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4300000002

第2章 小说(1)

你来我往

奶奶笑眯眯地坐在院中央那棵梨树下。枝头还没结出果实,全是葱绿的叶子,摇摇晃晃。

奶奶穿一件黑布褂子,斜襟上的布纽扣盘得好细密。白头发梳得光光的,在脑后卧个馒头样的发髻,拿黑丝网罩着。葛小玲梳着两条翘翘的小辫,扎着红皮筋,手里捧着一只青花瓷碗,里面装着红红的小桃花。

花堆得尖起来,快要溢出来。她蹲在地上,缠着奶奶为她染红指甲盖。

她已经准备了绿色的屋花花、白矾和几颗碎煤粒。奶奶不说话,只是笑着,嘴角两边的皱纹深陷得像拿刀刻上去的。她有些奇怪,奶奶平日里见到她总是亲不够,两手握着她的翘辫子,左摸右摸。她急了,用手去推奶奶的胳膊,没承想,奶奶像个竖着的布袋,竟直直地倒下去,她吓得尖声哭起来。

葛小玲抽泣着睁开眼时,屋里静悄悄的。她一时有些发蒙,怔怔地看着墙壁上那个大挂钟上的时针正指向“4”,她才明白现在已是下午四点。她站起来,觉得脖子有些酸困。沙发上现出一个深深的坑,好似在海滨浴场,人留在柔软的沙滩上的形状,她望着那个坑呆呆地发愣。

梦中不顾一切的哭泣,使得她的两个鬓角鼓胀作痛。

近些日子,死去的亲人轮番出现在她的梦里。姥姥、奶奶、爷爷。每次,她都是哭泣着醒来。照老辈人说做梦是反的,梦里哭梦外笑,可她有什么值得笑的事情。

梦境的远去让她回到现实。屋外传来呜呜的风声,隔着窗玻璃,看见天空仍是灰蒙蒙的。整个春季,没有几天好日子。葛小玲不知道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还是这个世界变了。

屋子里响着挂钟嚓嚓走动的声音,这声音在静寂的房间回荡,让葛小玲莫名想到定时炸弹。如果那样,倒是挺不错的。她被自己这想法吓了一跳。再过一个小时,一个叫刘志伟的男人就会走进这个房间。在院里,这个人放自行车时会弄出一串很响的声音,进门,便瞄准茶几上的遥控器,然后,电视中便会传来足球场上的阵阵吆喝声。

她系着蓝花围裙到厨房做饭,炒菜、和面、擀面,等锅里沸水中白白的面条像一条条鱼游动时,他会准时地出现在厨房。

电视里正在演着一部港台剧,一个很眼熟的女人声嘶力竭地叫喊着。

他吃面条的哧啦声让她觉得分外刺耳。她细嚼慢咽,却感觉味同嚼蜡。

房间里飘荡起一股饭菜特有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客厅里游荡,让她感觉很别扭,就像家里来了客人,你却将人家领到厨房那样。

两个人就像在街头饭馆里吃饭的客人,谁也不理睬谁。葛小玲吃着吃着,一股气不知不觉就升腾起来,她吃了一碗,不知什么味道,然后又去捞了一碗,她好像赌气似的,大口大口地吞咽着,直到胃胀得难受。

刘志伟稳稳坐在沙发上,并不看她一眼,似乎这间屋里就他一个人。

葛小玲的眼泪不知不觉就滑出眼眶,一滴一滴,滴在饭碗里,很快就消失在面条丛中。她再也吃不下去,她只感到喉头闷得透不过气来。

这时,她需要的是一个没人的地方,她可以像个疯子一样无所顾忌地号啕大哭。

她将饭碗重重地搁在乳白色的茶几上,又将儿子玩的聪明鼠随手扫在地上,她渴望他听到声音后会和她吵,然而,什么反应也没有。

她强压着已窜到喉头的哭声,装着无所谓的样子走进卧室。门一关,她将自己扔到床上,用枕巾捂着嘴,像一只受伤的动物呜咽起来。泪水似破闸的洪水,奔涌而出,枕巾很快就湿了一大片。她哭得一阵阵发晕,她知道眼泡一定鼓鼓的,肿得像核桃,可她管不了这些,不哭出来她会被闷死。

哭过,感觉轻松了许多,她拿枕巾擦擦泪。结婚七年了,她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憋闷,这样想痛哭。以往,吵架斗嘴,过不了一天,刘志伟就会找有趣的事逗她开口说话,他们很快就和好如初。可这次已经两天了,刘志伟像块冷冰冰的石头。葛小玲想和他说话的欲望,像泼在地上的水正在慢慢的消失。

客厅的白墙壁泛着冷清的光,上面爬满一条一条的孤独。隔院传来一阵哗啦哗啦洗牌的声音。巷子里许是有人走动?一阵狗吠声强烈地响起来。她拿凉水擦了把脸,打开院门,走出去。巷子里落了薄薄一层黄沙尘,人走过去,留下一行清晰的脚印。

夜里,当她闭了橘黄色的床头灯,钻进软软的棉被里,放松四肢,才会觉出一阵难以言表的轻松。

他们两个各自盖着一条被子,离得远远的,可她还是能够闻得见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子味。奇怪的是,她什么欲望都没有。

屋子里静悄悄的,漆黑一片。明天是双休日,孩子放了学就到东城姥姥家。他又能痛痛快快玩两天。回来便是满嘴的“我姥姥家……”,“我姥姥家……”。

黑暗中,她能看清他侧着身子睡觉的轮廓。有一瞬间,她想不明白,自己居然和这个男人在一个锅里搅了七年的稀稠。葛小玲都感到吃惊,七年,好像只是打了个呵欠的时间。

有本书上说,在一个人安静的时候,闭上眼是他视力最好的时候。

葛小玲闭上眼睛,她的眼前清晰地闪现出以前一些画面。

葛小玲记得她二十二岁的秋天,单位的李大姐说是要给她介绍一个对象。李大姐是单位出了名的热心人,她有副厚实的身板,还有个肥硕的臀部,圆下巴下面又长一个下巴。走路时,胸前两只大奶像吊着两个葫芦,荡来荡去,绰号叫“大面包”。李大姐不在乎,还笑不绝口地说:

“你们谁有福气整日啃面包?没有吧?还是我家那口子福气大。”人们也便叫顺了口。

那年秋季的天空透明而澄清,偶尔有几朵白云,像冬季大雪过后没有扫静的残雪,一会儿,便消融得无影无踪。

临见面那天,李大姐不好意思地说:“小玲,咱丑话说在前头,给你介绍的人长相、身高没的说,可——嘿嘿——可就是年龄大了点。他今年已经三十岁了,你自己琢磨见还是不见。”

李大姐怎么也不会想到,葛小玲心里会一阵狂喜。找个比自己大的男人做丈夫,这一直是葛小玲心中的夙愿,大多少合适呢?三岁?这样,他会像个大哥哥那样关心自己。不过,大八岁也无所谓,这样年龄的男人更知道疼人。

那年流行碎花面料,街上到处晃动着碎花夹克,碎花西装。葛小玲偏不赶时髦,她那天穿一件米黄色薄料西服,水磨蓝牛仔裤。头发短短的,很精干的男孩头。李大姐不住口地夸:“啧啧,这人是衣裳马是鞍。

你平时穿着太随便了,这一换衣服,多俊的闺女。”说得葛小玲都有点不好意思。

即使多年以后,葛小玲仍然记得很清楚,刘志伟那天穿着一件白衬衣,束在一条酱色的西裤里。眯着眼睛站在李大姐家那狭窄的小院里,那天的阳光帮了他不少忙。打招呼时,他咧嘴一笑,白白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着细瓷般的光。葛小玲心中一动,不知为什么,这个叫刘志伟的男人让她感到他很讲卫生。她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会有这种念头。

事实是,经李大姐牵线后,他们开始频繁地接触。

那几年,经常有知名或不知名的歌星笑星走穴,县城礼堂的大门口隔三差五就会贴出巨幅海报。他们总是坐在礼堂的最后几排,刘志伟在整个演出时间,一直攥着她的手,手心湿湿的。当最精彩时,礼堂内的口哨声、掌声和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人们都疯了似的,所有目光全集中在台上,没人会注意到这对恋人。

刘志伟总是在这时候不顾一切地堵上她的嘴。她心惊肉跳,生怕别人发现,用力地推开他。他却责怪她见识少,谁会在这种时候管这种事。

葛小玲脸烫得像火烧一样,心口咚咚狂跳着,似乎有人在里面擂大鼓,她的舌头有点疼,可感觉很舒服。

晚会散场,刘志伟带她到街上的小饭馆吃饭。刘志伟会一遍又一遍地问:“小玲,你想吃什么?你说,你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她肚子一点也不觉得饿,拿着菜谱翻半天,又放在桌上,说:“随便。”刘志伟左挑右选的点几样菜,不住口地问她喜不喜欢。

那些日子,葛小玲真是幸福。她觉得阳光每天都是那么灿烂,空气中的灰尘都是喜洋洋的。单位里的同事却打趣说,小玲变了,变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她只是笑,并不回嘴。

夜里,当她将床灯熄灭,准备睡觉时,偶尔一个个子高高的小伙子会在她脑海里闪一下,但很快就会过去,那都是以前的事了。

那段时间电视机里正上演着《围城》。好多人都沉醉在陈道明和吕丽萍那不温不火的表演中。刘志伟送给葛小玲一本钱钟书的《围城》,封面是淡蓝淡蓝的颜色,就像在一滩水中无意中滴了点蓝颜料,慢慢浸润开的颜色。简简单单的封面上书写着围城两个字。

后来她知道这是本盗版书,里面有许多字颇费思量,可当时她真的很喜欢。单位好几个同事都向她借。知道是刘志伟送她的,都说小玲找的对象蛮不错,挺文化的。

葛小玲到现在还能清楚地记起《围城》中那些很精辟的话语。“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粒或着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城里人想冲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更有意思的是书中形容那个穿得很少的鲍小姐,叫“局部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这个比喻让葛小玲独自笑了半天,越想越笑,男人的嘴真是狠毒。

一本《围城》没看完,刘志伟就牵着她的手进入新的围城。单位里的人乐哈哈地分吃她散的喜糖。办公室的小马嚼着糖,嘴还闲不住:“你们发现没有?这爱情的力量还真是不能小瞧,小玲以前是惜话如金,现在呢?嗯——嗯?简直就是一个喳喳叫的喜鹊。”人们哈哈大笑起来,有人将嘴里的糖掉在地上。葛小玲白净的双颊飞满红霞。她整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她已不能思考。

葛小玲属于看上去比较成熟的那种女人。她十几岁时就喜欢穿深颜色的衣服,这使得她总比实际年龄看上去要显得成熟。她二十几岁时买的衣服,到三十多岁穿上去仍然合适。

她话不多,大部分时间是静静地倾听。只有经常混在一堆的朋友才知道她其实挺能说。高兴时,她连说带比划,绝没有别人插嘴的机会。

葛小玲也奇怪自己这种性格。当别人说她不爱说话、性格内向时,她知道他们都错了。她是一朵喜欢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盛开的花。

葛小玲固执地认为,自己这种双重性格早在童年时就打下伏笔。父亲和母亲总是有滋有味地吵,好像一天不吵黄河就会决口。用碎布块拼的枕头在空中飞来飞去,铁锅盖摔在墁着青砖的地上发出刺耳的声音。

最后,父亲的白眼球上布满血丝,母亲双颊通红。他们像两个刚抽完鸦片、过足烟瘾的人,一个去拾掇摔断拿手的锅盖,一个去清扫枕头上沾的灰尘。这样的时候,通常发生在晚上,葛小玲和妹妹像两只猫,悄悄地缩在炕头,相互依偎。

油灯吹灭后,母亲的炕上很快就传来重重的呼噜声。她实在是太累了,在小队的田里锄了一天的青苗,回到家,又是一番操练。更重要的是马上就要过“六一”,学校里布置女生统一穿白的确良衬衣,系红领巾。供销社里的红领巾,三毛钱一条,六毛钱就够买两条,可姐妹俩的衣服要六七块钱,到哪去找呀?母亲在睡梦中,陪着笑脸东家借西家凑。

她忽然在那条坑坑洼洼的村街上,发现一张皱巴巴的纸币。她喜不自禁,机警地扫视了一通四周,弯腰拾起。这一弯腰可了不得,到处是一角二角的毛票,捡都捡不过来。母亲高兴得合不上嘴。干脆将身上系着的黑围裙挽个兜状系在腰间,拾个没完。

睡梦中,母亲捡钱累得腰酸背痛。她不知道,黑暗中,有一双小眼睛大睁着,泪水像滔滔的泉水涌个不停。

葛小玲头下的花枕巾已经一片冰凉,泪水仍在往外涌。班上的女生已经将她孤立了三天,就因为星期四下午老师在班上表扬了她的美术画《爬山》。大队支书的女儿领着女生们在校园里疯跑,悄悄下令谁也不准理她。阳光有些晃眼,葛小玲坐在教室门口的石阶上,她眯缝双眼,目光穿过对面教室的屋脊,跑到淡淡的云彩后。她似乎看到天上正在织锦的仙女,恍惚又看到牛郎用箩筐挑着一双儿女匆匆奔走。女生们跑累了,都在石阶上坐下来,每人抱一颗蓬乱的头,认真地捉虱子。葛小玲的头皮忽然也感到很痒,可没人帮她在黄黄的头发中搜寻。她低头端详着石缝里绿绿的小草,泪水悄悄滴落下来,滴在石缝中无声无息。与此同时,一个叫刘志伟的男孩穿着红色的秋衣正奔跑在县城一中的篮球场上。远处是一排浓郁的白杨树洒下大片绿阴。穿红秋衣的刘志伟雄心勃勃,绝不会想到他梦中的“白雪公主”正坐在一座乡村学校的石阶上偷偷掉眼泪。

年少的葛小玲在无数个黑夜中偷偷发誓,她以后一定要离开这个势利的村庄。父亲和母亲没完没了的争吵,伤害的却是两只小猫。有次,父亲摔锅盖竟然摔在她的脚面上。血很快就染红黄黄的丝袜。母亲扔掉枕头惊呼着,跑过来。父亲站在那里一时发了呆。她没有觉出疼痛,心里却升出一种很痛快的感觉。

奶奶曾经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疼爱她的人,可那个用小桃花为她染指甲的老人却早早地走了。

她十四岁时就迫不及待地希望自己长大。她要像邻居的姑姑那样,用一毛五分钱的红梅牌雪花膏抹脸,用铁梳子将自己额前的刘海卷得弯弯的。她还一定要嫁一个比自己大几岁的男人,在她感到寒冷时,他会将一件衣服轻轻地披在她肩上(就像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那样)他们从不吵架,轻声细语,和和美美。

然而,婚姻让葛小玲很快就觉出自己的幼稚。

那是结婚第一年的冬天。现在她已记不起当时因为什么吵架。刘志伟将一个茶杯重重地摔在水泥地板上,刺耳的声音和飞溅的玻璃碎片,让她有些发傻。她看着面前那张陌生甚至有些凶恶的面孔,脑子在瞬间一片空白。她只觉得胸中有什么东西哗的一下碎了,就像那个漂亮的玻璃杯变成一堆碎片,静静地躺在那里。

那一刻,她什么都没想,转身冲出那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

已是冬季,街上行人很少,偶尔有骑自行车的,将车蹬得飞快,一闪而过。路灯发出昏黄的光。跑在街上,葛小玲才觉出一阵阵寒冷。她只穿了一件单薄的红毛衣,连块丝巾都没系。她慢慢走着,她不知道自己该到哪里去,她在这个小小的县城没一个亲人。她想起那个遥远的村庄和那两个鬓边已有白发的亲人,鼻子有些发酸。她睁大眼睛,用了好大的劲儿,硬是没让泪水流下来。一个在街上行走的独身女人,流着泪的独身女人,会让人怎么想?

无论如何,她不想再回那个家,她不是心痛那个漂亮的玻璃杯。她心中最美好的东西已经被摔碎了。

她不知道该去哪里。她在电影院门口的小书摊前,装作买书的样子呆了许久。不久,那摆摊的女人打着哈欠说没生意要收摊了,她只好离开。

她忽然想起大眼睛的邬素梅。在单位她和邬素梅最谈得来,素梅还到他们那个小巢来玩过两次,和志伟嘻嘻哈哈开着玩笑,很谈得来。

同类推荐
  • 尘事

    尘事

    作者通过两个农民家庭冉家和李家的发展变化,讲述了在改革开放以后,宁夏南部山区的农民,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落后的生活状态,实现经济富裕,走向小康之路的发展历程。同时也道出了中国最广大的群体渴望知识,渴望进步,渴望改变的普遍心情。
  •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少年场行》是青年诗人张雷的诗歌选本。书中附录了诗人汪国真、李小雨为他的诗集写的序言,还有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先生为此书出版写的贺词,贺词说“从张诗字里行间看,他胸怀祖国,腹含宇宙;纵涉古今,横跨内外;时而悲壮,时而缠绵……相当难得”。
  •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一个援外医疗队员在埃塞俄比亚

    在十三个月的国度里:一个援外医疗队员在埃塞俄比亚

    这本书显示了仵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他的散文,读起来轻松流畅,娓娓动人;他的诗词虽不很规整,但真情感人。他还尝试不同的文体,如文言游记《游阿尔巴门奇国家公园》、赋体散文《乐以忘苦,图卢布卢》。他还翻译了一些文章,如《提露内丝·迪巴巴前传》《咖啡的故事》,反映了他的英文水平。虽然本书中有些文章还不十分完美,但作为一名医生,文字功力和英语水平能达到这种程度是难能可贵的。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错爱首席

    错爱首席

    为了避开他,她接受家里安排的相亲,没想到他却突然出现,气走了对面的男人。当她沦陷在他给的深情中却发现,他接近她,只因她长得像他宝贝儿子的妈妈。多年后相遇,他看到她身边的小女娃,激动不已,“宝贝乖,叫爹地!”“爹地!”他刚准备伸手,小女娃已经扑进另一个男人怀中。
  • 洗冤师

    洗冤师

    人有冤,抱恨终生;鬼有冤,难下九泉。我是一名洗冤师,专替冤鬼还愿,送亡者上路。我的诡异经历接连不断。鬼玺、蛙人、双鬼拍门、公鸡下蛋、人面狗,总之是举头三尺有冤魂。别喘气,别瞪眼,跟我走进那个神秘诡谲的地方。
  • 宠妻为上

    宠妻为上

    听说,白娆把单身贵族徐瑾安睡了!不稀奇。全国的女人都想睡他。听说,白娆把他当鸭子睡了!握草!她是要上天?徐瑾安捏着结婚协议,求追猛打,“签。”没多久,白娆拍下离婚协议,准备带球跑!徐瑾安:“婚是这么好离的么!”白娆一脸懵逼:“啥意思?”徐瑾安:“睡,就得睡我一辈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国之退魔师

    国之退魔师

    人心险恶,贪嗔痴七罪诱人成魔,时光荏苒,远古封印失效破碎,群魔出世,乱舞九州。看一个懵懂少年如何成长为救民于水火的传说.(以上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处,纯属巧合)
  • 废材逆天:邪王请让道

    废材逆天:邪王请让道

    当21世纪的天才特工穿越到沧澜大陆的废材身上。昔日的光辉能否重新绽放。他赖上她的第一个理由是“帮我控制怒火。”“好。”却不想她自己被挑起了怒火。他赖上她的第二个理由是“我帮你控制怒火。”“好。”却不想他自己被挑起了邪火。他赖上她的第三个理由是“帮我控制邪火。”“好...等等,帮你控制什么?不行殿下我还是黄花大闺女我不....唔!”废话少说,直接打包带走扑倒!
  • 苍宇法宰

    苍宇法宰

    斗气世界繁衍到巅峰;魔法世界也进化到极致一张纸可折出传说麒麟,一支笔可画出神圣魔兽,一抡杖可天变地动,一挥棒可还原一切。这是魔法新世纪,不再是肤浅的魔法碰撞。现在,尽你所想,魔法都能实现。最重要,一指魔法,就能完美解决千古难题:不想动怎么办!
  • 孽缘之最温柔的守护

    孽缘之最温柔的守护

    韩若无是韩氏集团的大公子,可是他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存在感极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然而这却不能怪韩家,既不能怪他的父亲韩棠,也不能怪他的继母宋玲,要怪只能怪他自己的亲生母亲沐明雪,那个偷偷地爱上了她不该爱的男人的女人。那是一段孽缘,一段真真正正的孽缘,不仅葬送了他母亲沐明雪的生命,而且也给韩若无戴上了一幅沉重到无以复加的枷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那些终究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些终究回不去的旧时光

    青春是一段旅程,在年华深处,会为一人深情,也曾许诺和你择一城终老
  • 君醉回眸

    君醉回眸

    萧临雪亲口对阡陌依说生生世世只爱她阡陌依一人。可到头来阡陌依明白这句话只不过是热恋时的一句戏言而已。她阡陌依只不过离开长安城三年而已。他萧临雪就以经不住时间的摧残,恋上她人。而他恋上的女子并不是他人,而是阡陌依同父异母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