现她竟重生回到十岁之初,十岁之初,父母依旧恩爱,她也还没有变成别人口中没有“妈”的草根,十岁之初,她的姐姐依然在她的身边,十岁之初,她的弟弟依旧单纯无比。然而,她的回归是否能让一切延续?“我带你去看一百层楼高的房子!”记忆中模糊不清了的少年,如今再见,她是否还会心动?“学妹没关系!我可以等!”温润如水的学长又是否能入她的心。“我都不介意你长得比我丑了,你到底介意什么!”骚包男子是否就是她的真爱?安欣重生!且看她这一世如何呵护家庭,如何专情!
  • 星际小小

    星际小小

    作为一名职业宅男,出门犹如去相亲,战战兢兢。但是捂了一身闷骚的宅男,通常伴随着带衰的运气……“擦!劳资出门一趟容易吗我?天降陨石又是什么鬼?!”
  • 恋上俏丫头

    恋上俏丫头

    任清儿是一个正在大学校园读书,充满爱情幻想的小女生,因为一次意外强占了同样遭遇意外的前世的身体穿越到了史上无名的晏云国成了前世的替身。可是她的主子要强暴她,她要怎么办哪?她逃亡了。经过了长长的逃亡生涯,她发现自己竟然喜欢上了自己曾经以为的色狼,还为了救他失身于他,可是这样她就能收获爱情吗?迟凌风一直避免女人让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可是为什么这个叫晴儿的丫环总是能挑起他的心绪和他的情欲哪,虽然她似乎与之前有些不一样了,可是他发现他竟然喜欢上这个不一样的她了。
  • 于默

    于默

    一见钟情的,是鬼使神差,不明不白;错身而过的,是不言不语,不闻不问;两情相悦的,是各怀鬼胎,不作不死;我们之间是如此近,却又感觉如此远,彼此都想成全彼此,却又误判彼此心思。最无奈是,在最无能为力的年纪,遇到了最想照顾一生的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轮椅少女:恶魔王子太腹黑

    轮椅少女:恶魔王子太腹黑

    他如何都想不到,有一天他会被绑着送上飞机,他更没想到,回国后第一天就遇到这个“小白痴”,连票子是什么都不懂,他最想不到的是,“小白痴”还住进了他的家,跟他同吃同住同一个校园,每天把他气得火冒三丈。从此,男子整天想着如何逮她,“揍”她,欺负够本再一脚踹开她,目标是将她轰出家门。一天,女子终于遂了他心愿,道了句再也不见,毫无留恋地转身离开。男子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苦涩一笑,挽留的话,却一句也说不出口。自她离开后,男子仍像过去一样,整天想着如何逮她,宠她,补偿够本再一把捞起她,目标是将她娶回家门。
  • 最强异士

    最强异士

    世上有三种人,他们强者开天辟地,弱者称霸一方,他们分散在世界的角落,守护着他们的土地。武者,肉身成圣,开山裂石。修士,天地证道,法力超然。异士,以宝激发,能力万千。一副承载着疯狂灵魂的面具落入一个小人物手里,看他如何败尽天下高手,登临顶峰。
  • 东溪先生文集

    东溪先生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

    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

    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本书是著名学者丁启阵的最新著作,讲述了唐代诗人的所处的时代与命运、他们的才华、功名、性情爱好、精神信仰和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