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4600000027

第27章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主要基石(7)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决定立即恢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重新确立其为中国新时期的基本国策之一,并全面推进民族区域自治这项法律的出台与健全工作。邓小平1979年6月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开幕词中的讲话、中共中央1980年4月《关于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和在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中都重新确立了中国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关系的观点,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族问题的根本性质做了明确界定:规定了自治机关在上述方面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权利;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必须保障、帮助和正确领导民族自治地方的各项工作,加速发展它们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显示了中国新时期政治制度文明在民族工作中的成就,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确定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抓住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中国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又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还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具有丰富的政治制度文明思想

“一国两制”理论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总结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祖国统一的经验和思想、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根据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来的,是科学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是用和平方式民主解决祖国统一的成功尝试。邓小平“一国两制”从指导思想的文明转换、内容的文明彰显和实践的文明影响来看,包含着深刻的政治制度文明思想。

(一)指导思想的文明转换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人类遭到了巨大的损失,使世界人民认识到,对抗和冲突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障碍。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广泛运用于军事,使战争双方没有胜利者,使世界人民从野蛮、冲动的感性知觉逐步向文明和理性的方向发展。国际环境的变化以两种社会制度对抗,两大军事集团对立,两种意识形态对峙以及两大平行市场相互封锁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的瓦解,宣告了冷战的结束。世界要和平、经济要发展、文明要进步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用对话代替对抗,以谈判取代战争,告别革命和流血,进行民主政治改革,和平建设人类社会,已成为解决国际、国内间各种矛盾的主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不再是“暴力革命”,而是一种和平竞争共同相处,各国都在致力于本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切实的经济实惠、民主权利和政治自由,成为各国的中心任务,都在致力于本国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到7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国内外的具体环境,虽然曾经提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甚至一时炮轰金门等使用武力解放台湾活动,但是也一直在寻求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法,并认为“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性正在增长”,也未放弃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努力。随着中国国内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便以新的思路,寻求新的途径,探索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可能性。毛泽东说过,古人有言不咎既往,只要爱国,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都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共同目标而奋斗,他还指出:“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周恩来也曾经明确指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后来周恩来把毛泽东关于和平解放台湾的根本原则和方针政策概括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由蒋介石等全权处理;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台湾之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等意见协商决定然后进行;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一纲四目”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集中概括,为邓小平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国两制文明决策绘制了一幅蓝图。

在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依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提出要实现祖国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因此提出不再使用“解放台湾”的提法,以“和平统一”取代“和平解放”,体现了祖国和平统一政策发展的新思维。1979年1月邓小平在华盛顿对美国参议院众议院两院议员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邓小平年谱》(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78页。

变“和平解放”为“和平统一”,这不是一个提法的简单改变,而是体现了和平统一政策发展的新意所在,反映的是一种平等、合作、协商、和平的政治文明精神。邓小平还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从“中央与地方谈判”发展为“两党平等会谈”,表现了海峡两岸党与党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文明价值取向。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讲话,把中国的和平统一方针具体化概括为“九条”政策,其中指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以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邓小平认为,上述政策“虽然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2页。

邓小平在1984年2月22日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的谈话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邓小平还曾说过:“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如果用社会主义来统一,就做不到三方面都接受。勉强接受了,也会造成混乱局面,即使不发生武力冲突,香港也将成为一个萧条的香港,后遗症很多的香港,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香港。所以,就香港问题而言,三方面都能接受的只能是‘一国两制’,允许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保留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除此以外没有其他办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02页。

这种看法就符合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他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中国政府关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策略是为了保证中国的最终统一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遏制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正如江泽民指出:“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2页。

我们反对的就是“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二)理论内容的文明彰显

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并被用来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长期不变。社会主义一国之内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地方政权,允许部分地区长期保留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必然会给中国的民主政治带来新的变化,促进了中国和平统一事业的发展,也体现了政治制度文明思想。

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体现了民主政治思想。邓小平认为,用社会主义去统一香港、澳门、台湾,难以被有关各方接受,只有承认“一国两制”的现实,充分照顾到香港、澳门、台湾的利益,才能找到有关各方都接受的方案,才能找到实现和平统一的途径,才能保证港澳台地区在祖国和平统一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随着香港及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已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现实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纵观古今中外的民主政治模式,“一国两制”的确立已突出地表现出它的创新特色和独特性,而且它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创新和发展。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都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法律,它们的制定和通过,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宪法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在中国以社会主义为主体的条件下,允许并保持一定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几十年不变,这便突破了一国一制的宪法传统,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宪政的一大创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变革和发展。一国两制从其构想的提出、宪法规范的确立及作为基本国策的确认,并在香港、澳门地区的逐步实施,这一过程完全符合现代民主的原则和民主的程序要求,充分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原则和精神,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和发展。港澳台同胞有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

香港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在香港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参加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澳门基本法也作出类似的规定。对于台湾地区中央也明确表示:台湾地区在回归后也可以选举本地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参加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工作,“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港澳台同胞作为中国人民的一个平等组成部分,可以充分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港澳台的中国公民在统一之后还可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各项权利,对国家事务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讨论国家事务提出不同的看法,还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担任国家领导职务,参加政府管理工作,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民主政治权利,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平等地共商国家大事,充分体现了政治制度文明思想。

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表现了政治宽容。一般来说一国只有一制,但是中国却创造性地实行“一国两制”,在一个单一制的国家里,在社会主义占主体地位的情形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地区的存在,这种“一国两制”的民主政治更需要有其独特的民主精神,表现了政治宽容的精神,是政治文明的一种表现。邓小平认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这种新办法就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国际争端问题。他说,世界上的许多争端不能总是悬而不决,“总要从死胡同里找个出路”,“否则始终顶着,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如果不要战争,只能采取我上面讲的这类的方式。这样能向人民交代,局势可以稳定,并且是长期稳定,也不伤害哪一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同类推荐
  •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做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

    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领导者,是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带头人,是支委会“一班人”的“班长”。实践证明,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因素之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党支部书记。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支部书记的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作风决定形象,作风决定成败。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事业的成败。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本书内容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对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认同和深化,战略目标: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战略步骤:从“两步走”到“三步走” 等。
  •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为创作本书,作者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作者访问了100多位散布美国各个角落的朝鲜战争幸存老兵,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是很残酷的。哈伯斯塔姆为我们描绘和剖析了二战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并从独特的角度得出了关乎历史和未来的一系列发人深思的新结论。
热门推荐
  • 神中神

    神中神

    在我屠神的时候,请你们闭上眼睛,那过程,太血腥!
  • 再续情殇:豪门惊梦

    再续情殇:豪门惊梦

    他是她十年来的追寻,她是他十年来的温暖。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的爱情与命运来了次大转变策划了一场失忆、重逢的大戏,她浴火后的归来,为的只是向他展开一场天衣无缝的报复。而精明如他,竟毫不踯躅,一步步走进了她的陷阱。当一切水落石出,她方才知道,他是用怎样的爱与坚守在等着她回来:他爱她,爱得如此刻骨铭心,甚至可以为了她放弃所有,毁灭自己,只要她想。---齐琪那年,她是善良的,他是温柔的。她也是他的初恋,是他最爱的人。那年,她是屈辱的,他是自弃的。她是他最放不下的人。那年,她是高傲的,他是冷漠的。她是他命运的匆匆路人。如今,她完美地出现在他面前,却早已名花有主,而他有了其他女人。----茹晦
  • 带着历史名将闯三国

    带着历史名将闯三国

    当其他玩家还在为怎么招揽三国战将愁白头的时候,秦小白已经拥有白起、韩信、陈庆之、岳武穆、郑成功……等超强的历史级名将了。当其他玩家面对繁重内政以手扶额的时候,秦小白已经拥有商鞅、萧何、狄仁杰、王安石、张居正……等巅峰的历史级名相了。颤抖吧玩家们,看我怎么用全明星豪华阵容碾压你们吧。某小白嘚瑟大笑。“咦……等等,貌似有点不对,为毛我刷出来的都是一些妹纸???说好的名臣名将都到哪儿去啦......”————————————————墨黑新书:西游之重铸天庭,已经上传O(∩_∩)O~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绝世无双之观心镜

    绝世无双之观心镜

    传说,天神苏裳寂因王母娘娘大怒而被贬落凡间,与帝王东方泯末相爱。无奈宫廷斗争惨烈无比,最终苏裳寂化作天神飞离而去,唯留下东方泯末独奏卿歌。天神苏裳寂重归天庭,王母娘娘赏赐观心镜一枚,天神苏裳寂便用它看尽凡间绝世痴情之恋。
  • 指尖轻叩

    指尖轻叩

    许久以前,我以为从指尖划过的只有风,以为终将过去。直到我的心一阵一阵的疼,这才清楚,风还会再回来,而我们,已然再也回不去了!当石映真走的毅然决然,林文挥从没想过两个人会再次尴尬地见面。而唐意婉对于他来说,是一个谜,她到底是一个文淑清雅的少女,还是一个深藏不露的腹黑复仇者。她的爱似梦似幻,是轻柔在指尖的一场梦么?
  • 独行者

    独行者

    《独行者——罗锡文散文新作选》本集子是罗锡文在近些年创作的散文新作选。另,本集子名《独行者》,2011年3月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罗锡文已经出版十五部个人文学著作。
  • 混元圣体决

    混元圣体决

    用生命和时间赛跑的孟延,仰望夜空,许下宏愿:“纵然天弃,亦须努力,即便身死道消,也要去领略武者的风采,延续心中绝世强者的梦想。”生死之际,孟延意外激发混元圣体,获得混元圣体决,历经磨难,百劫不死。用坚毅、执着摧毁梦想道路上的一切阻碍。他能否解开血脉之谜?他能否踏上武之巅峰?他能否创造不朽神话?
  • 在时光中走过

    在时光中走过

    在李木子十五岁那年,林扬突然间闯入了她的人生,那时她还没有意识到这个与她同岁的男孩也将占据她此后的一生。而林扬的生命当中也会有一个叫木子的女孩陪伴了他此后的余生,林扬从来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每次他回头是她总是在他身后,而他也理所应当的对她好,因为早已习惯。当林扬明白自己对木子的感情的时候,而她已经放手。这是一份长达十余年的暗恋,一个女生对心里的那份执着,这是青春的回忆。其实给予大树的养分不只是土壤,还有它旁边的小树,只是人们都忘了小树的存在,只记得土壤,连大树也忘记了。
  • 致命的败局:企业绝境案例研究

    致命的败局:企业绝境案例研究

    在日益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今天,危机情势的出现甚至成为企业必须有效应对的一种常态。事实上,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拯救、培育,以便捕捉这个潜在成功的机会,便是危机管理的精髓;而忽略或者错误地估计形势,令事态进一步恶化,则是不良危机管理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