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12600000015

第15章 往事(1)

鸿爪掠影(三)(之一)

王学泰

王学泰先生在学术上的成就,早就受到学界的瞩目;而他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的《鸿爪掠影(一)》、《鸿爪掠影(二)》在本书第十一卷、十五卷、十七卷刊登后,也引起了许许多多读者的关注,纷纷希望王学泰先生能继续写下去,以给后人留下一些在特殊岁月的特殊环境中的资料。最近,王先生写就了《鸿爪掠影(三)》,由于篇幅较长,我们从本卷起,将连载这篇文章。

一编者

我的这段监狱生活,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我所在的又是“反革命中队”,其中有不少“犯人”是单纯反对“四人帮”的,或对“文革”不满的。虽然在“四人帮”倒台之初,北京市委还在强调在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以前,反对“四人帮”的还是反革命,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一九七七年七月邓小平恢复工作以后,这个底线,越来越守不住了。否定“文革”、要求给“四五天安门事件”平反、要求给彭老总平反这类呼声越来越高,形成巨大浪潮。这个浪潮对监狱也有冲击。

有些监狱看守和工作人员虽然不会跟犯人谈论这些,但从他们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来。对于“现行反革命”、特别是单纯言论性问题的,他们也不特别为难了,对他们很少训话。这些人愿意看书就看书,愿意上诉就写上诉,愿意和其他犯人聊天,就聊聊天,甚至违反点监规,只要无伤大雅,也不过分较真。他们这样做,肯定是心中有杆秤的。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在“一监”这段时间里,显得特别宽松,此时写来,有人会怀疑这是不是中国监狱?简直成了俱乐部了。不是“一监”一直如此,亦非以后这样。我所处的是个特殊时代,读我这篇文章之前应该先有这样一个认知,以免发生误解。这篇小文中所记录下的“犯人”,只是“一监”三中队中一小部分,亦非全体如此。我写他们,因为他们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必定是某个方面给我以感动。因此在写他们的时候,还是抱着同情与理解的。

我的第三个监狱

这第三个监狱才是真正的法律意义上的监狱,北京第一监狱。监服(监狱犯人制服)上衣左边的口袋上印着“监1”三个大字,它也简称为“一监”。

我是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六日以“现行反革命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三年的。先是在K字楼的羁押待上诉犯人的筒道呆了十余天,谁知第二天就碰到百年不遇的大地震,本来只有十天的上诉期,不上诉的十天过后就要去监狱或劳改场了,碰上这倒霉的地震,在这里憋了二十余天,待八月中旬才转到与K字楼只有一墙之隔的“一监”。K字楼在西面,“一监”在东面。

一、第一模范监狱北京“一监”是大名鼎鼎的,它不仅是北京监狱的“第一”,也是中国监狱史第一个“文明监狱”,是清末清廷政府实施政治改革、法治改革时,建筑的第一个示范性的监狱。本来是打算做橱窗用的,没想到大清国还没有使用就倒了台。

正像鲁迅所说本来中国“旧式的监狱,像是取法于佛教的地狱,所以不但禁锢人犯,而且有要给他吃苦的责任。有时还有榨取人犯亲属的金钱使他们成为赤贫的职责。而且谁都以为这是当然的。倘使有不以为然的人,那即是帮助人犯,非受犯罪的嫌疑不可”。因为主流社会的人们认为“犯了罪的就应该叫他受苦”,这种惩罚观念、复仇观念根深蒂固。可是自从欧风东渐,洋鬼子来了,这套观念就受到冲击。比如洋人在中国犯了罪,如在中国公堂上是要脱了裤子打屁股的,并叫他享用一下地狱般监狱,洋鬼子就不干,觉得这不文明、太野蛮。最初洋鬼子也没办法,如被清政府抓住,这种鬼门关,他们也要走一走。如咸丰间,英法联军与清政府谈判,谈判人员招惹与之谈判的满大人发怒之后,都以“叛逆犯”的罪名统统被关押进了刑部大牢,像猴子一样锁在尿桶旁边,让他尝尝天朝监狱的苦头,其中有死的,也有疯了的,后来英法联军打到北京,个别存留下来的被救了出来,他们就特别痛恨这大清国的法律。大清国的“东方文明”

毕竟抵挡不了洋人的船坚炮利,满大人屡战屡败,丢失了治外法权(犯了罪由洋人自己审理,关在洋人开办的监狱里),其借口就是大清国法治的文明度端不上世界的台盘。治外法权的丢失,使得大清国的执法权力被剥夺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也促使官僚中的有识之士,倡导政治改革、司法改革,其中就包括监狱的改良。

清末大理寺正卿(相当于现今的最高法院院长)、改革者沈家本指出监狱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尺,除了监狱思想、监狱制度要改革之外、建立新式监狱也很必要。于是,在几经考察之后,在北京右安门内原镶蓝旗营操场俗称南下洼的地方觅得一块空地,来建造亘古所无的“文明监狱”。监狱建好了,大清朝也寿终正寝了。

民国元年开张第一任典狱长是王元增(写过《监狱学》),这是“一监”的起始。

这里位处北京外城的西南,“地势卑下,众水所归”(我小的时候常到这里捉蛐蛐,逮蚂蚱,水很多,下挖一尺深就见水,很像南方),蚊蝇成阵,在北京城中也是块很烂的地方。盖了这座监狱以后,正对着监狱门修了条路,名为“自新路”。路名也体现了当时新派人物关于监狱的新理念——犯人被关,限制他的自由,并非只是惩罚他的既往,更着眼他的未来,望其改恶迁善。

民国初年,“一监”叫做“京师模范监狱”。小时候,家就住在米市胡同南口,经过珠巢街就是自新路,大约只有四五百米。上小学时就知道这里是“一监”,是关押坏人的。也了解它的曾用名,然而那时只知道英雄人物才叫“模范”,“模范监狱”?难道这里是关押“英雄模范”的地方吗?这个问题困扰我许久。

解放初,自新路北口有个私塾,都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在教《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和《幼学琼林》之类。

有个邻居小孩就在这里读书,我常去找他,因此常常看到“北京市第一监狱”这块牌子,牌子下有军人荷枪守卫,很好奇。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后,能亲履其地,而且还在里面住了足足两年。

鲁迅在其着作中多次谈到“一监”,他的一些木器家具就是在“一监”工厂买的,物美价廉,受到他的赞美。他在谈到苦难的中国人被现实折磨得没办法,老构想“苟活的理想乡”:

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

——《北京通讯》1925年鲁迅仅把“一监”视为是没有自由的地方,实际上这是最没有尊严的地方。有独立人格、或向往个人尊严的人坐监狱是最痛苦的。

一九九O年代初传说要拆K字楼,在那里由香港商人投资要盖游乐场。后来没建成,但这片楼群确实拆了,随着就是“一监”,都被夷为平地。把这里改造成为北京公安局干警的宿舍区,高楼林立,命名“清芷园”。其实,这个监狱应该是个文物,它负载的历史太多了,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可与王府大街北口路西北洋政府总统府相比。可惜,两个都没了。

一、“文革”末期的监狱初入监狱,除了心怀惴惴之外,总免不了有点好奇,没有进过监狱的读者也不免有了解监狱的好奇心。这里就一九七六年到一九七八年北京第一监狱与犯人情况作些介绍。

“一监”除了监狱行政的办公机构、看守人员和狱警的宿舍外,犯人所居住的地方分为人监队(刚转入监狱者)、出监队(快到期犯人,在那里学习出狱后的生活)和十个中队。

被判刑的犯人,只要不是立即执行的死刑,不论轻重,一般是先送到“一监”的入监队。在这里学习监规纪律,稍作停留,刑期长(十年以上)、或有特殊需要的留在“一监”;老弱病残送往延庆;其他的便是劳改农场,近的有团河、天堂河,中距离的有清河、茶淀,远的有兴凯湖、青海,反正都是带三点水的。这一点很怪,正像许多看守所都带“桥”(半步桥,提篮桥,老虎桥等)一样。

在入监队换了监服(或说“囚服”),八月正值盛夏,发的是两件门短袖衫、黑裤子,上面都有“监01”的标记。因为犯人没有布票,做衣服的用料都是再生布。上衣说是“白”的,实际上是没有经过任何印染的本色门,它有点略带红色,布的纤维很粗,有的地方仿佛还夹杂着不太发育的棉花籽和棉花秆的皮纤维,表面粗糙之极,有解烦止痒之功效。

只在入监队呆了几天就被正式发往监狱了,由于是重刑犯(十年以上),我被留在“一监”,分在三中队。这是个专门关押反革命的中队,劳动的工厂是清河塑料厂。“一监”一共有十个中队,九个男队,一个女队。

一至五队在塑料厂,六至十队在清河织袜厂。每个厂里有个反革命队,一般说来,分在袜厂的犯人年龄相对较年轻一些。

三中队大约有一百三四十个犯人,分为三个小队,我在三小队。三中队分住在两个筒道,一二小队占一个,三小队与保全组、小报组(所谓“小报”是由监狱方面主持,犯人编纂的《劳改通讯》)以及杂务(管各种杂事如清洁卫生、监规纪律的犯人)共住一个筒道。

1.监狱的形制

“一监”的主要建筑与K字楼不同,它是传统建筑,是砖木结构的平房,而K字楼是水泥钢筋洋式建筑的楼房。“一监”的格式如匍匐的乌龟,中间是个龟背形的圆厅,四面伸出四腿一尾——五个筒道,筒道两侧是监房,两条通道之间相夹的空地叫做“三角院”,是犯人洗漱放风活动的地方。人监队只占其中的一个筒道。

我在网上搜索到两幅照片,题为“民国时期的北京监狱”,有的题为北京的“二监”。我看就是“北京第一模范监狱”,也就是解放后的“一监”。

我曾碰到过一个解放前坐过“一监”

的老人。一九七七年的一天,监里来了一批新犯人,分到我所在组的是个形容猥琐小老头。他是个刑事犯,判五年,只是从这里一过(大约当时入监队人太多住不下了),将来要去劳改场的。他一进监室就坐在炕上发愁,而且东张西望,说这里特别熟悉,好像来过。大家笑了起来,问他什么时候?他说“四十年前,我们就住右安门外的草桥,我爸爸送我‘忤逆’。大多年轻人不懂什么叫“忤逆”,问我是什么意思。我说就是不孝(其实民国时期的《六法全书》中无论是“民法”还是“刑法”

都没有“忤逆罪”,只有“遗弃罪”,但民间仍保留着《大清律》叫法),几乎所有犯人都嘲笑他。问他这次是因为什么进来的?他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后来才知道,老头早年丧偶,守着一个儿子过活,后来儿子大了,老头又娶个寡妇,寡妇带着个女儿。冬天为节省柴火都在一个炕上睡,老头把寡妇女儿糟蹋了,儿子为了侵吞老头的房子,把老头告了,结果以流氓罪判了五年。早年以“不孝”、晚年以“不慈”进了同一个监狱,案子很离奇,至今我还记得那个老头猥琐的样子。

第一幅(图1)是全景,从高处俯瞰,各筒道成放射形排列,中间空地就是“三角院”,有树有草,还有水龙头,洗衣服的水池子。第二幅(图2)展示是某个筒道,拍摄角度是从简道底部(筒道底部封口处还是一间小房)向中心圆厅。如果我住的就是这个筒道的话,我所待的监房就是痰桶之侧的那一间,对面就是上面说的“保全组”,“保全组”的里侧就是“小报组”。

图片中的筒道与我三十多年前所见最大的差别有四点,一是到了冬天每个屋子门口都有一个用砖砌的炉子。大约长宽高均在二尺左右,以供烧水取暖,因为屋子里没有暖气,很冷,只靠筒道里的炉子烧出的热气暖和暖和屋子,犯人还可以在上面热热饭,烧开水。二是墙上隔个十来米就有一段大约一公分长的小电阻丝,接着一个开关,打开开关,电阻丝烧红了,犯人可就之以点烟,点完烟,再一拉开关,这个小火头就灭了,十分方便,又不会发生火灾。第三,在筒道中间摆了一张理发馆用的大靠椅,三中队都在这里剃头刮脸,半个月一次,胡子浓的一周刮一次脸。我在监狱时的理发师水平不错,三十多岁,姓刘,老北京,一口北京土话,声音很脆,如果他学相声无论从语音还是从外形都会是个好演员。他是刑事犯,很快就出狱了。第四,照片的景深处,开着口,可通往大厅;而监狱平常是锁着栅栏门的,左侧开着门的地方是通向三角院的,三角院门口有个厕所。筒道左侧口的旁边有张桌子,三四把椅子,是杂务坐的。

监室内是大通铺,我在监室是三开间的,可睡十四五个人,执行号(组长)睡在两端。平常除了睡觉、干活、学习,大多是在筒道里呆着,因为室内除了通铺(约一尺半宽)以外,就没有多大地方了。犯人只要在一个筒道,平常交流机会就很多。

三中队工作的车间是压制塑料凉鞋的,车间大门与一二小队住的筒道相连。

车间只要开工就是二十四小时三班倒,三个小队轮着转。早班是上午六点至中午两点:中班是两点到晚上十点,夜班是夜里十点到第二天六点,与社会上一样。因为“一监”地处宣武区,那时北京是分区轮流停电,宣武区是星期四停电,所以塑料厂也是星期四休息,监狱的犯人接见家属也安排在这一天。

2.监狱规矩与话语

在看守所K字楼时规矩特多,比如晚上睡觉时眼镜、腰带要放在监号之外,监室内绝不许有杆状和尖锐的东西,弄得连铅笔都不许有。那时我读书想在书上做个记号,就用牙膏皮搓成杆状,再把它磨尖,在纸上一画,也会留下痕迹。有个老看守说,这些规矩你们别嫌麻烦,监狱的规矩大多都是血换来的。到了监狱,规矩较看守所少了许多,也宽松了许多。这里的规矩的立意与看守所有所不同,其关注点在于让犯人记住自己的身份。比如与政府干部说话一定要站起来,进队长办公室一定要喊报告。初到三中队,我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队长领着犯人到他的办公室谈话,走到办公室门口,犯人仍然喊“报告”,领着他的队长机械地回答进来,然后两人一同走进办公室。看来很可笑,但“到此方知狱吏尊”,其意在于说明犯人与看守是分属不同等级的。

看守每个人都被称为“政府”,每到他们训话时一说到政府如何?如何?就是他们如何如何,如果不懂这一点,有时就听不懂他们的话。比如有时他们就会说“政府吃饭时……”“政府洗澡……”“政府买菜……”等。实际上就是说他们自己。

“一监”对于女犯人有个规矩特奇怪,我说这体现了国粹精神。女犯人如果在监狱中碰到男犯人(这种机会少之又少,因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活动都在筒道里,只有本队的犯人和看守,男犯人根本就看不到异性,连每周来一次给犯人诊病送药的医生都是男的),女犯人必须马上转身面壁而立,待男犯人离开之后,再回转身来办自己的事。不知道最初为什么有这个规矩,是女犯人比男犯人还低一等,还是古人所谓“冶容诲淫”,怕让关久了的男犯人产生性冲动呢?不得而知。

同类推荐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本书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新媒体高校教材。全书分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新媒体教材,还可作为新闻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媒体从业人士的学习参考专著。
  •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以文学的视角观察中国南北文化之差异,用思想的方式探触当下人群内心之秘境。一个新疆人向南方的生活转变及再扎根的现实遭际,一个诗人离别空旷边疆进入喧嚣沿海的精神疼痛史。本书系作家丁燕汇聚两年南方生活经历,倾情写作而成的一部真实鲜活的非虚构佳作。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热门推荐
  • 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THE HISTORY OF TOM JON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真魔无量

    真魔无量

    人道有真人,仙道有真仙,妖道亦有真妖。唯魔道,却无真魔……天璇城李家少主李明道,命途坎坷。父亲意外暴毙,自身被废修为外有六大家族虎视眈眈,内有诸长老野心勃勃年仅十六岁,李明道面临重重危机。人道无路,仙道亦无路索性,我便为魔!身负魔道大能传承,心有吞天之志。大道无量,我为真魔!
  • 无用神明

    无用神明

    一场天灾,终结了人类修行之梦,但开辟了另类的修行法门:修行者与神明定下契约,可以直接从神明那里继承到他们的神通和道术!而被称为灵气挥发者的离星雨,在一次生死一线之中竟然与混沌魔神定下契约,从此开启了惊险的修炼之旅……
  • 梅兰佳话

    梅兰佳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七幻星

    第七幻星

    无尽的任务,不同的世界。“姐姐,我们约定好了要一直在一起的...”“恩...我们会一直一直的在一起永远不分开。”真奈理抱着爱莉看了一下站在爱莉身边的几位美丽的少女额头上青筋跳动着:“可以解释一下么?”“你妹妹的魅力就是这么...那个...姐姐...我还有事...先走一步啦~~!”爱莉看真奈理脸色越来越差,立刻脚底抹油转身就溜。本书百合,有动漫人物出场,动漫人物可能会发生性别转换。不喜勿看,请点右上角。
  • 无限进化突破

    无限进化突破

    一个会打点爆破游戏的男人,一点点变强的故事。。。。。
  • 早安,恶魔校草

    早安,恶魔校草

    ‘’安晨曦,你死定了!""哦,是吗,抱歉,要死也是你先死‘’安晨曦一脸天真地说到,然后挥了挥自己的拳头“凌莫寒,我好怕,好怕你会像他那样抛弃我。用那种冰冷的眼神看着我”安晨曦抱着肩膀说道,“我不会的,我会一直在你身边”凌莫寒拥着安晨曦,心中却是波澜起伏当凌莫寒进入安晨曦的房间时,安晨曦望着窗外的霓虹灯静静而立,三千青丝直泻腰间,她身上散发的却不再是往日的开朗与活泼,而是深深的幽寒和让人怜爱的气息
  • 乱世猎人(全集)

    乱世猎人(全集)

    北魏末年,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着武功与智慧崛起江湖,他虽无志于天下,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从而也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山野是猎场,天下同样也是猎场,他发挥了自己狐般的智慧、鹰的犀利、豹的敏捷,周旋于天下各大势力之间。在一次偶获佛道奇珍“圣舍利”后,凭其机缘运数,突破武学与智慧的极限,终成乱世中真正的猎人,而使整个武林以至天下的局势运行于掌中……
  • 开一家赚钱的小酒吧

    开一家赚钱的小酒吧

    本书内容包括:“走近”酒吧、前期准备要充分、全方位设计小酒吧、做一个全面的经营者、人员管理与质量管理桕结合、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不可忽视的宣传与销售、合理采购与控制成本相结合、安全卫生不容忽视。
  • 大荒之墓

    大荒之墓

    一座大荒的陵墓,埋葬着无数死去的英灵。转世的背尸少年,带着这座陵墓来到后世剑修的世界。无上的剑法、绝世的魔功、失传的炼丹、逆天的铸剑、被老天爷抛弃两次的少年,发誓执剑逆天。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总要一天,他要将这片天亲手埋葬。