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顾况之后,给鄱阳影响较大的是诗人张籍。张籍也是江苏苏州人,出生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死于830年大和四年。尽管目前找不到张籍到过鄱阳的依据,但从他的诗中隐若总让人感到,他至少对鄱阳是有过研究的,并由此推断他曾经来过鄱阳。他有一首诗叫《答鄱阳客药名诗》:“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虽然这是一首打趣的诗作,奇怪的是他将鄱阳特产半夏,写进了诗里,可见对鄱阳十分熟悉。还有一件事,他堂弟张蒙来饶州任职后,因为张籍的关系,使当时有名的诗人纷纷唱和,之中有姚合、贾岛、章孝标等。尤其是张孝标那首七律《送张使君赴饶》,收进了清朝刊印的《江西通志》。诗是这样写的:“饶阳因富得州名,不独农桑别有营。日暖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入银坑。江寒鱼动枪旗影,山晚云和鼓角声。太守能诗兼爱静,西楼见月几篇成。”饶阳,是唐朝时一些文人对鄱阳的昵称。更为有趣的是,张籍死后仍与鄱阳人结下不了情缘。南宋时期,鄱阳人汤中(字季庸),用京藏公元1085年北宋神宗元丰八年,张籍诗的写本,兼以其他本校定,编成了《张司业集》8卷,由魏峻(字叔高)在苏州刊刻,这才使得他的诗能够比较完整地传世。
此外,还有在鄱阳寓居过的诗人戴叔伦。
上面所说的唐代诗人都还不算顶尖人物。唐朝顶尖诗人中,白居易多次途经鄱阳去浮梁看望自己的兄长,写过《将之饶州,江浦夜泊》的诗。再一位就是李白。对李白是否来过鄱阳,至今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但从李白《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的叙事中,可以认定他是来过鄱阳的,诗中的“吴江对楚岸,彭蠡当中洲”句,没有亲历是写不出来的。吴江指的就是鄱江,那时鄱阳湖还在长山、康山以西,他如果没有来过鄱阳,是无法写出如此准确的地名和方位。还有那首《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的诗。韦公者,开元间饶州太守韦玢。李白送昌峒是在秋天,《秋日》诗中的场景也与鄱阳吻合,所以我推测他是来过鄱阳的。
到了晚唐,一位和尚诗人贯休两次走进了鄱阳。贯休第二次来到鄱阳的时间,是黄巢军洗劫鄱阳后。那时,他对十多年前的鄱阳印象很深,然而这次则是“鄱阳古岸边,无一树无蝉。路转他山大,砧驱乡思偏。湖平帆尽落,天淡月初圆。何事尧云下,干戈满许田”。尽管这首《鄱阳道中》描写的景况,并不十分荒凉,然而在出家人眼中,已经有了另一番味道,这块和平的土地上,也曾经有过战争的硝烟。
吉中孚、大历才子与鄱阳
说到唐朝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成长,不能不谈到唐朝时,为鄱阳增添不少光彩的鄱阳人——吉中孚。吉中孚不但是鄱阳在唐朝的唯一位进士,而且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人会奇怪,唐朝考进士有那么难?要了解这个情况,我们先搞清唐朝的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制严格地说,源于两汉至南北朝的察举制度,大抵萌芽于南北朝,开始于隋朝而完成于唐朝,是唐宋以后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两大类,一类是制举,一类是常举。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临时性考试,主要是寻求非常之才,考试科目临时设置,平民子弟和官吏都可以应试,但不经常举行,每次录取的人数不过一两个人,多的时候也只有五六个人。常举是定期举行、科目有规定的考试,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德、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重要。唐朝常举中以秀才一科等第最高,要求也特别不同。士人,就是读书人怯于应试,不久就废除了。其他杂科如明算、明德又为士人所不耻,都不愿去应试,只有明经和进士成为主要科目。然而,明经考试,分帖经就是从经书中提出一句,命考生把上下文默写下来;墨义就是把经文连注疏,也就是对经书的注释,全写出来。说到底主要考考生的死背硬记功夫,渐渐地被士人看不起,甚至连皇帝本人也讽刺这个考科。考进士不同,既有帖经,诗赋,又有时务策就是政治论文,尤其是诗赋。“唐以诗取士”,所以唐朝的诗歌成为中国文学的发展顶峰。我说这些,目的就一个,想让大家知道,唐朝考进士很难很难。在唐朝,我们江西在近300年里不过考取了69位进士,要知道那时江西人口已经达到2-300万人,在这些可数的进士中,鄱阳的吉中孚不仅是69人中的一个,可以称得上凤毛麟角吧。不仅如此,他还是大历年间的十才子之一。
那么,什么是大历十才子?大历十才子是指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十位有名的诗人,他们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这十位才子是根据《新唐书·艺文·卢伦传》中认定的,后来有人去掉了韩翃、崔峒、夏侯审,加进了郎士元、李益、李嘉佑和皇甫冉,这样反成为11位才子了。为什么把这十个人称作为“才子”呢?这是因为这十个人的诗歌风格,不但基本上是以写自己个人,日常生活的闲雅情趣为主要对象,而且多是应制,也就是指定时间、指定内容的“遵命”之作,但在后代文学史上地位并不高。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才气,这里。我不妨引明代文学家杨慎《升安诗话》的一段话:“诗之兴衰,系于人之才与学,不因上之所以取也。唐人所取,五言八韵之律,今所传省题诗并不工,今传世者,非省题诗也。”杨慎对唐代既重视诗,又忽略对诗创作的基本要求,作了精辟的评论。“诗言志”,需要有感而发。如果硬性规定,在指定的时间内做出一首诗,无异于赶鸭子上架,只能是临时拼凑,应付了事。这样就无法出写好作品,这也就是他们没有传世佳作的原因。不过,他们的才气还是不容否定的。
大历才子中,有一半人来过鄱阳,卢纶、钱起、耿湋、苗发、李端。有的曾在鄱阳任职、寓居,有的旅游走访,李端任过饶州刺史,卢纶一度在鄱阳寓居,苗发在乐平担任县令,并都留下了写鄱阳的诗句。如在第五琦任饶州刺史时,耿湋来到鄱阳拜访,并写下《奉和第五相公登鄱阳郡城西楼》的诗篇,对鄱阳在唐朝中期一派安定平和的景象,称赞不已:“晓肆登楼目,春销恋阙魂”,“夕阳移梦土,芳草接之相源”,“童牛耕废田,壕木绕新村。野步渔声溢,荒祠鼓舞喧”等等。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在入官前,曾在鄱阳寓居了一段时间,他对鄱阳的感情很不一般,多年过去,仍无法忘记在鄱阳的日子:“因浮襄江流,远寄鄱阳城。”意思是说我本山西人,随着襄江顺流而下,来到离家很远的鄱阳寄住。关于钱起,我这里还想多说几句。大历十才子中,钱起的诗名稍高,至今仍有一些警句类的诗句广为流传,如“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峰青”,“竹怜新雨居,山爱夕阳时”之类的。而钱起是否来过鄱阳,至今未找到诗文。不过,从宋代几位历史地理学家的典籍中,都提到他有写鄱江楼的诗。如《方舆胜览》说:“鄱江楼,在南城上,唐有此名,有钱起诗”;《舆地纪胜》说得更具体:“鄱江楼,唐钱起有《陪史君叔鄱江楼宴郑中丞》诗。”可是,查遍《全唐诗》又找不到钱起与鄱江楼相关的诗,历代县志也没有收录。这应该是个遗憾,希望涉猎广泛而又关注鄱阳的人,能帮助找到这首佚诗。此外,大历十才子中的李端,任过饶州刺史,李端是李益的哥哥,卢纶是李益的妻兄,李端、李益都曾任职鄱阳。在李端饶州任职期间,吉中孚曾经新授了官职,并辞官回到鄱阳。这时,李端便写下《送吉中孚拜官归业》诗:“南入华阳洞,无人古树寒。吟诗开旧制,带绶上荒坛。因病求归易,沾恩更隐难。孟宗应献鮓,家近守渔官。”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吉中孚是个并不贪图荣华富贵和官职高低的人。诗中说的孟宗是三国时人,以孝着称,这里说,吉中孚品行端正,孝悌为重,升官后考虑到母亲年迈,便辞官归业,归业指归正业也就是农业,属急流勇退。可见,从唐朝起,鄱阳人就具备了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鄱阳湖之名开始走进诗歌
近些年来,我们常常说:鄱阳湖因鄱阳得名,鄱阳因鄱阳湖扬名,那么,这种扬名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
众所周知,鄱阳湖是自隋朝起才以鄱阳得名的。此前就有东晋诗人谢灵运,笫一个写下咏鄱阳湖的诗,那时他写的诗就叫《入彭蠡湖口》,他之这样称呼,是因为这个湖还没有新的名字。可是,在湖以鄱阳作为湖名后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还是习惯称她为彭蠡湖,这种称呼在唐诗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差不多延续了两百多年。只要翻开《全唐诗》就可以发现,从盛唐到中唐都有人写过这个湖,也就是说,唐朝的诗人们,早已把目光从洞庭湖转移了过来,但仍没有人用鄱阳两个字,来取代那个原本改变了位置,并且早已不存在的湖。这些诗人们包括第一流的诗人李白、白居易和李颀等。直到晚唐,鄱阳湖之名才正式走进了诗人的篇章。
在唐朝,又是谁第一个以彭蠡之名,将鄱阳湖写入诗的呢?根据我对资料的掌握,是唐玄宗时当过右宰相的诗人张九龄。张九龄是广东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他不但是第一个写鄱阳湖的诗人,又是开凿大庾岭,打通广东另-条北上通道的重要人物。正因为他打通了从大庾岭经江西北上的道路,这才使他目睹了这个年轻湖泊的风采,写下《彭蠡湖上》的诗:“沿涉经大湖,河流多行泆。决晨趋北渚,逗浦己西日。所适虽淹旷,中流且闲逸。瑰诡良复多,感见乃非一。庐山直阳浒,孤石当阴术。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象类何交纠,形言岂深悉。且知皆自然,高下无相恤。”诗中说:我从岭南沿途跋渉来到大湖,那么多的河流,任着自己的路径放纵地畅流。我选择了一个早晨,走进了湖北面的一块陆地,居然流连忘返到日近西落。这个湖由于太大,反不像我想象中汹涌澎湃,奔腾湍急。使我想不到的是,湖中各种奇异变化,真让人感慨不已。水之阳的庐山耸立湖边,突兀而起的湖岛,任水缠绕。眼前的一切是如此自然,如此和谐,如此壮丽,以致使人对山和湖的高低,不再认为是种差别。张九龄这首七律,可以说是首描写唐朝时,鄱阳湖原生态的绝唱。遗憾的是他把鄱阳湖的名称,依然写作为彭蠡。好在我们可以通过这首诗,把一千多年以前,鄱阳湖的湿地风貌,经过搜索复制后,粗略地加以还原。
继张九龄之后,又有李颀、顾况等其他诗人,写过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这个湖。然而,用鄱阳两个字作为湖名入诗的,是晚唐时期的大诗人韦庄:“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迸鲤似梭投远浪,小舟如叶傍斜晖。鸱夷去后何人到,爱者虽多见者稀。”诗的题名就叫《泛鄱阳湖》。这首诗,不仅开创了将鄱阳两个字作为湖名入诗的先河,而且全诗充满了对这个湖的深爱之情。诗人以写鄱阳湖景为主线,最后回到了感慨:“爱者虽多见者稀”。毕竟,这个湖太年轻了,到诗人写她时,也不过两百来年,何况当时她处在变化时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对她望而畏,敬而远之。但是,这个湖对于韦庄,她的浩瀚、她的宽阔,那是别的湖无法可比的。诗人才离开湖的西岸,便感受到湖的无边无际,在这水的世界里,想看见一只飞鸟也很困难。湖西岸的山,眼看着越来越小,而这只载着失意文人的皮阀小艇,在雨过之后,让西斜的太阳-照,就象一片飘泊的树叶。还有头上飘渺的云天,诗人分明看见那是尧的女儿从上面归去。
对于韦庄,我稍微多说几句。韦庄应称得是诗歌世家出生,他是大诗人的后代。很多人都记得那首“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滁州西涧》诗吧,这首诗的作者韦应物,就是他的曾祖父。韦庄自己不但善于作诗,而且是出色的词家,他与晚唐的另一位词人温庭筠齐名,被后来人称作为“温韦”,并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词作风格。不过,他在政治上只属于大器晚成。晚唐时并不得志,68岁那年,总算让他在五代十国的后蜀王建朝廷,熬上了宰相职务。
在晚唐,还有一位着名的和尚诗人,也以鄱阳两个字作为湖名写入了唐诗,这个人就是贯休。从年龄看,贯休大韦庄三岁,照说贯休应该排在韦庄之前,我为什么反将韦庄,列为第一个写鄱阳湖的诗人呢?根据我的判断,我认为韦庄,以鄱阳两个字作为湖名入诗,稍早于贯休。
贯休写的是一首五律《春过鄱阳湖》:“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吴山兼鸟没,楚色入夜寒。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诗人无愧是出家之人,他虽然是在春天横渡这个大湖,眼里的景观和心中的所思,却是军阀割据,战乱不断,民无安宁,让人愁肠的国家和人民。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在唐朝倒数第二个皇帝——昭宗乾宁年间,这位本是浙江人的贯休,开始在金华出家。但是,贯休虽然出家了,却不出世。面对用世无望的处境,西行经鄱阳渡鄱阳湖去庐山归隐,于是有了这篇感慨之作。以我们现在的目光看,不管贯休当时写诗的目的和心情怎样,他毕竟将鄱阳之名作为了湖名,至少可以这样说,多次到过鄱阳的贯休,对鄱阳是有着一定感情的。
虽然,在唐诗中只能找到这两首,冠以鄱阳两个字的咏湖之作,但从中也能看出,那时的鄱阳湖,已经为迁客骚人所重,也正是从这时候起,鄱阳湖正式开始履行了,为鄱阳扬名的使命。更让我们感到奇巧的是,这两首写鄱阳湖的诗,还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首是写由西向东行的感受,一首则是由东向西行的感慨。韦庄写这首诗时的背景:因为唐朝末年政治腐败,危机四伏,农民起义大风暴即将来临,他多次应试不中,于是游历江南,访僧垂钓,过着五陵游客绿醅红袖的风流生活。这首诗,就是他由西东行,到江西的登临凭吊之作;而贯休也是在郁郁不得志时,准备退避山林到庐山去隐居,由东西行,途经鄱阳湖的感叹之篇。不管什么原因,可见在唐朝末年,这个湖的鄱阳之名,正在不知不觉中被文人们接受,并进入了作品。
程长文、郭常和吕用之
在唐朝三个鄱阳人必须要说,一个叫程长文,一个叫郭常,一个叫吕用之。前两位是鄱阳人的骄傲,一位是民间女诗人,一位是医术精湛、且医德高尚的医师;后者让鄱阳人汗颜,这位先生不但是位方士,方士就是那些热衷鼓捣神仙术的巫师,而且特别喜欢玩弄权术,在历史上名声很不好。结果,两个入了县志,一个虽然在正史上出现过,且遭到鄱阳人唾弃,并被遗忘。
先说程长文,她之能在一千多年里被人们记住,主要是三首民歌体七言诗,选进了《全唐诗》。一首长诗《狱中书情上使君》,一首律诗《铜雀台怨》,一首绝句《春闺怨》。尽管,《全唐诗》对她的介绍仅9个字:“程长文,鄱阳女,诗三首”。但这三首诗,尤其是长诗《狱中书情上使君》,使我们知道了一千多年前,鄱阳曾经有过一位如此有才华的女子。诗是这样写的:
妾家本住鄱阳曲,一片贞心比孤竹。当年二八盛容貌,红笺草隶恰似飞。
尽日闲窗刺绣坐,有时极浦采莲归。谁道居贫守鄱邑,幽阁寂寞无人识。
海燕朝归衾衣寒,山花夜落阶墀湿。强暴之男何所为,手持白刃向帘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